第9章 灵砂、图录与能量模型-《我以格物证修仙》

  暮色深沉,万籁俱寂。青桑集边缘的小院内,一点如豆的灯光在窗纸上摇曳。

  陆见平没有急于休息。他盘膝坐在硬板床上,先将那身换下的、沾满污渍的现代衣物仔细叠好,与“星钥”、报废手机等物一同藏在床下一个隐秘的角落。这是他与此前世界的唯一联系,必须妥善保管。

  随后,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新获得的两样东西上:四块下品灵砂,以及那卷陈远赠送的《百草初识》图录。

  他首先拿起一块灵砂。入手温润,比寻常石头更重,内部仿佛有氤氲的乳白色光晕在缓缓流转。他尝试运转 《基础能量循环协议》 ,并引导一缕灵气探入灵砂内部。

  刹那间,一股远比外界空气中浓郁、也更为温顺平和的灵气,顺着他引导的路径,汩汩流入他的经脉之中,效率比单纯从空气中汲取快了数倍不止!

  “高密度、易吸收的标准化能量块……”陆见平眼中闪过明悟,“难怪能成为通用货币。其内部灵气结构稳定,释放可控,简直是理想的修炼辅助剂和‘充电宝’。” 他意识到,这种高效的能源,正是支撑个体超越凡俗、踏上修行之路的基石。据陈远提及,修士的第一个大境界被称为 “蕴灵期” ,核心便是“感气入体,开脉拓海”,不断积累和提纯灵气,夯实基础。他现在所做的,正是最典型的蕴灵期修炼。

  他没有浪费,立刻引导这股精纯灵气加入自身循环,仔细体会着灵气流过经脉、汇入丹田的感觉,不断微调着循环路径,试图找到能量损耗最低、运行最顺畅的“最优解”。他能感觉到,随着灵气一丝丝的积累,身体正在发生某种微妙的变化,更为轻盈,感知也更为敏锐。这仅仅是开始,按照陈远的说法,蕴灵期需打通周身经脉,使灵气如溪流般运转自如,直至灵元化液,方能尝试冲击下一个玄妙境界—— “凝真期” ,那时寿元便会开始显着增长。

  一个时辰后,一块下品灵砂光泽变得黯淡,内部灵气消耗殆尽,化作一块普通的灰色石头。而陆见平体内的那缕灵气,明显壮大了接近一倍,运行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消耗一块下品灵砂,能量储备提升约90%,循环效率优化约5%。”他在心中精确记录,“《基础能量循环协议》效果显着。按照这个速度,配合灵砂,达到陈医师所说的‘蕴灵中期’(经脉畅通大半),似乎并非遥不可及。”

  他没有继续吸收第二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科学家的基本素养。他将剩余三块灵砂小心收好,目光投向了那卷《百草初识》。

  图录是用某种兽皮制成,韧性极佳。上面用精细的笔触描绘着数十种常见草药的形态,旁边配有文字说明,介绍其名称、习性、药性以及粗略的灵气属性。

  “凝露草,喜阴湿,叶片蕴水灵之气,可炼制基础回气散,适用于蕴灵期修士快速恢复灵力……” “赤炎花,生于向阳坡,花瓣含火灵之气,性烈,外用可活血化瘀,内服需辅以调和药物,修为至凝真期方可尝试少量炼化……” “铁骨藤,缠绕古木而生,茎秆坚韧,蕴含金土双属性灵气,是炼制低阶锻体丹药‘淬骨丹’的辅料,长期服用可强健体魄,对冲击凝真期瓶颈略有裨益……”

  陆见平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不仅仅记忆知识,更是在尝试理解这个世界的“物质能量观”和力量体系。每一种草药,都被赋予了明确的灵气属性和能量效应,并与不同的修行阶段挂钩。这与他所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似是而非,但内核却指向同一种本质——物质与能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优化和提升生命形态。

  “将草药视为不同属性灵气的载体和反应物……那么炼丹,是否可以理解为在特定条件下,促使这些能量载体发生可控的‘灵化学反应’,生成具有新能量结构(新药性)的产物,从而辅助修炼、突破瓶颈、甚至延长寿命?”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化学方程式和反应釜的形象。这让他意识到,修真并非虚无缥缈的打坐,而是一套涉及能量学、材料学、生物学的复杂系统工程。

  这个类比让他兴奋。如果修真界的许多技艺都能用科学范式来理解和优化,那他的“逻辑星道”将拥有无限可能。

  他尤其关注那些标注了“蕴含灵气”且标注了适用境界的草药。这让他对修行之路的阶段性有了更具体的概念:从蕴灵期的积累,到凝真期的质变,后面似乎还有更为高深的、能够凝结“道种”、神念初生的“种道期”……每一步都意味着生命层次和认知能力的飞跃。

  “或许……我可以尝试直接分析这些草药的能量结构?”一个念头冒出。他想到了“星钥”引导灵气时那种精纯而有序的感觉。

  他再次拿起一块灵砂,但没有吸收,而是集中精神,将自身灵气缓缓注入其中,同时将大部分精神力用于“感知”,就像之前感知自身经脉和“星钥”一样,试图去“阅读”灵砂内部稳定的灵气排列结构。

  这个过程比引导灵气困难得多。灵砂内部的灵气结构如同一个紧密的结晶体,他的精神力如同钝刀,艰难地尝试切入、解析。他意识到,这种对能量和物质的深度感知与解析能力,或许正是高阶修士(如种道期以上)才能具备的“神念”的雏形。

  时间一点点过去,陆见平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精神力消耗巨大。

  就在他快要放弃时,借助“星钥”优化后更为敏锐的感知,他终于在灵砂那稳定的能量结构中,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规律性”!那并非具体的图像,更像是一种抽象的、关于能量密度、流转路径和稳定模式的“感觉”。

  “果然……任何稳定的能量结构,都必然遵循某种内在的‘规则’!”他心中涌起一股明悟。这规则,或许就是陈远偶尔提及的“法则”的微观体现。

  然而,就在这丝明悟升起的刹那,异变突生!

  他贴身收藏的“星钥”,毫无征兆地变得滚烫!并非物理上的高温,而是一种源于灵魂层面的灼热感。与此同时,一段残缺、模糊却又直指核心的 信息流,猛地涌入他的意识:

  “观测…记录…解析…重构…” “万物皆数,万象皆理…” “以逻辑为轨,接引星辉…”

  这信息流并非语言,而是一种纯粹的概念冲击,伴随着无数闪烁、破碎、难以理解的星辰轨迹图案,在他脑海中轰然炸开!这些图案,隐隐与他刚才感知到的能量规则,以及《百草初识》中描述的灵气属性分类法则产生了某种共鸣。

  陆见平闷哼一声,只觉得头痛欲裂,仿佛整个宇宙的奥秘被强行塞入了一个渺小的容器。他死死守住灵台的一点清明,全力承受、理解着这股信息的冲刷。

  不知过了多久,那信息的狂潮才缓缓退去,“星钥”也恢复了平静。

  陆见平大汗淋漓,近乎虚脱,但一双眸子却亮得吓人,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狂喜。

  他明白了。 “星钥”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本身,就承载着某种至高理念的碎片!它刚才传递的信息,是在回应他试图“解析规则”的行为,是在为他指引方向!这条道路,似乎直指修行之本源,超越了他刚刚了解到的蕴灵、凝真等具体境界划分,关乎的是理解与运用构成这一切的底层逻辑。

  “观测、记录、解析、重构……万物皆数,万象皆理……”他喃喃自语,重复着那直抵本源的概念,“这不正是科学探索的核心精神吗?只不过,在这个世界,所要观测解析的,是灵气、是法则、是大道!”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无垠的星空,心中豁然开朗。这方天地,存在着从浮尘界(他所在)到清灵天境乃至更高层次的广阔空间,而修行,就是不断超越认知和生命层次,去探索这些未知领域的过程。

  他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用物理原理解构术法,用数学模型优化循环,试图分析能量结构——并非仅仅是生存所迫或小聪明,而是在无意中,触摸到了一条古老而强大的道路的门槛!

  一条以智慧和逻辑为基石,洞悉宇宙运行真相,理解从蕴灵到问道乃至归真所有境界的本质,乃至最终……定义规则的道路!

  一个名字,福至心灵般地在他心中清晰起来,仿佛它本就该如此,只是在此刻被“星钥”和他自身的实践共同唤醒。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窗外的星空,也是对着自己的内心,郑重地宣告:

  “我的路,不在模仿,不在盲从。” “在于观测万象,解析万法,以逻辑为舟,渡无尽星海。” “此道,当名为——逻辑星道!”

  这一刻,不再是简单的总结,而是立道之志。他找到了自己在这个修真世界安身立命、并欲攀爬至巅的根本方法。

  “星钥”微微震动,传来一丝微弱的、仿佛认可般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