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红星照我归3-《光遇:以光为引》

  天刚蒙蒙亮,山洞里就忙碌起来。

  没有号声,一切都在沉默中进行。战士们熟练地踩熄篝火余烬,将少得可怜的行囊打包,动作迅速而有序。小石头把那个珍贵的铁皮桶擦干净,仔细收好。老杨检查着每个人的绑腿。

  周大山走到洞口,警惕地观察着外面的情况,侧耳倾听着远方的动静。晨光勾勒出他坚毅而瘦削的侧影,那顶缀着红五星的旧军帽压得很低。

  林初笨拙地学着他们的样子,想把那件厚重的军大衣叠好归还,却被周大山用一个简单的手势制止了。“穿着,”他的声音不容置疑,“山里冷。”

  队伍无声地开拔,像一支灰色的溪流,汇入苍茫的山岭之中。

  最初的半小时,林初还能勉强跟上。但很快,崎岖陡峭的山路就开始无情地消耗他久坐缺乏锻炼的体力。脚下的运动鞋在平地上或许舒适,但在这种碎石遍布、荆棘丛生的野路上,远不如战士们脚上那双磨薄了底的草鞋来得灵活。

  他开始气喘吁吁,汗水浸湿了内衣,冷风一吹,又激起一阵寒颤。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一步都如同踩在棉花上。他看着前面那些身影——包括年纪不小的老班长和负过伤的老杨——他们沉默地走着,步伐不算快,却异常稳定,仿佛不知疲倦为何物。

  小石头时不时放慢脚步,回头看看落在后面的林初,眼神里没有嘲笑,反而有一丝同情和鼓励。

  “喂,城市娃,看脚下,别踩那块松的石头!”

  “扯着这根藤,借把力!”

  “跟着俺的脚印走,这边好下脚些。”

  林初咬着牙,拼尽全力追赶,但距离还是越拉越远。胸口火辣辣地疼,喉咙里全是血腥味。他从未经历过如此强度的体力消耗,绝望和委屈几乎要将他淹没。

  一次脚下打滑,他猛地向前扑倒,膝盖重重磕在一块石头上,疼得他眼前发黑,半天爬不起来。

  走在前面的周大山停下脚步,回过头。他没有催促,只是走回来,伸出粗糙得像老树皮一样的手,一把将他拉了起来。然后,他蹲下身,从路边抓了一把什么灰黑色的东西,不由分说地按在林初磕破流血膝盖上。

  “草木灰,止血。”他言简意赅,又继续前行。

  林初愣愣地看着膝盖上那团黑灰,刺痛感似乎真的减轻了一些。他瘸着腿,忍着泪,继续艰难地跟上。

  中午短暂休息时,战士们分散开来,在路边、石缝间仔细搜寻着。小石头眼睛最尖,不时发出低低的欢呼,采到一些林初根本不认识的、蔫巴巴的野菜根茎,甚至还有两种看起来像野果子的东西。他们用衣襟兜着,像收集珍宝一样。

  “这个,牛耳大黄,嚼着有点涩,能顶饿。”

  “这叫酸咪咪,酸得很,但吃了有力气。”

  小石头塞给林初一颗小小的、红得发黑的野果。林初迟疑地放进嘴里,一股极其酸涩的味道瞬间爆炸开来,让他整张脸都皱在了一起,但酸味过后,喉咙里确实泛起一丝微弱的回甘,疲惫感似乎也驱散了一点点。

  他看着战士们就着凉水,珍惜地吃着那些根本算不上食物的“收获”,再对比自己之前嫌弃的野菜糊糊,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他胸腔里翻腾。

  他终于忍不住,趁着休息的间隙,挪到周大山身边。老班长正就着水壶一小口一小口地喝水,喉结艰难地滚动着。

  “班…班长…”林初的声音因为疲惫和激动而有些颤抖,“我不懂…我真的不懂…”

  周大山转过头,平静地看着他。

  “为什么?”林初的问题冲口而出,带着困惑、痛苦,甚至有一丝替他们感到的不值,“为什么要受这种苦?吃这种东西?走这种路?你们…你们到底为了什么?”

  他挥舞着手臂,指向周围荒凉的大山,指向他们破旧的衣着,指向那些难以下咽的野菜,“这值得吗?为什么能坚持下去?”

  问题问出口,山洞里那种短暂的、因为现代饼干而带来的微妙和谐消失了。小石头和老杨都停下了动作,看向林初,眼神复杂。

  周大山沉默了片刻,目光从林初激动的脸上移开,望向远处层峦叠嶂的群山。他的眼神变得悠远而深沉。

  没有慷慨激昂的宣言,没有深奥的大道理。他抬起粗糙的手,指了指正在低头小心翼翼将一颗野果子包起来准备留给晚上的小石头。

  “为了他这样的娃儿,”周大山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却像山石一样稳固,“为了他以后,能堂堂正正做人,能吃饱饭,能念书,不用像俺们现在这样,躲躲藏藏,啃树皮吃草根。”

  他又指了指更远的、看不见的南方,那里是他的家乡?还是所有他们想要保护的地方?

  “为了家里的老娘,地里的婆姨,能安安生生过日子,不用被欺辱,不用挨鞭子。”

  “为了将来,娃娃们的娃娃,能活在个好世道里。”

  最后,他收回目光,重新落在林初脸上,那双深邃的眼睛里没有任何闪烁,只有一种近乎纯粹的、磐石般的信念。他抬手,正了正自己头上那顶洗得发白的军帽,指尖轻轻碰触了一下那枚红五星。

  “就因为俺们是红军。”

  “这个,就是俺们该做的事。”

  他的话音落下,山风吹过,带来一阵寒意。小石头挺了挺瘦弱的胸膛。老杨默默地点了点头。

  林初呆呆地坐在那里,看着眼前这几个瘦骨嶙峋、却仿佛蕴含着无穷力量的身影。那些朴实到极点的话语,像重锤一样,一下下敲击在他的心上。

  “为了娃儿们将来能吃饱饭……”

  “为了不再受欺负……”

  “因为我们是红军……”

  没有宏大的词汇,没有虚无的承诺。只有最具体的人,最朴素的愿望,和最坚定的身份认同。

  这一刻,书本上那些关于“理想”、“信仰”、“革命精神”的铅字,突然拥有了沉重而滚烫的温度。它们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眼前这些人正在用饥饿、寒冷、疲惫和生命去践行的、每一天都在发生的现实。

  林初低下头,看着自己膝盖上那团已经变得干硬的草木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前方的路依然漫长而艰险,但他的脚步,似乎不再像刚才那样虚浮无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