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佑带来的阴影,如同冬日里驱不散的阴霾,沉沉地压在破屋的上空。虽然暂时凭借宋致远的介入和萧绝那不要命的狠厉将其逼退,但林微熹深知,这不过是权宜之计。赵家在当地盘根错节,想要彻底摆脱他们的纠缠,仅靠目前这点小生意和匹夫之勇,无异于痴人说梦。
夜色再次降临,油灯的光芒在墙壁上投下两人晃动的影子。萧绝脸上的淤青尚未消退,他安静地坐在草垫上,手里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本宋致远离去前留下的、略显陈旧的《三字经》。那是宋致远见他似乎对文字感兴趣(实则是林微熹偶尔在地上划字教他时,他多看几眼),以“闲来无事可翻看解闷”为由留下的。
林微熹看着跳跃的灯焰,又看看低头默然不语的萧绝,心中一个盘旋了许久的念头,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
力量,不仅仅是拳头,更是头脑,是知识,是立足于此世的根本。
萧绝很聪明,甚至可以说是天赋异禀。他对山林的了如指掌,他那超乎年龄的沉着和狠厉,以及他学习东西时那种一点即通的敏锐,都绝非池中之物。将他困在这方寸之地,靠着卖糖葫芦勉强糊口,是对他天赋的埋没,更是将他们两人置于永远被动挨打境地的愚蠢行为。
他需要更广阔的天地,需要系统的学识,需要明事理、知荣辱、通权变。唯有如此,他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真正拥有保护自己、甚至保护想保护之人的能力。
知识,就是力量。在这个时代,读书,几乎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林微熹深吸一口气,走到萧绝面前,蹲下身,目光与他平视。
“萧绝,”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你想不想……去读书?”
萧绝摩挲书页的手指猛地顿住。他抬起头,黑眸中充满了惊愕和难以置信,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读书?那是镇上那些穿着体面、有佣人伺候的少爷们才能做的事情。和他这个住在破屋里、曾经像野狗一样挣扎求生的“小崽子”,有什么关系?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就想摇头。那是一个他从未想象过,也不敢想象的世界。
林微熹看穿了他的退缩和自卑,语气变得更加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引导:“你看这本书,”她指了指他手中的《三字经》,“这里面写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是天地万物的规律。认识了字,读了书,你就能看懂更多的书,明白更多的事。就不会轻易被人欺骗,被人拿捏。就像……宋公子,因为他读过书,明事理,所以连赵天佑那样的人,也要忌惮他几分。”
她顿了顿,看着萧绝眼中闪烁的、逐渐亮起的光芒,继续道:“我知道,这很难。需要很多钱,需要很多时间,可能会很辛苦。但是萧绝,我们不能一辈子都像现在这样,提心吊胆,被人欺负。我们得往前走,得给自己挣一个不一样的将来。你……愿意试试吗?”
萧绝怔怔地看着林微熹。她的眼神那么明亮,那么坚定,里面盛满了对他的期望和一种他无法形容的、深远的谋划。他低头,又看了看手中那本散发着墨香的旧书,粗糙的指尖划过那些整齐的、他一个也不认识的字块。
一种陌生的、混杂着渴望、畏惧和一丝微弱憧憬的情绪,在他心底滋生。他想起宋致远从容不迫的气度,想起赵天佑那令人作呕的嚣张,想起自己面对强敌时除了拼命别无他法的无力感……
如果他……如果他也能像宋公子那样……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如同野火燎原,再也无法扑灭。
他沉默了许久许久,久到林微熹几乎以为他依旧会拒绝。终于,他抬起头,黑眸中所有的犹豫和退缩都被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决心所取代。他紧紧攥住了那本《三字经》,用力地点了点头,从喉咙里挤出三个清晰而沉重的字:
“我想去。”
不是为了他自己,更是为了不辜负“姐姐”这份沉重的期望,为了将来,不再让她陷入今日这般危险的境地。
林微熹看着他眼中那簇被点燃的、名为“志向”的火焰,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到了实处,一股混合着欣慰与酸楚的热流涌上眼眶。
“好。”她笑着,眼里却闪着泪光,“那我们就去。姐姐就是砸锅卖铁,也送你去读书!”
长远之计,在这一刻,于这昏暗的油灯下,悄然定下。前路注定更加艰难,但方向,却前所未有的清晰。
夜色再次降临,油灯的光芒在墙壁上投下两人晃动的影子。萧绝脸上的淤青尚未消退,他安静地坐在草垫上,手里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本宋致远离去前留下的、略显陈旧的《三字经》。那是宋致远见他似乎对文字感兴趣(实则是林微熹偶尔在地上划字教他时,他多看几眼),以“闲来无事可翻看解闷”为由留下的。
林微熹看着跳跃的灯焰,又看看低头默然不语的萧绝,心中一个盘旋了许久的念头,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
力量,不仅仅是拳头,更是头脑,是知识,是立足于此世的根本。
萧绝很聪明,甚至可以说是天赋异禀。他对山林的了如指掌,他那超乎年龄的沉着和狠厉,以及他学习东西时那种一点即通的敏锐,都绝非池中之物。将他困在这方寸之地,靠着卖糖葫芦勉强糊口,是对他天赋的埋没,更是将他们两人置于永远被动挨打境地的愚蠢行为。
他需要更广阔的天地,需要系统的学识,需要明事理、知荣辱、通权变。唯有如此,他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真正拥有保护自己、甚至保护想保护之人的能力。
知识,就是力量。在这个时代,读书,几乎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林微熹深吸一口气,走到萧绝面前,蹲下身,目光与他平视。
“萧绝,”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你想不想……去读书?”
萧绝摩挲书页的手指猛地顿住。他抬起头,黑眸中充满了惊愕和难以置信,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读书?那是镇上那些穿着体面、有佣人伺候的少爷们才能做的事情。和他这个住在破屋里、曾经像野狗一样挣扎求生的“小崽子”,有什么关系?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就想摇头。那是一个他从未想象过,也不敢想象的世界。
林微熹看穿了他的退缩和自卑,语气变得更加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引导:“你看这本书,”她指了指他手中的《三字经》,“这里面写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是天地万物的规律。认识了字,读了书,你就能看懂更多的书,明白更多的事。就不会轻易被人欺骗,被人拿捏。就像……宋公子,因为他读过书,明事理,所以连赵天佑那样的人,也要忌惮他几分。”
她顿了顿,看着萧绝眼中闪烁的、逐渐亮起的光芒,继续道:“我知道,这很难。需要很多钱,需要很多时间,可能会很辛苦。但是萧绝,我们不能一辈子都像现在这样,提心吊胆,被人欺负。我们得往前走,得给自己挣一个不一样的将来。你……愿意试试吗?”
萧绝怔怔地看着林微熹。她的眼神那么明亮,那么坚定,里面盛满了对他的期望和一种他无法形容的、深远的谋划。他低头,又看了看手中那本散发着墨香的旧书,粗糙的指尖划过那些整齐的、他一个也不认识的字块。
一种陌生的、混杂着渴望、畏惧和一丝微弱憧憬的情绪,在他心底滋生。他想起宋致远从容不迫的气度,想起赵天佑那令人作呕的嚣张,想起自己面对强敌时除了拼命别无他法的无力感……
如果他……如果他也能像宋公子那样……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如同野火燎原,再也无法扑灭。
他沉默了许久许久,久到林微熹几乎以为他依旧会拒绝。终于,他抬起头,黑眸中所有的犹豫和退缩都被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决心所取代。他紧紧攥住了那本《三字经》,用力地点了点头,从喉咙里挤出三个清晰而沉重的字:
“我想去。”
不是为了他自己,更是为了不辜负“姐姐”这份沉重的期望,为了将来,不再让她陷入今日这般危险的境地。
林微熹看着他眼中那簇被点燃的、名为“志向”的火焰,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到了实处,一股混合着欣慰与酸楚的热流涌上眼眶。
“好。”她笑着,眼里却闪着泪光,“那我们就去。姐姐就是砸锅卖铁,也送你去读书!”
长远之计,在这一刻,于这昏暗的油灯下,悄然定下。前路注定更加艰难,但方向,却前所未有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