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点,汉城大学后街灯火通明,烟火气十足。巴特尔熟门熟路地领着陈豪、周明轩和张伟走进一家名为“西疆阿达西羊肉串烤包子”的店面。
店内装修带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空气中弥漫着孜然和烤肉的焦香,让人食指大动。他们找到了一个靠里相对安静的位置坐下。
“兄弟几个,能吃辣的嘛?”巴特尔坐下后第一件事就是确认大家的“抗辣”等级。
陈豪和周明轩作为本地人,吃辣是基本功,张伟来自北方,也表示没问题。三人都点了点头。
巴特尔见状,脸上笑容更盛,甚至没问大家想吃什么,直接操着带着口音的普通话,熟稔地朝老板喊道:“老板,一个椒麻鸡,八个羊腰子,二十个羊肉串,二十个牛肉串,一份手抓肉,一份烤羊排,再来一箱大乌苏!辣椒的多多的给!再给份皮牙子!”
三人面面相觑,但谁也没提出异议,或许这就是西疆兄弟点菜的风格,入乡随俗,也图个新鲜。
很快,一整箱绿色瓶身的大乌苏啤酒被搬了上来。巴特尔直接对老板说:“老板,全给我们开了!”
张伟看着那24瓶啤酒,试探性地问:“老巴,待会喝不完咋办?我可听说这乌苏劲挺大的,俗称‘夺命大乌苏’。”
巴特尔哈哈一笑,率先拿起一瓶,仰头“咕咚咕咚”就灌了半瓶下肚,随即畅快地打了个嗝,说道:“怎么会喝不完?在我们那,这都喝不完,只能跟小孩坐一桌!”豪爽之气尽显。
最先上桌的是椒麻鸡。色泽诱人,鸡肉被撕成均匀的条状,浸泡在红油和椒麻汁里,上面还铺着大量的生辣椒段和生洋葱丝。
“快尝尝!这是我们那边的特色!”巴特尔热情地招呼。
周明轩夹了一筷子鸡肉放入口中,咀嚼了几下,眼睛一亮:“嗯!味道确实不错,麻香麻香的!就是……”他指着里面的生辣椒和生洋葱,“这里面配菜为啥都是生的啊?”
“皮牙子和辣椒一熟就没那个冲劲儿和辣味儿了,就得生着吃才够味!”巴特尔解释道,随即举起酒瓶,“来,哥几个,走一个!”
四人酒瓶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冰凉的啤酒下肚,驱散了夏末的余热,一种轻松和谐的兄弟氛围就此展开。陈豪感受着这久违的、毫无功利色彩的喧闹与热情,心中微暖,这正是他拥有巨额财富后,依然选择回归校园想要寻找的东西——纯粹的人际关系和青春的热血。
一份椒麻鸡在四个年轻小伙子的围攻下,很快只剩下汤汁和些许配菜。
其他的烤串和硬菜制作需要时间,老板也很懂行,按照顺序上菜,避免一下子全上来凉了影响口感。
接下来端上来的是一盘热气腾腾的手抓肉。看着那一大盘只是用清水煮熟,肥瘦相间、滋滋冒油的大块羊肉,以及旁边一小碟简单的蘸料——盐和辣椒面,陈豪、周明轩和张伟三人面面相觑,有些不知从何下手。
巴特尔也不多解释,直接用手夹起一大块带骨的羊肉,蘸了点盐,就塞进嘴里,吃得满嘴流油,然后又猛灌了一大口乌苏,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
三人有样学样,也尝试着用手抓起羊肉,蘸了点盐放入口中。但那纯粹的、未经太多调味的羊肉本味,对于吃惯了精细烹饪的他们来说,一时有些难以适应,表情都有些微妙。
巴特尔见状,笑道:“吃不惯吧?蘸点辣椒面试试。这边的羊和我们草原上吃天然草长大的羊不一样,我们那边的羊,肉质鲜嫩,膻味轻,就用清水一煮,撒点盐,那个味道就香得很!”说完,他眼中流露出一抹对家乡的怀念。
很快,两大盘堆得满满的肉串端了上来。那肉串的份量再次让三人大开眼界,每一串上的肉块都硕大扎实,铁签子都快撑不住了。(17年时物流没那么发达,运费死贵死贵的,当时用红柳枝的很少。)
张伟咋舌道:“我靠,这肉串也太大了吧!按理说不应该是那种小竹签串着,一口一串的小串吗?”这不怪张伟,在当时的认知里,很多内地的烧烤确实以小串为主。
巴特尔得意地笑道:“你们说的那种,在我们那儿只能叫‘牙签肉’,吃着不过瘾!就得这样的大块肉,烤得外焦里嫩,吃起来才带劲!”
不知不觉,一箱24瓶乌苏已经见了底。巴特尔脸色微红,兴致更高,喊道:“老板,再来一箱!”
此时,另外三人也被这气氛感染,酒精作用下,放开了拘谨,开始真正享受这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酣畅淋漓。
借着醉意,几人之间的聊天也开始变得热烈而无所顾忌。
周明轩好奇地问:“老巴,说真的,你们那边是不是上学都骑马去啊?家里都住蒙古包?”
巴特尔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笑骂:“对对对,我们那都是骑马上学,期末考试考徒手抓狼,还考现场宰羊!你不会真信了吧?”
陈豪笑着接过话:“老周,你别听网上乱说,他们那的城市和我们这边差不多,高楼大厦都有,就是地广人稀,自然风光好,饮食习惯不同罢了。”
巴特尔点点头,带着点怀念说道:“我来自伊犁草原,不过我小学的时候全家就搬去乌市了。那里跟汉城差不多的,就是空气好很多,天空特别蓝。就现在这时候,我们那太阳都还没下山呢!”
随着话题打开,众人的聊天内容也越来越大胆。
周明轩挤眉弄眼地问:“老巴,你们那用家乡话骂人怎么说的?就是那种很带劲、很脏的。”
巴特尔愣了一下:“骂人?”
周明轩怂恿道:“对,就那种,情绪特别到位的那种!”
巴特尔想了想,压低声音说了一句:“阿囊死给!”(注:西疆方言中语气很重的词,常用于表达不满或惊叹,并非字面脏话,但语气强烈。阿囊是妈妈的意思,死给是去死的意思。)
“阿囊死给!阿囊死给!”周明轩觉得好玩,立刻学着喊了两声,声音还不小。
巴特尔赶紧扭头看向柜台后面脸色不太好看的老板,尴尬地解释道:“老板,不好意思啊,我这兄弟喝多了,刚学我们家乡话,闹着玩呢,没别的意思!”随即他赶紧阻止周明轩,“你别瞎喊!这店里好多老乡,让人误会了,真可能挨揍!”
周明轩连忙捂住嘴,然后给陈豪递过一个“你懂的”搞怪眼神。
接着,周明轩一脸坏笑地看着巴特尔:“老巴,不能光你教我们,我也教你一句我们汉城方言怎么样?保证好用!”
巴特尔来了兴趣:“好啊!你说!”
周明轩一本正经,字正腔圆地开始教学:“祈,二声。”
巴特尔认真地跟着念:“祈。”
周明轩:“麻麻,二声。”
巴特尔:“麻麻。”
周明轩连起来:“祈麻麻。”
巴特尔:“祈麻麻。”
周明轩继续扩展句子,表情无比真诚:“解解,我要祈麻麻。”
巴特尔毫无防备,跟着念:“解解,我要祈麻麻。”
“噗——!”一旁的陈豪听到这句,刚喝进嘴的一口酒直接全喷了出来,呛得连连咳嗽。他看着一脸坏笑、努力憋着使坏的周明轩,最终也只是无奈地摇头笑了笑,并没有当场揭穿。或许,这种无伤大雅、带着点坑室友性质的玩笑,也正是大学友情独特的一部分吧。
周明轩随后还一本正经地补充道:“记住了老巴,以后你要是遇到喜欢的本地女生,就用这句话表白,效果拔群!”
巴特尔将信将疑:“真的假的?这听着有点怪怪的……”
周明轩拍着胸脯,信誓旦旦:“骗你我是狗!”
小小的烤肉店里,充满了四个年轻人的欢声笑语,空气中弥漫着烤肉香、酒气和青春的放肆。陈豪看着眼前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扬起,这种感觉,比银行卡里冰冷的数字,要真实和温暖得多。
        店内装修带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空气中弥漫着孜然和烤肉的焦香,让人食指大动。他们找到了一个靠里相对安静的位置坐下。
“兄弟几个,能吃辣的嘛?”巴特尔坐下后第一件事就是确认大家的“抗辣”等级。
陈豪和周明轩作为本地人,吃辣是基本功,张伟来自北方,也表示没问题。三人都点了点头。
巴特尔见状,脸上笑容更盛,甚至没问大家想吃什么,直接操着带着口音的普通话,熟稔地朝老板喊道:“老板,一个椒麻鸡,八个羊腰子,二十个羊肉串,二十个牛肉串,一份手抓肉,一份烤羊排,再来一箱大乌苏!辣椒的多多的给!再给份皮牙子!”
三人面面相觑,但谁也没提出异议,或许这就是西疆兄弟点菜的风格,入乡随俗,也图个新鲜。
很快,一整箱绿色瓶身的大乌苏啤酒被搬了上来。巴特尔直接对老板说:“老板,全给我们开了!”
张伟看着那24瓶啤酒,试探性地问:“老巴,待会喝不完咋办?我可听说这乌苏劲挺大的,俗称‘夺命大乌苏’。”
巴特尔哈哈一笑,率先拿起一瓶,仰头“咕咚咕咚”就灌了半瓶下肚,随即畅快地打了个嗝,说道:“怎么会喝不完?在我们那,这都喝不完,只能跟小孩坐一桌!”豪爽之气尽显。
最先上桌的是椒麻鸡。色泽诱人,鸡肉被撕成均匀的条状,浸泡在红油和椒麻汁里,上面还铺着大量的生辣椒段和生洋葱丝。
“快尝尝!这是我们那边的特色!”巴特尔热情地招呼。
周明轩夹了一筷子鸡肉放入口中,咀嚼了几下,眼睛一亮:“嗯!味道确实不错,麻香麻香的!就是……”他指着里面的生辣椒和生洋葱,“这里面配菜为啥都是生的啊?”
“皮牙子和辣椒一熟就没那个冲劲儿和辣味儿了,就得生着吃才够味!”巴特尔解释道,随即举起酒瓶,“来,哥几个,走一个!”
四人酒瓶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冰凉的啤酒下肚,驱散了夏末的余热,一种轻松和谐的兄弟氛围就此展开。陈豪感受着这久违的、毫无功利色彩的喧闹与热情,心中微暖,这正是他拥有巨额财富后,依然选择回归校园想要寻找的东西——纯粹的人际关系和青春的热血。
一份椒麻鸡在四个年轻小伙子的围攻下,很快只剩下汤汁和些许配菜。
其他的烤串和硬菜制作需要时间,老板也很懂行,按照顺序上菜,避免一下子全上来凉了影响口感。
接下来端上来的是一盘热气腾腾的手抓肉。看着那一大盘只是用清水煮熟,肥瘦相间、滋滋冒油的大块羊肉,以及旁边一小碟简单的蘸料——盐和辣椒面,陈豪、周明轩和张伟三人面面相觑,有些不知从何下手。
巴特尔也不多解释,直接用手夹起一大块带骨的羊肉,蘸了点盐,就塞进嘴里,吃得满嘴流油,然后又猛灌了一大口乌苏,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
三人有样学样,也尝试着用手抓起羊肉,蘸了点盐放入口中。但那纯粹的、未经太多调味的羊肉本味,对于吃惯了精细烹饪的他们来说,一时有些难以适应,表情都有些微妙。
巴特尔见状,笑道:“吃不惯吧?蘸点辣椒面试试。这边的羊和我们草原上吃天然草长大的羊不一样,我们那边的羊,肉质鲜嫩,膻味轻,就用清水一煮,撒点盐,那个味道就香得很!”说完,他眼中流露出一抹对家乡的怀念。
很快,两大盘堆得满满的肉串端了上来。那肉串的份量再次让三人大开眼界,每一串上的肉块都硕大扎实,铁签子都快撑不住了。(17年时物流没那么发达,运费死贵死贵的,当时用红柳枝的很少。)
张伟咋舌道:“我靠,这肉串也太大了吧!按理说不应该是那种小竹签串着,一口一串的小串吗?”这不怪张伟,在当时的认知里,很多内地的烧烤确实以小串为主。
巴特尔得意地笑道:“你们说的那种,在我们那儿只能叫‘牙签肉’,吃着不过瘾!就得这样的大块肉,烤得外焦里嫩,吃起来才带劲!”
不知不觉,一箱24瓶乌苏已经见了底。巴特尔脸色微红,兴致更高,喊道:“老板,再来一箱!”
此时,另外三人也被这气氛感染,酒精作用下,放开了拘谨,开始真正享受这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酣畅淋漓。
借着醉意,几人之间的聊天也开始变得热烈而无所顾忌。
周明轩好奇地问:“老巴,说真的,你们那边是不是上学都骑马去啊?家里都住蒙古包?”
巴特尔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笑骂:“对对对,我们那都是骑马上学,期末考试考徒手抓狼,还考现场宰羊!你不会真信了吧?”
陈豪笑着接过话:“老周,你别听网上乱说,他们那的城市和我们这边差不多,高楼大厦都有,就是地广人稀,自然风光好,饮食习惯不同罢了。”
巴特尔点点头,带着点怀念说道:“我来自伊犁草原,不过我小学的时候全家就搬去乌市了。那里跟汉城差不多的,就是空气好很多,天空特别蓝。就现在这时候,我们那太阳都还没下山呢!”
随着话题打开,众人的聊天内容也越来越大胆。
周明轩挤眉弄眼地问:“老巴,你们那用家乡话骂人怎么说的?就是那种很带劲、很脏的。”
巴特尔愣了一下:“骂人?”
周明轩怂恿道:“对,就那种,情绪特别到位的那种!”
巴特尔想了想,压低声音说了一句:“阿囊死给!”(注:西疆方言中语气很重的词,常用于表达不满或惊叹,并非字面脏话,但语气强烈。阿囊是妈妈的意思,死给是去死的意思。)
“阿囊死给!阿囊死给!”周明轩觉得好玩,立刻学着喊了两声,声音还不小。
巴特尔赶紧扭头看向柜台后面脸色不太好看的老板,尴尬地解释道:“老板,不好意思啊,我这兄弟喝多了,刚学我们家乡话,闹着玩呢,没别的意思!”随即他赶紧阻止周明轩,“你别瞎喊!这店里好多老乡,让人误会了,真可能挨揍!”
周明轩连忙捂住嘴,然后给陈豪递过一个“你懂的”搞怪眼神。
接着,周明轩一脸坏笑地看着巴特尔:“老巴,不能光你教我们,我也教你一句我们汉城方言怎么样?保证好用!”
巴特尔来了兴趣:“好啊!你说!”
周明轩一本正经,字正腔圆地开始教学:“祈,二声。”
巴特尔认真地跟着念:“祈。”
周明轩:“麻麻,二声。”
巴特尔:“麻麻。”
周明轩连起来:“祈麻麻。”
巴特尔:“祈麻麻。”
周明轩继续扩展句子,表情无比真诚:“解解,我要祈麻麻。”
巴特尔毫无防备,跟着念:“解解,我要祈麻麻。”
“噗——!”一旁的陈豪听到这句,刚喝进嘴的一口酒直接全喷了出来,呛得连连咳嗽。他看着一脸坏笑、努力憋着使坏的周明轩,最终也只是无奈地摇头笑了笑,并没有当场揭穿。或许,这种无伤大雅、带着点坑室友性质的玩笑,也正是大学友情独特的一部分吧。
周明轩随后还一本正经地补充道:“记住了老巴,以后你要是遇到喜欢的本地女生,就用这句话表白,效果拔群!”
巴特尔将信将疑:“真的假的?这听着有点怪怪的……”
周明轩拍着胸脯,信誓旦旦:“骗你我是狗!”
小小的烤肉店里,充满了四个年轻人的欢声笑语,空气中弥漫着烤肉香、酒气和青春的放肆。陈豪看着眼前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扬起,这种感觉,比银行卡里冰冷的数字,要真实和温暖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