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云深藏奇方-《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冬日的滇南,苍山洱海间缭绕着薄纱般的晨雾。小木站在大理城新挂的\"百草轩\"匾额下,望着街道上逐渐增多的人流。铺面选在古城中心,毗邻茶马互市的要道,开门第七日,便已有了几分热闹气象。

  \"掌柜的,永盛堂的人今早又在斜对面支了个摊子。\"福贵压低声音,\"卖的还是'贡品三七',价钱比我们低三成。\"

  小木目光扫过对面那个披着永盛堂旗号的药材摊,只见几个伙计正卖力地吆喝,摊前围了不少贪图便宜的百姓。他不动声色地转身回到柜台,取出一包上个月从哀牢山苗寨带来的血竭样本。

  \"把这些分成一钱的小包,今日凡购买满五钱银子的顾客,赠送一包。\"小木将样本递给福贵,\"再写个牌子:'哀牢山血竭,活血圣品,先试后买'。\"

  福贵迟疑道:\"掌柜的,这血竭可是珍稀药材...\"

  \"要让人认得什么是好东西。\"小木望向窗外,\"永盛堂以为低价就能抢占市场,却忘了大理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识货人。\"

  果然,赠送的血竭很快引起了懂行者的注意。一位白族老药医在店前驻足良久,仔细查验血竭的成色后,主动进店与小木攀谈。两人从血竭的采收时节谈到炮制火候,越聊越投机。老药医临别时感慨:\"多少年没见过这样地道的哀牢血竭了!\"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腊月里的一场意外,让大理城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百草轩。那日清晨,一位傣族土司的家仆急匆匆闯进店铺,称土司夫人突发急症,呕吐不止,几位寨医束手无策。

  小木带着药箱赶到土司府时,只见永盛堂的管事已先到一步,正给夫人把脉。那管事一见小木,立刻扬声道:\"夫人这是中了瘴气之毒,需用我堂特制的'解毒金丹'。\"

  小木不与他争辩,仔细查看夫人症状,发现她指甲发紫、呼吸急促,与寻常瘴毒症状不同。他想起《哀牢药谱》中记载的一则案例,轻声问家仆:\"夫人近日可曾佩戴新得的银饰?\"

  家仆一愣,连忙取来一串新打造的银项链。小木取出一片试毒银叶轻轻擦拭,银叶瞬间变黑——原来银匠在打造时用了含砒的药剂清洗,致使夫人慢性中毒。

  真相大白,永盛堂的管事灰溜溜离去。小木用甘草绿豆汤配哀牢血竭为夫人解毒,不出三日,夫人已能下床行走。此事很快传遍大理,百草轩的名声越发响亮。

  但小木心中清楚,永盛堂绝不会善罢甘休。他让福贵暗中留意对面摊位的动静,果然发现他们开始大量收购几种冷门药材:重楼、雪莲、麝香...这些药材看似毫无关联,但小木敏锐地察觉到,这分明是配制某种解毒丹的原料。

  \"他们也要制解毒药?\"福贵疑惑道。

  小木摇头:\"若是寻常解毒药,何必专挑这几味珍稀药材?只怕是要配制专门解某种奇毒的方子。\"

  正月里,谜底终于揭晓。一位马帮汉子带来消息:澜沧江下游的几个寨子突发怪病,患者先是发热头痛,继而皮肤溃烂。土司请了巫师作法也不见好转,正派人四处求医。

  小木立刻意识到,这或是永盛堂设下的又一个局——若百草轩治不好怪病,便可借机打击声誉;若治好了,他们预备的解毒丹便能卖出高价。

  \"掌柜的,这浑水咱们蹚不蹚?\"福贵忧心忡忡。

  小木望着窗外苍山积雪,想起春生信中\"药香惠民\"的教诲,坚定道:\"收拾药箱,明日启程。\"

  澜沧江畔的傣家寨子笼罩在愁云惨雾中。小木到时,寨老摇头叹息:\"巫师说这是山神发怒,要用人牲祭祀...\"几个皮肤溃烂的患者被隔离在竹楼里,痛苦的呻吟声令人心颤。

  小木检查患者症状,发现溃烂处流黄水、散发腐臭,与《哀牢药谱》中记载的\"瘴疠\"颇为相似。但细看之下,又有不同——患者眼白布满血丝,舌苔呈现诡异的蓝色。

  \"近日寨中可有什么异常?\"小木问寨老。

  寨老思索良久:\"上月有汉人商队经过,在寨子后山的龙潭附近停留过...\"

  小木立刻带人前往龙潭,在潭边发现几个丢弃的药渣袋,上面隐约可见永盛堂的标记。更令人心惊的是,潭水下游漂浮着死鱼,水色泛着不正常的幽蓝。

  \"有人在水中投毒!\"小木恍然大悟。他取水样检验,发现其中混有某种矿物毒素。而永盛堂预备的解毒丹,正是针对这种矿毒的特效药。

  真相大白,小木却不急于揭穿。他先配制药汤控制疫情,又让福贵快马加鞭回大理,取来哀牢山特产的\"解毒草\"。这种草看似普通,但与龙潭边的某种野果同煎,竟能中和毒素。

  七日过后,疫情得到控制。寨老感激涕零,要将祖传的一本《傣药秘录》赠予小木。而这时,永盛堂的\"救星\"才姗姗来迟,带着高价解毒丹前来\"赈灾\"。

  小木当众揭穿他们的阴谋,永盛堂的人仓皇逃离。而百草轩\"仁心仁术\"的名声,随着马帮的铃声传遍滇南。

  但就在小木以为风波已平时,一封来自京城的密信让他再度陷入沉思。信是周大人亲笔,只有短短一行字:\"滇南奇药,已动京华。慎防怀璧其罪。\"

  夜幕降临,小木独自站在洱海边。月光洒在苍山雪峰上,映得水面银波粼粼。他明白,百草轩在滇南站稳脚跟的同时,也将自己推到了更大的风暴眼前。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或许就在那座紫禁城中。

  当他在大理城挂起第二块\"药香惠民\"的匾额时,并不知道京城的太医院里,几位太医正围着一份从滇南送来的血竭样本窃窃私语。更不知道,一场涉及宫廷秘辛的风波,正在悄然酝酿。

  云深之处藏奇方,但比奇方更珍贵的,是守住本心的智慧。小木望着水中的月影,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