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硕果盈新枝-《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南疆州府沐浴在温煦的阳光下。“百草轩”后院那株老桂树,花期虽过,但枝叶愈发苍翠,仿佛积蓄着来年更馥郁的芬芳。树下那坛“百草醴”已深埋经年,静候着开启的时机。店内,药香醇厚,秩序井然,一种经过沉淀后的从容与活力弥漫在空气中。春生掌柜坐镇堂中,气度愈发沉静练达,眉宇间已寻不见半分青涩,唯有经事后的沉稳与洞察秋毫的锐利。

  这日午后,春生正与刚晋升为见习管事的小木核对一批发往京师的“秋梨罗汉膏”的包装细节,驿卒送来了两封重要信件。一封来自江南周管事,字里行间透着振奋:得益于“百草轩”始终坚持品质与诚信,江南市场已彻底站稳脚跟,那两家联营药行合作日益紧密,销售额稳步增长。更可喜的是,周管事凭借多年人脉,竟与江浙漕运的一位管带搭上了线,对方对“百草轩”的“益气健步丸”赞誉有加,有意将其列为漕帮子弟日常保健之用,若成,需求量将极为可观。另一封则来自京师乔客商,语气恭敬中带着惊喜:经由书铺代售的“士林雅赠”系列,在京师文人圈中口碑发酵,几位致仕老臣试用后效果显着,竟有宫内尚药局的低阶官员私下打听其来历,隐有传入禁中之势。

  这两封信,如同两份沉甸甸的捷报,预示着“百草轩”的南北市场均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小木闻讯,喜形于色。春生仔细阅罢,眼中虽掠过一丝欣喜,但神色很快恢复平静。他深知,机遇越大,潜藏的风险与挑战也越大。漕帮用量庞大,但人员复杂,体质各异,需确保药效稳妥,万无一失;宫廷之畔,更是步步惊心,一言一行皆需慎之又慎。

  他没有立即回复,而是将石头、阿木一同唤至内室商议。石头认为漕帮订单乃天赐良机,应全力接下;阿木则担忧大规模生产恐影响品质。小木也积极建言,认为京师口碑难得,应加紧供货。春生聆听众人意见后,沉吟道:“机遇确乃难得,然我辈切记先师‘欲速则不达’之训。漕帮之事,量大而责重,需格外谨慎。回复周管事,可先提供小批量样品供其试用反馈,并需签订契书,明确双方责权,尤其注明需依方服用,若有特殊体质需另行斟酌。至于京师,”他看向小木,“你即刻起草回函,致谢乔客商,然需明确告知,宫廷之事,牵连甚广,我店乃民间药膳坊,不敢妄攀,产品仅供士林雅鉴,一切遵循乔客商安排,绝不可主动与宫内人员接触,切记低调稳妥。”

  这一番安排,既有开拓的魄力,更有守成的谨慎,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石头、阿木叹服,小木也深感掌柜思虑之深远。策略既定,店内便有序地忙碌起来。阿木严格把控样品质量;小木在春生指导下,字斟句酌地撰写回信;春生则开始更深入地研读《百草食养心要》中关于群体调理与体质差异的论述,为可能到来的大规模定制做准备。

  就在南北佳音振奋人心之际,州府内“百草轩”的日常经营也悄然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小木作为见习管事,愈发得力。他不仅将客户接待、咨询处理得井井有条,还细心地将老主顾的反馈、常见问题整理成册,供伙计们学习参考。他甚至向春生提议,可否将每月学塾的内容,从单纯的知识讲授,扩展到对一些典型病例(隐去姓名)的讨论分析,以提升伙计们的实际辨证能力。春生欣然采纳,并亲自指导了首次病例讨论,气氛热烈,效果显着。福贵等年轻伙计在阿木的悉心教导下,炮制技艺也日益精进,工坊内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一种良性循环的成长气息,在店铺内部悄然涌动。

  一日,一位母亲带着咳嗽不止的幼童前来求诊。以往,此等疑难多由春生或请教林薇薇处置。当日恰逢春生外出洽谈药材,小木接待后,并未慌张,他仔细询问病情,观察孩子舌苔、指纹,结合近日天气转凉、小儿脾胃娇嫩的特点,判断其为风寒外袭兼有食积,并未直接推荐店中热销的止咳膏,而是建议先用葱白生姜红糖水驱寒,并配合极温和的消食导滞散调理脾胃,嘱其观察两日再议。母亲依言而行,三日后携子来谢,称孩子咳嗽大减,食欲也开了。春生归来听闻此事,当众嘉奖了小木,赞其“辨证精准,用药轻灵,已得先师遗风”。此事不仅增强了小木的信心,也让其他伙计看到了学以致用的价值,钻研之风更盛。

  秋意渐深,院中草药陆续采收。春生望着仓库里堆积的优质药材,心中酝酿着一个更大的计划。他想起师父遗愿中“普惠四海”的宏图,也看清了当前“百草轩”产品虽精,但价格相对较高,难以真正惠及寻常百姓的现状。他召来核心伙计,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利用此次采收的药材边角料(如特定药材的须根、品相稍次但药性不失的部分),结合一些价廉效宏的本地草药,研制一两款针对常见小恙(如风寒初起、食积不化)的“惠民简便方”,制成极便宜的茶包或散剂,以成本价或微利销售,真正让底层百姓也能受益于药膳。

  此言一出,石头有些犹豫,担心影响高端产品形象;阿木则觉得工艺繁琐,利润薄。小木却眼前一亮,极力支持,认为此举正合“药膳惠民”之本心。春生耐心解释:“高端精品乃立店之本,然惠民简便方亦是我等社会责任所在。二者并行不悖,犹如大树,既有凌云之干,亦需覆荫之叶。且此举能广结善缘,夯实我店百姓根基,意义深远。” 最终,他说服了众人,并亲自牵头,与阿木、小木一同投入了“简便方”的研制。这标志着春生的经营理念,在继承林薇薇“精”与“深”的基础上,开始向“广”与“惠”的社会层面拓展,格局更为宏大。

  寒冬初临,第一场薄雪悄然覆盖了州府。南北市场的好消息陆续传来:漕帮试用样品反馈极佳,正式签订了长期供货契约;京师书铺追加订单,并传来消息,称有宗室子弟亦开始私下订购“百草轩”产品。而店内新研制的“防风苏叶茶”(用于风寒初起)和“山楂麦芽散”(用于小儿食积)两款“惠民简便方”也悄然上市,价格亲民,效果实在,很快便在市井百姓中传开,备受称赞。

  这一晚,雪停月出,清辉满院。春生与石头、阿木、小木围炉夜话,总结一年得失。炉火映照着众人成熟而自信的脸庞。春生环视左右,感慨道:“今年,赖诸位同心协力,我店南北根基渐固,新枝亦发。然成绩属过往,未来更可期。望我等谨记先师遗志,守正创新,让我‘百草轩’之药香,真正飘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