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六,林薇薇安葬于城西一处清幽的山坡之上,背倚青松,面朝州府,遥遥可见“百草轩”的方向。葬礼简朴而庄重,唯有“百草轩”全体伙计、通判府徐夫人派来的管事以及几位受过林薇薇恩惠的老街坊送行。春生一身缟素,跪在坟前,重重磕了九个响头,立下誓言:“师父在天之灵明鉴,弟子春生,必竭尽全力,光大师门,使‘百草轩’药香永续,惠泽苍生!” 雪花飘落,覆盖了新坟,也仿佛将一份沉甸甸的嘱托,深深埋进了春生的心里。
葬礼过后,“百草轩”闭门三日。店内一片沉寂,往日弥漫的浓郁药香,似乎也淡去了几分,空气中凝结着化不开的悲戚。春生将自己关在昔日林薇薇的书斋内,对着师父留下的笔墨纸砚、典籍手稿,以及那卷临终前才发现的遗诗,默默垂泪。巨大的失落感几乎要将他淹没,他第一次感到肩上的担子如此沉重,前路如此迷茫。
第三日清晨,天色未明,春生红肿着双眼,推开书斋的门。石头、阿木、小木、福贵等所有伙计,竟都静静地等候在院中,人人身着素服,神情肃穆。见到春生出来,众人齐齐躬身。
石头上前一步,声音沙哑却坚定:“掌柜的,老掌柜走了,我们和你一样心痛。可这‘百草轩’是老掌柜一辈子的心血,也是我们大家的依靠。您是老掌柜亲选的继承人,我们都信您!您可不能垮下,咱们还得把店撑起来,让老掌柜放心啊!”
“是啊,掌柜的!”阿木和小木等人也纷纷开口,眼中充满了信赖与期待。
看着这一张张熟悉而真诚的面孔,感受着这份不离不弃的支持,春生心中那股冰冷的迷茫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暖流。他深吸一口气,抹去脸上的泪痕,目光逐渐变得坚毅。他想起师父遗诗中“薪火传弟子,药香飘远空”的期许,想起自己立下的誓言。是的,悲伤不能成为止步不前的理由,传承,才是对师父最好的告慰。
“诸位叔伯兄弟,”春生的声音还有些沙哑,却透着一股力量,“多谢大家!师父虽去,然‘百草轩’仍在,我等仍在!从今日起,店铺照常营业!我等需化悲痛为力量,恪守师父遗志,将‘百草轩’经营得更好,让师父的心血,在这南疆之地,生生不息!”
当日,“百草轩”的大门再次敞开。春生换下了素服,身着日常掌柜衣衫,端坐于柜台之后。他的脸色虽仍显憔悴,但神情沉稳,处理事务有条不紊。前来吊唁或购药的顾客,见店铺依旧,药香如故,掌柜虽带哀容却更显持重,伙计们各司其职,心下稍安,也对“百草轩”的传承多了几分信心。春生每每提及林薇薇,必尊称“先师”,言语间充满敬仰与追思,更坚定了继承遗志的决心。
然而,真正的考验随之而来。年关临近,各家药铺竞争加剧。或许是对手窥得“百草轩”刚经变故,以为有机可乘,市面上关于“百草轩”产品质量不稳、或因掌柜更换而水准下降的流言悄然四起。更有甚者,仿冒的“百草”系列产品再次出现,价格低廉,混淆视听。
若在以往,春生必会请示林薇薇定夺。如今,他必须独自面对。店内伙计议论纷纷,颇有愤慨之意,石头更是提议要强硬反击。春生沉思良久,将众人召集起来,冷静分析道:“流言止于智者,亦止于实力。对方散播谣言,正是惧我‘百草轩’根基深厚。此时若自乱阵脚,或与之纠缠,反落了下乘。我等当以‘不变应万变’,更要‘以质取胜’。”
他定下三条对策:
一、 内固根本。要求阿木带领工坊,对每一批原料、每一道工序进行比以往更严格的检查,确保出品品质万无一失,甚至要优于以往。
二、 外显诚信。在店内醒目处张贴告示,重申“百草轩”祖传工艺与选料标准,并承诺假一罚十,欢迎顾客监督。同时,让小木等口齿伶俐的伙计,主动向顾客讲解正宗产品的鉴别方法。
三、 以静制动。对于仿冒产品,暂不采取公开对抗,而是加强自身服务,让顾客通过亲身体验,分辨优劣。
此外,春生做了一件极具象征意义的事情。他请来工匠,将林薇薇留下的那首遗诗,精心刻制成一块梨木诗匾,悬挂在店内大堂正壁,与“药膳惠民”、“济世承香”的匾额并列。诗匾旁,还悬挂着林薇薇的一幅小像。此举无声地宣告着“百草轩”的精神传承与文化底蕴,比任何辩驳都更有力量。
果然,一段时间后,流言在“百草轩”始终如一的卓越品质和庄重态度面前,不攻自破。而那些购买过仿冒品的顾客,在比较之后,也纷纷回流。经此一役,春生的威信在店内彻底树立,伙计们心服口服,凝聚力空前增强。
冬去春来,院中老桂树萌发新芽。春生逐渐从悲痛中走出,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店铺的发展中。他并未急于开拓,而是首先着手系统整理和消化林薇薇留下的遗产。他每日抽时间研读《百草食养心要》,并结合店铺实际运营,开始撰写读书札记和案例心得,计划日后作为店内培训的进阶教材。对于江南市场,他写信与周管事深入沟通,决定暂缓扩张,先巩固现有联营成果,确保品质如一。对于京师那边的意向,他回信更加谨慎,强调需充分了解北方需求,不可冒进。
这一日,春生忽想起师父埋下的那坛“百草醴”。他独自来到老桂树下,抚摸着那方泥土,心中感慨万千。这坛酒,象征着沉淀与希望。他决定,待来年桂花盛开、店铺迎来一个新的丰收年时,再启此坛,与众人共饮,告慰先师。
站在树下,春生眺望着“百草轩”的匾额,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力量。师父开创的道路,他已稳稳接过。前方的路或许仍有风雨,但他已不再是那个需要庇护的学徒,而是真正引领“百草轩”迈向未来的掌舵人。
葬礼过后,“百草轩”闭门三日。店内一片沉寂,往日弥漫的浓郁药香,似乎也淡去了几分,空气中凝结着化不开的悲戚。春生将自己关在昔日林薇薇的书斋内,对着师父留下的笔墨纸砚、典籍手稿,以及那卷临终前才发现的遗诗,默默垂泪。巨大的失落感几乎要将他淹没,他第一次感到肩上的担子如此沉重,前路如此迷茫。
第三日清晨,天色未明,春生红肿着双眼,推开书斋的门。石头、阿木、小木、福贵等所有伙计,竟都静静地等候在院中,人人身着素服,神情肃穆。见到春生出来,众人齐齐躬身。
石头上前一步,声音沙哑却坚定:“掌柜的,老掌柜走了,我们和你一样心痛。可这‘百草轩’是老掌柜一辈子的心血,也是我们大家的依靠。您是老掌柜亲选的继承人,我们都信您!您可不能垮下,咱们还得把店撑起来,让老掌柜放心啊!”
“是啊,掌柜的!”阿木和小木等人也纷纷开口,眼中充满了信赖与期待。
看着这一张张熟悉而真诚的面孔,感受着这份不离不弃的支持,春生心中那股冰冷的迷茫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暖流。他深吸一口气,抹去脸上的泪痕,目光逐渐变得坚毅。他想起师父遗诗中“薪火传弟子,药香飘远空”的期许,想起自己立下的誓言。是的,悲伤不能成为止步不前的理由,传承,才是对师父最好的告慰。
“诸位叔伯兄弟,”春生的声音还有些沙哑,却透着一股力量,“多谢大家!师父虽去,然‘百草轩’仍在,我等仍在!从今日起,店铺照常营业!我等需化悲痛为力量,恪守师父遗志,将‘百草轩’经营得更好,让师父的心血,在这南疆之地,生生不息!”
当日,“百草轩”的大门再次敞开。春生换下了素服,身着日常掌柜衣衫,端坐于柜台之后。他的脸色虽仍显憔悴,但神情沉稳,处理事务有条不紊。前来吊唁或购药的顾客,见店铺依旧,药香如故,掌柜虽带哀容却更显持重,伙计们各司其职,心下稍安,也对“百草轩”的传承多了几分信心。春生每每提及林薇薇,必尊称“先师”,言语间充满敬仰与追思,更坚定了继承遗志的决心。
然而,真正的考验随之而来。年关临近,各家药铺竞争加剧。或许是对手窥得“百草轩”刚经变故,以为有机可乘,市面上关于“百草轩”产品质量不稳、或因掌柜更换而水准下降的流言悄然四起。更有甚者,仿冒的“百草”系列产品再次出现,价格低廉,混淆视听。
若在以往,春生必会请示林薇薇定夺。如今,他必须独自面对。店内伙计议论纷纷,颇有愤慨之意,石头更是提议要强硬反击。春生沉思良久,将众人召集起来,冷静分析道:“流言止于智者,亦止于实力。对方散播谣言,正是惧我‘百草轩’根基深厚。此时若自乱阵脚,或与之纠缠,反落了下乘。我等当以‘不变应万变’,更要‘以质取胜’。”
他定下三条对策:
一、 内固根本。要求阿木带领工坊,对每一批原料、每一道工序进行比以往更严格的检查,确保出品品质万无一失,甚至要优于以往。
二、 外显诚信。在店内醒目处张贴告示,重申“百草轩”祖传工艺与选料标准,并承诺假一罚十,欢迎顾客监督。同时,让小木等口齿伶俐的伙计,主动向顾客讲解正宗产品的鉴别方法。
三、 以静制动。对于仿冒产品,暂不采取公开对抗,而是加强自身服务,让顾客通过亲身体验,分辨优劣。
此外,春生做了一件极具象征意义的事情。他请来工匠,将林薇薇留下的那首遗诗,精心刻制成一块梨木诗匾,悬挂在店内大堂正壁,与“药膳惠民”、“济世承香”的匾额并列。诗匾旁,还悬挂着林薇薇的一幅小像。此举无声地宣告着“百草轩”的精神传承与文化底蕴,比任何辩驳都更有力量。
果然,一段时间后,流言在“百草轩”始终如一的卓越品质和庄重态度面前,不攻自破。而那些购买过仿冒品的顾客,在比较之后,也纷纷回流。经此一役,春生的威信在店内彻底树立,伙计们心服口服,凝聚力空前增强。
冬去春来,院中老桂树萌发新芽。春生逐渐从悲痛中走出,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店铺的发展中。他并未急于开拓,而是首先着手系统整理和消化林薇薇留下的遗产。他每日抽时间研读《百草食养心要》,并结合店铺实际运营,开始撰写读书札记和案例心得,计划日后作为店内培训的进阶教材。对于江南市场,他写信与周管事深入沟通,决定暂缓扩张,先巩固现有联营成果,确保品质如一。对于京师那边的意向,他回信更加谨慎,强调需充分了解北方需求,不可冒进。
这一日,春生忽想起师父埋下的那坛“百草醴”。他独自来到老桂树下,抚摸着那方泥土,心中感慨万千。这坛酒,象征着沉淀与希望。他决定,待来年桂花盛开、店铺迎来一个新的丰收年时,再启此坛,与众人共饮,告慰先师。
站在树下,春生眺望着“百草轩”的匾额,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力量。师父开创的道路,他已稳稳接过。前方的路或许仍有风雨,但他已不再是那个需要庇护的学徒,而是真正引领“百草轩”迈向未来的掌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