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鉴宝会上显真章 璞玉精琢待凤鸣-《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婉拒州府贡品遴选会的邀请,在州府商界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有人认为“百草轩”林掌柜谨慎过头,错失良机;也有人讥讽她“小家子气”,难登大雅之堂;更有甚者,散布谣言说她心虚,产品根本经不起官方检验。对于这些外界议论,林薇薇充耳不闻,只叮嘱店内伙计,对外一律以“小店力薄,产品特殊,不敢僭越”为由应对,绝不多言。

  她深知,此刻的“百草轩”,需要的不是虚名,而是实打实的沉淀与积累。通判府的庇护虽强,但终究是外力;唯有自身根基深厚,才能无惧任何风浪。她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三件大事上:深化对《百草归真》的研习与应用、加速对春生等核心伙计的培养、以及应对江南势力可能发起的新一轮攻击。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她潜心“修炼”之际,一个看似与商业竞争无关的邀请,却将她卷入了另一场不见硝烟的较量。

  这日,济世堂李掌柜亲自来访,神色间少了几分以往的算计,多了几分同行间的郑重。“林掌柜,”他开门见山,“下月初,江南几位医药收藏大家,将在州府举办一场小范围的‘药材鉴宝会’,旨在交流珍稀药材,切磋辨识技艺。老夫忝为本地医药行会理事,受邀参与。听闻贵店近来偶得几味奇药,不知林掌柜可有意借此盛会,一展风采,也让我州府同行开开眼界?”

  药材鉴宝会?林薇薇心中微动。这并非商业推介,而是纯粹的学术技艺交流,参与者皆是行业内有头有脸的人物。若能在此等场合得到认可,其专业声望将获得极大提升,这远比一纸贡品名号更有分量。而且,这是一个了解江南医药界真实水平、甚至可能结识真正同行大家的绝佳机会。

  但风险同样存在。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众多行家面前展示“石见穿”等物,无异于将底牌亮出,必然引来更深的觊觎。江南“回春堂”等势力,定然也会派人到场,届时会是怎样的局面?

  她迅速权衡利弊。退缩,固然安全,但也意味着永远困于州府一隅,难以接触到更高的圈层;前进,虽有风险,却是打破目前僵局、迈向更广阔天地的契机。而且,她对《百草归真》的研习正需实践验证,与高手交流,或能解惑释疑。

  “承蒙李掌柜抬爱,给予晚辈如此宝贵机会。”林薇薇沉吟片刻,目光清澈而坚定,“如此盛会,晚辈心向往之。只是才疏学浅,恐贻笑大方。不知这会址、规矩如何?需展示何物?”

  李掌柜见她应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详细解释道:“会址设在城南‘清赏园’,由江南大药商‘仁心堂’做东。规矩倒也简单,与会者皆可携带一两味自认珍稀或有独到之处的药材或药材制品,相互品鉴,交流心得。重在切磋,不涉商业。林掌柜的‘石见穿’、‘凝露草’,乃至那手炮制工夫,皆可一展。”

  送走李掌柜,林薇薇心潮起伏。这无疑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她决定带上两样东西:一是经过精心炮制、性状稳定的醋淬“石见穿”样本,二是她近期依据《百草归真》古法,尝试用崖壁紫菊和凝露草精华窨制的一款极品“紫露凝香茶”,此茶香气清幽复合,功效兼具清肝明目与润肺生津,最能体现她的炮制技艺与配伍理念。

  接下来的日子,她更加废寝忘食。反复优化“紫露凝香茶”的窨制工艺,力求完美。同时,她开始系统整理关于“石见穿”的发现、炮制、应用心得,准备应对可能的提问。她还特意加强了对春生的教导,将鉴宝会可能涉及的理论知识倾囊相授,甚至带他一起参与准备工作,让他提前感受行业高层的氛围。

  春生天资聪颖,且经过这段时间的系统学习,进步神速。他不仅能准确复述药材特性,更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比如,在讨论“石见穿”的通滞之性时,他联想到《百草归真》中关于“气血水”运行的理论,提出:“掌柜的,既然石见穿能化体内结石瘀滞,那对于因水湿停滞导致的肢体浮肿,是否也能借其通利之性,辅助排水?” 这个想法让林薇薇眼前一亮,虽未经验证,却显示了他已经开始活学活用,具备了初步的研究思维。

  鉴宝会的日子终于到来。清赏园内,亭台楼阁,曲径通幽,与会的皆是些须发皆白的老者或气度沉稳的中年人,林薇薇和跟在身后的春生,显得格外年轻扎眼。不少人投来好奇、审视甚至略带轻视的目光。

  李掌柜作为东道主之一,将林薇薇引荐给几位江南来的大家。一位姓苏的老者(并非之前品鉴会的苏老)目光锐利,瞥了一眼林薇薇带来的锦盒,淡淡道:“哦?这位便是近来名声在外的林掌柜?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却不知带来了何等奇珍?”

  林薇薇不卑不亢,先呈上那罐“紫露凝香茶”。苏老打开罐盖,轻嗅一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又取少许茶叶置于掌心仔细观察,点头道:“紫菊与凝露草相合,窨制火候把握得不错,香气融而不杂,有点意思。” 他冲泡一盏,细细品鉴,半晌方道:“茶汤清冽,回甘悠长,确是好茶。尤难得是这紫菊,性味沉静,非寻常栽培之物吧?”

  林薇薇心中佩服,如实答道:“苏老慧眼,此菊乃云雾山崖壁野生,晚辈偶然得之。”

  随后,她取出用绸布包裹的“石见穿”样本。当那块黑褐色、表面粗糙的石头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现场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和窃窃私语。显然,无人识得此物。

  苏老拿起石块,反复观看,又刮下少许粉末嗅闻品尝,眉头紧锁,沉吟良久,方抬头看向林薇薇,目光中已无轻视,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探究之意:“林掌柜,此物……老夫眼拙,竟从未见过。观其形质,似石非石,尝其味,咸涩微寒……不知是何来历?有何功用?”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薇薇身上。她知道,关键时刻到了。

  她深吸一口气,从容不迫地开始讲述:“此物名‘石见穿’,乃晚辈于州府周边山野偶然访得。据当地药农相传,有‘化石头,通堵滞’之说。” 她接着,将自己如何发现、如何炮制(重点提及醋淬法以降低刺激性)、以及初步应用于调理小便不利、辅助缓解急症腹痛(隐去通判府细节)的案例和原理,清晰道来。她言语平实,却逻辑严谨,既说明了药效,也强调了其药性峻猛、需配伍得当、谨慎使用的要点,尤其引用了《百草归真》中关于“咸软坚,寒清热”的理论作为佐证。

  她讲述时,春生在一旁适时地展示炮制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和样本对比,主仆二人配合默契。

  一番话毕,满场寂静。几位江南大家交换着惊异的眼神。苏老长叹一声,抚掌道:“妙哉!不想在这南疆州府,竟有如此发现!林掌柜不仅机缘巧合,更难得是这份钻研精神与严谨态度!以醋淬法制其峻性,思路清奇!此物若运用得当,于化解体内症瘕积聚诸症,或大有可为!老夫今日,算是开了眼界!”

  连李掌柜脸上也露出了与有荣焉的笑容。

  经此一番,“百草轩”林薇薇的名字,真正在江南医药高端圈层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少与会者主动与她交流,交换名帖。虽然“回春堂”的人也在场,脸色阴沉,但在这种以学术交流为主的场合,也难有作为。

  鉴宝会归来,林薇薇虽感疲惫,心中却充满了巨大的收获感。她不仅赢得了业内的尊重,更重要的是,通过与高手的交流,验证了自己所学,开阔了眼界,也看到了“石见穿”等药材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而春生在此次盛会中的表现,更是让她惊喜。这个少年,已然褪去了最初的青涩,如同一块经过初步雕琢的璞玉,开始散发出温润而坚韧的光华。

  然而,她也清楚,鉴宝会的成功,只是将“百草轩”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平台之上,风景更好,但风浪也必然更大。江南势力的敌意有增无减,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复杂。

  她站在后院,看着在夕阳下认真记录药材生长情况的春生,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决心。

  璞玉精琢,终待凤鸣。 接下来的路,她要带着这块璞玉,带着“百草轩”的信念,去迎接更加广阔的天地。药香悠远,前路漫漫,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