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的鎏金铜钟刚敲过辰时,殿外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禁军统领李忠捧着铠甲快步走进来,额角还沾着汗:“陛下,甲胄已备好,是否现在启程?”
萧彻坐在龙椅上,指尖捏着那封挑拨离间的密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信纸边缘被他揉得发皱,上面“献祭国师”四个字像针一样扎眼。
他抬眼时,眼底已没了平日的温和,只剩彻骨的寒意:“备车,去靖王府。”
半个时辰后,明黄色的龙驾停在靖王府门前,侍卫推开沉重的朱漆大门,萧彻身着玄色龙袍,带着禁军径直走进府中。
府内侍从见帝王亲自驾临,吓得纷纷跪地,唯有萧煜闻声从书房出来,一身锦袍依旧华贵,脸上却没了往日的温和,反而带着几分挑衅的笑意。
“皇兄今日怎么有空来臣弟府上?莫不是又为了那位国师的事?”萧煜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萧彻,语气里满是嘲讽。
萧彻没理会他的挑衅,径直走上台阶,将手中的密信扔在萧煜面前:“这信是你写的?”
密信掉在青砖上,信纸散开,萧煜低头瞥了一眼,非但没有慌乱,反而仰头笑了起来:“是又如何?皇兄难道不觉得,用一个男宠来稳固江山,是天下最大的笑话吗?”
“放肆!”萧彻厉声喝道,声音震得周围的树叶都微微颤抖,“白祈是朕的国师,更是朕的人,轮不到你在这里说三道四!”
“朕的人?”萧煜像是听到了什么荒唐的事,笑得更冷,“皇兄为了他,先是替他挡毒酒,再是为他惩治朝臣,如今连江山社稷都不顾了!你可知满朝文武都在议论,说你沉迷男色,昏庸无道?这样的君主,根本不配执掌大统!”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萧彻的怒火。他猛地上前一步,一把揪住萧煜的衣领,眼神凌厉如刀:“萧煜,朕念在兄弟一场,一再容忍你的小动作,可你别得寸进尺!白祈若是出事,朕定让你靖王府上下陪葬!”
萧煜被他揪着衣领,却丝毫没有惧意,反而伸手抓住萧彻的手腕,咬牙道:“陪葬?皇兄不妨试试!今日我就把话撂在这里,只要白祈还在你身边一天,我就绝不会罢休!这江山,本就该是我的!”
两人的眼神在空中交锋,一个带着帝王的威严与怒意,一个满是野心与不甘,周围的禁军和侍从吓得大气不敢出,生怕这对兄弟真的动手。僵持了片刻,萧彻猛地松开手,萧煜踉跄着后退两步,衣领上留下一道明显的褶皱。
“你好自为之。”萧彻冷冷地留下一句话,转身带着禁军离开。龙驾的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像是在为这段彻底破裂的兄弟情,敲下最后的休止符。
靖王府的对峙很快传遍了朝堂,下午的朝会刚一开始,就有几位老臣跪在大殿中央,为首的是礼部尚书王大人,他手持朝笏,语气恳切:“陛下,靖王殿下所言虽有过激之处,却也并非无稽之谈。国师白祈出身布衣,却深得陛下宠爱,如今已引得朝野非议,更让灾民与宗室不满。为了江山社稷,还请陛下罢黜白祈的国师之位,以正朝纲!”
他的话刚说完,立刻有十几位大臣附和:“请陛下罢黜国师!以正朝纲!”
萧彻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下方跪成一片的大臣,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知道这些人里,有些是真心为了朝堂稳定,有些却是萧煜的党羽,想借着这件事逼他让步。
“罢黜国师?”萧彻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白祈的国师之位,是朕亲自册封的。他在北境为朕出谋划策,化解灾民危机,哪一点配不上国师之名?至于所谓的‘朝野非议’,不过是些无稽之谈!”
他起身走下龙椅,站在大臣们面前,语气坚定:“朕今日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们,白祈不仅是朕认定的国师,更是朕想护一辈子的人。往后,谁再敢非议他半句,或是暗中算计他,休怪朕无情!”
这句话如同惊雷,炸得满朝文武鸦雀无声。大臣们没想到,萧彻竟会如此直白地维护白祈,甚至将这份心意摆上台面,这无疑是在告诉所有人,白祈在他心中的地位,早已远超普通的臣子。
跪在地上的王大人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萧彻冷冷的眼神打断:“王大人若是觉得朕的决定不妥,大可辞官归乡,朕绝不挽留。”
王大人脸色惨白,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敢再说话,只能默默起身退到一旁。其他附和的大臣见陛下态度坚决,也不敢再坚持,纷纷噤声。
朝会就在这样压抑的氛围中结束,而萧彻维护白祈的话,却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
钦天监内,白祈正坐在窗边整理星象记录,内侍小禄子匆匆跑进来,脸上满是激动:“国师,您听说了吗?陛下在朝会上为了您,跟满朝大臣都翻脸了!还说要护您一辈子呢!”
白祈手中的笔猛地一顿,墨汁在纸上晕开。他抬起头,眼神里满是震惊——他没想到,萧彻竟会为了他,不惜与整个朝堂为敌。感动像暖流一样涌遍全身,可随之而来的,还有深深的恐惧。
他知道,萧彻的维护虽然护住了他,却也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从今往后,他会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萧煜的算计会更加疯狂,甚至可能有更多人因为不满萧彻,而将怒火发泄在他身上。他就像站在悬崖边,随时可能坠入深渊。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白祈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打发走小禄子。待殿内只剩下自己,他靠在椅背上,心里乱如麻。他想起系统故障后自己的无助,想起萧煜一次次的阴谋,想起满朝大臣敌视的目光,一个念头渐渐在他心中滋生——或许,他离开京城,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天夜里,钦天监的灯早早熄灭。白祈躺在床上,听着窗外侍卫巡逻的脚步声,直到后半夜,才悄悄起身,从床底拖出一个早就收拾好的包袱——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和萧彻赏赐的银票。
他动作极轻地推开房门,借着月光,沿着墙角向宫门口走去。
他不敢跟萧彻告别,他怕看到萧彻的眼神,更怕自己会忍不住改变主意。他只想趁着夜色离开,让萧彻慢慢忘记自己,也让这场因他而起的风波,彻底平息。
可就在他快要走到宫门口时,一道熟悉的身影突然从阴影里走出来,拦住了他的去路。月光落在那人身上,玄色龙袍在夜里泛着冷光,正是萧彻。
白祈的心脏猛地一缩,包袱从手中滑落,掉在地上。他低着头,不敢看萧彻的眼睛,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陛下……您怎么在这里?”
萧彻没有回答,只是一步步走近。白祈能感觉到他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带着失望与痛苦。过了许久,萧彻才开口,声音沙哑得不像平时:“你就这么想离开朕?”
白祈猛地抬头,看到萧彻的眼睛红得吓人,眼底满是血丝,显然是一夜未眠,一直在等他。
那一刻,所有的理由和借口都堵在喉咙里,他看着萧彻痛苦的样子,原本到了嘴边的“是”,怎么也说不出口。
“朕知道,你怕连累朕,怕被萧煜算计。”
萧彻上前一步,伸手轻轻握住白祈的手,他的手掌很凉,却带着坚定的力量,“可你有没有想过,没有你的京城,对朕来说,还有什么意义?”
白祈的眼眶瞬间红了,眼泪不受控制地掉下来。他想推开萧彻,想告诉自己必须离开,可身体却像被钉在原地,动弹不得。
“别走,好不好?”
萧彻的声音放软,带着一丝恳求,“有朕在,没有人能伤害你。就算是整个朝堂反对,就算是萧煜耍尽阴谋,朕也能护你周全。你相信朕,好不好?”
月光下,萧彻的眼神里满是真诚与痛苦,白祈看着他,心里的防线彻底崩塌。
他知道,自己终究还是舍不得离开——
舍不得萧彻的维护,舍不得这份在异世难得的温暖,更舍不得这个愿意为了他,与全世界为敌的人。
他用力点了点头,眼泪掉得更凶:“我不走了……陛下,我不走了。”
萧彻紧绷的身体瞬间放松下来,他伸手将白祈拥入怀中,下巴抵在他的发顶,声音带着后怕:“太好了……你不走就好。”
夜色渐深,宫门口的两人紧紧相拥,月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是在无声地宣告,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他们都会一起面对。
而不远处的阴影里,一个侍卫将看到的一切记在纸上,随后悄悄退去——他是萧煜派来监视白祈的人,而他看到的这一幕,很快就会传到靖王府,成为萧煜新的阴谋导火索……
        萧彻坐在龙椅上,指尖捏着那封挑拨离间的密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信纸边缘被他揉得发皱,上面“献祭国师”四个字像针一样扎眼。
他抬眼时,眼底已没了平日的温和,只剩彻骨的寒意:“备车,去靖王府。”
半个时辰后,明黄色的龙驾停在靖王府门前,侍卫推开沉重的朱漆大门,萧彻身着玄色龙袍,带着禁军径直走进府中。
府内侍从见帝王亲自驾临,吓得纷纷跪地,唯有萧煜闻声从书房出来,一身锦袍依旧华贵,脸上却没了往日的温和,反而带着几分挑衅的笑意。
“皇兄今日怎么有空来臣弟府上?莫不是又为了那位国师的事?”萧煜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萧彻,语气里满是嘲讽。
萧彻没理会他的挑衅,径直走上台阶,将手中的密信扔在萧煜面前:“这信是你写的?”
密信掉在青砖上,信纸散开,萧煜低头瞥了一眼,非但没有慌乱,反而仰头笑了起来:“是又如何?皇兄难道不觉得,用一个男宠来稳固江山,是天下最大的笑话吗?”
“放肆!”萧彻厉声喝道,声音震得周围的树叶都微微颤抖,“白祈是朕的国师,更是朕的人,轮不到你在这里说三道四!”
“朕的人?”萧煜像是听到了什么荒唐的事,笑得更冷,“皇兄为了他,先是替他挡毒酒,再是为他惩治朝臣,如今连江山社稷都不顾了!你可知满朝文武都在议论,说你沉迷男色,昏庸无道?这样的君主,根本不配执掌大统!”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萧彻的怒火。他猛地上前一步,一把揪住萧煜的衣领,眼神凌厉如刀:“萧煜,朕念在兄弟一场,一再容忍你的小动作,可你别得寸进尺!白祈若是出事,朕定让你靖王府上下陪葬!”
萧煜被他揪着衣领,却丝毫没有惧意,反而伸手抓住萧彻的手腕,咬牙道:“陪葬?皇兄不妨试试!今日我就把话撂在这里,只要白祈还在你身边一天,我就绝不会罢休!这江山,本就该是我的!”
两人的眼神在空中交锋,一个带着帝王的威严与怒意,一个满是野心与不甘,周围的禁军和侍从吓得大气不敢出,生怕这对兄弟真的动手。僵持了片刻,萧彻猛地松开手,萧煜踉跄着后退两步,衣领上留下一道明显的褶皱。
“你好自为之。”萧彻冷冷地留下一句话,转身带着禁军离开。龙驾的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像是在为这段彻底破裂的兄弟情,敲下最后的休止符。
靖王府的对峙很快传遍了朝堂,下午的朝会刚一开始,就有几位老臣跪在大殿中央,为首的是礼部尚书王大人,他手持朝笏,语气恳切:“陛下,靖王殿下所言虽有过激之处,却也并非无稽之谈。国师白祈出身布衣,却深得陛下宠爱,如今已引得朝野非议,更让灾民与宗室不满。为了江山社稷,还请陛下罢黜白祈的国师之位,以正朝纲!”
他的话刚说完,立刻有十几位大臣附和:“请陛下罢黜国师!以正朝纲!”
萧彻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下方跪成一片的大臣,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知道这些人里,有些是真心为了朝堂稳定,有些却是萧煜的党羽,想借着这件事逼他让步。
“罢黜国师?”萧彻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白祈的国师之位,是朕亲自册封的。他在北境为朕出谋划策,化解灾民危机,哪一点配不上国师之名?至于所谓的‘朝野非议’,不过是些无稽之谈!”
他起身走下龙椅,站在大臣们面前,语气坚定:“朕今日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们,白祈不仅是朕认定的国师,更是朕想护一辈子的人。往后,谁再敢非议他半句,或是暗中算计他,休怪朕无情!”
这句话如同惊雷,炸得满朝文武鸦雀无声。大臣们没想到,萧彻竟会如此直白地维护白祈,甚至将这份心意摆上台面,这无疑是在告诉所有人,白祈在他心中的地位,早已远超普通的臣子。
跪在地上的王大人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萧彻冷冷的眼神打断:“王大人若是觉得朕的决定不妥,大可辞官归乡,朕绝不挽留。”
王大人脸色惨白,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敢再说话,只能默默起身退到一旁。其他附和的大臣见陛下态度坚决,也不敢再坚持,纷纷噤声。
朝会就在这样压抑的氛围中结束,而萧彻维护白祈的话,却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
钦天监内,白祈正坐在窗边整理星象记录,内侍小禄子匆匆跑进来,脸上满是激动:“国师,您听说了吗?陛下在朝会上为了您,跟满朝大臣都翻脸了!还说要护您一辈子呢!”
白祈手中的笔猛地一顿,墨汁在纸上晕开。他抬起头,眼神里满是震惊——他没想到,萧彻竟会为了他,不惜与整个朝堂为敌。感动像暖流一样涌遍全身,可随之而来的,还有深深的恐惧。
他知道,萧彻的维护虽然护住了他,却也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从今往后,他会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萧煜的算计会更加疯狂,甚至可能有更多人因为不满萧彻,而将怒火发泄在他身上。他就像站在悬崖边,随时可能坠入深渊。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白祈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打发走小禄子。待殿内只剩下自己,他靠在椅背上,心里乱如麻。他想起系统故障后自己的无助,想起萧煜一次次的阴谋,想起满朝大臣敌视的目光,一个念头渐渐在他心中滋生——或许,他离开京城,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天夜里,钦天监的灯早早熄灭。白祈躺在床上,听着窗外侍卫巡逻的脚步声,直到后半夜,才悄悄起身,从床底拖出一个早就收拾好的包袱——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和萧彻赏赐的银票。
他动作极轻地推开房门,借着月光,沿着墙角向宫门口走去。
他不敢跟萧彻告别,他怕看到萧彻的眼神,更怕自己会忍不住改变主意。他只想趁着夜色离开,让萧彻慢慢忘记自己,也让这场因他而起的风波,彻底平息。
可就在他快要走到宫门口时,一道熟悉的身影突然从阴影里走出来,拦住了他的去路。月光落在那人身上,玄色龙袍在夜里泛着冷光,正是萧彻。
白祈的心脏猛地一缩,包袱从手中滑落,掉在地上。他低着头,不敢看萧彻的眼睛,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陛下……您怎么在这里?”
萧彻没有回答,只是一步步走近。白祈能感觉到他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带着失望与痛苦。过了许久,萧彻才开口,声音沙哑得不像平时:“你就这么想离开朕?”
白祈猛地抬头,看到萧彻的眼睛红得吓人,眼底满是血丝,显然是一夜未眠,一直在等他。
那一刻,所有的理由和借口都堵在喉咙里,他看着萧彻痛苦的样子,原本到了嘴边的“是”,怎么也说不出口。
“朕知道,你怕连累朕,怕被萧煜算计。”
萧彻上前一步,伸手轻轻握住白祈的手,他的手掌很凉,却带着坚定的力量,“可你有没有想过,没有你的京城,对朕来说,还有什么意义?”
白祈的眼眶瞬间红了,眼泪不受控制地掉下来。他想推开萧彻,想告诉自己必须离开,可身体却像被钉在原地,动弹不得。
“别走,好不好?”
萧彻的声音放软,带着一丝恳求,“有朕在,没有人能伤害你。就算是整个朝堂反对,就算是萧煜耍尽阴谋,朕也能护你周全。你相信朕,好不好?”
月光下,萧彻的眼神里满是真诚与痛苦,白祈看着他,心里的防线彻底崩塌。
他知道,自己终究还是舍不得离开——
舍不得萧彻的维护,舍不得这份在异世难得的温暖,更舍不得这个愿意为了他,与全世界为敌的人。
他用力点了点头,眼泪掉得更凶:“我不走了……陛下,我不走了。”
萧彻紧绷的身体瞬间放松下来,他伸手将白祈拥入怀中,下巴抵在他的发顶,声音带着后怕:“太好了……你不走就好。”
夜色渐深,宫门口的两人紧紧相拥,月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是在无声地宣告,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他们都会一起面对。
而不远处的阴影里,一个侍卫将看到的一切记在纸上,随后悄悄退去——他是萧煜派来监视白祈的人,而他看到的这一幕,很快就会传到靖王府,成为萧煜新的阴谋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