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渊推开那扇熟悉的院门,一股混合着皂角清香、饭菜暖香和木柴劈啪声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瞬间洗涤了他在书院沾染的沉郁。
院子里,苏晓晓正坐在小凳上,面前摆着十几个小瓷瓶,她拿着一个自制的滴管,正全神贯注地调配着新比例的香水,眉头微蹙,仿佛在攻克什么绝世难题。乐乐骑在变得壮硕的团子背上,咯咯笑着玩“骑大马”。牛大海在一旁沉默地劈着柴,斧头落下,木柴应声而裂,整齐得如同尺子量过。周母坐在屋檐下,就着天光纳着厚厚的鞋底。
如果忽略墙角那个坐在轮椅上, 眼巴巴的盯着苏晓晓侧脸的薛杨,这一幕堪称完美。
“爹!你回来啦!”乐乐眼尖,立刻从团子背上滑下来,像颗小炮弹似的冲过来,抱住了他的腿。团子也摇着尾巴,亲热地蹭他。
苏晓晓闻声抬头,看到他,眼中自然而然地漾开笑意,如同春水破冰:“回来啦?饿不饿?锅里还温着饭菜,给你热一下?”
“不饿。”周文渊弯腰抱起儿子,感受着那沉甸甸的依赖,心中一片温软,他看向妻子,“跟山长告了假,回来看看你们。”他语气平静,但苏晓晓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凝重。
她放下手中的瓷瓶,对牛大海道:“大海,看着点乐乐。”随即很自然地跟着周文渊进了屋。
关上房门,隔绝了院子的喧嚣。周文渊看着妻子,恩!过于清澈的眼睛,没有迂回,直接开口,声音低沉却清晰:“媳妇,我跟柳山长……摊牌了恐怕,我在青山书院的日子,以及镇上准备做个教书先生的铁饭碗,破灭了。”
苏晓晓瞳孔微缩,立刻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她没有惊慌,只是眉头蹙得更紧:“他们……威胁你了?””
周文渊垮下肩膀,做出一个夸张的、心有余悸的表情:“媳妇儿,你相公我,刚才可是拒绝了通往人生巅峰的捷径,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要为了荣华富贵,回来休妻弃子了!”
苏晓晓被他逗笑,捶了他一下:“少贫!到底怎么回事?”
周文渊收起玩笑,简单说了柳家联姻之意和自己的拒绝。“所以,”他两手一摊,故作可怜状,“咱家在青山书院的靠山,大概率是要塌了。你相公我这铁饭碗,眼看要变成泥饭碗了。”
苏晓晓眉头都没皱一下,只问:“你想怎么办?”
周文渊凑近她,眼睛亮晶晶的,带着点小得意,仿佛在分享一个秘密计划:
“山人自有妙计!第一条,他们不是卡我省内资源吗?我写文章,写注释,写心得,让我那几个同窗帮忙,传到江南、传到京城去!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
“第二条,等风头过去点,咱们就出去走走,美其名曰‘游学’,实际上是带你和乐乐去见识见识大好河山,顺便看看有没有别的路子。”
“第三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他握住苏晓晓的手,语气认真起来,“咱得把自己的根基打得更牢。你的香皂香水作坊,就是咱们的底气。将来就算你相公我官运不通,咱也能当个富甲一方的土财主,关起门来过咱们一家三口的小日子。
苏晓晓被他最后一句逗得噗嗤一笑,心里却暖融融的,反手握住他:不管你做什么选择,我和乐乐都跟着你。”
两人正说着体己话,周母在门外喊:“老六,你出来一下,娘有话跟你说。”
周文渊给了苏晓晓一个“看吧,来了”的眼神,起身出去。
周母把他拉到厨房角落,压低声音,脸上带着不满:“老六,不是娘说你,你得管管你媳妇!”
“娘,晓晓怎么了?”
“她太不会过日子了!”周母掰着手指头数落,“你看看她,整天鼓捣那些香喷喷的水,那得费多少银子?还有那个大海,看着块头大,一天也干不了多少活,力气活有你把子力气就够了。可他一个人一顿能吃八碗糙米饭,就着半盆菜!这一个月下来,得多两百文的开销!养着他纯属亏本!”
她越说越觉得有理:“要我说,你把大海打发走,让你大舅家的春生、春耕过来帮忙。都是自家亲戚,知根知底,干活放心,饭量也小!”
周文渊耐心听完,脸上依旧带着温和的笑,语气却没有任何转圜余地:“娘,家里这些事,都是晓晓在管。用人还是不用人,用谁,她心里有杆秤。大海饭量是大,但他一个人能扛起两百斤的原料,看家护院也让人放心,这些不是钱能衡量的。您要是觉得哪里不妥,直接跟晓晓商量,她说了算。”
周母一听就急了,声音不由得拔高:“你现在可是秀才老爷!十里八乡的好夫婿!怎么能事事都听一个妇道人家的?以后你做了官老爷,她要张狂成什么样子!”
周文渊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他看着母亲,目光平静却坚定:“娘,我们二房包括你在内,没有晓晓,就没有今天的日子。她不仅是我的妻子,也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我听她的,不丢人。这个家,就是她说了算。”
说完,他不再给周母继续抱怨的机会,转身回了屋,跟媳妇亲热去了。留下周母一个人站在原地,又是气恼,秀才老爷的娘子哪有她这样的,看着儿子紧闭的房门,最终只能重重地叹了口气。
与此同时,柳府书房内,气氛凝重。
柳山长的长子,也就是柳如絮的父亲,一脸不忿:“父亲,那周文渊既然如此不识抬举,何必在他身上浪费心力?我柳家资源丰厚,再培养几个有潜力的学子便是!”
柳山长缓缓摇头,眼神深邃:“你不懂。此子之才,非是寻常‘潜力’二字可以概括。其策论格局,其诗赋灵气,尤其是那份洞察世情、直指要害的锐利,乃我平生仅见。假以时日,必是宰辅之才!若能为我柳家所用……其价值,不可估量。”
柳夫人捻着佛珠,眼中精光一闪,接话道:“既然他不肯休妻,那便从他妻子身上下手。一个乡下妇人,能有多大见识?无非是怕失去依靠,舍不得眼前这点温饱。我明日便亲自去一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跟她说明利害,告诉她,若真为文渊好,就不该拖累他。许她些银钱,让她后半生无忧。”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为“宽容”,却也更显傲慢:“若她实在冥顽不灵,不肯下堂……让我家絮儿屈居她之下,做个平妻,也不是不能商量。毕竟,絮儿过去是主理中馈、交际应酬的,她嘛,依旧照顾她那些生意铺子便是。想必,这已是天大的恩典,她该知足了。”
柳如絮坐在下首,低着头,手中绞着帕子,没有说话,但微微扬起的下巴和紧抿的嘴唇,显露出她内心的不甘与势在必得。她可以暂时“屈就”,但正妻之位,必须是她的囊中之物。
柳山长沉吟片刻,最终拍板:“也罢,便依夫人之言,再去试上一试。若那苏氏识趣,自是最好。若是不识趣……”他眼中寒光一闪,未尽之语里,已带了冰冷的决断。
        院子里,苏晓晓正坐在小凳上,面前摆着十几个小瓷瓶,她拿着一个自制的滴管,正全神贯注地调配着新比例的香水,眉头微蹙,仿佛在攻克什么绝世难题。乐乐骑在变得壮硕的团子背上,咯咯笑着玩“骑大马”。牛大海在一旁沉默地劈着柴,斧头落下,木柴应声而裂,整齐得如同尺子量过。周母坐在屋檐下,就着天光纳着厚厚的鞋底。
如果忽略墙角那个坐在轮椅上, 眼巴巴的盯着苏晓晓侧脸的薛杨,这一幕堪称完美。
“爹!你回来啦!”乐乐眼尖,立刻从团子背上滑下来,像颗小炮弹似的冲过来,抱住了他的腿。团子也摇着尾巴,亲热地蹭他。
苏晓晓闻声抬头,看到他,眼中自然而然地漾开笑意,如同春水破冰:“回来啦?饿不饿?锅里还温着饭菜,给你热一下?”
“不饿。”周文渊弯腰抱起儿子,感受着那沉甸甸的依赖,心中一片温软,他看向妻子,“跟山长告了假,回来看看你们。”他语气平静,但苏晓晓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凝重。
她放下手中的瓷瓶,对牛大海道:“大海,看着点乐乐。”随即很自然地跟着周文渊进了屋。
关上房门,隔绝了院子的喧嚣。周文渊看着妻子,恩!过于清澈的眼睛,没有迂回,直接开口,声音低沉却清晰:“媳妇,我跟柳山长……摊牌了恐怕,我在青山书院的日子,以及镇上准备做个教书先生的铁饭碗,破灭了。”
苏晓晓瞳孔微缩,立刻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她没有惊慌,只是眉头蹙得更紧:“他们……威胁你了?””
周文渊垮下肩膀,做出一个夸张的、心有余悸的表情:“媳妇儿,你相公我,刚才可是拒绝了通往人生巅峰的捷径,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要为了荣华富贵,回来休妻弃子了!”
苏晓晓被他逗笑,捶了他一下:“少贫!到底怎么回事?”
周文渊收起玩笑,简单说了柳家联姻之意和自己的拒绝。“所以,”他两手一摊,故作可怜状,“咱家在青山书院的靠山,大概率是要塌了。你相公我这铁饭碗,眼看要变成泥饭碗了。”
苏晓晓眉头都没皱一下,只问:“你想怎么办?”
周文渊凑近她,眼睛亮晶晶的,带着点小得意,仿佛在分享一个秘密计划:
“山人自有妙计!第一条,他们不是卡我省内资源吗?我写文章,写注释,写心得,让我那几个同窗帮忙,传到江南、传到京城去!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
“第二条,等风头过去点,咱们就出去走走,美其名曰‘游学’,实际上是带你和乐乐去见识见识大好河山,顺便看看有没有别的路子。”
“第三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他握住苏晓晓的手,语气认真起来,“咱得把自己的根基打得更牢。你的香皂香水作坊,就是咱们的底气。将来就算你相公我官运不通,咱也能当个富甲一方的土财主,关起门来过咱们一家三口的小日子。
苏晓晓被他最后一句逗得噗嗤一笑,心里却暖融融的,反手握住他:不管你做什么选择,我和乐乐都跟着你。”
两人正说着体己话,周母在门外喊:“老六,你出来一下,娘有话跟你说。”
周文渊给了苏晓晓一个“看吧,来了”的眼神,起身出去。
周母把他拉到厨房角落,压低声音,脸上带着不满:“老六,不是娘说你,你得管管你媳妇!”
“娘,晓晓怎么了?”
“她太不会过日子了!”周母掰着手指头数落,“你看看她,整天鼓捣那些香喷喷的水,那得费多少银子?还有那个大海,看着块头大,一天也干不了多少活,力气活有你把子力气就够了。可他一个人一顿能吃八碗糙米饭,就着半盆菜!这一个月下来,得多两百文的开销!养着他纯属亏本!”
她越说越觉得有理:“要我说,你把大海打发走,让你大舅家的春生、春耕过来帮忙。都是自家亲戚,知根知底,干活放心,饭量也小!”
周文渊耐心听完,脸上依旧带着温和的笑,语气却没有任何转圜余地:“娘,家里这些事,都是晓晓在管。用人还是不用人,用谁,她心里有杆秤。大海饭量是大,但他一个人能扛起两百斤的原料,看家护院也让人放心,这些不是钱能衡量的。您要是觉得哪里不妥,直接跟晓晓商量,她说了算。”
周母一听就急了,声音不由得拔高:“你现在可是秀才老爷!十里八乡的好夫婿!怎么能事事都听一个妇道人家的?以后你做了官老爷,她要张狂成什么样子!”
周文渊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他看着母亲,目光平静却坚定:“娘,我们二房包括你在内,没有晓晓,就没有今天的日子。她不仅是我的妻子,也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我听她的,不丢人。这个家,就是她说了算。”
说完,他不再给周母继续抱怨的机会,转身回了屋,跟媳妇亲热去了。留下周母一个人站在原地,又是气恼,秀才老爷的娘子哪有她这样的,看着儿子紧闭的房门,最终只能重重地叹了口气。
与此同时,柳府书房内,气氛凝重。
柳山长的长子,也就是柳如絮的父亲,一脸不忿:“父亲,那周文渊既然如此不识抬举,何必在他身上浪费心力?我柳家资源丰厚,再培养几个有潜力的学子便是!”
柳山长缓缓摇头,眼神深邃:“你不懂。此子之才,非是寻常‘潜力’二字可以概括。其策论格局,其诗赋灵气,尤其是那份洞察世情、直指要害的锐利,乃我平生仅见。假以时日,必是宰辅之才!若能为我柳家所用……其价值,不可估量。”
柳夫人捻着佛珠,眼中精光一闪,接话道:“既然他不肯休妻,那便从他妻子身上下手。一个乡下妇人,能有多大见识?无非是怕失去依靠,舍不得眼前这点温饱。我明日便亲自去一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跟她说明利害,告诉她,若真为文渊好,就不该拖累他。许她些银钱,让她后半生无忧。”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为“宽容”,却也更显傲慢:“若她实在冥顽不灵,不肯下堂……让我家絮儿屈居她之下,做个平妻,也不是不能商量。毕竟,絮儿过去是主理中馈、交际应酬的,她嘛,依旧照顾她那些生意铺子便是。想必,这已是天大的恩典,她该知足了。”
柳如絮坐在下首,低着头,手中绞着帕子,没有说话,但微微扬起的下巴和紧抿的嘴唇,显露出她内心的不甘与势在必得。她可以暂时“屈就”,但正妻之位,必须是她的囊中之物。
柳山长沉吟片刻,最终拍板:“也罢,便依夫人之言,再去试上一试。若那苏氏识趣,自是最好。若是不识趣……”他眼中寒光一闪,未尽之语里,已带了冰冷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