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自己并不相信国内会真的派兵来救,但在如此绝境之下,保留一丝希望,也总比彻底绝望要强。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战,哪怕最终战死,也要在临死前多杀几个白熊人,死得值一些!
白熊与土鸡是百年世仇,两百年来战火不断,伤亡数以百万计。
这份仇恨早已深深刻入骨髓,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化解。
“清点一下,我们现在还有多少物资、多少弹药。”
想到接下来还要面对白熊人更猛烈的攻势,努里帕夏振作精神,对下属下令。
“将军,我已经派人统计过了。
粮食还够支撑三个月,但弹药不多了,按照之前的消耗速度,最多再打半个月就会耗尽!”
这个消息并不乐观。
当初北上时,他已经尽可能多地带了弹药和粮草,但由于补给线被切断,导致后勤彻底中断。
就算带得多,总有用完的一天。
目前对他们而言,除了白熊人的军事威胁外,更大的威胁是饥饿和弹药短缺!
更令努里帕夏担忧的是,如果白熊人察觉到他们物资匮乏,选择围而不攻,那他们连拼死一战的机会都没有,只能活活饿死!
从这些天白熊人的动向来看,这种担忧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因此,他决定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与管控,尽可能延长守军的坚持时间!
“传令下午,将士兵手里的粮食全部集中上交,由后勤官统一分发。”
“把之前受伤的战马全都处理掉,这几天先用马肉充饥。
另外,趁着白熊人没有发起进攻,让士兵在城中多挖几口井,储备充足的淡水,以防万一!”
就在努里帕夏努力设法让自己的军队支撑更久之时,白熊军的阵地上,刚刚到任的主将缅希科夫也在观察着敌军的防线。
“土鸡人挖了太多的战壕,我们的士兵在进攻时很容易被这些障碍阻挡,影响进攻速度。
一旦进攻速度减慢,就容易遭到他们的火力打击!”
想起前几次作战的惨状,白熊人至今仍心有余悸。
敌人的战术并不复杂,但就是难以破解。
那些战壕虽然不难填平,但要在敌人的子弹和炮火下完成这项工作,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这个代价,就是大量的士兵生命,而前两次,白熊人已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有了两次失败的教训后,短期内白熊人都不敢轻易发动进攻了。
而且沙皇陛下配属给他们的炮兵部队还没有到位,沙皇巨炮实在太沉重了,运送过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缅希科夫到达战场时,这些火炮才刚运出不到一半的路程,至少还需要一个月,才能送到前线。
在这之前,他们只能等待。
缅希科夫仔细观察了一番,敌方阵地的防御确实十分严密,这种情况下贸然发起进攻,只能拿士兵的性命去填。
对于小小的普列文,缅希科夫根本没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城中的土军已经和死人差不多了。
之前的白熊将领实在太无能了,攻打这种要塞,如果发现伤亡过大,就该停止强攻,改为包围,切断补给,围而不打,等待援军不是更好?
为了一座小城白白牺牲那么多士兵,实在不值得!
如果非得付出惨重代价,他更愿意这些士兵是死在南下进攻君士坦丁堡的路上。
于是,缅希科夫下令:“目前继续保持围困状态,严密监视城内的土鸡人。
如果他们企图突围,就立即用最猛烈的火力予以打击!如果他们按兵不动,那就继续耐心等待沙皇陛下的火炮!”
以等待沙皇巨炮为借口拖延战事,这样沙皇那边也不会怪罪他。
而且他还可以借这个机会,顺势扫清周边城镇,为日后南下进攻君士坦丁堡做好铺垫。
“是,将军!”
接到缅希科夫的命令后,白熊人开始在要塞外围挖掘战壕,摆出一副长期围困普列文要塞的态势。
与此同时,大批俄军开始渡过多瑙河,向南方的保加莉亚地区推进。
一时间,土鸡面临的军事压力骤然加剧,国内气氛愈发紧张,民众因白熊人大军压境而惶恐不安。
土鸡苏丹一边调集禁军准备死守君士坦丁堡,誓言要与这座城市共存亡,一如四百年前拜占庭帝国最后的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那样!
一边又在大臣的劝说下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在这种局势下,早已没人再提救援被围困于普列文要塞中那支军队的事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艘银白色的庞大军舰出现在君士坦丁堡的港口外。
军舰上那面绣着赤龙的黄色旗帜格外引人注目!
“啧,这就是君士坦丁堡吗?”
望着这座在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城市,致远舰的舰长邓世昌轻声感叹,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景象。
“舰长,金角湾有船只出来了!”
了望哨的士兵发现一艘挂着星月旗的小船,正从金角湾缓缓驶出,朝致远舰方向靠近。
“是土鸡人的船,发旗语表明身份,让他们在前面引航,带我们进港!”
致远舰此行并非为了与土鸡人交战,而是前来护送土鸡国订购的军火。
同时,他们也将汉军派遣的军事观察团一同送了过来。
君士坦丁堡城中,当人们听说外面来了一艘巨大的钢铁战舰时,整座城市顿时紧张起来,城中的百姓都被吓坏了,还以为是敌军来袭。
不过在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后,得知这是一艘来自遥远东方的战舰,奥斯曼人内心的恐惧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兴趣。
这份好奇心驱使着他们纷纷涌向金角湾,聚集在岸边,争相目睹汉军战舰缓缓驶入海湾的场面。
“这船也太大了吧!”
“是啊,估计得有一百多米长吧!”
“这战舰应该是用钢铁打造的吧,看起来跟日不落和高卢的战舰完全不一样啊!”
十年前,日不落和高卢的舰队曾经通过君士坦丁堡附近的海峡进入黑海,协助他们击败了白熊国的黑海舰队。
那时候,奥斯曼人亲眼见识了日不落与高卢海军的威力。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战舰,更不用说是一艘通体由钢铁铸成的军舰!
“这是哪国的战舰?”
“看他们挂的旗帜,是一条腾空而起的龙。
据我所知,把龙作为图腾的国家,似乎只有远东的天朝了!”
“那就是说,这是天朝的军舰?”
“很有可能!”
“真羡慕天朝啊,我们的海军跟他们一比,简直就是乞丐跟富豪比,差距太大了!”
“是啊,同为亚洲国家,他们怎么就那么强大,而我们就这么弱呢!”
致远舰的出现,令不少奥斯曼人不禁感到自惭形秽。
在汉军强大的钢铁战舰面前,他们的海军显得无比弱小,就像可笑的小丑一样,怎么看都觉得难堪。
当致远舰驶得更近时,奥斯曼民众看到甲板上整齐列队的士兵,身着洁白的海军制服,站在船边,威武壮观。
见到汉军整齐的军容、威严的气势,奥斯曼人更加感到无地自容。
什么时候他们也能拥有如此强大的战舰啊!
“欢迎欢迎,贵国战舰在此时到来,实在令人欣喜!”
奥斯曼海军大臣带着一众将领赶到港口迎接汉军舰队。
看到致远舰后,众人无不流露出对汉军强大战舰的羡慕之情。
作为海军官员,谁不希望自己的海军能更加强大呢?
可惜的是,奥斯曼人的大航海时代早已成为过去。
三百年前的勒班陀海战中,奥斯曼海军遭受重创,从此一蹶不振。
近百年来,他们的舰队几乎完全退守海岸,成了一支近海海军。
战舰数量稀少、严重老化,在列强现代化的舰队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奥斯曼虽拥有近万公里的海岸线,却无力保卫这片海域,漫长的海岸线反而成了他们的致命弱点。
列强不断从这些沿海地区登陆,打败他们,夺取他们的土地!
面对如此屈辱的历史,奥斯曼人怎能不心急如焚?
身为海军大臣,他比谁都更渴望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然而,缺乏工业基础与造船能力的奥斯曼,仅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这一梦想!
因此,看到汉军如此强大的战舰,他们也只能望洋兴叹。
“感谢阁下的迎接。
贵国从我国采购的军备物资在后续的商船上,一共有十三艘商船,后面还有我军的另一艘战舰定远号压阵。
等所有船只靠岸,贵国清点完毕物资后,我们的护航任务就算完成了。”
邓世昌已经累得不行,也没心情去理会奥斯曼人的心思。
这个时代,苏伊士运河还在修建之中,尚未通航。
因此,汉军舰队只能从天竺海出发,绕过好望角,再从非洲西海岸进入地中海域。
这一趟航程超过三万公里,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次极其漫长的远航。
考虑到汉军中具备远洋经验的只有致远舰和定远舰,因此这次任务自然就交由这两艘战舰执行。
林文安排他们此行的目的,其一是为了护送这批出售给奥斯曼帝国的军火,确保这些物资在运输途中不会被其他国家劫夺。
其二是想借此机会向欧洲诸国展示汉军的军事实力,让各国意识到汉军具备将军事力量投送至欧洲的能力。
当然,在没有稳固的海外据点之前,汉军要大规模派遣部队进入欧洲几乎不可能,因为后勤补给问题难以解决。
但这个问题,林文早就有了应对之策。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战,哪怕最终战死,也要在临死前多杀几个白熊人,死得值一些!
白熊与土鸡是百年世仇,两百年来战火不断,伤亡数以百万计。
这份仇恨早已深深刻入骨髓,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化解。
“清点一下,我们现在还有多少物资、多少弹药。”
想到接下来还要面对白熊人更猛烈的攻势,努里帕夏振作精神,对下属下令。
“将军,我已经派人统计过了。
粮食还够支撑三个月,但弹药不多了,按照之前的消耗速度,最多再打半个月就会耗尽!”
这个消息并不乐观。
当初北上时,他已经尽可能多地带了弹药和粮草,但由于补给线被切断,导致后勤彻底中断。
就算带得多,总有用完的一天。
目前对他们而言,除了白熊人的军事威胁外,更大的威胁是饥饿和弹药短缺!
更令努里帕夏担忧的是,如果白熊人察觉到他们物资匮乏,选择围而不攻,那他们连拼死一战的机会都没有,只能活活饿死!
从这些天白熊人的动向来看,这种担忧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因此,他决定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与管控,尽可能延长守军的坚持时间!
“传令下午,将士兵手里的粮食全部集中上交,由后勤官统一分发。”
“把之前受伤的战马全都处理掉,这几天先用马肉充饥。
另外,趁着白熊人没有发起进攻,让士兵在城中多挖几口井,储备充足的淡水,以防万一!”
就在努里帕夏努力设法让自己的军队支撑更久之时,白熊军的阵地上,刚刚到任的主将缅希科夫也在观察着敌军的防线。
“土鸡人挖了太多的战壕,我们的士兵在进攻时很容易被这些障碍阻挡,影响进攻速度。
一旦进攻速度减慢,就容易遭到他们的火力打击!”
想起前几次作战的惨状,白熊人至今仍心有余悸。
敌人的战术并不复杂,但就是难以破解。
那些战壕虽然不难填平,但要在敌人的子弹和炮火下完成这项工作,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这个代价,就是大量的士兵生命,而前两次,白熊人已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有了两次失败的教训后,短期内白熊人都不敢轻易发动进攻了。
而且沙皇陛下配属给他们的炮兵部队还没有到位,沙皇巨炮实在太沉重了,运送过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缅希科夫到达战场时,这些火炮才刚运出不到一半的路程,至少还需要一个月,才能送到前线。
在这之前,他们只能等待。
缅希科夫仔细观察了一番,敌方阵地的防御确实十分严密,这种情况下贸然发起进攻,只能拿士兵的性命去填。
对于小小的普列文,缅希科夫根本没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城中的土军已经和死人差不多了。
之前的白熊将领实在太无能了,攻打这种要塞,如果发现伤亡过大,就该停止强攻,改为包围,切断补给,围而不打,等待援军不是更好?
为了一座小城白白牺牲那么多士兵,实在不值得!
如果非得付出惨重代价,他更愿意这些士兵是死在南下进攻君士坦丁堡的路上。
于是,缅希科夫下令:“目前继续保持围困状态,严密监视城内的土鸡人。
如果他们企图突围,就立即用最猛烈的火力予以打击!如果他们按兵不动,那就继续耐心等待沙皇陛下的火炮!”
以等待沙皇巨炮为借口拖延战事,这样沙皇那边也不会怪罪他。
而且他还可以借这个机会,顺势扫清周边城镇,为日后南下进攻君士坦丁堡做好铺垫。
“是,将军!”
接到缅希科夫的命令后,白熊人开始在要塞外围挖掘战壕,摆出一副长期围困普列文要塞的态势。
与此同时,大批俄军开始渡过多瑙河,向南方的保加莉亚地区推进。
一时间,土鸡面临的军事压力骤然加剧,国内气氛愈发紧张,民众因白熊人大军压境而惶恐不安。
土鸡苏丹一边调集禁军准备死守君士坦丁堡,誓言要与这座城市共存亡,一如四百年前拜占庭帝国最后的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那样!
一边又在大臣的劝说下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在这种局势下,早已没人再提救援被围困于普列文要塞中那支军队的事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艘银白色的庞大军舰出现在君士坦丁堡的港口外。
军舰上那面绣着赤龙的黄色旗帜格外引人注目!
“啧,这就是君士坦丁堡吗?”
望着这座在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城市,致远舰的舰长邓世昌轻声感叹,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景象。
“舰长,金角湾有船只出来了!”
了望哨的士兵发现一艘挂着星月旗的小船,正从金角湾缓缓驶出,朝致远舰方向靠近。
“是土鸡人的船,发旗语表明身份,让他们在前面引航,带我们进港!”
致远舰此行并非为了与土鸡人交战,而是前来护送土鸡国订购的军火。
同时,他们也将汉军派遣的军事观察团一同送了过来。
君士坦丁堡城中,当人们听说外面来了一艘巨大的钢铁战舰时,整座城市顿时紧张起来,城中的百姓都被吓坏了,还以为是敌军来袭。
不过在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后,得知这是一艘来自遥远东方的战舰,奥斯曼人内心的恐惧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兴趣。
这份好奇心驱使着他们纷纷涌向金角湾,聚集在岸边,争相目睹汉军战舰缓缓驶入海湾的场面。
“这船也太大了吧!”
“是啊,估计得有一百多米长吧!”
“这战舰应该是用钢铁打造的吧,看起来跟日不落和高卢的战舰完全不一样啊!”
十年前,日不落和高卢的舰队曾经通过君士坦丁堡附近的海峡进入黑海,协助他们击败了白熊国的黑海舰队。
那时候,奥斯曼人亲眼见识了日不落与高卢海军的威力。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战舰,更不用说是一艘通体由钢铁铸成的军舰!
“这是哪国的战舰?”
“看他们挂的旗帜,是一条腾空而起的龙。
据我所知,把龙作为图腾的国家,似乎只有远东的天朝了!”
“那就是说,这是天朝的军舰?”
“很有可能!”
“真羡慕天朝啊,我们的海军跟他们一比,简直就是乞丐跟富豪比,差距太大了!”
“是啊,同为亚洲国家,他们怎么就那么强大,而我们就这么弱呢!”
致远舰的出现,令不少奥斯曼人不禁感到自惭形秽。
在汉军强大的钢铁战舰面前,他们的海军显得无比弱小,就像可笑的小丑一样,怎么看都觉得难堪。
当致远舰驶得更近时,奥斯曼民众看到甲板上整齐列队的士兵,身着洁白的海军制服,站在船边,威武壮观。
见到汉军整齐的军容、威严的气势,奥斯曼人更加感到无地自容。
什么时候他们也能拥有如此强大的战舰啊!
“欢迎欢迎,贵国战舰在此时到来,实在令人欣喜!”
奥斯曼海军大臣带着一众将领赶到港口迎接汉军舰队。
看到致远舰后,众人无不流露出对汉军强大战舰的羡慕之情。
作为海军官员,谁不希望自己的海军能更加强大呢?
可惜的是,奥斯曼人的大航海时代早已成为过去。
三百年前的勒班陀海战中,奥斯曼海军遭受重创,从此一蹶不振。
近百年来,他们的舰队几乎完全退守海岸,成了一支近海海军。
战舰数量稀少、严重老化,在列强现代化的舰队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奥斯曼虽拥有近万公里的海岸线,却无力保卫这片海域,漫长的海岸线反而成了他们的致命弱点。
列强不断从这些沿海地区登陆,打败他们,夺取他们的土地!
面对如此屈辱的历史,奥斯曼人怎能不心急如焚?
身为海军大臣,他比谁都更渴望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然而,缺乏工业基础与造船能力的奥斯曼,仅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这一梦想!
因此,看到汉军如此强大的战舰,他们也只能望洋兴叹。
“感谢阁下的迎接。
贵国从我国采购的军备物资在后续的商船上,一共有十三艘商船,后面还有我军的另一艘战舰定远号压阵。
等所有船只靠岸,贵国清点完毕物资后,我们的护航任务就算完成了。”
邓世昌已经累得不行,也没心情去理会奥斯曼人的心思。
这个时代,苏伊士运河还在修建之中,尚未通航。
因此,汉军舰队只能从天竺海出发,绕过好望角,再从非洲西海岸进入地中海域。
这一趟航程超过三万公里,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次极其漫长的远航。
考虑到汉军中具备远洋经验的只有致远舰和定远舰,因此这次任务自然就交由这两艘战舰执行。
林文安排他们此行的目的,其一是为了护送这批出售给奥斯曼帝国的军火,确保这些物资在运输途中不会被其他国家劫夺。
其二是想借此机会向欧洲诸国展示汉军的军事实力,让各国意识到汉军具备将军事力量投送至欧洲的能力。
当然,在没有稳固的海外据点之前,汉军要大规模派遣部队进入欧洲几乎不可能,因为后勤补给问题难以解决。
但这个问题,林文早就有了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