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时间。
已经晚上7点多了。
粮油厂这里的机器,全部替换了自己空间中的机器。
虽然说外面这些机器厂里做的不错,可和自己空间中的机器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
都是按照自己给的图纸生产的,自然都是一样的。
就是铭牌,郑义把原来的也给钉了上去。
以后榨油机,自己也会回来替换一下。
这机器暂时十来年内是不会过时的。
在更换机器,那就得到一个厂有几十个车间的那种规模了。
那时候肯定也改革了。
郑义出了新厂的大门,从老厂的大门走了出来。
和朱大爷打了声招呼。
这老头真可以,媳妇又给他生了个闺女。
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也圆满了。
这老家伙现在看人都是笑呵呵的。
郑义留下一大包奶糖还有各种好吃的这才离开了门房。
在村里转了一圈。
夏种刚过,家家没事,吃完饭了家里也热,就东一群西一群的在路口坐着说话。
嗯,公社不是有个放映机吗?没事就放电影看呗,留着也是留着,电影片没有了,就托关系去找。
总不能留着吃灰吧。
回家就给老爹说一声。
趁着不忙的时候,两三天放一场电影,陶冶下情操,也增加一下族人们的见识。
这年头怎么长见识?只能从电影里,广播里。
走出去?别想了,没可能,没有介绍信,而且农民就是种地的,看看大好河山不是农民的责任。
看到郑义都拉着说了一会话。
转了一圈,回到家,时间已经到晚上9点多了。
看到有人进门,两个狗头直愣愣的看了过来。
看到是郑义,又趴了下来。
老爹的屋子关着门,爷爷也是,估计是休息了。
郑义进了自己的屋子。
床上只有月月在。
“回来了,小钟和小成被爹娘留在屋里了。” 姜悦蓉说道。
“嗯,没事,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俩老人稀罕俩小子呗。”
“爷爷和爹刚才和我说了,想让小钟留在庄子上,马上要上幼儿园了,说庄上的幼儿园比京城的好。
我说等你回来你决定。”
“嗯……让老二留下来吧。
家里的事情也给接力了,不然以后可不合格。”
“你说了算。” 姜悦蓉没好气的白了郑义一眼。
搞得家里就跟有皇位一样。
郑义要是知道媳妇想什么,估计会和她说一声,家里真的有皇位,还是有印的那种哦。
一夜无话。
一早起来,和爷爷老爹切磋了一下。
爷爷明显体力稍微有点下降,应该是人老了。
不过郑义想到了空间中的那些人,原本也有老人,可没有用多久,那些老人各个就跟长了白发白胡子的健美先生一样。
就是不知道把他们放出空间后,他们会不会在变成原来的样子。
而且这么多年了,他们一直没有变化。
郑义得有空实验一下,然后再做决定,进了空间出来没有问题的话,自己觉得爷爷进空间生活一段时间也不是不行。
按照郑家嘴严的性子,估计进了空间的人,没有人说出去。
就是出来以后,变化要是太大,还真不好解释。
郑义心中有事,吃饭也有点不经心。
被爷爷敲了一下后,才回过神来。
吃了饭,和老爹一起去了粮油厂,今天是安装的日子,早就定好了时间。
今天虽然不上工,可厂里的人都来了。
各个没有穿工装,都是一身粗布褂子,一看就是为了干活来的。
没啥好说的,机器是郑义设计的图纸,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在郑义的指挥下开始了组装到位。
喊着号子,把零件放在固定位置上好螺丝。
从上午,一直忙活到了下午4点,5台机器才全部装好。
所有人面粉车间的工人跑去洗了澡,换上了工服,他们都已经习惯了。
郑义演示了一下,说明了这些机器的用法。
新机器不需要再有人送料,而是进料口就在小麦仓库。
小麦直接吸过来,然后到第一步的筛选,石子 秸秆 杂质什么的东西都被筛出来。
这里还得有两个人看着点,也有可能没有筛出来的东西在,人工筛选出来,毕竟机器不能百分百。
前期这里郑义准备安排4个人。
省的手忙脚乱的。
然后机器进行下一步,水洗。
洗去麦子本身上的灰尘,杂质。
一些弊的麦子也不用磨了,直接筛出来就行了。
洗完然后就是热风区,吹干到80%多少留下点水分,然后进去磨面机里面,这时候磨面步骤才真正开始。
从上到下,就不用人看着了,直到下面的两个区,一个是麸皮区,另一个是面粉出口区。
直接生产的就是全麦面粉,不弄什么中筋高筋之类的。
这边放好接面的袋子,就行了。
出面袋子装好,下一步就是过秤。
机器虽然有重量,可毕竟不是电子,不能掌控那么精细,还需要人工称重。
下一个步骤就是封口。
这就是全部的过程。
先启动了一台。
其他人都挤在一起开始学习,学好了,明天就要开第二台了。
看着面粉出来,很多人都很高兴。
果然轻松,以前他们还得分人装面粉。
真的很不好受,现在好了,直接省了。
这就很好。
一个小时生产的面粉,直接安排食堂拿走,蒸一锅馒头,今天尝尝新机器做的面粉蒸出来的馒头好不好吃。
晚上聚餐。
大伙全都高兴了起来。
忙到了下午6点,这才关了机器。
公社这边的工厂都是早上8点,下午6点,这是夏天,冬天也会调时间。
家就在门口,压根就不用担心回家没饭什么的。
馒头做出来和以前一样。
而且觉得比以前的更有嚼劲。
好吃。
吃了饭回到家里,时间已经是晚上7点多。
爷爷和老爹叫来郑义也说了一下,小钟毕竟是下下一代的少族长,必须从现在开始培养。
郑义点了头。
反正没事,和媳妇商量了一下,让她们在郑家庄住一段时间吧。
月月学校郑义去请个假,反正也马上要放暑假了。
或者在公社小学上学也一样。
教学质量并不比京城差。
有姨夫在,他可是拉来了不少文化人过来,其中不乏那些大学教授和高校老师。
教学而已,对他们来说就是小儿科。
公社这边从幼儿园到高中一应俱全。
别地方停了,但是郑义这边不准备停。
就是大学的知识,这边也有好几个教授在,到时候在各小屋里教课也不是不行。
这还是少的,再过一两年,老师来的只能更多。
至于那些有坏心思的,那就让他藏好心思才好。
不然,地里的坑说不定就有他一个。
让佩雯姐妹也暂时留在郑家庄吧,过段时间在去京城。
或者先去服装厂干一段时间,这都可以。
自己家的妹子,没有那么苛刻。
已经晚上7点多了。
粮油厂这里的机器,全部替换了自己空间中的机器。
虽然说外面这些机器厂里做的不错,可和自己空间中的机器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
都是按照自己给的图纸生产的,自然都是一样的。
就是铭牌,郑义把原来的也给钉了上去。
以后榨油机,自己也会回来替换一下。
这机器暂时十来年内是不会过时的。
在更换机器,那就得到一个厂有几十个车间的那种规模了。
那时候肯定也改革了。
郑义出了新厂的大门,从老厂的大门走了出来。
和朱大爷打了声招呼。
这老头真可以,媳妇又给他生了个闺女。
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也圆满了。
这老家伙现在看人都是笑呵呵的。
郑义留下一大包奶糖还有各种好吃的这才离开了门房。
在村里转了一圈。
夏种刚过,家家没事,吃完饭了家里也热,就东一群西一群的在路口坐着说话。
嗯,公社不是有个放映机吗?没事就放电影看呗,留着也是留着,电影片没有了,就托关系去找。
总不能留着吃灰吧。
回家就给老爹说一声。
趁着不忙的时候,两三天放一场电影,陶冶下情操,也增加一下族人们的见识。
这年头怎么长见识?只能从电影里,广播里。
走出去?别想了,没可能,没有介绍信,而且农民就是种地的,看看大好河山不是农民的责任。
看到郑义都拉着说了一会话。
转了一圈,回到家,时间已经到晚上9点多了。
看到有人进门,两个狗头直愣愣的看了过来。
看到是郑义,又趴了下来。
老爹的屋子关着门,爷爷也是,估计是休息了。
郑义进了自己的屋子。
床上只有月月在。
“回来了,小钟和小成被爹娘留在屋里了。” 姜悦蓉说道。
“嗯,没事,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俩老人稀罕俩小子呗。”
“爷爷和爹刚才和我说了,想让小钟留在庄子上,马上要上幼儿园了,说庄上的幼儿园比京城的好。
我说等你回来你决定。”
“嗯……让老二留下来吧。
家里的事情也给接力了,不然以后可不合格。”
“你说了算。” 姜悦蓉没好气的白了郑义一眼。
搞得家里就跟有皇位一样。
郑义要是知道媳妇想什么,估计会和她说一声,家里真的有皇位,还是有印的那种哦。
一夜无话。
一早起来,和爷爷老爹切磋了一下。
爷爷明显体力稍微有点下降,应该是人老了。
不过郑义想到了空间中的那些人,原本也有老人,可没有用多久,那些老人各个就跟长了白发白胡子的健美先生一样。
就是不知道把他们放出空间后,他们会不会在变成原来的样子。
而且这么多年了,他们一直没有变化。
郑义得有空实验一下,然后再做决定,进了空间出来没有问题的话,自己觉得爷爷进空间生活一段时间也不是不行。
按照郑家嘴严的性子,估计进了空间的人,没有人说出去。
就是出来以后,变化要是太大,还真不好解释。
郑义心中有事,吃饭也有点不经心。
被爷爷敲了一下后,才回过神来。
吃了饭,和老爹一起去了粮油厂,今天是安装的日子,早就定好了时间。
今天虽然不上工,可厂里的人都来了。
各个没有穿工装,都是一身粗布褂子,一看就是为了干活来的。
没啥好说的,机器是郑义设计的图纸,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在郑义的指挥下开始了组装到位。
喊着号子,把零件放在固定位置上好螺丝。
从上午,一直忙活到了下午4点,5台机器才全部装好。
所有人面粉车间的工人跑去洗了澡,换上了工服,他们都已经习惯了。
郑义演示了一下,说明了这些机器的用法。
新机器不需要再有人送料,而是进料口就在小麦仓库。
小麦直接吸过来,然后到第一步的筛选,石子 秸秆 杂质什么的东西都被筛出来。
这里还得有两个人看着点,也有可能没有筛出来的东西在,人工筛选出来,毕竟机器不能百分百。
前期这里郑义准备安排4个人。
省的手忙脚乱的。
然后机器进行下一步,水洗。
洗去麦子本身上的灰尘,杂质。
一些弊的麦子也不用磨了,直接筛出来就行了。
洗完然后就是热风区,吹干到80%多少留下点水分,然后进去磨面机里面,这时候磨面步骤才真正开始。
从上到下,就不用人看着了,直到下面的两个区,一个是麸皮区,另一个是面粉出口区。
直接生产的就是全麦面粉,不弄什么中筋高筋之类的。
这边放好接面的袋子,就行了。
出面袋子装好,下一步就是过秤。
机器虽然有重量,可毕竟不是电子,不能掌控那么精细,还需要人工称重。
下一个步骤就是封口。
这就是全部的过程。
先启动了一台。
其他人都挤在一起开始学习,学好了,明天就要开第二台了。
看着面粉出来,很多人都很高兴。
果然轻松,以前他们还得分人装面粉。
真的很不好受,现在好了,直接省了。
这就很好。
一个小时生产的面粉,直接安排食堂拿走,蒸一锅馒头,今天尝尝新机器做的面粉蒸出来的馒头好不好吃。
晚上聚餐。
大伙全都高兴了起来。
忙到了下午6点,这才关了机器。
公社这边的工厂都是早上8点,下午6点,这是夏天,冬天也会调时间。
家就在门口,压根就不用担心回家没饭什么的。
馒头做出来和以前一样。
而且觉得比以前的更有嚼劲。
好吃。
吃了饭回到家里,时间已经是晚上7点多。
爷爷和老爹叫来郑义也说了一下,小钟毕竟是下下一代的少族长,必须从现在开始培养。
郑义点了头。
反正没事,和媳妇商量了一下,让她们在郑家庄住一段时间吧。
月月学校郑义去请个假,反正也马上要放暑假了。
或者在公社小学上学也一样。
教学质量并不比京城差。
有姨夫在,他可是拉来了不少文化人过来,其中不乏那些大学教授和高校老师。
教学而已,对他们来说就是小儿科。
公社这边从幼儿园到高中一应俱全。
别地方停了,但是郑义这边不准备停。
就是大学的知识,这边也有好几个教授在,到时候在各小屋里教课也不是不行。
这还是少的,再过一两年,老师来的只能更多。
至于那些有坏心思的,那就让他藏好心思才好。
不然,地里的坑说不定就有他一个。
让佩雯姐妹也暂时留在郑家庄吧,过段时间在去京城。
或者先去服装厂干一段时间,这都可以。
自己家的妹子,没有那么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