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事了 婚事-《四合院潇洒的家族继承人》

  绑邦邦……邦邦绑……

  吱哇……

  郑义开了门,看着一脸疲惫满眼血丝的张所长,后面还跟着几人。

  “郑同志,这是您要的结果,我们已经联系了调查局,昨夜对梁家进行了搜查,梁家一家人,一个不少都被押了起来。”

  郑义看了看张所长手里递来的报告,翻了翻然后换了回去。

  “郑同志,昨天对我们人的错,您看今天有没有时间,我们想请郑同志吃个饭,诚恳的赔礼道歉。”

  郑义这才嘴角有了笑容“张所长言重了,我们关系不用这样,你们的行动代表了你们的意思。

  你们没错,是咱们队伍里有坏人。

  而你们处理了队伍里的坏人,你们应该有功才对,大义灭亲,很难得呀。

  想必你们接下来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忙,我怎么能打扰大家的时间。

  这件事情就到这里结束,张所长,您以为呢?”

  “哈哈……好,郑同志,那我们就告辞了,这点东西还请务必收下。”

  “不用不用,你们辛苦了,这些东西让大家拿回家吧,你们比我更需要。” 郑义直接拒绝了。

  收公安的礼?郑义还没有到这个份上。

  都不容易,尤其是这个时代的一些好公安。

  一个月也就四五十块钱,要养着一大家子人,还得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

  说了几句,张所长收了回去,然后离开了郑家。

  郑义关上了门。

  回了屋子。

  “义哥,什么事情。”

  “没事,张所长来了,说了几句就走了。”

  “嗯。”

  这件事情也就在内部掀起了一个小波澜,然后就是内报上通报批评了梁家。

  好吧,和梁家交好的一些人,立刻表示了自己和梁家没关系。

  对梁家的审判也很快下来。

  梁家一家人到北大荒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这件事情就算告一段落。

  梁承文作死的都没有想到自己就是对郑义举了下拳头,他们一家竟然就这么去了北大荒,他没事,可他还有15岁的妹妹和一个刚12岁的弟弟呢。

  一家人被送上火车的时候,还有点迷糊。

  郑义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几天以后的事情了。

  就是看了看送来的消息,撇了撇嘴。

  拿起电话给英雄打了一个。

  让准备了一批物资,有面 有肉 有蛋,还有粉条 人造肉以及罐头,足足一大车,就这么拉到了街道派出所。

  打着捐助派出所的名义把东西卸了下来,然后还有一个人民好公安的锦旗送上。

  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

  至于东西,派出所肯定吃不下,拿了大半送到了区局。

  张所长这里不但没有事情,还有个小功劳,其他人也都一样。

  并没有说少了一个人沉闷,而是都喜气洋洋的。

  就是出门巡逻,也都是笑着和大家打招呼。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到了雨水结婚的日子。

  很是热闹,郑义也开车回家了一次。

  何大清在前天已经回来了,不过没有直接回京城,而是下了火车就到了郑家庄这边。

  对于何大清郑义也没啥好说了的,就是一个利己的人,只要对自己好的,他都看在眼里,别的东西,那是可有可无的。

  就是子女也都一样。

  能让他看在眼里的,估计也就雨水这个女儿了。

  不然也不会直接汇款那么多年了。

  喜宴上杀了2头猪,还有一条大鱼。

  其他的菜,都是地里种的。

  虽然说不能铺张浪费,可郑家庄的人哪里会浪费,每一盘菜都是吃的很干净。

  至于桌子多了。

  那是郑家庄有那么多人。

  “大哥,谢谢你。” 雨水举着酒杯看着郑义。

  “你们好好的生活,比其他的都重要,伟丰,雨水是个好姑娘好好待她。”

  “大哥,我会的。

  谢谢大哥给我介绍这么好的媳妇,也谢谢嫂子。”

  “哈哈……”

  大家碰了一杯。

  看着雨水很开心的样子,郑义也就放心了。

  这样挺好。

  在家里待了一夜。

  爷爷抱着他的重孙子,从庄子里溜达来溜达去的,看到人就说这是他重孙子。

  要不是说孩子不过八岁不能记录族谱,不然爷爷早就隆重召集全族大会了。

  从老家回来,郑义的生活又回到了平常。

  周日没事的时候也会开车带着媳妇到大院去。

  要么就是周边逛一天。

  或者连夜开车直接到海边,当夜里,郑义还把一片海边给过滤一下,沙滩上全是细白沙,让小妮子和媳妇可以在这上面来回跑,郑义则只能抱着儿子在那眼巴巴的看着。

  这小家伙也想过去跑,还是别了,摔倒,肯定啃一嘴沙土。

  这才刚满岁,消停点的好。

  没事了,就给闺女拿着小铲子,让媳妇看着儿子,父女俩就开始搭沙雕。

  在郑义精神力的控制下,很快雕刻了一个一家四口人的雕像,这还引来了好多人来观看。

  拍了两卷照片,这才意犹未尽的离开了海边。

  闺女抱着一个很大的海螺壳,脸上都是兴奋,还说明天拿到学校去,给班里的那些鼻涕虫们看看。

  有好东西就想出去显摆一下,不错,有乃父之风。

  这日子除了时不时下批的爱国肉,倒是真没有别的了。

  最后肉也便宜了,从1块3,降到了9毛,依然不要票,上好的五花也才1块钱一斤,纯肥肉一块二,这东西不愁卖。

  郑义的做法就是能吃就吃,不能吃就放在熏肉的炉子里,做成熏肉。

  这个办法也是郑义想到的,而且熏肉和腊肉差不多都能存放很长时间。

  郑家庄于是就多了个熏肉车间。

  一天到晚,整个庄子都弥漫着松香肉香的味道。

  那些老人最喜欢做的就是在肉厂边上的一棵大柳树下面坐着。

  以前虽然偶然也能吃到一口肉,可和现在的日子比,那现在就是天上,睡觉都有肉香弥漫在鼻子周围,吃饭桌上更是差点一日三餐都有肉。

  这日子,神仙也就这样了吧。

  爱国肉由于一些其他的消耗,进入九月后就渐渐的停了下来。

  很多的运送到了郑家庄还有京城周边各个区自己做的罐头厂或者是各种肉食厂直接就消耗了。

  大批大批的来保存的肉运送了出来,有的送到了部队,有的送到了一些秘密的地方。

  进入10月,肉的疯狂算是彻底消停了下来。

  而且上面也下了规定,不能盲目的养殖,得根据情况来进行养殖,而且开始下发了养殖任务。

  按照任务养就行了,多一些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多太多。

  太多的话,就跟这次爱国肉风波一样,直接从南席卷到了极北。

  到处都是卖不掉的肉。

  还有很多地方的肉只能眼看着坏掉。

  还有的地方甚至就是你先吃肉,肉钱从工资里扣。

  工人一天也才一块钱,你直接让人一天吃三斤 五斤,多的钱谁付?

  所以怨言滋生也是有的。

  有了这次肉的风波,估计一年内都别提肉了。

  日子还得照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