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手续很快。
也就两天的时间,姜悦蓉就把留职的手续办理好了。
郑义也给家里打了电话。
周日,老娘就从老家带来了两个妹子。
一个是三爷家的大叔的三闺女,还有个是四爷家三叔家的大闺女。
郑义对她们也都是有印象。
三爷家的这个妹子叫郑惠英今年刚好18岁,四爷家这妹子叫郑秀丽今年19岁。
两个丫头也都向往卖东西的工作,听说这边有工作,也是积极的很。
既然想,那就她们了。
两人也都是高中学历。
家里的感觉还是上高中考大学才是出路。
也就郑义半路上了中专而已,这个中专也不是考的,而是特批的。
周一上班的时候,姜悦蓉就带着两人过去,老娘来了,小家伙就老娘先看着。
家里暂时还没啥事,就是需要准备春肥的事,今年地里也不旱,不需要浇水。
在家里住上几天也是可以的。
下午郑义回来还带来了一条新鲜海鱼,还有4斤肉。
俩妹子入职很成功。
而且姜悦蓉还让熟悉的同事们帮忙带着。
惠英分到了日化区,秀丽竟然被分到了郑家庄产品柜台,这丫头都不用学习,直接就上手了。
在家里,可没少听那些大哥大姐们说产品,她倒记得很清楚,上来就讲的头头是道。
直接师父就省了。
姜悦蓉还是请人照顾了一下。
两个丫头没有没有来郑义这里住,而是选择了在宿舍住。
不过不是姜悦蓉曾经住的那个小院子,这也是百货大楼的一个宿舍大院,在百货大楼不远的甘雨胡同里面。
距离百货大楼也就六七百米,颠着步子扭搭几下就到了。
想要回家也简单,京城去郑家庄有一条专线,从早上7点开始发车,到下午5点结束,每个小时一趟。
刚好就是在王府井到长安街路口那里就有站牌。
或者去司机班问下,有没有去郑家庄的,打个顺风车的事情。
姜悦蓉安排好了,郑义也交代了一下。
棉被什么的,从家里带的有。
趁着天还没有黑,郑义开车带着两妹子还有媳妇一起去了甘雨胡同。
明天她俩就要开始上班了。
“你俩回去吧,不用送了,下班了没事就去家里,你们嫂子不是带你们走了一趟吗?要是不认得路,那就打听一下南锣鼓巷怎么走。
你们对这边不是很熟悉,下班了也不要乱跑,要是没有同事跟着,你们尽量直接回宿舍,或者来家里。
采购科的组长吴大明,还有宋继承也都是咱们公社的,你们在百货大楼有事情了也可以直接找他们。
或者找你们嫂子让你们认识的同事。
这是哥办公室的电话,可以直接打电话过来,这个纸片你们俩贴身放好,别丢了,或者号码记住别忘了嗯嗯。” 郑义说完,从兜里掏出两个硬纸片,上面写了一个电话号码。
“哥,我们知道了。”
“嗯,虽然说你们毕业了,但是也得多学习,只有学习才能让人进步,王府井大街路口有家图书馆,你们没事了可以借两本书看看。”
郑义该交代的 不该交代的,全都交代了一遍,这才开车带着媳妇离开。
两个丫头在门口看着郑义的车子消失在路口这才回去。
有个和老妈子一样的哥哥,她们觉得很幸福。
到了宿舍,屋里有两人了,姜悦蓉她们也认识,经过介绍四人也算认识了。
“好了,开心一下,俩妹妹也不是小孩子了,她们会自己照顾自己的。”
‘我想的不是这事儿……好了,到家了。’ 郑义把车子开进小院子里。
两人下了车,锁了门。
“咱们这个院子什么时候盖起来?”
“盖他干嘛?咱们又不是没地方住,等以后吧,等小钟长大了,这个院子就是他的。
等咱们老了,咱们住在深院子里,也没人打扰咱们俩。”
“嗯。”
郑义牵着姜悦蓉的手,两人溜达的回了院子。
“娘,早点睡吧,都安排好的,她俩都是有心眼儿的,您甭操心了。”
“俩丫头都没出过门,我能不操心吗,哎……睡吧。”
郑义看着娘回了屋,拉着媳妇也进了屋。
儿子已经睡了,月月也躺在了床上被窝里。
“爸爸。”
“哎,等下爸爸去洗漱一下,一会就回来。”
没有了糟心事,日子就过得快了很多。
媳妇在家没事也会出去走走。
她的车子,郑义给加装了一个篮子。
还是双层的,下面一层可以放一些尿布和纸,上面一层垫了东西,可以把小家伙放进去。
走哪儿骑着车子也不用抱来抱去了。
不放心两个妹妹,没事也会去百货大楼。
小家伙依然是转一圈脸上都是红唇印。
然后还睁着懵懂的大眼睛,看着朝着他要亲亲的漂亮阿姨们。
转眼已到5月,一个月的时应,俩妹子也都上了手,和同事关系也不错。
有时候是和同事在周边转转,或者去图书馆借几本书看。
有一圈人护着,也真没有人敢无聊的招惹她们。
“郑主任,这是您这星期的定量,您得买了,条子不能丢了,还得盖章上缴的。”
郑义接过来看了看,条子上面写着15斤。
一阵的牙疼。
这种摊派从4月中就开始了。
起初是肉铺的肉还限量每天每家2斤,慢慢的发现不限量了,可以随便买了。
买的多,还能谈个便宜几毛钱抹个零头啥的。
肉价格在那放着呢。
谁会没事一次买五六斤肉?
5斤肉,按照一块三最低价格买,那都得6块5。
就算有,人家舍得买这么多肉,基本上都是炒出来放在一个大搪瓷缸里,用油腌着慢慢吃。
少说也得吃上一两个月才行。
现在居民已经精打细算惯了,压根就不会大口大口的吃,关键是也不舍得。
刚开始的时候猛然不要票,还有人去抢着买,甚至害怕排不到队,连夜三四点钟就起床。
可经过了半个多月,肉现在是越来越多,从限量到不限量开始。
就是街道办现在也都开始慢慢的在宣讲吃肉的好处。
谁不知道吃肉多有好处?
可工资不允许,家里的存款也不允许,一家四五口人吃一顿红烧肉,也最多来两块钱的。
就这还得榨了油以后再说。
这已经算是奢侈的了。
那些一次买五六斤肉能吃三四个月。
每天炒菜都放一两片儿肉,这就算是荤腥了。
这人刚走,郑义的门又敲响了。
进来的是徐阳。
“领导,肉联厂又送来了一车肉,我看那车都快满了,能有个六七千斤的样子。”
听了这话,郑义又是挠了挠头,“称重入库吧,明天……明天把通知一下食堂办公室,让他们这几天安排厦门食堂多做一些肉菜。”
“好嘞。”
郑义放下手里的条子。
看着手边的电话,拿了起来。
也就两天的时间,姜悦蓉就把留职的手续办理好了。
郑义也给家里打了电话。
周日,老娘就从老家带来了两个妹子。
一个是三爷家的大叔的三闺女,还有个是四爷家三叔家的大闺女。
郑义对她们也都是有印象。
三爷家的这个妹子叫郑惠英今年刚好18岁,四爷家这妹子叫郑秀丽今年19岁。
两个丫头也都向往卖东西的工作,听说这边有工作,也是积极的很。
既然想,那就她们了。
两人也都是高中学历。
家里的感觉还是上高中考大学才是出路。
也就郑义半路上了中专而已,这个中专也不是考的,而是特批的。
周一上班的时候,姜悦蓉就带着两人过去,老娘来了,小家伙就老娘先看着。
家里暂时还没啥事,就是需要准备春肥的事,今年地里也不旱,不需要浇水。
在家里住上几天也是可以的。
下午郑义回来还带来了一条新鲜海鱼,还有4斤肉。
俩妹子入职很成功。
而且姜悦蓉还让熟悉的同事们帮忙带着。
惠英分到了日化区,秀丽竟然被分到了郑家庄产品柜台,这丫头都不用学习,直接就上手了。
在家里,可没少听那些大哥大姐们说产品,她倒记得很清楚,上来就讲的头头是道。
直接师父就省了。
姜悦蓉还是请人照顾了一下。
两个丫头没有没有来郑义这里住,而是选择了在宿舍住。
不过不是姜悦蓉曾经住的那个小院子,这也是百货大楼的一个宿舍大院,在百货大楼不远的甘雨胡同里面。
距离百货大楼也就六七百米,颠着步子扭搭几下就到了。
想要回家也简单,京城去郑家庄有一条专线,从早上7点开始发车,到下午5点结束,每个小时一趟。
刚好就是在王府井到长安街路口那里就有站牌。
或者去司机班问下,有没有去郑家庄的,打个顺风车的事情。
姜悦蓉安排好了,郑义也交代了一下。
棉被什么的,从家里带的有。
趁着天还没有黑,郑义开车带着两妹子还有媳妇一起去了甘雨胡同。
明天她俩就要开始上班了。
“你俩回去吧,不用送了,下班了没事就去家里,你们嫂子不是带你们走了一趟吗?要是不认得路,那就打听一下南锣鼓巷怎么走。
你们对这边不是很熟悉,下班了也不要乱跑,要是没有同事跟着,你们尽量直接回宿舍,或者来家里。
采购科的组长吴大明,还有宋继承也都是咱们公社的,你们在百货大楼有事情了也可以直接找他们。
或者找你们嫂子让你们认识的同事。
这是哥办公室的电话,可以直接打电话过来,这个纸片你们俩贴身放好,别丢了,或者号码记住别忘了嗯嗯。” 郑义说完,从兜里掏出两个硬纸片,上面写了一个电话号码。
“哥,我们知道了。”
“嗯,虽然说你们毕业了,但是也得多学习,只有学习才能让人进步,王府井大街路口有家图书馆,你们没事了可以借两本书看看。”
郑义该交代的 不该交代的,全都交代了一遍,这才开车带着媳妇离开。
两个丫头在门口看着郑义的车子消失在路口这才回去。
有个和老妈子一样的哥哥,她们觉得很幸福。
到了宿舍,屋里有两人了,姜悦蓉她们也认识,经过介绍四人也算认识了。
“好了,开心一下,俩妹妹也不是小孩子了,她们会自己照顾自己的。”
‘我想的不是这事儿……好了,到家了。’ 郑义把车子开进小院子里。
两人下了车,锁了门。
“咱们这个院子什么时候盖起来?”
“盖他干嘛?咱们又不是没地方住,等以后吧,等小钟长大了,这个院子就是他的。
等咱们老了,咱们住在深院子里,也没人打扰咱们俩。”
“嗯。”
郑义牵着姜悦蓉的手,两人溜达的回了院子。
“娘,早点睡吧,都安排好的,她俩都是有心眼儿的,您甭操心了。”
“俩丫头都没出过门,我能不操心吗,哎……睡吧。”
郑义看着娘回了屋,拉着媳妇也进了屋。
儿子已经睡了,月月也躺在了床上被窝里。
“爸爸。”
“哎,等下爸爸去洗漱一下,一会就回来。”
没有了糟心事,日子就过得快了很多。
媳妇在家没事也会出去走走。
她的车子,郑义给加装了一个篮子。
还是双层的,下面一层可以放一些尿布和纸,上面一层垫了东西,可以把小家伙放进去。
走哪儿骑着车子也不用抱来抱去了。
不放心两个妹妹,没事也会去百货大楼。
小家伙依然是转一圈脸上都是红唇印。
然后还睁着懵懂的大眼睛,看着朝着他要亲亲的漂亮阿姨们。
转眼已到5月,一个月的时应,俩妹子也都上了手,和同事关系也不错。
有时候是和同事在周边转转,或者去图书馆借几本书看。
有一圈人护着,也真没有人敢无聊的招惹她们。
“郑主任,这是您这星期的定量,您得买了,条子不能丢了,还得盖章上缴的。”
郑义接过来看了看,条子上面写着15斤。
一阵的牙疼。
这种摊派从4月中就开始了。
起初是肉铺的肉还限量每天每家2斤,慢慢的发现不限量了,可以随便买了。
买的多,还能谈个便宜几毛钱抹个零头啥的。
肉价格在那放着呢。
谁会没事一次买五六斤肉?
5斤肉,按照一块三最低价格买,那都得6块5。
就算有,人家舍得买这么多肉,基本上都是炒出来放在一个大搪瓷缸里,用油腌着慢慢吃。
少说也得吃上一两个月才行。
现在居民已经精打细算惯了,压根就不会大口大口的吃,关键是也不舍得。
刚开始的时候猛然不要票,还有人去抢着买,甚至害怕排不到队,连夜三四点钟就起床。
可经过了半个多月,肉现在是越来越多,从限量到不限量开始。
就是街道办现在也都开始慢慢的在宣讲吃肉的好处。
谁不知道吃肉多有好处?
可工资不允许,家里的存款也不允许,一家四五口人吃一顿红烧肉,也最多来两块钱的。
就这还得榨了油以后再说。
这已经算是奢侈的了。
那些一次买五六斤肉能吃三四个月。
每天炒菜都放一两片儿肉,这就算是荤腥了。
这人刚走,郑义的门又敲响了。
进来的是徐阳。
“领导,肉联厂又送来了一车肉,我看那车都快满了,能有个六七千斤的样子。”
听了这话,郑义又是挠了挠头,“称重入库吧,明天……明天把通知一下食堂办公室,让他们这几天安排厦门食堂多做一些肉菜。”
“好嘞。”
郑义放下手里的条子。
看着手边的电话,拿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