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所有人等待看郑义笑话的时候。
3日这天下午,等了大半天的雨,终于来了。
不过并没有那么大,而且还是下了一会,不到下班就停了,也就湿了一个地面。
就这?
很多人觉得这事得沉淀一下。
不过部里的通知却在下班前传到了轧钢厂,通知轧钢厂立刻安排全厂动员起来,按照通知下面的方法预防接下来的大雨。
看到通知后,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这不就是那个郑主任说的吗?而且轧钢厂在昨天下午6点前已经完成了全厂的大部分的布局,今天上午又忙碌了一个上午,算是堵上了所有被郑义这个主任检查出来的漏洞。
轧钢厂干的可比通知上面让干的干了太多了。
部里都下了通知,看来这雨是真的要下来了。
不过一些人又在咬牙了,特么的,又让这小子给撞到了。
至于破坏,他们没有那么傻,那么多人看着呢,他们破坏个锤子去。
其实郑义还真想看到这次被人破坏点什么。
然后他就以最大的罪名直接扣上一个大大的帽子,就算他们能不死,估计全家也得发配到最苦寒的地方去劳作。
很多人都以为雨不会下了。
可到了4日凌晨4点的时候,哗啦啦的大雨点,不要钱的砸了下来。
还以每小时200mm的雨量下来的。
不过这对京城很多水沟的地方来说,起初不算什么。
也就是雨大了点。
直到早上8点,雨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大的趋势。
就算这样,该上班的,也是得上班去。
路上并没有多少的雨水存留,只有一些泥地胡同有些许雨水。
这场雨,对于京城来说,还能顶得住。
雨下到了上午10点,渐渐变小。
所有人的心都松了一口气。
可雨却一直没有停歇下来。
就这么一直下了2天,而且有了第一天的水量,京城土地还有河流湖泊基本上也都被注入了超量的水,又有了两天雨水的补充,压根就存不下更多的水了。
到了6日,大雨依然没有停歇的样子,而各处已经开始有了不同程度的积水,多的已经到了小腿。
好在南锣鼓巷这边地势本来就高了很多所以才没有存水。
以前南锣鼓巷的名字还叫罗锅巷呢,就是凸出来的意思,现在反倒成了优点。
只要下水道是通得,院子里基本不会有雨水囤积。
郑义这个院子就是新修的下水道,自然不会堵。
可隔壁就不一样了。
只能家里没事的孩子上手,用盆的,用水瓢的,把院子里的积水往外倒。
就是从后院刮到中院,再由中院把水刮到前院,然后从闫埠贵家边上的围墙缺口那里弄到前院,然后在刮到大门外。
院子里门槛高的人家里还算好点。
比如雨水屋子,直接就是3个台阶高。
不过一些人家里可没有这么好了。
看到家进水了,也都不躺床上享福,拿起祖传大碗就开始闷头刮水。
7日,存水高度已经到了小腿肚,就算高的地方也都有了到脚脖子以上的水。
这还是早上。
昨天所有企业都下了通知,大部分人都被放假在家。
到了中午,雨量猛然增大。
根据测算雨量是每小时270mm。
出于人道主义,郑义还是用精神力把边院的下水道给捅了一下。
弄不好以后这院子还得他买下来呢。
带跨院的三进大宅子,以后弄什么不好?
那是想买都买不到的。
郑义已经把院子看成自己的了。
可不允许被破坏了。
要是重新盖,这就少了一种历史的韵味了不是。
有郑义的帮忙,整个院子算是轻松了一些。
可好景不长,下午的时候,水就排不出去了。
外面有的地方水深已经到了一米二。
而城外有些地方的水,甚至到了2米。
电线杆也只看到一个头。
还有一点,那就是上游的水库,现在已经到了临界值,需要开闸放水。
这现在哪里还有河给它放水?
可不放水,到时候水库要是垮了……里面可是有11米深的水量。
这后果没有人愿意承担。
这不是一个水库,而是高处的十几个水库面临了这个问题。
雨水,加上水库的水。
这是要玩死人的节奏。
前两年还一年不见一滴雨呢,今年倒好,直接来了个水漫京城。
7日晚上,是最后的临界值了,上面只能下达了放水的命令,不过水放到临界值八米的位置就必须停下。
京城淹了没事,可不能被水漫了。
一声声怒吼的咆哮,从山上的水道冲到了下面看不到河道的水流里面,让水陡然又增加了一个高度。
京城要是四边有城门还好点,直接堵了城门,城里的水用大型抽水机也能度过这次危机。
可笑的事,城墙被拆了……被拆了……拆了……了……
接近一米五的洪水,直接漫过了护城河,朝着京城涌了过来。
好在有前面的通知和部署。
驻京部队全部出动,人防沙袋已经搭起来来了一米5高,可刚好和洪水齐平,一个浪头打过来,弄不好就有个缺口,立刻让人顶上,开始加高沙袋。
最后加高的沙袋是薄弱的,压根就挡不住浪头,
最后全部超过一米八的兵抬着沙袋堵住了入口,个子低的人就顶着个子高的。
就这么一个个的人就像桩子一样的钉在了那里。
8日早上。
南锣鼓巷的积水已经到了小腿肚。
家里暂时没事,郑义让媳妇在家,他则淌着水到了轧钢厂。
出了城门,那就是一望无际的水。
路在哪?谁知道?
只能跟着电线桩子走。
就算郑义能把水收进空间,可自己空间也只能外放到700多米,这够干嘛的?
要是在水里,他能试试,可这边水也就到大腿。
一下就收完了,还得在等半天让水涌过来。
“郑主任?您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厂里,厂里没事吧?”
“放心吧,有宿舍的工人,还有我们呢,保证厂里没事。”
“我进厂里看看。” 郑义一搭手,越过了一米二的防洪沙袋。
边上还有几个柴油抽水泵,把厂里的积水都给抽出去。
厂里的水,也就到小腿肚,不算很多。
郑义这也就放心了。
几个仓库都走了一遍,尤其是粮食仓库。
又去了物资仓库,后勤仓库这些东西多的地方。
都没事,郑义也就放了心。
绕了一圈,到了各个车间。
车间大门紧闭,
防水布贴着大门。
外面是几乎2米高的沙袋。
郑义精神力扫了一下车间里面。
只有很薄的一些水痕,应该是从缝隙里渗过去的。
回到了大门口。
“看好厂里,我得回家了。”
“郑主任,放心吧,轧钢厂有我们呢。”
郑义点点头,翻身出了防洪袋。
3日这天下午,等了大半天的雨,终于来了。
不过并没有那么大,而且还是下了一会,不到下班就停了,也就湿了一个地面。
就这?
很多人觉得这事得沉淀一下。
不过部里的通知却在下班前传到了轧钢厂,通知轧钢厂立刻安排全厂动员起来,按照通知下面的方法预防接下来的大雨。
看到通知后,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这不就是那个郑主任说的吗?而且轧钢厂在昨天下午6点前已经完成了全厂的大部分的布局,今天上午又忙碌了一个上午,算是堵上了所有被郑义这个主任检查出来的漏洞。
轧钢厂干的可比通知上面让干的干了太多了。
部里都下了通知,看来这雨是真的要下来了。
不过一些人又在咬牙了,特么的,又让这小子给撞到了。
至于破坏,他们没有那么傻,那么多人看着呢,他们破坏个锤子去。
其实郑义还真想看到这次被人破坏点什么。
然后他就以最大的罪名直接扣上一个大大的帽子,就算他们能不死,估计全家也得发配到最苦寒的地方去劳作。
很多人都以为雨不会下了。
可到了4日凌晨4点的时候,哗啦啦的大雨点,不要钱的砸了下来。
还以每小时200mm的雨量下来的。
不过这对京城很多水沟的地方来说,起初不算什么。
也就是雨大了点。
直到早上8点,雨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大的趋势。
就算这样,该上班的,也是得上班去。
路上并没有多少的雨水存留,只有一些泥地胡同有些许雨水。
这场雨,对于京城来说,还能顶得住。
雨下到了上午10点,渐渐变小。
所有人的心都松了一口气。
可雨却一直没有停歇下来。
就这么一直下了2天,而且有了第一天的水量,京城土地还有河流湖泊基本上也都被注入了超量的水,又有了两天雨水的补充,压根就存不下更多的水了。
到了6日,大雨依然没有停歇的样子,而各处已经开始有了不同程度的积水,多的已经到了小腿。
好在南锣鼓巷这边地势本来就高了很多所以才没有存水。
以前南锣鼓巷的名字还叫罗锅巷呢,就是凸出来的意思,现在反倒成了优点。
只要下水道是通得,院子里基本不会有雨水囤积。
郑义这个院子就是新修的下水道,自然不会堵。
可隔壁就不一样了。
只能家里没事的孩子上手,用盆的,用水瓢的,把院子里的积水往外倒。
就是从后院刮到中院,再由中院把水刮到前院,然后从闫埠贵家边上的围墙缺口那里弄到前院,然后在刮到大门外。
院子里门槛高的人家里还算好点。
比如雨水屋子,直接就是3个台阶高。
不过一些人家里可没有这么好了。
看到家进水了,也都不躺床上享福,拿起祖传大碗就开始闷头刮水。
7日,存水高度已经到了小腿肚,就算高的地方也都有了到脚脖子以上的水。
这还是早上。
昨天所有企业都下了通知,大部分人都被放假在家。
到了中午,雨量猛然增大。
根据测算雨量是每小时270mm。
出于人道主义,郑义还是用精神力把边院的下水道给捅了一下。
弄不好以后这院子还得他买下来呢。
带跨院的三进大宅子,以后弄什么不好?
那是想买都买不到的。
郑义已经把院子看成自己的了。
可不允许被破坏了。
要是重新盖,这就少了一种历史的韵味了不是。
有郑义的帮忙,整个院子算是轻松了一些。
可好景不长,下午的时候,水就排不出去了。
外面有的地方水深已经到了一米二。
而城外有些地方的水,甚至到了2米。
电线杆也只看到一个头。
还有一点,那就是上游的水库,现在已经到了临界值,需要开闸放水。
这现在哪里还有河给它放水?
可不放水,到时候水库要是垮了……里面可是有11米深的水量。
这后果没有人愿意承担。
这不是一个水库,而是高处的十几个水库面临了这个问题。
雨水,加上水库的水。
这是要玩死人的节奏。
前两年还一年不见一滴雨呢,今年倒好,直接来了个水漫京城。
7日晚上,是最后的临界值了,上面只能下达了放水的命令,不过水放到临界值八米的位置就必须停下。
京城淹了没事,可不能被水漫了。
一声声怒吼的咆哮,从山上的水道冲到了下面看不到河道的水流里面,让水陡然又增加了一个高度。
京城要是四边有城门还好点,直接堵了城门,城里的水用大型抽水机也能度过这次危机。
可笑的事,城墙被拆了……被拆了……拆了……了……
接近一米五的洪水,直接漫过了护城河,朝着京城涌了过来。
好在有前面的通知和部署。
驻京部队全部出动,人防沙袋已经搭起来来了一米5高,可刚好和洪水齐平,一个浪头打过来,弄不好就有个缺口,立刻让人顶上,开始加高沙袋。
最后加高的沙袋是薄弱的,压根就挡不住浪头,
最后全部超过一米八的兵抬着沙袋堵住了入口,个子低的人就顶着个子高的。
就这么一个个的人就像桩子一样的钉在了那里。
8日早上。
南锣鼓巷的积水已经到了小腿肚。
家里暂时没事,郑义让媳妇在家,他则淌着水到了轧钢厂。
出了城门,那就是一望无际的水。
路在哪?谁知道?
只能跟着电线桩子走。
就算郑义能把水收进空间,可自己空间也只能外放到700多米,这够干嘛的?
要是在水里,他能试试,可这边水也就到大腿。
一下就收完了,还得在等半天让水涌过来。
“郑主任?您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厂里,厂里没事吧?”
“放心吧,有宿舍的工人,还有我们呢,保证厂里没事。”
“我进厂里看看。” 郑义一搭手,越过了一米二的防洪沙袋。
边上还有几个柴油抽水泵,把厂里的积水都给抽出去。
厂里的水,也就到小腿肚,不算很多。
郑义这也就放心了。
几个仓库都走了一遍,尤其是粮食仓库。
又去了物资仓库,后勤仓库这些东西多的地方。
都没事,郑义也就放了心。
绕了一圈,到了各个车间。
车间大门紧闭,
防水布贴着大门。
外面是几乎2米高的沙袋。
郑义精神力扫了一下车间里面。
只有很薄的一些水痕,应该是从缝隙里渗过去的。
回到了大门口。
“看好厂里,我得回家了。”
“郑主任,放心吧,轧钢厂有我们呢。”
郑义点点头,翻身出了防洪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