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同志,那我们就从今天开始了。”
“成,那就麻烦蔡师傅了。”
“不麻烦不麻烦我们还得谢谢您呢,在您这儿干到过年,我们也能手里捞个余钱过个好年。”
“哈哈……蔡师傅放心,只要你们好好干,我这儿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这50元钱,蔡师傅先放你这里,你是头儿,你就先拿着,咱们的车子是当天结算。
我每天下午大概4:30下班到家,5:00来这儿给大家结算工钱。
要是我哪天来晚了,结算的事用这钱先给大伙垫一下,你这边适当的做好登记记录就行。”
“成嘞,我接了您的活,以后您就是我东家了,您放心,清运的事情我保证在过年前给您办好。”
“蔡师傅让大家量力而行,这马上大过年的,伤着对谁都不好,一定要稳着点来。”
“是是,东家说的对,那东家您忙,我这就过去安排。”
“成。”
蔡师傅和几个人出了郑义家的前院出了大门。
没想到这才一夜,蔡师傅直接就找来了十几个人。
用钥匙好不容易捅开了锈迹斑斑的锁。
这锁还是街道给装的,就因为这个院子里没人住,渐渐的成了这周边所有住户的垃圾清倒处了。
家里有垃圾的都往这院子里扔,慢慢的堆的都有院墙高了。
京城大清运以后就明令禁止垃圾不能随地乱丢,可这院子里的垃圾始终是没人收拾。
街道办这边本来就没什么钱,这年头让人白干总得给一顿饭吃不是,可街道办也没余粮啊。
所以这事儿就一直拖着,一直到了现在。
好在这个院子有人接手了。
蔡师傅打开院子看着这个堆了一人多高的巨大垃圾堆,也不知道这个活儿到底是不是轻松的。
转过身和十几位昨天谈好的师傅说了一声他早上和郑义谈的,每车3毛5,多的五分是郑义这边没法给大家伙做饭,一上午来回能有3趟,这也差不多有一毛五的额外收入了。
在街道饭店,5分钱3个杂粮窝头,八分钱碗烂肉面,加两分,可以换个大碗,多给点汤。
三个窝头加上一大碗面,基本上都能让人吃饱。
来回要是有4趟,那剩下的就是净落了。
一天舍不得一块工钱呀。
每天一块钱这也不少了,而且大冬天的也没啥活,所有人缺的不是力气,缺的是活。
“蔡叔,咱们现在就干吧。”
“成,我是这么安排的,武九你们几个小子力气大,踩车都是大材小用了,给你们叔搭把手,你们几个装车,他们回来还能喘口气。
你们放心,到时候该多少钱,我给你记上,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嗨,我们信您,那我们就给几位叔打下手了。’ 几个小子脱了棉褂子就上了垃圾堆顶上。
用镐头的,用铁锹的,还有用手爬的。
好在前些天下了雪,都是阴湿的,没有什么灰尘。
最关键的是这里的垃圾都很松散。
几个小子力气也大,铆足了劲,一人几下就是一车满当当的垃圾。
蔡师傅也给人每车拉多少也有了规定,人家既然给钱了,起码垃圾得冒头吧,路上还得不能撒出去。
都有各自的绝活。
有活干,各个都是精神的很。
十几辆车子,甩开膀子干了起来。
郑义出门的时候来看了看,十几辆车的师傅已经走了一大半了,嘱托一下蔡师傅要小心干活。
这才溜达了起来。
今天周日,没事到处转转也挺好。
就是太冷了。
路上也都是冻得缩手缩脚的人,弯着腰 搂着手 卯足劲的往前走。
转到了什刹海。
经过京城周边几个水库的建立,京城的水也是优先得到了保证。
尤其是什刹海这边,更是满当当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怕冷,一群大爷们戴着手套窝在冰面上拿着鱼线钓鱼,远处还有一些人,已经开始玩上滑冰。
真是个激情的时代。
转到了鼓楼街,人民肉铺这里乌泱泱的都是人。
菜铺这边人也不少。
今年每个人就30斤的冬储大白菜,不但粮食少,就菜也少了很多。
不种大白菜,全部种上玉米,确保全国有饭吃,这个要求不是说说的。
卤肉铺这边到是没有什么人,很多人宁愿吃鲜肉,也不吃卤肉,估计是鲜肉多少还有点油,回家起码能炸个油出来。
这卤肉啥都没有,回家也就能炖个菜。
正儿八经的小摊现在都要票。
不要票的后果那就是太可怕了,几天的时间,差点让京城都不稳了。
那乌泱泱的人涌进京城,遇到的所有东西都是一扫而光,那场景就和蝗虫过境一样。
好在也就出台几天时间,直接制止了,这才平息了一场小动乱。
马上就是63年了,该好起来了。
出了熟食铺的时候,郑义手里拎着一个半斤重的猪心,还有一大截卤猪肠,这花费了郑义一张肉票。
转到了菜铺这里,看了看有什么菜,逛了一圈回了家。
手里多了个篮子,里面很多菜铺能买到的菜,也不多,每个菜要么是一把,要么就是一个。
至于京城周边很多公社都想要大棚的技术,郑义这边也说了,到今年十月以后,想要盖棚子的就都可以来,10月之前的,就是盖了你也用不了,还占了农田,夏收占了,秋收也占了,图啥?
等秋收之后这块地全空出来了,直接再盖棚子。
郑义也是有点小心思的。
今年有场大雨,至于几月那就不知道了,应该是在10月之前。
现在每个公社的钱那都是跟命一样。
都是社员们一分一分的攒出来的。
这要是被大水给冲了,那不全泡汤了?这个责任到时候归谁?
是怪郑义没带他们?
不过反正说也说了,他们听不听,那就是他们的事情,好言难劝该死的鬼不是。
拐了一个弯儿,到了南锣古巷供销社这里。
郑义进去打了个电话,让英雄来一趟。
回到大院门口,郑义就在门口等着。
也就20分钟,英雄一脸汗的骑车冲了过来。
“大哥,什么事?”
“你看你急躁躁的干什么,我下次不说急事,你就不用这么急,路上要是出点什么事,我怎么给二叔交代。”
“嗨……我这体格子能出什么事。
大哥,有啥事您说。”
“这边的这个院子我买了,这群人挺不容易的,你带人拿点东西过来,底价卖给他们。
别忘了给他们说,不要让他们乱说,”
“就这点小事?成,您就看我的吧,大哥,没事我就走了哈。”
“走吧,路上慢……点,这熊小子。” 郑义话音还没落呢,人就没影了。
“成,那就麻烦蔡师傅了。”
“不麻烦不麻烦我们还得谢谢您呢,在您这儿干到过年,我们也能手里捞个余钱过个好年。”
“哈哈……蔡师傅放心,只要你们好好干,我这儿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这50元钱,蔡师傅先放你这里,你是头儿,你就先拿着,咱们的车子是当天结算。
我每天下午大概4:30下班到家,5:00来这儿给大家结算工钱。
要是我哪天来晚了,结算的事用这钱先给大伙垫一下,你这边适当的做好登记记录就行。”
“成嘞,我接了您的活,以后您就是我东家了,您放心,清运的事情我保证在过年前给您办好。”
“蔡师傅让大家量力而行,这马上大过年的,伤着对谁都不好,一定要稳着点来。”
“是是,东家说的对,那东家您忙,我这就过去安排。”
“成。”
蔡师傅和几个人出了郑义家的前院出了大门。
没想到这才一夜,蔡师傅直接就找来了十几个人。
用钥匙好不容易捅开了锈迹斑斑的锁。
这锁还是街道给装的,就因为这个院子里没人住,渐渐的成了这周边所有住户的垃圾清倒处了。
家里有垃圾的都往这院子里扔,慢慢的堆的都有院墙高了。
京城大清运以后就明令禁止垃圾不能随地乱丢,可这院子里的垃圾始终是没人收拾。
街道办这边本来就没什么钱,这年头让人白干总得给一顿饭吃不是,可街道办也没余粮啊。
所以这事儿就一直拖着,一直到了现在。
好在这个院子有人接手了。
蔡师傅打开院子看着这个堆了一人多高的巨大垃圾堆,也不知道这个活儿到底是不是轻松的。
转过身和十几位昨天谈好的师傅说了一声他早上和郑义谈的,每车3毛5,多的五分是郑义这边没法给大家伙做饭,一上午来回能有3趟,这也差不多有一毛五的额外收入了。
在街道饭店,5分钱3个杂粮窝头,八分钱碗烂肉面,加两分,可以换个大碗,多给点汤。
三个窝头加上一大碗面,基本上都能让人吃饱。
来回要是有4趟,那剩下的就是净落了。
一天舍不得一块工钱呀。
每天一块钱这也不少了,而且大冬天的也没啥活,所有人缺的不是力气,缺的是活。
“蔡叔,咱们现在就干吧。”
“成,我是这么安排的,武九你们几个小子力气大,踩车都是大材小用了,给你们叔搭把手,你们几个装车,他们回来还能喘口气。
你们放心,到时候该多少钱,我给你记上,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嗨,我们信您,那我们就给几位叔打下手了。’ 几个小子脱了棉褂子就上了垃圾堆顶上。
用镐头的,用铁锹的,还有用手爬的。
好在前些天下了雪,都是阴湿的,没有什么灰尘。
最关键的是这里的垃圾都很松散。
几个小子力气也大,铆足了劲,一人几下就是一车满当当的垃圾。
蔡师傅也给人每车拉多少也有了规定,人家既然给钱了,起码垃圾得冒头吧,路上还得不能撒出去。
都有各自的绝活。
有活干,各个都是精神的很。
十几辆车子,甩开膀子干了起来。
郑义出门的时候来看了看,十几辆车的师傅已经走了一大半了,嘱托一下蔡师傅要小心干活。
这才溜达了起来。
今天周日,没事到处转转也挺好。
就是太冷了。
路上也都是冻得缩手缩脚的人,弯着腰 搂着手 卯足劲的往前走。
转到了什刹海。
经过京城周边几个水库的建立,京城的水也是优先得到了保证。
尤其是什刹海这边,更是满当当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怕冷,一群大爷们戴着手套窝在冰面上拿着鱼线钓鱼,远处还有一些人,已经开始玩上滑冰。
真是个激情的时代。
转到了鼓楼街,人民肉铺这里乌泱泱的都是人。
菜铺这边人也不少。
今年每个人就30斤的冬储大白菜,不但粮食少,就菜也少了很多。
不种大白菜,全部种上玉米,确保全国有饭吃,这个要求不是说说的。
卤肉铺这边到是没有什么人,很多人宁愿吃鲜肉,也不吃卤肉,估计是鲜肉多少还有点油,回家起码能炸个油出来。
这卤肉啥都没有,回家也就能炖个菜。
正儿八经的小摊现在都要票。
不要票的后果那就是太可怕了,几天的时间,差点让京城都不稳了。
那乌泱泱的人涌进京城,遇到的所有东西都是一扫而光,那场景就和蝗虫过境一样。
好在也就出台几天时间,直接制止了,这才平息了一场小动乱。
马上就是63年了,该好起来了。
出了熟食铺的时候,郑义手里拎着一个半斤重的猪心,还有一大截卤猪肠,这花费了郑义一张肉票。
转到了菜铺这里,看了看有什么菜,逛了一圈回了家。
手里多了个篮子,里面很多菜铺能买到的菜,也不多,每个菜要么是一把,要么就是一个。
至于京城周边很多公社都想要大棚的技术,郑义这边也说了,到今年十月以后,想要盖棚子的就都可以来,10月之前的,就是盖了你也用不了,还占了农田,夏收占了,秋收也占了,图啥?
等秋收之后这块地全空出来了,直接再盖棚子。
郑义也是有点小心思的。
今年有场大雨,至于几月那就不知道了,应该是在10月之前。
现在每个公社的钱那都是跟命一样。
都是社员们一分一分的攒出来的。
这要是被大水给冲了,那不全泡汤了?这个责任到时候归谁?
是怪郑义没带他们?
不过反正说也说了,他们听不听,那就是他们的事情,好言难劝该死的鬼不是。
拐了一个弯儿,到了南锣古巷供销社这里。
郑义进去打了个电话,让英雄来一趟。
回到大院门口,郑义就在门口等着。
也就20分钟,英雄一脸汗的骑车冲了过来。
“大哥,什么事?”
“你看你急躁躁的干什么,我下次不说急事,你就不用这么急,路上要是出点什么事,我怎么给二叔交代。”
“嗨……我这体格子能出什么事。
大哥,有啥事您说。”
“这边的这个院子我买了,这群人挺不容易的,你带人拿点东西过来,底价卖给他们。
别忘了给他们说,不要让他们乱说,”
“就这点小事?成,您就看我的吧,大哥,没事我就走了哈。”
“走吧,路上慢……点,这熊小子。” 郑义话音还没落呢,人就没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