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家里的发展-《四合院潇洒的家族继承人》

  上年的大日子都没有过,而今年的日子,也自然一早就通知了,不准以任何形式过。

  而今年刚好是周日。

  媳妇还是不放假。

  郑义则是放不放假也都一样,反正是周日。

  不过还是回了趟郑家庄。

  自由集市的规模更大了。

  甚至很多人自发的清理了树林,铺上一块布,东西往地上一摆,这就是个摊位了。

  第一周个周日和第三个周日是开市的时候。

  今年新的土豆和红薯已经下来,还有一些人在自家种的南瓜什么的也都摘了过来。

  这些东西在农村不稀罕,可在京城人眼里,只要能吃,那就是好东西。

  尤其是南瓜,煮粥切一块,放点玉米糁,稍微煮一下,汤都是浓稠的。

  还有很多其他的青菜。

  买上几袋子,回到家里热水烫一下捞出来晒干,这就是过冬的菜。

  还有人专门卖这样的菜,很多人为了省事,也会买。

  最受欢迎的依然是公社粮油厂产的油和挂面,还有糕点什么的。

  摊位一出来,往往都是排老长的队伍,很多人排半天都不一定能买上。

  “大娃,你小子咋回来了?回来也不回家去,瞎转悠啥呢。”

  “三叔,您咋不坐队部了?”

  “屁……坐队部能收钱咋地?凡是摊位都有钱的,我得让人家租了位置掏了钱,就得高兴的卖完了东西走,下次有东西了还来卖。

  这次东西卖不掉,下次来还卖不掉,第三次你看看人家还来不来?”

  “哎呦,三叔,您是这个,别说,您还有忧国忧民的气质的。”

  “滚蛋。”

  叔侄俩就在市场上逛游了起来,时不时的还有带着红袖箍的民兵队来回巡逻。

  多少也能镇住一些老想不劳而获的人。

  “三叔,缝纫机都到位了吗?”

  “嗯,到了20台,还有30台会近期送来。

  上面说了,难得我们能自主创收,给我们批了50台缝纫机,要是我们能做出成绩来,以后还有更多。”

  “那就好,三婶她们回来以后,可得有的忙了,我的那些妹子们就算不上学了,也可以进咱们的服装厂。”

  “你小子,把我当什么人了?就算是亲人,进厂也得考核,由于亲人,考核还得更加严格。

  咱们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以后怎么约束别人?”

  “别说,三叔,您境界现在是越来越高了。”

  “臭小子,少给老子戴高帽,我不吃这套。” 三叔虽然这么说,可嘴角已经压不住了。

  啧……还傲娇上了。

  路上没事的时候,三叔还给郑义说了下粮油厂各个车间的生产情况。

  三叔都不用看本子,都把数据记得一清二楚。

  当年游击队的后勤大队长,没有两把刷子,可真干不起来。

  “三叔,要是原料多的话,咱们可以给上面再要机器,反正我们钱多,直接出钱买。

  要是剩余的残渣也多的话,我建议咱们在弄一个饲料厂,有了饲料厂,咱们就可以更大规模的养殖和种植了。”

  “嗯……行,我抽空找我爹聊聊,起码得他同意了,到时候再找老大聊聊,饲料厂的事情。”

  “这就是三叔你们的事情了,我还是和曾经一样,我就是个出谋的人。”

  “你就是懒。” 三叔白了郑义一眼,背着手朝着回去的路走去。

  郑义则是笑了笑,跑到了一边,推着车子紧跑几步跟上了三叔。

  和三叔又问了下朱老爷子。

  三叔的话说那老爷子对进出厂的人严格的很,这就很好,尤其是那眼,关键是看一眼的人,过很久都能记得他。

  这就是那老爷子的本事。

  更厉害的就是枪法。

  300米靶子打一个西瓜,一枪命中,8发子弹,直接7发都是从中间命中的。

  最后一发,手有点抖可依然是子弹擦爆了西瓜,毕竟年纪摆在那里呢。

  庄子上,现在对朱老头也都很尊敬。

  郑义点了点头,等会去看看老头。

  到了庄子头,和三叔在这里分开,骑车先去了粮油厂。

  车筐里多了很多东西。

  茶叶肯定得有,还有一些鱼油什么的。

  另外就是各种的干果。

  林林总走的一大堆。

  到了地方和朱大爷说了会话,就让他撵人了。

  说什么影响他听戏了。

  可郑义知道,这是知道郑义回来直接来他这里有点感动了。

  这老头和三叔一个脾气,就是冷着脸的傲娇给你看。

  郑义出了粮油厂,穿过村子就到了祠堂这里。

  拿出来给三爷准备的吃的喝的还有各种糕点。

  “大娃,你小子那这么多东西,你想要干嘛?我先说好,地下你可不能去。”

  “咳咳……三爷,我没要去,就是单纯给您带点东西来的。

  得嘞,您晒着吧,我回家去。”

  郑义推车两步就到了家。

  也许是旺财听到了郑义的脚步声,摇着尾巴走了跑了出来,一蹦一跳的开心的很。

  揉了揉它的大狗头,这家伙又长高了。

  难道二次发育了?

  看到大橘看到郑义回来,伸了个懒腰,就对着郑义瞄了一下,又趴下去继续晒着暖。

  上去揉了揉。

  老娘没在家。

  郑义刚想出去找一下呢,亲妈就回来了。

  “大娃,你咋今天回来了?就你回来了?蓉蓉呢?”

  “今天她上班,还是晚班,我休息,没事干,回来看看,这不是想您了吗。”

  “你会这么好心?”

  “不信拉到。” 郑义坐在门槛上,扒拉着大橘的肚子。

  好在没有虱子,不然又得给它清理一次了。

  没有一会,老爹也回来了,爷爷也在饭点回来了。

  吃完,爷孙三喝了口茶,郑义说了下建造饲料厂的事情。

  这事情得找个懂饲料的人来做厂长,这东西可不能乱搞,人吃的东西要是吃坏了肚子吃几片药说不定就好了。

  要是牲畜这东西吃东西病了,弄不好就能产生温病,一传就是一窝,弄不好窝里三五年都不能养东西,养什么死什么。

  爷爷听了也是点了点头,这件事情他来办,人他认识一两个,曾经就是专门养牲畜的,几十年的老手艺了,总不能这么丢了。

  有爷爷出马,其他的事情就是花钱的事情了。

  但在现在的郑家庄来说,最不怕的就是花钱了。

  每天都有进账,也压根都花不完。

  就郑义说的那个什么教育基金和养老基金两个账户上面现在都有10来万了。

  这是以后要用于65岁老人的营养,看病的事情的,凡是生病了,全都从这个账户里出钱。

  公社孩子上学,从小学只要上,那就一直供到底。

  这就是郑家庄的底气。

  聊完了全部,老爷和爷爷出去忙去了。

  以前是庄子,不用太忙,现在不同了,是公社了,大小事情,都得他们出头。

  在家待到了4点,郑义这才从家里骑车回京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