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答应人的事 得做好-《四合院潇洒的家族继承人》

  “小郑,今个儿回来这么晚,这是买粮食了呀。”

  “路嫂子在家呢,这不到月底了吗,就把粮食全给买了,以后也不用天天惦记了。”

  “你这一月不少吧。”

  “哪呀,没您想的多,就30斤,多半两都没有,刚好一天一斤,刚刚能吃饱。

  路哥可是机修厂的师傅,应该是重体力劳动者吧,怎么着也有40斤了。”

  “嗐……哪有,他也就是个掏力气的,才36斤。”

  “那也比我强,嫂子,不和您说了,我这回了。”

  “哎哎……小郑,明天有时间没?”

  “嫂子您这是有事?”

  “这不是明年我家小雪该初中毕业了吗,我这当妈的也想让她有个好的成绩,考上中专将来起码吃穿不愁,我这和她爹也就放心了。”

  “您这思想可是这个,成,明天吃了早饭让她来找我吧,我给她补补课,至于能不能行……”

  “小郑,你能帮忙补课就行了,成不成以后看她的本事了。”

  “那成,那就明天了,我先看看她的成绩,到时候根据她的短处进行补习,只要努力,没有不行的,只有自个不上进,这谁来了都没用。”

  “有你这句话,嫂子就放心了,就这么说定了哈。”

  郑义点了点头,这时候陆家门口站着一个俏生生的姑娘,有一米六多点,两个短短的麻花辫,人看着也很白净,也许是初三了,平时在院子里也相当的少见。

  看着姑娘看过来,郑义点了点头,推着车进了穿堂。

  身后还听到路嫂子的话。

  ‘你个死妮子,你怎么就不知道喊人呢?’

  然后听到弱弱的一声 妈……

  郑义已经推车进了中院。

  得……名场面来了,洗衣姬上线。

  差不多来一个星期了,其实看到这女人也没和傻柱说上几句话。

  这人洗衣服的时候,她家那个矮婆婆就搬个小凳子坐在门口看着。

  其实来了这么长时间了,郑义真没看到过这个老太婆发飙,尤其是拍大腿骂人什么的。

  让郑义准备的招数那是一个都没有放出来。

  人家穿过来,不是上门借肉就是借枪抢房的,可是郑义啥都没有遇到。

  就是传说中的大会,郑义也没有遇到。

  他们不招事,自己这个‘正义’貌似就没有用武之地了,郁闷不已。

  也许是看到有人进院子,洗衣服的女人抬头看了一眼,是那个住在傻柱边上的小帅哥,看到看过来,立刻低头急忙搓洗衣服。

  嘿……这女人。

  郑义推车路过,嗯……这味道,太味儿,就不洗澡的吗?推车快速离开。

  雨水今天没有写作业,也许是郑义回来晚了,这丫头写完了,门也关着,听到主屋有声音,应该是两人在吃饭了。

  开锁开门进院子,伸出大长腿一勾,把门带上。

  换了衣服,一个背心,大裤衩,拖鞋。

  洗洗手和脸,然后做饭。

  还是炖鸡。

  这几天也才吃了三只。

  第三只还剩下一半。

  绑邦邦的砍成小块,土豆捡一小盆,削皮切块,锅热加油炒一下鸡块,把土豆块丢进去。

  加上半盆水,盐和其他调料都搞进去。

  搅拌一下,盖上锅盖。

  大火烧开,然后小火慢炖,上面放上篦子,把早上做好的窝头都放上去。

  就这么在炖上十分钟就可以吃了。

  开门看了看外面,女人衣服洗完了,郑义拎着水桶去挑了两桶水。

  每天来这么一次,让人知道自己挑水了,不然你不出来,这水怎么用的?

  至于厕所,郑义还可以说是在工厂上过的,或者说能憋。

  他们总不能盯着郑义啥时候拉吧。

  既然答应了别人做老师,那就得做好。

  趁着时间,把从小学到初中的知识都回忆了一下。

  在空间中,翻出两个本子出来,操作两支笔开始写了起来。

  一个本子是小学的知识,一个本子是初中的知识。

  空间书写很快,一个念头,笔带残影的就把想的给写了出来。

  一个本子也就30来页,没有用5分钟,全部写完,基本都是填空题,至于算式,让那丫头自己准备本子。

  弄完这些,锅里的饭也好了。

  撤了火,把窝头拿出来。

  腊鸡炖土豆,刚刚好。

  翻了几下,全装进了小盆里。

  搓了搓手,手一晃,一个盆出现在了桌上。

  这是前几天学做的米酒。

  这步骤还是跟上辈子那个女朋友学的。

  那女人就喜欢扒拉逗引上的小课堂,没事就对着做。

  东西没有做出来多少,别人卖的工具倒是买了不少。

  掀开盖子,嗯……还不错。

  虽然没有酒曲,可是用酒也是可以的。

  闻着味道,别说,挺正。

  手里多了个漏勺。

  压下去,又拿了个碗,还有勺子。

  舀出来一点,尝了尝,味道不错。

  直接整出来半碗,剩下的继续收回空间。

  以后自己就能喝米酒了。

  嘿嘿……

  一口酒几口菜一个窝头。

  郑义一个人的饭量,顶得上人家三四口人的饭量。

  中院贾家。

  “天天做肉,也不知道什么家庭,不知道过日子。”

  “妈,明天周日,我们也买点肉吧。”

  “买买买,就剩下3两了。” 矮婆子虽然这么说,还是很不舍把手插进衣服里一阵摸索。

  摸出来一张皱皱巴巴的票出来给了秦淮茹。

  秦淮茹也是想多吃点,可是现在一家就他男人一个人是城市户口,她以前嫁过来的时候想要把户口改成城市户口的,街道办事处也来过两次,可是这个婆婆就是看中了老家分的几亩地。

  她不办户口,也拦着秦淮茹不让办户口。

  以前还好点,可是到了56年以后,想要办理户口就得有京城工作,然后各个村子成立生产队,个人土地全部归了集体,开始计算工分。

  原本优越的生活,一下子到了谷底。

  想要再改都不行。

  贾家只能每个月去鸽子市买粮票,不然就贾东旭一个人的粮食,压根就不够养活一个人的。

  就这,还是捉襟见肘。

  因为不是每个月都能买到那么多的粮票。

  再加上进入59年后,京城的粮票明显见长,一斤粮票,比以前涨了1毛钱,看样子还在涨。

  别看只有1毛,贾家一个月需要两个大人的口粮和一个大小子的口粮。

  大人差不多得30斤,两个人就得60斤,孩子少说也得20斤。

  这就是每个月需要买回来80斤的粮食,一家人才不至于饿着。

  就粮票涨的价格,就是8块了,还不到票价,买了粮票,你还得去买粮食,还得要钱。

  贾东旭现在一级钳工,一个月是33。

  除掉买粮食的钱,最多也就能剩下13 4块钱。

  这才刚开始。

  到了到了后面,一斤粮票两三块钱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什么叫绝望。

  跟着易中海也是整天只挠头。

  全院不接济他们,说实在的,真的饿死。

  不过还是那句话,不伸手,不同情。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占小便宜吃大亏,更何况是占组织的便宜,那得拿命来填。

  要是回家种地,起码也不会饿死。

  可他们就只赖在京城不回家,这是什么行为?一个社员,逃避劳动,这追究起来,可不是小事。

  嗯……等以后了,写个举报信,让街道居委会还有街道办都知道,这里有一家子逃避劳动的。

  既然留下来照看孩子,那媳妇也是社员,孩子当然也是社员,既然这样,全家回老家不就不用看孩子了吗?

  啧啧……有的搞。

  吃饱喝足的郑义,活动了一下。

  到了门口释放后,全部收进空间的深坑里,再次填上一些土。

  进了屋子,来上半缸温水,好好的泡了个澡。

  意识进入空间。

  嗯,看着那片种了东西的地方,冒出点点绿意,郑义真的很是高兴。

  一个念头,蒙蒙雨雾飘然洒下。

  然后立刻收手。

  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快点长大。

  自己可是有一个村子……不,应该是4个村子一万多人要养呢。

  他作为未来郑家大族长,四族领头人,可是身负重担。

  这点绿意,就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