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徐贺:公子出来时是穿好衣服的!-《重生大明:岳丈朱元璋!》

  言多必失,这一刻胡百川终于体会到了。

  一不小心,说多了,被众女抓住了把柄。

  “什么意思?”

  “你不是她长得很丑吗?”

  “现在怎么还格外的漂亮?”

  胡百川瞬间有种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感觉。

  “嗯……我也是刚查清楚!”

  “黄玲是他的化名,身份是假的,名字是假的,就连那张脸也是假的!”

  “实际上,是另外一副面孔!”

  “哦?格外漂亮的脸蛋?”安庆公主开口问道。

  徐妙锦直接补刀。

  “她的身材,气质好像都极好!”

  “现在脸蛋也补齐了,你是不是心动了?”

  胡百川连忙摇头。

  这种事,打死不能承认的。

  “没有!”

  “怎么可能?”

  “我是去找她麻烦的!”

  “然后呢,怎么找的麻烦?”徐妙锦问道。

  “呃……”

  “我饿了,要么先弄点吃的?”胡百川不好解释了。

  安庆公主见状,当即转头看向徐贺。

  “他是怎么找麻烦的?”

  徐贺为难了。

  他是忠心胡百川,但这公主都发话了,还是夫人,咋办?

  徐贺看向胡百川。

  说不说呢?

  “看他干什么,做贼心虚了吗?”

  “赶紧给我说!”安庆公主教训道。

  徐贺无奈,只能开口。

  “公子把她堵在房间,具体怎么找麻烦的我们不知道!”

  “但那商云似乎很恼怒,不断怒斥,尖叫,甚至是辱骂公子!”

  一句话,瞬间让徐妙锦安庆公主乃至柳如烟等人瞬间联想到很多。

  “堵在房间?”

  “怒斥,尖叫?”

  众女脸色不自然,纷纷转头看向胡百川。

  “你连这种事都干的出来?”

  胡百川一见这架势,瞬间就知道要坏事。

  “想歪了!”

  “你们脑子里怎么比我还污呢?”

  “我是那种人吗?”

  一边解释着,一边狠瞪着徐贺。

  “不会说就别说!”

  “好端端的事情,怎么到你这就成了这样的?”

  徐贺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赶忙解释。

  “公子出来时衣服穿戴的很整齐的!”

  “应该没干什么!”

  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更说不清了。

  众女脸上明显又多了几分恼怒之色。

  “你闭嘴吧!”

  徐贺委屈。

  他说的都是真的啊!

  胡百川没搭理他,赶忙看向几女。

  “我是在房间和她聊一些事情,都是公事!”

  “中粮商行掌握了大量的中小商行,我在设法威胁她,这才让她恼怒的!”

  “不存在其他的!”

  “我胡百川堂堂正正,即便是真要干什么,也是堂堂正正的,那种强迫人的事情,我可没兴趣!”

  见他如此解释,众女才勉强相信一些。

  “就算你没胡来!”

  “我可警告你,你敢如此的话,我们饶不了你!”安庆公主开口说道。

  胡百川连连点头。

  “是是是,我明白!”

  “保证不乱来!”

  解释完,一场危机也就此解除了,对徐贺这不会说话的家伙,胡百川也是服气了。

  幸亏自己真没干什么,否则就麻烦了。

  接下来几日,胡百川没有再外出。

  而是细细琢磨大明经济发展之事。

  钢铁产业,是根本性的。

  同时也会带动煤炭产业的发展。

  钢铁它是没办法参与其中,只能靠匠人们了。

  但这煤炭,胡百川倒是可以琢磨下。

  煤球!

  这东西的用处无需多说了。

  尤其是在北方,取暖,做饭,都需要。

  在城里,比木材更方便的多,以后势必要大面积推广。

  还有未来的蒸汽机,一旦正式问世,也需要大量煤炭辅助。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基础。

  煤炭也是发展的基础,必不可少。

  单单这两个产业展开,便足以给大明王朝创造无数的就业岗位。

  开矿,运输,冶炼,后续加工生产等等。

  两日后,朱元璋又把胡百川招去参加早朝。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又宣布了一个重要任命。

  胡百川,任大明王朝经济大臣!

  全权负责大明王朝经济发展之事,直接对他负责。

  在他之下,则是临安公主的驸马爷李祺。

  被任命为朝廷的经济辅助大臣,专门协助胡百川的。

  这个任命一出,李祺瞬间激动无比。

  等待了那么久,这一刻终于到了。

  谁都知道胡百川的情况。

  懒,贪图享乐。

  甩手掌柜!

  他虽然只是辅助大臣,但也算是委以重任了。

  值得兴奋。

  唯独胡百川不怎么爽,又给加担子了……还咋享乐?

  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朱元璋再度阐述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又让胡百川把他的大致机会道了出来。

  胡百川琢磨这么久,也有了些心得,当即便又是一堂经济发展教育课堂。

  修路!

  这的第一要务!

  要致富,先修路!

  朝廷现在不缺银子,正好可以把这些银子利用起来。

  利国利民!

  除此之外,就是钢铁和煤炭产业的发展。

  现在还差的多。

  钢铁冶炼司,不够!

  胡百川准备在各地开设大型钢铁厂。

  从各地开采铁矿,就地冶炼,然后送生铁进京。

  每个省份,也可以设立官方的钢铁厂。

  这个产业链,会极大。

  钢铁,不仅要给武器装备战船用,还有民间的各行各业。

  各种农具,锅具等等,都需要。

  普通的武器刀剑反倒都不算什么了。

  有了热武器,朝廷也不在乎了。

  不惧!

  要炼铁,自然需要煤炭。

  煤球,煤炉也都被提上日程。

  大开发!

  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就是各地根据各地的资源,去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

  打造属于各地特色的工坊。

  然后在通过道路运输,把这些工坊内的产品运输到大明各地。

  这就是经济发展,也叫贸易!

  产品流通起来,市场经济也就算是盘活了。

  不难!

  朝廷这边,摆明了态度。

  支持!

  而且,还要出示公告。

  道明朝廷的态度。

  朝廷鼓励经商,商人的地位也首次被官方提升起来。

  士农工商,再也不存在这个排名了。

  人人平等!

  朝廷打压的,也不是这些普通商人。

  而是那些为富不仁,欺压百姓的朝廷蛀虫士绅豪族!

  普通商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脑子挣的银子,朝廷不管。

  当然,纳税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