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全民扫码运动:工部紧急量产“照妖镜”-《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

  “应急之法?”

  赵衍那几乎要杀人的目光钉在江屿白身上,仿佛他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满殿文武也瞬间安静下来,所有视线都聚焦过来,带着怀疑、期盼、还有几分“看你还能玩出什么花样”的审视。

  江屿白顶着巨大的压力,咽了口唾沫,飞快地说道:“回陛下!既然那‘天书’需特定器物方能解读,而宫中此类器物稀缺,那…那我们便仿制一个‘简易解读器’!”

  “仿制?”赵衍皱眉,“如何仿制?”

  “无需那般精巧复杂!”江屿白思路越来越清晰,语速加快,“只需一个能聚焦光线的水晶或琉璃透镜,一个便于手持的框子,再…再设法嵌入一小片能感应那‘天书’能量的特殊矿石薄片即可!”

  他想起手机扫描的原理,尽量用古人能听懂的方式解释:“如同照妖镜一般!对准‘天书’,调整角度,便能照出其中真义!”

  “照妖镜?”赵衍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

  底下的大臣们也是一片哗然。

  “荒唐!堂堂朝廷奏对,岂能如道士开坛作法一般?”一个老御史气得胡子直翘。

  “但…但似乎也有点道理?”另一个稍微年轻点的官员小声嘀咕,“总比真去求什么天眼神通强…”

  赵衍沉吟片刻,眼下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死马当活马医吧!

  “准!”他沉声道,“江屿白,朕命你即刻督造此…‘解读器’!工部人手物料,随你调用!”

  “福顺!传旨工部,全力配合!”

  “退朝!”

  赵衍实在不想再看着这群快要疯魔的臣子,一挥袖子,起身就走。留下满殿文武面面相觑,心情复杂。

  江屿白不敢耽搁,立刻拉着工部的几位大匠,躲进了旧档库。

  他把手机摄像头对准一份二维码奏折,让工匠们仔细观察扫描时光线的变化和聚焦点。

  “关键是这个!要能感光,还要能对准!”江屿白比划着,“框子要稳,透镜要透!”

  工部的工匠们不愧是技术流,虽然觉得这要求奇葩,但理解了原理后,立刻动手。

  很快,第一个原型机做了出来——一个带手柄的黄铜框子,前面嵌着一块打磨得极薄的水晶透镜,背面则用卡槽固定着一片从报废法器上拆下来的、对能量波动稍有感应的劣质矿石薄片。

  看起来…像个华丽的苍蝇拍,或者缩小版的单筒望远镜。

  “试试!快试试!”江屿白催促道。

  一个年轻工匠小心翼翼地将这“解读器”对准一份二维码奏折,眯起一只眼,透过透镜看去,另一只手慢慢调整着角度。

  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看…看到了!”那年轻工匠突然激动地叫起来,“好像…好像有字!”

  众人立刻凑过去,轮流拿着那“解读器”对着奏折看。

  果然,在特定的角度和光线下,透过那劣质矿石薄片,二维码的部分区域会呈现出极其微弱、扭曲但依稀可辨的字迹投影!

  虽然看得极其吃力,而且一次只能看到一小部分,需要不断移动调整角度才能拼凑出全文,但至少…能看了!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工部的工匠们欢呼起来,看着那简陋的“解读器”如同看一件神器。

  江屿白也松了口气,总算有个交代了!

  “快!立刻照着这个样式,批量制作!”他赶紧下令,“材料就用黄铜和水晶,矿石薄片不够就用类似感光的玉片或者特殊琉璃代替!怎么快怎么来!”

  工部立刻开足马力。

  于是,皇宫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奇景——

  几十名工匠围着火炉,叮叮当当地敲打着铜框;

  另一批人埋头打磨水晶透镜;

  还有一拨人到处搜刮废弃的矿石、玉料,切成薄片…

  整个工部宛如一个大型手工作坊,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和石粉的味道。

  不到半日,第一批一百个“简易解读器”就赶制了出来,被命名为“破译天眼镜”。

  名字是某个工匠灵机一动想的,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听起来就很有法力!

  发放现场更是混乱又滑稽。

  得到消息的官员们早就在工部门口排起了长队,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如同等待施粥的灾民。

  “排队排队!人人有份!”

  “王大人!您的‘天眼镜’!”

  “李大人!拿好!千万别摔了!水晶片可就这一块!”

  官员们领到那黄澄澄、沉甸甸的“天眼镜”,也顾不上体面了,当场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来,对着空气或者同僚的官袍比划,学习使用方法。

  “哎哟!张大人您别晃!照我眼了!”

  “这样?这样?看到了!好像真的有点影子!”

  “我这片矿石好像不太灵光啊…李大人,借我试试你的…”

  整个工部门口,一群身着朝服、头戴官帽的朝廷大员,人手一个“铜框苍蝇拍”,对着各种表面比比划划,眯眼歪头,姿势千奇百怪,宛如集体中了邪,在进行某种神秘的仪式。

  周墨宣也被福顺“请”了过来,毕竟是三朝元老,总不能让他真瞎着。

  他看着眼前这荒诞的一幕,气得浑身发抖,手里的“天眼镜”仿佛有千斤重,烫手得很。

  “荒唐!荒唐至极!”他连连跺脚,“斯文扫地!成何体统!”

  但抱怨归抱怨,看着同僚们已经开始磕磕绊绊地“解读”奏折,他咬咬牙,最终还是颤抖着举起了那“天眼镜”,极其别扭地、小心翼翼地,对准了一份“天书”奏折。

  手抖得厉害,水晶框晃来晃去,根本对不准焦。

  旁边一个年轻官员看不下去了,好心提醒:“周老,您手稳点,对准了,慢慢转…”

  周墨宣老脸涨得通红,羞愤欲绝,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老夫…老夫知道!”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稳住手腕,眯起老花眼,透过那扭曲的透镜,看向那片黑白方块。

  模糊的、跳跃的字迹隐约浮现。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坚守一生的礼法规矩,正在眼前噼里啪啦地碎裂。

  最终,所有的悲愤化作一声长叹,消散在工部叮当作响的敲打声中。

  “斯文…扫地啊…”

  江屿白看着这“全民扫码”的壮观场面,既想笑又心累。

  总算…暂时糊弄过去了。

  但他心里清楚,这简陋的“天眼镜”只是权宜之计,解码效果感人,效率低下,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真正的症结,还在井下那个破球和它那要命的“墨衡协议”里。

  他叹了口气,目光再次投向冷宫方向。

  祖宗啊祖宗,您这“优化”捅出的娄子,可真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