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启程归途-《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

  哥大的期末考试周终于在一片忙碌与紧张中落下帷幕。

  当刘晓艺从最后一门专业课的考场走出来时,初夏的阳光正好,透过古老建筑间的缝隙洒下,在她身上跳跃着温暖的光斑。

  她站在回廊下,微微眯起眼,深吸了一口混合着青草与书香的气息。

  心中没有预想中的狂喜,反而是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对这片承载了她两年青春与奋斗的土地的眷恋。

  在哥大的最后一期期末考试后,现实的事务便接踵而来。她首先给家里拨通了视频电话。

  屏幕那头,父母的脸庞瞬间放大,带着显而易见的期盼。

  “爸,妈,”刘晓艺脸上漾开温暖的笑容,“我考完试了,一切都好。回国的时间定在下周三,跟北广的老师同学们一起。”

  她仔细地汇报着行程,告知了回国的时间还有寄件的事情,“我之前寄的海运包裹,估计还要一两个月才能到,到时候麻烦你们留意一下快递信息。”

  “好好好,回来就好!”

  刘妈妈亲切地连声应着,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缝,“我和你爸早早在机场等你,给你做你最爱的红烧排骨和冬瓜汤!”

  刘爸爸虽然话不多,但眼神里的欣慰与骄傲几乎要溢出来:“路上注意安全,证件都收好。这两年,辛苦了。”

  看着父母关切的面容,刘晓艺鼻尖微微发酸,却努力保持着灿烂的笑容。

  她知道,这两年的分离,不仅是对她的历练,也是对父母的考验。

  处理完家事,便是与身边人的告别。她所在的国际生宿舍,即将上演各奔东西的戏码。

  刘晓艺也和洛锦川、舍友们吃了一顿饭,地点选在了他们常去的一家氛围轻松的意大利小馆子。

  这顿晚餐,没有过于沉重的离愁别绪,更多的是对彼此未来的祝福。

  隔壁宿舍的日本女孩由美子将回到早稻田大学继续攻读社会学;来自德国的索菲亚要回到慕尼黑,准备申请法学院;

  而那位和她们一起过来的新闻系的师姐黎画,则已经拿到了国内一家知名媒体的实习offer。

  “晓艺,这个送你,”黎画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纸袋,里面是一支某知名品牌的经典色号口红,

  “记得你上次说我涂这个颜色好看,适合正式场合。希望你回国面试、实习一切顺利,气场全开!”

  刘晓艺惊喜地接过,她没想到自己随口的一句话被师姐记在了心里。“谢谢你,画画姐!”

  接着,物理系的师姐,平时话不多但动手能力极强的张茹,也拿出了她的礼物——一个造型简洁雅致的小瓷杯,旁边连着一个小小的底座。

  “这是我做的保温器,”张茹解释道,脸上带着一丝属于技术宅的小得意;

  “连上插座可以把瓶装、盒装牛奶咖啡保温,你以后学习或者工作熬夜的时候,就不用喝冷掉的饮料了。材料都很安全。”

  这份别出心裁的礼物让刘晓艺感动不已。她赶紧拿出自己准备的临别赠礼——是她亲手制作的刺绣小饰品。

  给由美子的是一条绣着樱花图案的真丝书签;给索菲亚的是一枚绣着巴伐利亚州徽元素的钥匙扣;

  给黎画的是一个绣着简约话筒图案的零钱包;给张茹的则是一个绣着原子结构图样的杯垫。

  每一份礼物都独一无二,承载着她满满的心意。

  他们相互交换了礼物,也交换着彼此的通讯地址和未来的计划。

  没有痛哭流涕,只有真诚的拥抱和“保持联系”、“一定去你的城市找你玩”的约定。

  她们都明白,这段在哥大共同生活的时光是人生中一段美好的插曲,而各自的前路漫长,需要她们坦然面对分别,继续勇敢前行。

  这种成熟而理性的告别方式,让刘晓艺觉得温暖而充满力量。

  回到她和洛锦川的小窝,离别的实感更加具体。

  房间里,属于她的物品已经大部分打包,显得有些空荡。

  洛锦川正坐在书桌前,仔细地帮她检查好了证件和回国出入境的文件以及各类学校交换生的单张。

  他的侧脸在台灯下显得格外专注、认真。

  刘晓艺静静地靠在门框上看了一会儿。这两年,从最初的异国恋重聚,到如今的朝夕相处,男友的体贴和温暖早已渗透到她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他记得她的生理期,会提前准备好红糖姜茶;她熬夜赶稿时,他总会默默陪在一旁,或是递上一杯热牛奶;

  她遇到学术难题时,他总能以他更广阔的视野给她启发……点点滴滴,早已让她养成了依赖的感情。

  她走过去,从身后轻轻环住他的腰,将脸贴在他宽阔的背上,嗅着他身上熟悉的、令人安心的气息。

  “都检查好了,没问题。”洛锦川放下文件,转过身,自然地将她揽入怀中,手指轻柔地梳理着她的长发。

  “锦川……”她在他怀里仰起头,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娇嗔,“我有点不想走了。”

  抱着男友,刘晓艺忍不住撒娇和耍赖,像只眷恋主人温暖的小猫。

  洛锦川低笑出声,胸腔传来微微的震动,他低下头,额头抵着她的,眼神里是化不开的宠溺与温柔。

  “傻瓜,机票都订好了,叔叔阿姨也等着你呢。”

  他顿了顿,声音更柔了几分,“我也……会很想你。但这是你必须要走的路,也是我们计划中的一步,不是吗?”

  两人捅破窗户纸后相处越发老夫老妻,少了许多青涩的试探,多了深入骨髓的默契与亲昵。

  他们也坦然面对了分别,因为彼此都清楚,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长久的未来。

  这份坦然,建立在深厚的信任与共同的目标之上。

  临行前的夜晚,他们依旧相拥而眠,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静静地感受着彼此的存在,仿佛要将对方的体温和心跳铭刻在记忆深处。

  出发的当天,洛锦川送刘晓艺和北广教师队伍一起回国。他提前叫好了车,将她的行李安置妥当,一路上都紧紧握着她的手。

  到了机场,他熟练地帮她办理登机手续,托运行李,反复确认登机口和时间,事无巨细,安排得井井有条。

  亲自跟接她时一样体贴,男友力十足。

  在安检口前,真正的告别时刻到来。

  刘晓艺看着眼前这个俊朗沉稳、眼神里满是不舍却依旧努力对她微笑的男人,眼眶终于忍不住红了。

  “照顾好自己,”洛锦川用力地抱了抱她,在她耳边低声嘱咐,“按时吃饭,别熬夜。到了就给我发信息。”

  “你也是,”刘晓艺的声音有些哽咽,“别光顾着忙论文和实习,记得想我。”

  “每分每秒。”他毫不犹豫地回答,然后在她唇上印下一个短暂却无比珍重的吻,“等我。”

  没有过多的缠绵,刘晓艺深吸一口气,拉着登机箱,转身走进了安检通道。

  她没有回头,因为她知道,回头会让她更加不舍,也会让送行的人更加难过。她只是高高地举起手,挥了挥。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在思绪纷飞中度过。

  当飞机平稳地降落在熟悉的国际机场,透过舷窗看到那熟悉的汉字标识时,刘晓艺的心才真正踏实下来。

  取了行李,走出接机口,她一眼就看到了翘首以盼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