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锦川在哥大的生活,并未因为换了环境就彻底摆脱掉某些“甜蜜的负担”。
那位在斯塔夫大学对他展开猛烈攻势的丽莎·米勒,虽然没能神通广大到直接转入哥大,但她显然没有放弃。
凭借着家中优越的经济条件和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劲儿,丽莎申请了哥大一门面向校外人士开放的、关于媒体与社会实践的高级研讨课程。
这门课每周在哥大校园内有一次面授课,这便给了她名正言顺出现在哥大、并“偶遇”洛锦川的机会。
她甚至通过参加一些哥大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组织的社交活动,与洛锦川所在专业(尤其是那些比较活跃、喜欢社交的)几位学生混了个脸熟,旁敲侧击地打探洛锦川的课程表和日常动向。
因此,洛锦川偶尔还是能在自己的信箱里发现那种带着熟悉香水味的信封,或者在课间被不熟悉的同学塞过来一些小礼物,附带一句“是丽莎让我转交给你的”。
若是以前,洛锦川只会觉得不胜其扰,处理方式也仅限于冷脸拒绝和直接扔掉。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刘晓艺的到来,像给他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像是给他披上了一层无形的、名为“名草有主”的铠甲。
他底气十足,甚至觉得这些行为有些可笑。
这天,刘晓艺在寄宿家庭安顿好,正心情愉悦地整理着自己被洛锦川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小窝时,洛锦川拿着一个粉色的信封,脸上带着几分无奈又好笑的表情走了进来。
“喏,又来了。”他把信封递给刘晓艺,语气轻松,仿佛在分享一件趣闻。
刘晓艺接过来,信封上果然写着花体的“to my dearest Yan Gu”,浓郁的香水味扑面而来。
她挑了挑眉,并没有立刻打开,而是饶有兴致地看着洛锦川:“看来这位丽莎小姐,毅力非凡啊。都追到哥大来了?”
她的语气里没有半分醋意或不安,反而带着一种看好戏的趣味和对自己、对洛锦川绝对的自信。
她了解洛锦川,更相信他们之间的感情。如果连这点风雨都经不起,那他们也不必谈什么未来了。
洛锦川看着她这副模样,心里那点因为被骚扰而产生的烦躁也烟消云散,只觉得他的女孩大气又可爱。
他耸耸肩,语气带着点调侃:“可不是嘛。听说她专门申请了哥大的课,就为了每周能来‘巧遇’一次。这份执着,要是用在正道上,估计早成才了。”
刘晓艺被他的话逗笑了,晃了晃手里的信封:“那你打算怎么处理?继续冷处理?”
洛锦川走过去,从她手里拿过那封信,看也没看,直接精准地投进了桌角的垃圾桶,动作干脆利落。
“以前是懒得理会,现在嘛……”
他看向刘晓艺,眼神里闪烁着恶作剧般的光芒,“我觉得有必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杜绝后患。”
他说着,拿出手机,搂住刘晓艺的肩膀,找好角度,“咔嚓”拍了一张两人的合影。
照片里,刘晓艺靠在他怀里,笑容温婉,他则侧头看着她,眼神温柔专注。
背景是他们刚刚一起布置好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房间。
然后,他登录了那个几乎长草、只在必要时候使用的社交媒体账号,将这张照片上传,并配上了一段简洁明了、杀伤力十足的英文:
“officially off the market. 三年异国,幸得佳人相伴,终在哥大团聚。未来很长,我的故事里,只有她。@刘晓艺”
(正式“下架”。三年异地,有幸得到心上人相伴,终于在哥大团聚。未来很长,我的故事里,只有她。)
这条动态,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
它不仅明确宣告了自己“非单身”的状态,更用“三年异国”、“终在哥大团聚”这样的字眼,勾勒出了一段历经时间与距离考验的、深厚且正在延续的感情。
那个“@刘晓艺”,更是直接将女主角推到了台前。
动态一发,洛锦川的手机提示音就开始响个不停,大多是来自共同朋友和同学的点赞和祝福,其中不乏一些之前被丽莎“渗透”的、他专业的同学。
可以想象,这条消息会以多快的速度传到丽莎耳中。
刘晓艺看着他这一系列行云流水的操作,先是惊讶,随即心里涌上巨大的甜蜜和安全感。
她没想到洛锦川会用如此“狠绝”又高调的方式来宣示主权,这比他扔掉一百封情书都来得有效。
“你这算不算‘男德’典范?”刘晓艺笑着打趣他,心里却美滋滋的。
“必须的。”洛锦川收起手机,一本正经地点头,“洁身自好,主动报备,拒绝一切暧昧可能,这是基本准则。”
说完,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想想也挺好笑,我一个大男人,居然有一天需要靠‘秀恩爱’来求得清净。”
“这说明你魅力太大。”刘晓艺踮起脚尖,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奖励你的‘男德’。”
洛锦川顺势搂住她的腰,眼底笑意加深:“这点奖励可不够。”
当晚,为了庆祝刘晓艺正式入住“新家”以及成功“击退”潜在骚扰,洛锦川决定亲自下厨。
他系上围裙,在小厨房里忙碌起来。虽然食材有限,但他还是变着花样做了简单的两菜一汤——番茄炒蛋,蒜蓉西兰花,还有一份紫菜蛋花汤。
都是最家常的中餐,却充满了温暖的烟火气。
两人坐在小小的餐桌旁,吃着简单的饭菜,聊着一天的琐事,窗外是纽约的万家灯火。
刘晓艺看着对面这个为她洗手作羹汤、为她挡掉桃花、为她细心布置一切的男孩,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暖意和踏实感。
她的房间已经收拾得温馨舒适,她的心上人就在身边,他们的未来清晰而明亮。
至于那个执着的小迷妹?不过是他们爱情故事里一个无足轻重的小插曲,反而更加印证了彼此的珍贵和信任。
这个夜晚,因为这份笃定的爱和安全感,显得格外宁静而美好。
那位在斯塔夫大学对他展开猛烈攻势的丽莎·米勒,虽然没能神通广大到直接转入哥大,但她显然没有放弃。
凭借着家中优越的经济条件和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劲儿,丽莎申请了哥大一门面向校外人士开放的、关于媒体与社会实践的高级研讨课程。
这门课每周在哥大校园内有一次面授课,这便给了她名正言顺出现在哥大、并“偶遇”洛锦川的机会。
她甚至通过参加一些哥大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组织的社交活动,与洛锦川所在专业(尤其是那些比较活跃、喜欢社交的)几位学生混了个脸熟,旁敲侧击地打探洛锦川的课程表和日常动向。
因此,洛锦川偶尔还是能在自己的信箱里发现那种带着熟悉香水味的信封,或者在课间被不熟悉的同学塞过来一些小礼物,附带一句“是丽莎让我转交给你的”。
若是以前,洛锦川只会觉得不胜其扰,处理方式也仅限于冷脸拒绝和直接扔掉。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刘晓艺的到来,像给他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像是给他披上了一层无形的、名为“名草有主”的铠甲。
他底气十足,甚至觉得这些行为有些可笑。
这天,刘晓艺在寄宿家庭安顿好,正心情愉悦地整理着自己被洛锦川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小窝时,洛锦川拿着一个粉色的信封,脸上带着几分无奈又好笑的表情走了进来。
“喏,又来了。”他把信封递给刘晓艺,语气轻松,仿佛在分享一件趣闻。
刘晓艺接过来,信封上果然写着花体的“to my dearest Yan Gu”,浓郁的香水味扑面而来。
她挑了挑眉,并没有立刻打开,而是饶有兴致地看着洛锦川:“看来这位丽莎小姐,毅力非凡啊。都追到哥大来了?”
她的语气里没有半分醋意或不安,反而带着一种看好戏的趣味和对自己、对洛锦川绝对的自信。
她了解洛锦川,更相信他们之间的感情。如果连这点风雨都经不起,那他们也不必谈什么未来了。
洛锦川看着她这副模样,心里那点因为被骚扰而产生的烦躁也烟消云散,只觉得他的女孩大气又可爱。
他耸耸肩,语气带着点调侃:“可不是嘛。听说她专门申请了哥大的课,就为了每周能来‘巧遇’一次。这份执着,要是用在正道上,估计早成才了。”
刘晓艺被他的话逗笑了,晃了晃手里的信封:“那你打算怎么处理?继续冷处理?”
洛锦川走过去,从她手里拿过那封信,看也没看,直接精准地投进了桌角的垃圾桶,动作干脆利落。
“以前是懒得理会,现在嘛……”
他看向刘晓艺,眼神里闪烁着恶作剧般的光芒,“我觉得有必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杜绝后患。”
他说着,拿出手机,搂住刘晓艺的肩膀,找好角度,“咔嚓”拍了一张两人的合影。
照片里,刘晓艺靠在他怀里,笑容温婉,他则侧头看着她,眼神温柔专注。
背景是他们刚刚一起布置好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房间。
然后,他登录了那个几乎长草、只在必要时候使用的社交媒体账号,将这张照片上传,并配上了一段简洁明了、杀伤力十足的英文:
“officially off the market. 三年异国,幸得佳人相伴,终在哥大团聚。未来很长,我的故事里,只有她。@刘晓艺”
(正式“下架”。三年异地,有幸得到心上人相伴,终于在哥大团聚。未来很长,我的故事里,只有她。)
这条动态,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
它不仅明确宣告了自己“非单身”的状态,更用“三年异国”、“终在哥大团聚”这样的字眼,勾勒出了一段历经时间与距离考验的、深厚且正在延续的感情。
那个“@刘晓艺”,更是直接将女主角推到了台前。
动态一发,洛锦川的手机提示音就开始响个不停,大多是来自共同朋友和同学的点赞和祝福,其中不乏一些之前被丽莎“渗透”的、他专业的同学。
可以想象,这条消息会以多快的速度传到丽莎耳中。
刘晓艺看着他这一系列行云流水的操作,先是惊讶,随即心里涌上巨大的甜蜜和安全感。
她没想到洛锦川会用如此“狠绝”又高调的方式来宣示主权,这比他扔掉一百封情书都来得有效。
“你这算不算‘男德’典范?”刘晓艺笑着打趣他,心里却美滋滋的。
“必须的。”洛锦川收起手机,一本正经地点头,“洁身自好,主动报备,拒绝一切暧昧可能,这是基本准则。”
说完,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想想也挺好笑,我一个大男人,居然有一天需要靠‘秀恩爱’来求得清净。”
“这说明你魅力太大。”刘晓艺踮起脚尖,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奖励你的‘男德’。”
洛锦川顺势搂住她的腰,眼底笑意加深:“这点奖励可不够。”
当晚,为了庆祝刘晓艺正式入住“新家”以及成功“击退”潜在骚扰,洛锦川决定亲自下厨。
他系上围裙,在小厨房里忙碌起来。虽然食材有限,但他还是变着花样做了简单的两菜一汤——番茄炒蛋,蒜蓉西兰花,还有一份紫菜蛋花汤。
都是最家常的中餐,却充满了温暖的烟火气。
两人坐在小小的餐桌旁,吃着简单的饭菜,聊着一天的琐事,窗外是纽约的万家灯火。
刘晓艺看着对面这个为她洗手作羹汤、为她挡掉桃花、为她细心布置一切的男孩,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暖意和踏实感。
她的房间已经收拾得温馨舒适,她的心上人就在身边,他们的未来清晰而明亮。
至于那个执着的小迷妹?不过是他们爱情故事里一个无足轻重的小插曲,反而更加印证了彼此的珍贵和信任。
这个夜晚,因为这份笃定的爱和安全感,显得格外宁静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