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完菜,刘晓艺借口要给手机充电,回到房间。开机后,果然看到一条洛锦川的短信:“睡得很好,烧退了。想你。”
简单的七个字,却让她的心一下子明亮起来。她回复道:“好好休息,记得吃药。我也想你。”
按下发送键时,刘晓艺的唇角不自觉地扬起。她知道,距离跨年还有一段时间,但她已经开始期待那个越洋电话了。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听到最爱的人的声音,许下新年的愿望——这大概就是幸福最简单的模样。
小镇的炊烟袅袅升起,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切都充满着希望,正如这个时代,正如他们的青春。
午饭时分,奶奶家的八仙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炸货荤素丸子油亮诱人,清蒸鱼鲜香扑鼻,时令蔬菜青翠欲滴,还有一锅老火炖汤在煤炉上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
“爸、妈,尝尝这个鱼,今早集市上买的,活蹦乱跳的。”刘妈妈王安梅给二老夹菜。
刘爸爸开了瓶白酒,给父亲斟上:“爸,咱爷俩喝一杯。这一年您二老辛苦了。”
爷爷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不辛苦,看到你们把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强。”
吃着饭,话题自然转到了超市的生意上。刘爸爸感慨道:“回想起来,咱们家超市能开起来,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刘妈妈接话:“是啊,刚开始就咱们一家小卖部,后来周边渐渐热闹起来,咱们就扩大成了超市。现在想想,真是走对了一步棋。”
刘晓艺好奇地问:“现在超市生意怎么样?我看咱们家好像变化很大。”
说到这个,刘爸爸顿时来了精神:“好着呢!就是因为开得早,业务范围广,再加上咱们口碑一直不错,现在生意好得有时候都忙不过来。”
王安梅笑着补充:“有时候忙起来,连我都忘记饭点了。后来索性就跟旁边的小饭馆订了长期合作,每天中午准时送饭过来。员工们轮班吃饭,既不耽误生意,也能吃上热乎饭。”
刘晓艺想象着那个场景:忙碌的超市里,员工们轮流到后院的小桌前快速吃饭,而前台的生意一刻不停。
这种忙碌,透着满满的生机与希望。
“最畅销的是小吃和速食,”刘爸爸如数家珍,“早餐基本都能卖完,包子馒头、豆浆油条,都是附近工厂上班族的最爱。烤肠机和卤货摊前总是排着队。”
刘妈妈接着说:“我们还学了城里超市的做法,提供泡面服务。在门口支了几张折叠桌和红塑料凳,买了泡面的顾客可以当场泡了吃。没想到特别受欢迎,成了街边一景呢!”
刘晓艺想起刚才在镇上看到的景象,确实有不少小店都在门外摆了桌椅。这种灵活的经营方式,正是90年代后期个体经济活力的体现。
“现在老店面积扩到一百个平方了,”刘爸爸语气中带着自豪,“新店也有六十平方。要不是考虑到管理跟不上,还能开更大。”
刘妈妈点头:“生意是做不完的,咱们得量力而行。现在两家店请了六个员工,王磊陈鑫几个都是得力的,帮忙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们已经轻松多了。”
说到这里,刘爸爸叹了口气:“厂里工作也快到头了。按工龄算,我其实已经到了可以退休的年纪。”
爷爷放下酒杯:“那还等什么?早点退休帮着阿梅专心经营超市多好。”
刘爸爸摇摇头:“厂里现在情况特殊,几个徒弟还没完全带出来。沈副厂长也找我谈过,希望我能再多待段时间。毕竟在厂里干了半辈子,有感情啊。”
刘晓艺知道,父亲所在的纺织厂又正在改制,不少老工人都选择了买断工龄提前退休。
但父亲总是放心不下那些跟了他多年的徒弟,还有厂里那些需要维护的老设备。
“这几年人们生活确实变好了,”刘妈妈把话题转回来,“咱们超市的营业额每年都在涨。特别是过年过节,买东西的人特别多,有时候收银台前能排长队。”
刘爸爸接口道:“是啊,现在大家不像以前那样斤斤计较了。以前买包烟都要犹豫半天,现在整条整条地买。饮料零食更是成箱地往外卖。”
爷爷感慨地说:“这都是改革开放的好处啊。想想七八十年代,买个什么东西都要票,现在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只要有钱。”
奶奶也点头:“可不是嘛,现在年轻人多幸福。我们那会儿,连饭都吃不饱。”
刘晓艺静静地听着家人的对话,仿佛在听一部活生生的改革开放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物资匮乏到商品丰富,这一切变化都真切地反映在这个小小的家庭超市中。
“超市赚的钱,我们都好好存着呢。”刘妈妈压低声音说,“除了日常开销和给你们二老的生活费,剩下的都存在银行里。哪怕晓艺以后出国留学,或者想要做点什么,都有本钱。”
刘爸爸补充道:“新房子装修的钱也是从这里面出的。说起来,这超市真是咱们家的福星。”
爷爷满意地点头:“你们年轻人有眼光,敢想敢干。我们那会儿,谁敢想自己开店当老板啊?”
吃完饭,刘晓艺主动帮忙洗碗。透过厨房的窗户,她看到父亲和爷爷依旧在院子里下象棋,母亲和奶奶在晾衣服,边晾边说着八卦,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祥和。
从爷爷奶奶那代的艰苦岁月,到父母这代的奋斗创业,再到她这代人的无限可能——每一个脚印都印证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正是像她父母这样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勤劳与智慧。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努力,汇聚成了推动时代前进的洪流。
洗好碗,刘晓艺加入了下棋的行列。刘爸爸正在为一步棋挠头,看到她来,连忙招手:“晓艺快来帮爸看看,这步棋该怎么走?”
刘晓艺笑着凑过去,阳光照在棋盘上,也照在这一家人幸福的笑脸上。
刘晓艺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勇于创新挑战,每个人的生活都会像他们家的超市一样,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兴旺。
这就是90年代末的中国,一个处处充满机遇与希望的时代。
简单的七个字,却让她的心一下子明亮起来。她回复道:“好好休息,记得吃药。我也想你。”
按下发送键时,刘晓艺的唇角不自觉地扬起。她知道,距离跨年还有一段时间,但她已经开始期待那个越洋电话了。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听到最爱的人的声音,许下新年的愿望——这大概就是幸福最简单的模样。
小镇的炊烟袅袅升起,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切都充满着希望,正如这个时代,正如他们的青春。
午饭时分,奶奶家的八仙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炸货荤素丸子油亮诱人,清蒸鱼鲜香扑鼻,时令蔬菜青翠欲滴,还有一锅老火炖汤在煤炉上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
“爸、妈,尝尝这个鱼,今早集市上买的,活蹦乱跳的。”刘妈妈王安梅给二老夹菜。
刘爸爸开了瓶白酒,给父亲斟上:“爸,咱爷俩喝一杯。这一年您二老辛苦了。”
爷爷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不辛苦,看到你们把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强。”
吃着饭,话题自然转到了超市的生意上。刘爸爸感慨道:“回想起来,咱们家超市能开起来,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刘妈妈接话:“是啊,刚开始就咱们一家小卖部,后来周边渐渐热闹起来,咱们就扩大成了超市。现在想想,真是走对了一步棋。”
刘晓艺好奇地问:“现在超市生意怎么样?我看咱们家好像变化很大。”
说到这个,刘爸爸顿时来了精神:“好着呢!就是因为开得早,业务范围广,再加上咱们口碑一直不错,现在生意好得有时候都忙不过来。”
王安梅笑着补充:“有时候忙起来,连我都忘记饭点了。后来索性就跟旁边的小饭馆订了长期合作,每天中午准时送饭过来。员工们轮班吃饭,既不耽误生意,也能吃上热乎饭。”
刘晓艺想象着那个场景:忙碌的超市里,员工们轮流到后院的小桌前快速吃饭,而前台的生意一刻不停。
这种忙碌,透着满满的生机与希望。
“最畅销的是小吃和速食,”刘爸爸如数家珍,“早餐基本都能卖完,包子馒头、豆浆油条,都是附近工厂上班族的最爱。烤肠机和卤货摊前总是排着队。”
刘妈妈接着说:“我们还学了城里超市的做法,提供泡面服务。在门口支了几张折叠桌和红塑料凳,买了泡面的顾客可以当场泡了吃。没想到特别受欢迎,成了街边一景呢!”
刘晓艺想起刚才在镇上看到的景象,确实有不少小店都在门外摆了桌椅。这种灵活的经营方式,正是90年代后期个体经济活力的体现。
“现在老店面积扩到一百个平方了,”刘爸爸语气中带着自豪,“新店也有六十平方。要不是考虑到管理跟不上,还能开更大。”
刘妈妈点头:“生意是做不完的,咱们得量力而行。现在两家店请了六个员工,王磊陈鑫几个都是得力的,帮忙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们已经轻松多了。”
说到这里,刘爸爸叹了口气:“厂里工作也快到头了。按工龄算,我其实已经到了可以退休的年纪。”
爷爷放下酒杯:“那还等什么?早点退休帮着阿梅专心经营超市多好。”
刘爸爸摇摇头:“厂里现在情况特殊,几个徒弟还没完全带出来。沈副厂长也找我谈过,希望我能再多待段时间。毕竟在厂里干了半辈子,有感情啊。”
刘晓艺知道,父亲所在的纺织厂又正在改制,不少老工人都选择了买断工龄提前退休。
但父亲总是放心不下那些跟了他多年的徒弟,还有厂里那些需要维护的老设备。
“这几年人们生活确实变好了,”刘妈妈把话题转回来,“咱们超市的营业额每年都在涨。特别是过年过节,买东西的人特别多,有时候收银台前能排长队。”
刘爸爸接口道:“是啊,现在大家不像以前那样斤斤计较了。以前买包烟都要犹豫半天,现在整条整条地买。饮料零食更是成箱地往外卖。”
爷爷感慨地说:“这都是改革开放的好处啊。想想七八十年代,买个什么东西都要票,现在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只要有钱。”
奶奶也点头:“可不是嘛,现在年轻人多幸福。我们那会儿,连饭都吃不饱。”
刘晓艺静静地听着家人的对话,仿佛在听一部活生生的改革开放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物资匮乏到商品丰富,这一切变化都真切地反映在这个小小的家庭超市中。
“超市赚的钱,我们都好好存着呢。”刘妈妈压低声音说,“除了日常开销和给你们二老的生活费,剩下的都存在银行里。哪怕晓艺以后出国留学,或者想要做点什么,都有本钱。”
刘爸爸补充道:“新房子装修的钱也是从这里面出的。说起来,这超市真是咱们家的福星。”
爷爷满意地点头:“你们年轻人有眼光,敢想敢干。我们那会儿,谁敢想自己开店当老板啊?”
吃完饭,刘晓艺主动帮忙洗碗。透过厨房的窗户,她看到父亲和爷爷依旧在院子里下象棋,母亲和奶奶在晾衣服,边晾边说着八卦,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祥和。
从爷爷奶奶那代的艰苦岁月,到父母这代的奋斗创业,再到她这代人的无限可能——每一个脚印都印证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正是像她父母这样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勤劳与智慧。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努力,汇聚成了推动时代前进的洪流。
洗好碗,刘晓艺加入了下棋的行列。刘爸爸正在为一步棋挠头,看到她来,连忙招手:“晓艺快来帮爸看看,这步棋该怎么走?”
刘晓艺笑着凑过去,阳光照在棋盘上,也照在这一家人幸福的笑脸上。
刘晓艺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勇于创新挑战,每个人的生活都会像他们家的超市一样,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兴旺。
这就是90年代末的中国,一个处处充满机遇与希望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