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自发劳军的场景,如同冬日里的一把火,温暖了巴州军民的心,也更坚定了凌岳坚守下去的信念。他郑重收下了那份沉甸甸的心意,并未将物资简单入库,而是当即下令,将其大部分用于改善伤兵营的伙食和城内孤寡老弱的生活,只留下少部分充作军粮。这一举动,更是赢得了满城军民由衷的拥戴。
“民心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凌岳对冉琎和张珏感叹道,“昔日只闻其言,今日方知其重。有此民心支持,巴州便是铁打的城,雷击不垮,火烧不熔!”
他趁热打铁,进一步推行了一系列稳固内部、收拢人心的措施。颁布了更为清晰的军功授田令和抚恤条例,让将士们无后顾之忧;设立“忠烈祠”,将历次战斗中牺牲的将士名讳录入,允四时祭奠,极大地提升了军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鼓励城内手工业恢复生产,由将军府出资订购军需民用品,并允许其部分产品对外销售,盘活经济;甚至组织识文断字者,在城内开设临时学堂,教导孩童识字明理,传递抗蒙信念。
这些举措看似琐碎,却如同春雨润物,无声无息地将巴州上下拧成一股绳。一种不同于腐朽南宋朝廷的、充满生机与凝聚力的新气象,在这座被围困的孤城中悄然孕育。
然而,凌岳并未沉醉于内部的安稳。他深知,外部的压力并未减轻分毫。合丹的耐心是有限的,吕文德的犹豫也不会持久,南线的杨立更像一头伺机而动的饿狼。被动防守,终有力竭之时。
必须主动破局!而破局的关键,或许不在正面战场,而在那看不见的战线。
是夜,凌岳秘密召见了岳璃和“夜不收”的队长赵晟(一名由凌岳亲手训练、忠诚机敏的土着军官)。
“赵晟,‘夜不收’近期可曾探得合丹粮道或薄弱之处?”凌岳直接问道。
赵晟面露难色:“回主公,合丹经上次劫营后,防卫极其森严。粮草囤积之地移至大营核心,且有重兵把守,巡逻队交错不息,极难靠近。其粮道亦经常变换,难以捕捉规律。”
凌岳点点头,这在他预料之中。合丹不是阿术,用兵老辣,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那…吕文德军中呢?尤其是那些西方‘巧匠’的营区,可有发现?”
赵晟精神一振:“正要禀报主公!我军斥候冒死潜入巴东一带,发现吕文德军后勤营中,有一处区域戒备格外森严,甚至超过其中军大帐!夜间常有奇特声响和火光传出,且有身着异域服饰之人出入。我等曾远远望见,他们似乎在组装一些巨大的、从未见过的木质器械,结构复杂,非弩非炮,看不透用途。”
奇特器械?西方巧匠?凌岳心中一凛。圣殿骑士团提供的绝不仅仅是资金,还有技术!他们想干什么?为吕文德制造超级攻城器?
“能否再探?最好能弄清楚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凌岳沉声道。
赵晟面露愧色:“对方守卫极其警惕,设有暗哨和巡逻犬(一种被西方人带来的獒犬,嗅觉灵敏),我等数次尝试靠近皆被发现,折损了两名好手…请主公恕罪!”
凌岳摆摆手:“非你等之过。对方既有备而来,必有防范。”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既然难以靠近,那就不必勉强靠近。我要你们换一种方式…”
他压低声音,下达指令:“挑选最精干的人员,携带火油和火药,不必追求摧毁目标,只需在外围制造尽可能大的混乱和火灾!重点是扰乱其营地,吸引注意力,最好能引发其内部恐慌和混乱。行动要快,一击即走,绝不恋战!”
“主公是想…”岳璃若有所悟。
“打草惊蛇,投石问路。”凌岳冷声道,“我要看看,吕文德和那些西方人,到底在搞什么鬼!也要让吕文德知道,他的大营并非铁板一块,我凌岳随时可以给他找点麻烦!”
“末将明白!”赵晟领命,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这种敌后破坏任务,正是“夜不收”的专长。
“岳璃,”凌岳又看向她,“你从军中挑选百名最悍勇、最忠诚的死士,由你亲自统领,秘密训练,随时待命。我有大用。”
岳璃没有多问,立刻抱拳:“末将领命!”
两日后深夜,吕文德大军驻扎的巴东地区,一处偏远的后勤营地突然火光冲天,爆炸声接连响起!混乱中,人影幢幢,喊杀声四起,仿佛遭到大队人马偷袭。营地守军惊慌失措,纷纷赶去救火和迎敌。
混乱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才逐渐平息。纵火者早已借着夜色遁去,只留下几处燃烧的帐篷和物资堆垛,以及一片狼藉。损失其实并不大,但造成的恐慌效应却远超实际。
更重要的是,在混乱最高潮时,一支伪装成救火队伍的“夜不收”小组,趁机靠近了那片被严密看守的区域。他们无法进入核心,却远远看到,在火光照耀下,一些被油布覆盖的巨大轮廓被紧急移动守护着,其形状确实怪异,似乎有巨大的扭力结构和长长的抛臂……
消息很快传回巴州。凌岳听着赵晟的汇报,眉头紧锁。
“巨大的扭力结构…长长的抛臂…非弩非炮…”他喃喃自语,脑海中飞速搜索着穿越前的知识记忆。忽然,一个名词闪过脑海——配重式投石机(trebuchet)!
是了!在这个时代,宋军和蒙古军使用的多是人力拖拽的抛石机(回回炮或其变种),而西方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更为先进、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配重式投石机!圣殿骑士团将这些技术带了过来,正在为吕文德制造这种超越时代的攻城利器!
一旦让吕文德装备了这种大型投石机,对巴州乃至钓鱼城的城墙威胁将是致命的!
“好一个‘西域巧匠’!好一个圣殿骑士团!”凌岳感到一股寒意。敌人的手段,远超冷兵器时代的范畴,已经开始进行技术碾压了!
必须阻止他们!至少,要拖延其进度!
然而,没等凌岳想出应对之策,西线的合丹,似乎失去了耐心。
持续的无果谈判和夜间袭扰,显然激怒了这位蒙古王爷。他不再派信使来回扯皮,而是开始大规模调动军队,无数旌旗向着巴州方向移动,沉重的攻城器械被推向前线,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感瞬间笼罩了巴州城。
合丹,准备动真格的了!
几乎同时,南线也传来紧急军报:杨立的水师虽然暂停了大规模进攻,却派出大量小股部队,沿江渗透,试图寻找钓鱼城防御的薄弱点,并袭击运输补给的小型船队和陆路队伍,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和损失。播州兵擅长山林作战,这种骚扰战术令守军疲于应付。
东线,吕文德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和恐慌后,似乎稳住了阵脚。虽然进军依旧缓慢,但其大军像一团浓重的乌云,沉沉地压在东方的地平线上,那些正在组装的配重投石机,更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三面压力,骤然升级!
巴州城刚刚提升起来的士气,又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
凌岳站在城头,望着远方蒙古大营中升起的滚滚炊烟和移动的军队,目光沉静如水。
“主公,是否启动‘雷火’计划?”张珏低声问道,指的是不得已时,有限度地使用“山海界”中的现代爆炸物。
凌岳缓缓摇头:“还不到时候。那是最后的底牌,不能轻易动用,更不能让敌人摸清虚实。”
他转过身,对传令兵道:“告诉刘整将军,按第二套方案行事。告诉岳璃,死士队准备。告诉全军将士,鞑子要送死,那我们便成全他们!巴州,就是他们的坟场!”
暴风雨,终于要来了。
“民心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凌岳对冉琎和张珏感叹道,“昔日只闻其言,今日方知其重。有此民心支持,巴州便是铁打的城,雷击不垮,火烧不熔!”
他趁热打铁,进一步推行了一系列稳固内部、收拢人心的措施。颁布了更为清晰的军功授田令和抚恤条例,让将士们无后顾之忧;设立“忠烈祠”,将历次战斗中牺牲的将士名讳录入,允四时祭奠,极大地提升了军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鼓励城内手工业恢复生产,由将军府出资订购军需民用品,并允许其部分产品对外销售,盘活经济;甚至组织识文断字者,在城内开设临时学堂,教导孩童识字明理,传递抗蒙信念。
这些举措看似琐碎,却如同春雨润物,无声无息地将巴州上下拧成一股绳。一种不同于腐朽南宋朝廷的、充满生机与凝聚力的新气象,在这座被围困的孤城中悄然孕育。
然而,凌岳并未沉醉于内部的安稳。他深知,外部的压力并未减轻分毫。合丹的耐心是有限的,吕文德的犹豫也不会持久,南线的杨立更像一头伺机而动的饿狼。被动防守,终有力竭之时。
必须主动破局!而破局的关键,或许不在正面战场,而在那看不见的战线。
是夜,凌岳秘密召见了岳璃和“夜不收”的队长赵晟(一名由凌岳亲手训练、忠诚机敏的土着军官)。
“赵晟,‘夜不收’近期可曾探得合丹粮道或薄弱之处?”凌岳直接问道。
赵晟面露难色:“回主公,合丹经上次劫营后,防卫极其森严。粮草囤积之地移至大营核心,且有重兵把守,巡逻队交错不息,极难靠近。其粮道亦经常变换,难以捕捉规律。”
凌岳点点头,这在他预料之中。合丹不是阿术,用兵老辣,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那…吕文德军中呢?尤其是那些西方‘巧匠’的营区,可有发现?”
赵晟精神一振:“正要禀报主公!我军斥候冒死潜入巴东一带,发现吕文德军后勤营中,有一处区域戒备格外森严,甚至超过其中军大帐!夜间常有奇特声响和火光传出,且有身着异域服饰之人出入。我等曾远远望见,他们似乎在组装一些巨大的、从未见过的木质器械,结构复杂,非弩非炮,看不透用途。”
奇特器械?西方巧匠?凌岳心中一凛。圣殿骑士团提供的绝不仅仅是资金,还有技术!他们想干什么?为吕文德制造超级攻城器?
“能否再探?最好能弄清楚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凌岳沉声道。
赵晟面露愧色:“对方守卫极其警惕,设有暗哨和巡逻犬(一种被西方人带来的獒犬,嗅觉灵敏),我等数次尝试靠近皆被发现,折损了两名好手…请主公恕罪!”
凌岳摆摆手:“非你等之过。对方既有备而来,必有防范。”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既然难以靠近,那就不必勉强靠近。我要你们换一种方式…”
他压低声音,下达指令:“挑选最精干的人员,携带火油和火药,不必追求摧毁目标,只需在外围制造尽可能大的混乱和火灾!重点是扰乱其营地,吸引注意力,最好能引发其内部恐慌和混乱。行动要快,一击即走,绝不恋战!”
“主公是想…”岳璃若有所悟。
“打草惊蛇,投石问路。”凌岳冷声道,“我要看看,吕文德和那些西方人,到底在搞什么鬼!也要让吕文德知道,他的大营并非铁板一块,我凌岳随时可以给他找点麻烦!”
“末将明白!”赵晟领命,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这种敌后破坏任务,正是“夜不收”的专长。
“岳璃,”凌岳又看向她,“你从军中挑选百名最悍勇、最忠诚的死士,由你亲自统领,秘密训练,随时待命。我有大用。”
岳璃没有多问,立刻抱拳:“末将领命!”
两日后深夜,吕文德大军驻扎的巴东地区,一处偏远的后勤营地突然火光冲天,爆炸声接连响起!混乱中,人影幢幢,喊杀声四起,仿佛遭到大队人马偷袭。营地守军惊慌失措,纷纷赶去救火和迎敌。
混乱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才逐渐平息。纵火者早已借着夜色遁去,只留下几处燃烧的帐篷和物资堆垛,以及一片狼藉。损失其实并不大,但造成的恐慌效应却远超实际。
更重要的是,在混乱最高潮时,一支伪装成救火队伍的“夜不收”小组,趁机靠近了那片被严密看守的区域。他们无法进入核心,却远远看到,在火光照耀下,一些被油布覆盖的巨大轮廓被紧急移动守护着,其形状确实怪异,似乎有巨大的扭力结构和长长的抛臂……
消息很快传回巴州。凌岳听着赵晟的汇报,眉头紧锁。
“巨大的扭力结构…长长的抛臂…非弩非炮…”他喃喃自语,脑海中飞速搜索着穿越前的知识记忆。忽然,一个名词闪过脑海——配重式投石机(trebuchet)!
是了!在这个时代,宋军和蒙古军使用的多是人力拖拽的抛石机(回回炮或其变种),而西方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更为先进、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配重式投石机!圣殿骑士团将这些技术带了过来,正在为吕文德制造这种超越时代的攻城利器!
一旦让吕文德装备了这种大型投石机,对巴州乃至钓鱼城的城墙威胁将是致命的!
“好一个‘西域巧匠’!好一个圣殿骑士团!”凌岳感到一股寒意。敌人的手段,远超冷兵器时代的范畴,已经开始进行技术碾压了!
必须阻止他们!至少,要拖延其进度!
然而,没等凌岳想出应对之策,西线的合丹,似乎失去了耐心。
持续的无果谈判和夜间袭扰,显然激怒了这位蒙古王爷。他不再派信使来回扯皮,而是开始大规模调动军队,无数旌旗向着巴州方向移动,沉重的攻城器械被推向前线,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感瞬间笼罩了巴州城。
合丹,准备动真格的了!
几乎同时,南线也传来紧急军报:杨立的水师虽然暂停了大规模进攻,却派出大量小股部队,沿江渗透,试图寻找钓鱼城防御的薄弱点,并袭击运输补给的小型船队和陆路队伍,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和损失。播州兵擅长山林作战,这种骚扰战术令守军疲于应付。
东线,吕文德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和恐慌后,似乎稳住了阵脚。虽然进军依旧缓慢,但其大军像一团浓重的乌云,沉沉地压在东方的地平线上,那些正在组装的配重投石机,更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三面压力,骤然升级!
巴州城刚刚提升起来的士气,又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
凌岳站在城头,望着远方蒙古大营中升起的滚滚炊烟和移动的军队,目光沉静如水。
“主公,是否启动‘雷火’计划?”张珏低声问道,指的是不得已时,有限度地使用“山海界”中的现代爆炸物。
凌岳缓缓摇头:“还不到时候。那是最后的底牌,不能轻易动用,更不能让敌人摸清虚实。”
他转过身,对传令兵道:“告诉刘整将军,按第二套方案行事。告诉岳璃,死士队准备。告诉全军将士,鞑子要送死,那我们便成全他们!巴州,就是他们的坟场!”
暴风雨,终于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