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趁乱突击,血色黎明-《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

  凌岳的决定如同雷霆,不容置疑。史嵩之的劝阻被淹没在骤然响起的出征号角声中。钓鱼城沉重的大门在无数守军期盼而又担忧的目光中,缓缓开启了一道缝隙。

  凌岳一马当先,身后是集结起来的、所有还能战斗的骑兵以及“破军营”精锐步兵,总计不到一千五百人。这是目前城中能拿出的最后机动力量,如同一支离弦的箭,义无反顾地射向城外混乱的蒙古大营!

  岳璃紧随凌岳身侧,她的伤势并未完全痊愈,但眼神锐利如鹰,长枪紧握。张珏则留在城头,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切,手中紧握令旗,准备随时接应。

  冲出城门,浓烈的血腥味和硝烟味扑面而来。远处的蒙古大营火光冲天,喊杀声、兵刃碰撞声、垂死哀嚎声混杂在一起,混乱无比。显然,内乱是真实的,而且异常激烈!

  “目标,阿术中军大帐!冲散他们!不必恋战!”凌岳大吼一声,一夹马腹,速度提到极致。身后将士发出震天怒吼,如同决堤洪流,狠狠撞入蒙古军营寨的外围!

  此时蒙古军注意力完全被内部叛乱吸引,外围警戒十分松懈。凌岳军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便轻易撕开了一道口子,直插营寨腹地!

  越往里冲,景象越是混乱。随处可见互相厮杀在一起的蒙古兵,有的为了部落恩怨,有的纯粹是杀红了眼,有的则想趁乱抢劫。凌岳军的突然出现,更是让这种混乱达到了顶点!许多蒙古兵根本搞不清状况,看到一支宋军骑兵如神兵天降般冲杀进来,顿时更加惊慌失措,有的以为是叛军同伙,有的以为是天兵天将,纷纷溃逃。

  凌岳根本不理睬这些小股敌人,目光死死盯着远处那杆依旧矗立的、代表着阿术帅帐的苏鲁锭长矛!擒贼先擒王!

  然而,阿术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虽然遭遇内部叛乱,但他的亲卫队(怯薛军)依旧忠诚,死死护住中军。叛乱的部落首领们一时也难以攻破。当发现宋军竟然趁乱杀入时,阿术又惊又怒,但反而激发了他的凶性。

  “挡住他们!先杀光这些南蛮子!”阿术挥舞着弯刀,指挥亲卫队转向,迎击凌岳的突击部队。

  顿时,凌岳军的前进势头为之一滞,撞上了阿术亲卫队组成的钢铁防线!这些蒙古最精锐的战士,装备精良,作战悍勇,即使在内乱中也不失章法。双方在火光冲天的营寨中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

  刀剑碰撞,人马俱碎!每一刻都有人倒下。凌岳和岳璃身先士卒,奋力冲杀,但进展极其缓慢,伤亡却在迅速增加。

  “将军!这样下去不行!会被拖死在这里!”岳璃一枪挑翻一名冲来的百夫长,对凌岳喊道。

  凌岳何尝不知?他原本指望叛军能牵制更多敌人,没想到阿术如此果断,竟然暂时放弃了镇压叛军,先来对付自己!

  “雷火!还有没有雷火?”凌岳大吼。

  “还有最后三枚!”凌一的声音在混乱中响起。

  “对准阿术的帅旗方向!全部用掉!”

  最后的底牌打出!三枚极不稳定的幽蓝光球被奋力投向阿术亲卫队最密集的地方!

  轰!滋滋滋——!

  恐怖的幽蓝电浆再次爆开,瞬间在蒙古亲卫队中制造出三个死亡真空地带!残肢断臂和融化的铁水四处飞溅!即使是精锐的怯薛军,面对这种无法理解的力量,也瞬间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和混乱!

  “就是现在!杀过去!”凌岳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率军猛冲!

  阿术的防线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彻底撼动!凌岳、岳璃如同两把尖刀,终于撕开了口子,看到了不远处被亲兵层层护卫、脸色铁青的阿术!

  “阿术!纳命来!”凌岳怒吼,挺枪便刺!

  然而,就在此时,异变再生!一支冷箭不知从何处射来,直奔凌岳面门!岳璃眼疾手快,用枪杆猛地一格,箭矢偏离,却擦着凌岳的脸颊飞过,留下一条血痕!

  放冷箭的,并非阿术亲兵,而是不远处仍在与阿术亲兵交战的一个叛乱部落首领!那人看到凌岳直冲阿术,竟临时改变了目标,似乎想将凌岳和阿术一并解决!

  这混乱的一箭,虽然未能重伤凌岳,却稍稍阻滞了他的冲势。阿术的亲兵趁机再次合拢,拼死挡住了凌岳这志在必得的一击。

  机会稍纵即逝!远处的叛军看到宋军吸引了阿术主力注意力,似乎又起了别样心思,攻势缓了下来,甚至有人开始后退,想坐收渔利。

  凌岳心中暗骂,知道事不可为了。突击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再纠缠下去,一旦蒙古军从最初的混乱中反应过来,或者叛军彻底崩溃,自己这点人马必将陷入重围,死无葬身之地!

  “撤!交替掩护!撤回城内!”凌岳当机立断,下达了撤退命令。

  将士们虽然不甘,但令行禁止,立刻结阵向后冲杀。来时容易去时难,蒙古军虽然混乱,但数量优势太大,撤退之路变得异常艰难和血腥。岳璃率部断后,且战且走,身上又添了几道伤口。

  最终,在城头张珏组织的弓弩拼死掩护下,出击部队才勉强撤回了钓鱼城。清点人数,出去一千五百人,回来的不足八百,且人人带伤,可谓损失惨重。

  然而,他们的突击并非没有成果。阿术虽然未被斩杀,但其亲卫队损失极大,本人据说也在混乱中被惊马踏伤。更重要的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内外夹击,彻底摧毁了蒙古军本就不稳的士气,内乱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因为阿术的受伤和宋军的介入而更加复杂化。蒙古大军彻底失去了继续强攻钓鱼城的能力和意志,当夜,残存的各部在互相提防和争吵中,开始向后撤退,围攻之势瓦解。

  钓鱼城,守住了。但却是惨胜,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凌岳站在城头,望着缓缓退去的蒙古大军和一片狼藉的战场,脸上没有丝毫喜悦,只有无尽的疲惫和沉重。这一夜的冒险,虽然换来了暂时的安全,但也几乎打光了他最后的精锐,暴露了最后的底牌。

  而更让他心忧的是,史嵩之在目睹了“雷火”最后的使用和惨烈的战况后,看他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难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