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陷落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四川上空。尽管凌岳和王坚极力稳定局面,但恐慌的情绪依旧不可避免地在同盟各州蔓延开来。
荆襄已失,江南门户洞开,蒙古大军下一步会指向哪里?是顺流东下直接灭亡南宋朝廷,还是溯江西进,先扫平四川这个最后的抵抗堡垒?无论哪种选择,四川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同盟内部,人心浮动。一些原本就意志不坚的州县官员,开始暗中活动,甚至偷偷与蒙古方面接触,为自己预留后路。谣言再次四起,称凌岳和王坚即将放弃四川,退守滇黔,更有人煽动说抵抗只会招致屠城,不如早降。
值此危难之际,凌岳深知,必须拿出强有力的姿态和清晰的对策,才能稳住阵脚,凝聚人心。
他与王坚通过无线电进行了长时间的紧急磋商。
王坚电文:“荆襄既失,虏酋下一步必图我四川,以绝后患。合州钓鱼城已做好死战准备,然需全川同心,方有一线生机。”
凌岳回复:“王兄所言极是。当此存亡之秋,唯有坚定抗虏之志,整合全川之力,方有生机。我意,即刻召开同盟大会,共商应对之策,并向全川军民明志!”
很快,川蜀御虏同盟大会在夔州紧急召开。各州代表齐聚一堂,人人面色凝重,会场气氛压抑。
凌岳首先发言,他并未回避荆襄失利的惨痛现实,而是深刻分析了当前局势的严峻性,然后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坚定:“然,荆襄之失,非战之罪,乃朝廷昏聩、奸臣误国所致!我四川军民,自蒙哥入寇以来,浴血奋战,屡挫强敌,早已证明我等之血性!如今,临安指望不上,能靠的,只有我们自己!只有我等手中的刀枪,身后的城池,和胸中的一口气!”
“投降?”凌岳目光如电,扫过在场众人,“忽必烈或许会许你一时富贵,然胡虏凶残,岂会长久信守诺言?川蜀富庶,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块肥肉!一旦放下武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届时悔之晚矣!”
他猛地拔出佩剑,斩断案角:“岳在此立誓,与四川共存亡!鞑虏欲取四川,需从岳之尸体上踏过!亦请诸公思之,是愿苟且偷生而不得,还是愿奋起一搏,求个生路,留个青名?!”
凌岳的誓言,掷地有声,极大地震撼了在场众人。王坚的代表张珏也立刻起身,代表王坚表达了死守合州的决心。
同盟成员的士气被重新激发起来。会议很快通过了多项决议:
一、 发布《告全川军民书》,痛陈利害,宣誓抗虏到底,稳定民心士气。
二、 整合全川兵权,由凌岳和王坚统一指挥调度,建立更高效的联防体系。
三、 实行“焦土抗虏”政策,边境地区百姓内迁,实行坚壁清野,不给蒙古军留下任何补给。
四、 加大内部肃清力度,严惩通敌叛变者,奖励军功。
五、 倾尽全川物力财力,优先保障军需生产,尤其是箭矢、火油、粮食的储备。
一套组合拳下来,四川同盟不仅没有因荆襄失陷而崩溃,反而在凌岳和王坚的强力领导下,变得更加团结和坚韧,如同一只绷紧了弦的弓,准备迎接最后的决战。
然而,凌岳和王坚都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忽必烈整合了荆襄的降兵和资源,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四川。而这一次,来的将是比蒙哥时代更强大、更可怕的蒙古帝国全部战争机器。
四川,已成为了抗元最后的希望所在。一场决定华夏文明命运的终极决战,即将在这片土地上上演。
荆襄已失,江南门户洞开,蒙古大军下一步会指向哪里?是顺流东下直接灭亡南宋朝廷,还是溯江西进,先扫平四川这个最后的抵抗堡垒?无论哪种选择,四川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同盟内部,人心浮动。一些原本就意志不坚的州县官员,开始暗中活动,甚至偷偷与蒙古方面接触,为自己预留后路。谣言再次四起,称凌岳和王坚即将放弃四川,退守滇黔,更有人煽动说抵抗只会招致屠城,不如早降。
值此危难之际,凌岳深知,必须拿出强有力的姿态和清晰的对策,才能稳住阵脚,凝聚人心。
他与王坚通过无线电进行了长时间的紧急磋商。
王坚电文:“荆襄既失,虏酋下一步必图我四川,以绝后患。合州钓鱼城已做好死战准备,然需全川同心,方有一线生机。”
凌岳回复:“王兄所言极是。当此存亡之秋,唯有坚定抗虏之志,整合全川之力,方有生机。我意,即刻召开同盟大会,共商应对之策,并向全川军民明志!”
很快,川蜀御虏同盟大会在夔州紧急召开。各州代表齐聚一堂,人人面色凝重,会场气氛压抑。
凌岳首先发言,他并未回避荆襄失利的惨痛现实,而是深刻分析了当前局势的严峻性,然后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坚定:“然,荆襄之失,非战之罪,乃朝廷昏聩、奸臣误国所致!我四川军民,自蒙哥入寇以来,浴血奋战,屡挫强敌,早已证明我等之血性!如今,临安指望不上,能靠的,只有我们自己!只有我等手中的刀枪,身后的城池,和胸中的一口气!”
“投降?”凌岳目光如电,扫过在场众人,“忽必烈或许会许你一时富贵,然胡虏凶残,岂会长久信守诺言?川蜀富庶,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块肥肉!一旦放下武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届时悔之晚矣!”
他猛地拔出佩剑,斩断案角:“岳在此立誓,与四川共存亡!鞑虏欲取四川,需从岳之尸体上踏过!亦请诸公思之,是愿苟且偷生而不得,还是愿奋起一搏,求个生路,留个青名?!”
凌岳的誓言,掷地有声,极大地震撼了在场众人。王坚的代表张珏也立刻起身,代表王坚表达了死守合州的决心。
同盟成员的士气被重新激发起来。会议很快通过了多项决议:
一、 发布《告全川军民书》,痛陈利害,宣誓抗虏到底,稳定民心士气。
二、 整合全川兵权,由凌岳和王坚统一指挥调度,建立更高效的联防体系。
三、 实行“焦土抗虏”政策,边境地区百姓内迁,实行坚壁清野,不给蒙古军留下任何补给。
四、 加大内部肃清力度,严惩通敌叛变者,奖励军功。
五、 倾尽全川物力财力,优先保障军需生产,尤其是箭矢、火油、粮食的储备。
一套组合拳下来,四川同盟不仅没有因荆襄失陷而崩溃,反而在凌岳和王坚的强力领导下,变得更加团结和坚韧,如同一只绷紧了弦的弓,准备迎接最后的决战。
然而,凌岳和王坚都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忽必烈整合了荆襄的降兵和资源,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四川。而这一次,来的将是比蒙哥时代更强大、更可怕的蒙古帝国全部战争机器。
四川,已成为了抗元最后的希望所在。一场决定华夏文明命运的终极决战,即将在这片土地上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