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四川制置使司的正式文书,以一种倨傲而冰冷的姿态,被送到了鹰嘴岩堡垒,旋即由快马加鞭呈送至凌岳面前。
文书并非以平等的口吻书写,而是以上对下的“谕令”形式。制置使吕文德在文中首先居高临下地“嘉许”了凌岳部“心向王化,助剿鞑虏”的“忠义之举”,随即笔锋一转,严厉斥责其“私据险隘,擅开边市,僭越规制”,责令其即刻解散部队,交出所占之地及一应“奇技淫巧”之物,首领人物需亲往成都“听候委用”,否则“天兵一至,玉石俱焚”。
通篇充斥着官僚的傲慢、猜忌和威胁,丝毫没有提及王坚之前沟通的默契,更没有一丝一毫对共同抗蒙大局的考量。
“好一个吕文德!好一个‘听候委用’!”王坚(己方)看完文书,气得脸色铁青,“这分明是想吞并我们,卸磨杀驴!”
冉琎长叹一声:“吕文德此举,倒也不出所料。此人门户之见极深,又欲借此战功巩固权位,岂容我等不受掌控之力盘踞侧翼?王坚将军(钓鱼城)的日子,恐怕也更难过了。”
凌岳的反应却出乎意料的平静。他早已对南宋官僚体系的腐朽不抱任何幻想。这份文书,与其说是威胁,不如说是证实了他的判断——指望从官方获得支持和认可是不可能的,唯有自身强大,才能赢得尊重,或者……让他们不得不妥协。
“文书之事,不必理会。”凌岳将文书随手丢在一边,“鹰嘴岩堡垒照常运行,与四川的贸易,只要王坚将军那边还能维持,就继续做。吕文德现在的主要精力还在应对蒙古残部和内部倾轧上,短时间内无力西顾。”
他看向凌一:“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能打破实力平衡的东西。能量武器的进展如何?”
凌一摇了摇头:“能量核心小型化和稳定输出仍是瓶颈,‘惊蛰弩’和‘雷震子’已是当前技术极限。短期内难以实现质的突破。”
技术的壁垒,再次冰冷地横亘在面前。凌岳皱紧了眉头。没有决定性的力量,就只能永远在夹缝中挣扎,被动应对各方势力的打压。
就在众人因技术瓶颈和外部压力而感到压抑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却来自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领域——火药。
一名原本在匠作营负责配制黑火药的年轻工匠,名叫铁蛋,在一次意外的操作中,将不同批次、不同颗粒度的火药成分(硝酸钾、硫磺、木炭)混合时,比例发生了细微偏差,又因搅拌不均,导致锅内局部温度过高,险些引发事故。
在紧急处理后,凌一按照规定对这批“废料”进行检验,却惊讶地发现,这批混合不均、看似失败的火药,其燃烧速度和爆发力,在局部测试中竟然超出了现有最佳配方的15%!
这个发现立刻引起了凌一的高度重视。他重复了铁蛋的“错误”流程,经过反复试验和分析,发现并非比例偏差,而是那种不均匀的、不同颗粒度成分的物理混合状态,在点燃时形成了更高效的能量释放通道!
“这不是配方问题,是物理结构问题!”凌一得出了结论,“通过控制不同成分的颗粒度和混合方式,形成最佳的孔隙率和燃烧面,可以显着提升火药威力!”
基于这个发现,凌一立刻带领团队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关。他们设计了新的研磨和筛分工艺,精确控制三种成分的颗粒度,并试验了多种混合方式(包括湿混、压制成型再破碎等)。最终,得到了一种外观呈现灰白色、颗粒均匀且坚硬的“新型颗粒化黑火药”。
测试结果令人振奋:新型火药的燃烧速度、爆压和稳定性全面超越旧式粉末黑火药,威力提升接近30%,且更不易受潮,便于运输和储存!
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意味着同样重量的火药,可以造成更大的破坏;同样大小的炮膛或爆炸装置,可以拥有更远的射程或更强的威力!
“立刻全面投产新型火药!优先替换所有‘震天雷’、地雷和弩炮的发射药!”凌岳欣喜地下令。这虽然不是能量武器那样的降维打击,却是实实在在的、可以立刻提升整体军事实力的技术进步。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制造更大口径的火器了。”凌一提出了更大胆的想法,“有了威力更大的发射药,之前因火药威力不足而搁置的‘轻型火炮’计划,或许可以重新启动。”
“准!”凌岳毫不犹豫地支持,“集中资源,优先研制一款可以伴随军队行动的中小型火炮!哪怕只能发射实心铁弹,也是战场上的利器!”
黑火药的突破,如同给疲惫的基地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匠作营再次开足马力,新的研磨作坊和颗粒化生产线被建立起来。整个基地都回荡着新的希望。
然而,科技的进步并不能直接化解外部的阴谋。凌八再次带来了关于夔州府的消息。
赵汝暨勾结“翻江龙”李宝失败后,并未死心。他似乎与蒙古方面的接触取得了进展,兀良合台方面默许了他对凌岳的“讨伐”,并可能提供了一些情报支持。夔州府的军队调动更加频繁,大量征召民夫,加固城防,囤积物资,一副即将大举西进的架势。
“赵汝暨是铁了心要当这个马前卒了。”凌岳目光冰冷,“也好,正好用他来试试我们新火药的威力!”
“主公,是否先发制人?”王坚请战。
“不。”凌岳摇头,“让他来攻。我们以逸待劳,正好借夔州府这块磨刀石,锤炼我们的新军,检验我们的新武器!”
他看向地图上夔州府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这一次,要打得他再也翻不了身!”
文书并非以平等的口吻书写,而是以上对下的“谕令”形式。制置使吕文德在文中首先居高临下地“嘉许”了凌岳部“心向王化,助剿鞑虏”的“忠义之举”,随即笔锋一转,严厉斥责其“私据险隘,擅开边市,僭越规制”,责令其即刻解散部队,交出所占之地及一应“奇技淫巧”之物,首领人物需亲往成都“听候委用”,否则“天兵一至,玉石俱焚”。
通篇充斥着官僚的傲慢、猜忌和威胁,丝毫没有提及王坚之前沟通的默契,更没有一丝一毫对共同抗蒙大局的考量。
“好一个吕文德!好一个‘听候委用’!”王坚(己方)看完文书,气得脸色铁青,“这分明是想吞并我们,卸磨杀驴!”
冉琎长叹一声:“吕文德此举,倒也不出所料。此人门户之见极深,又欲借此战功巩固权位,岂容我等不受掌控之力盘踞侧翼?王坚将军(钓鱼城)的日子,恐怕也更难过了。”
凌岳的反应却出乎意料的平静。他早已对南宋官僚体系的腐朽不抱任何幻想。这份文书,与其说是威胁,不如说是证实了他的判断——指望从官方获得支持和认可是不可能的,唯有自身强大,才能赢得尊重,或者……让他们不得不妥协。
“文书之事,不必理会。”凌岳将文书随手丢在一边,“鹰嘴岩堡垒照常运行,与四川的贸易,只要王坚将军那边还能维持,就继续做。吕文德现在的主要精力还在应对蒙古残部和内部倾轧上,短时间内无力西顾。”
他看向凌一:“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能打破实力平衡的东西。能量武器的进展如何?”
凌一摇了摇头:“能量核心小型化和稳定输出仍是瓶颈,‘惊蛰弩’和‘雷震子’已是当前技术极限。短期内难以实现质的突破。”
技术的壁垒,再次冰冷地横亘在面前。凌岳皱紧了眉头。没有决定性的力量,就只能永远在夹缝中挣扎,被动应对各方势力的打压。
就在众人因技术瓶颈和外部压力而感到压抑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却来自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领域——火药。
一名原本在匠作营负责配制黑火药的年轻工匠,名叫铁蛋,在一次意外的操作中,将不同批次、不同颗粒度的火药成分(硝酸钾、硫磺、木炭)混合时,比例发生了细微偏差,又因搅拌不均,导致锅内局部温度过高,险些引发事故。
在紧急处理后,凌一按照规定对这批“废料”进行检验,却惊讶地发现,这批混合不均、看似失败的火药,其燃烧速度和爆发力,在局部测试中竟然超出了现有最佳配方的15%!
这个发现立刻引起了凌一的高度重视。他重复了铁蛋的“错误”流程,经过反复试验和分析,发现并非比例偏差,而是那种不均匀的、不同颗粒度成分的物理混合状态,在点燃时形成了更高效的能量释放通道!
“这不是配方问题,是物理结构问题!”凌一得出了结论,“通过控制不同成分的颗粒度和混合方式,形成最佳的孔隙率和燃烧面,可以显着提升火药威力!”
基于这个发现,凌一立刻带领团队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关。他们设计了新的研磨和筛分工艺,精确控制三种成分的颗粒度,并试验了多种混合方式(包括湿混、压制成型再破碎等)。最终,得到了一种外观呈现灰白色、颗粒均匀且坚硬的“新型颗粒化黑火药”。
测试结果令人振奋:新型火药的燃烧速度、爆压和稳定性全面超越旧式粉末黑火药,威力提升接近30%,且更不易受潮,便于运输和储存!
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意味着同样重量的火药,可以造成更大的破坏;同样大小的炮膛或爆炸装置,可以拥有更远的射程或更强的威力!
“立刻全面投产新型火药!优先替换所有‘震天雷’、地雷和弩炮的发射药!”凌岳欣喜地下令。这虽然不是能量武器那样的降维打击,却是实实在在的、可以立刻提升整体军事实力的技术进步。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制造更大口径的火器了。”凌一提出了更大胆的想法,“有了威力更大的发射药,之前因火药威力不足而搁置的‘轻型火炮’计划,或许可以重新启动。”
“准!”凌岳毫不犹豫地支持,“集中资源,优先研制一款可以伴随军队行动的中小型火炮!哪怕只能发射实心铁弹,也是战场上的利器!”
黑火药的突破,如同给疲惫的基地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匠作营再次开足马力,新的研磨作坊和颗粒化生产线被建立起来。整个基地都回荡着新的希望。
然而,科技的进步并不能直接化解外部的阴谋。凌八再次带来了关于夔州府的消息。
赵汝暨勾结“翻江龙”李宝失败后,并未死心。他似乎与蒙古方面的接触取得了进展,兀良合台方面默许了他对凌岳的“讨伐”,并可能提供了一些情报支持。夔州府的军队调动更加频繁,大量征召民夫,加固城防,囤积物资,一副即将大举西进的架势。
“赵汝暨是铁了心要当这个马前卒了。”凌岳目光冰冷,“也好,正好用他来试试我们新火药的威力!”
“主公,是否先发制人?”王坚请战。
“不。”凌岳摇头,“让他来攻。我们以逸待劳,正好借夔州府这块磨刀石,锤炼我们的新军,检验我们的新武器!”
他看向地图上夔州府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这一次,要打得他再也翻不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