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汗驾崩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以惊人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扩散,最终也传到了夔门深山这片相对闭塞的天地。当凌八通过多条情报渠道交叉验证,最终确认这一惊天动地的消息时,整个领导层都被震动了。
中军帐内,油灯的光芒摇曳不定,映照着凌岳、王坚、冉琎、凌一等人凝重而复杂的脸庞。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紧张和不确定性。
“消息……确实吗?”王坚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难以置信。他身为宋将,与蒙古血战多年,深知蒙哥汗的死意味着什么。那是压在所有宋人头顶最大的一座山,如今,山崩了!
“九成为真。”凌八的声音依旧冷静,“蒙古西路军已停止对钓鱼城的围攻,各部皆有异动,斥候回报其营中时有骚乱,且高级将领往来频繁,气氛诡异。围攻江陵的兀良合台部,攻势也已明显放缓,部分前锋甚至有后撤迹象。”
冉琎捋着胡须,眼中闪烁着精光:“天崩地裂,天崩地裂啊!蒙哥一死,蒙古内部必生大变!忽必烈、阿里不哥……诸王争位,龙庭空虚,此乃天赐我大宋喘息之机!亦是……我辈趁势而起之良机!”他将目光投向凌岳。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凌岳身上。这位神秘的主公,将如何决断?
凌岳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大脑飞速运转。历史的车轮在这里发生了剧烈的偏转,而他,正站在这个拐点上。
他知道,蒙哥死后,蒙古确实陷入了短暂的内乱,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给了南宋喘息之机。但这段窗口期并不会太长,无论谁最终胜出,整合力量后的蒙古都将卷土重来,并且因为大汗之死而变得更加狂暴和残酷。
对于他的基地而言,这既是巨大的机遇,也是空前的危机。
机遇在于:北方压力骤减,兀良合台很可能被迫后撤或采取守势,来自蒙古主力的直接威胁短时间内解除。这给了他宝贵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同时,蒙古内乱,各地守备空虚,正是向外扩张、吸纳人口资源的大好时机。甚至……可以尝试与一些地区的南宋残余力量接触。
危机在于:蒙古内部的权力斗争结果难料,但无论谁上台,他这支屡屡让蒙古吃亏的“山匪”力量,必然会被列为重点清除目标。未来的报复只会更猛烈。此外,南宋朝廷和周边军阀会如何反应?是会联合抗蒙,还是会趁机内斗,甚至将他视为威胁而加以打压?
“机遇稍纵即逝,危机如影随形。”凌岳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而决断,“我们不能浪费大汗用命给我们换来的这点时间。”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策略调整如下:
“第一,对外扩张!王都统制,你伤愈不久,但此事仍需你主导。以‘追剿蒙鞑溃兵,光复失地’为名,兵分两路:一路向北,趁虚收复归州、巴东等夔州路北部失陷州县,吸纳流民,扩大战略纵深!一路向西,渗透入四川境内,与钓鱼城等仍在抵抗的据点取得联系,试探合作可能!记住,以吸纳人口、资源为主,暂避坚城,速战速决!”
“第二,内部加速!凌一,能量研究和军工生产必须再提速!我需要更多、更好的武器!尤其是火药和那种能量武器!新式农作物的试种要扩大范围,尽快推广!”
“第三,外交试探!冉先生,以我的名义,草拟文书,分别送往夔州府赵汝暨和四川制置使司!给赵汝暨的,语气可强硬些,责令其提供粮草军械,‘共抗国难’。给四川那边的,语气要恭敬,表达协同抗敌、愿听调遣(名义上)的意愿,探其虚实!”
“第四,情报优先!凌八,动用一切手段,严密监控蒙古各路大军动向,尤其是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两派的斗争情况!我要知道谁占上风,他们的军队调往何处!”
一系列命令清晰明确,既有大胆的进取,也有谨慎的试探。
王坚听得热血沸腾,抱拳道:“末将遵命!必不负主公所托!”他终于等到了主动出击的这一天。
冉琎也点头领命:“属下即刻去办。此乃纵横捭阖之良机。”
众人领命而去,中军帐内只剩下凌岳和凌一。
“凌一,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凌岳看着地图上广袤的区域,低声道,“蒙哥的死,只是按下了暂停键。下一次风暴来临之时,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力量自保,甚至……反击。”
“明白。第二代能量激发装置原型机预计三十日内可完成组装测试。钨钢工具的应用已使精密零件加工效率提升17%。”凌一汇报着进展。
“还不够,要更快。”凌岳目光深邃。
基地这台战争机器,再次以更高的速度运转起来。王坚不顾伤势未愈,亲自披挂上阵,率领经过休整和补充的部队,如同出柙猛虎,扑向北方和西方。正如凌岳所料,蒙古军心浮动,守备松懈,许多小县城和据点几乎一触即溃,大量的粮食、物资和人口被源源不断地运回基地。
冉琎的外交文书也起到了效果。赵汝暨被凌岳“责令”提供粮草的要求吓得够呛,既不敢拒绝,又舍不得真给,最后磨磨蹭蹭送来了少量陈粮旧械,试图敷衍了事。而四川制置使司那边则反应暧昧,回了一封不痛不痒、充满官样文章的文书,既未明确拒绝合作,也未给予任何实质支持,显然对这支突然冒出来的“山神”势力充满疑虑和警惕。
凌岳并不意外。乱世之中,谁都有自己的算盘。
然而,就在扩张行动顺利进行时,凌八带回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关于四川钓鱼城。
中军帐内,油灯的光芒摇曳不定,映照着凌岳、王坚、冉琎、凌一等人凝重而复杂的脸庞。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紧张和不确定性。
“消息……确实吗?”王坚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难以置信。他身为宋将,与蒙古血战多年,深知蒙哥汗的死意味着什么。那是压在所有宋人头顶最大的一座山,如今,山崩了!
“九成为真。”凌八的声音依旧冷静,“蒙古西路军已停止对钓鱼城的围攻,各部皆有异动,斥候回报其营中时有骚乱,且高级将领往来频繁,气氛诡异。围攻江陵的兀良合台部,攻势也已明显放缓,部分前锋甚至有后撤迹象。”
冉琎捋着胡须,眼中闪烁着精光:“天崩地裂,天崩地裂啊!蒙哥一死,蒙古内部必生大变!忽必烈、阿里不哥……诸王争位,龙庭空虚,此乃天赐我大宋喘息之机!亦是……我辈趁势而起之良机!”他将目光投向凌岳。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凌岳身上。这位神秘的主公,将如何决断?
凌岳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大脑飞速运转。历史的车轮在这里发生了剧烈的偏转,而他,正站在这个拐点上。
他知道,蒙哥死后,蒙古确实陷入了短暂的内乱,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给了南宋喘息之机。但这段窗口期并不会太长,无论谁最终胜出,整合力量后的蒙古都将卷土重来,并且因为大汗之死而变得更加狂暴和残酷。
对于他的基地而言,这既是巨大的机遇,也是空前的危机。
机遇在于:北方压力骤减,兀良合台很可能被迫后撤或采取守势,来自蒙古主力的直接威胁短时间内解除。这给了他宝贵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同时,蒙古内乱,各地守备空虚,正是向外扩张、吸纳人口资源的大好时机。甚至……可以尝试与一些地区的南宋残余力量接触。
危机在于:蒙古内部的权力斗争结果难料,但无论谁上台,他这支屡屡让蒙古吃亏的“山匪”力量,必然会被列为重点清除目标。未来的报复只会更猛烈。此外,南宋朝廷和周边军阀会如何反应?是会联合抗蒙,还是会趁机内斗,甚至将他视为威胁而加以打压?
“机遇稍纵即逝,危机如影随形。”凌岳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而决断,“我们不能浪费大汗用命给我们换来的这点时间。”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策略调整如下:
“第一,对外扩张!王都统制,你伤愈不久,但此事仍需你主导。以‘追剿蒙鞑溃兵,光复失地’为名,兵分两路:一路向北,趁虚收复归州、巴东等夔州路北部失陷州县,吸纳流民,扩大战略纵深!一路向西,渗透入四川境内,与钓鱼城等仍在抵抗的据点取得联系,试探合作可能!记住,以吸纳人口、资源为主,暂避坚城,速战速决!”
“第二,内部加速!凌一,能量研究和军工生产必须再提速!我需要更多、更好的武器!尤其是火药和那种能量武器!新式农作物的试种要扩大范围,尽快推广!”
“第三,外交试探!冉先生,以我的名义,草拟文书,分别送往夔州府赵汝暨和四川制置使司!给赵汝暨的,语气可强硬些,责令其提供粮草军械,‘共抗国难’。给四川那边的,语气要恭敬,表达协同抗敌、愿听调遣(名义上)的意愿,探其虚实!”
“第四,情报优先!凌八,动用一切手段,严密监控蒙古各路大军动向,尤其是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两派的斗争情况!我要知道谁占上风,他们的军队调往何处!”
一系列命令清晰明确,既有大胆的进取,也有谨慎的试探。
王坚听得热血沸腾,抱拳道:“末将遵命!必不负主公所托!”他终于等到了主动出击的这一天。
冉琎也点头领命:“属下即刻去办。此乃纵横捭阖之良机。”
众人领命而去,中军帐内只剩下凌岳和凌一。
“凌一,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凌岳看着地图上广袤的区域,低声道,“蒙哥的死,只是按下了暂停键。下一次风暴来临之时,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力量自保,甚至……反击。”
“明白。第二代能量激发装置原型机预计三十日内可完成组装测试。钨钢工具的应用已使精密零件加工效率提升17%。”凌一汇报着进展。
“还不够,要更快。”凌岳目光深邃。
基地这台战争机器,再次以更高的速度运转起来。王坚不顾伤势未愈,亲自披挂上阵,率领经过休整和补充的部队,如同出柙猛虎,扑向北方和西方。正如凌岳所料,蒙古军心浮动,守备松懈,许多小县城和据点几乎一触即溃,大量的粮食、物资和人口被源源不断地运回基地。
冉琎的外交文书也起到了效果。赵汝暨被凌岳“责令”提供粮草的要求吓得够呛,既不敢拒绝,又舍不得真给,最后磨磨蹭蹭送来了少量陈粮旧械,试图敷衍了事。而四川制置使司那边则反应暧昧,回了一封不痛不痒、充满官样文章的文书,既未明确拒绝合作,也未给予任何实质支持,显然对这支突然冒出来的“山神”势力充满疑虑和警惕。
凌岳并不意外。乱世之中,谁都有自己的算盘。
然而,就在扩张行动顺利进行时,凌八带回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关于四川钓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