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科技突破与人心向背-《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

  成功粉碎“黑鹞”小队的阴谋并挖出内奸,让夔州内部为之一清,军民士气再次大振。凌岳的威望达到新的高度,人们更加坚信追随凌将军是正确的选择。

  外部压力暂时减轻(吕文德偷鸡不成蚀把米,短时间内难以组织新的行动),凌岳得以将更多精力放回内政和科技发展上。

  鹰嘴岩基地传来重大好消息:在能源矩阵稳定运行和次级能量晶体技术逐步成熟的基础上,材料实验室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他们利用本地一种特殊的黏土和石灰石,经过能量场催化煅烧,成功合成了性能接近现代水泥的“硅酸盐胶凝材料”!虽然初期产量不高,但其优异的凝固性、强度和耐水性,远远超越了当前时代的任何建筑材料。

  几乎同时,冶金作坊在稳定能源的支持下,通过改进的“坩埚炼钢法”和简单的“轧制”工艺,成功实现了小批量、质量稳定的“中碳钢”生产!这种钢材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远超之前的百炼钢,是制造武器、盔甲、机械零件的理想材料!

  水泥和钢材的突破,意义极其重大!它们意味着凌岳势力在基础材料领域迈出了跨越时代的一步,为未来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筑城、修路、水利)、更先进的机械制造乃至军事装备的升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凌岳大喜,重奖了相关的研究人员和工匠。他立刻下令:建立水泥窑和轧钢工坊,扩大生产!优先用于夔州城防的加固和修复(使用水泥砂浆砌筑,速度和质量远超以往),并开始尝试制造一些更精密的机床部件和武器原型。

  科技的突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也进一步凝聚了人心。人们看到破损的城墙被快速、坚固地修复,看到工坊里诞生出更加强韧的刀剑和工具,对未来的信心更加充足。那种曾经浮现的浮躁和自满情绪,被一种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所取代。

  与此同时,凌岳将吕文德通敌的部分证据(经过筛选),通过姚因等渠道,在四川官场和士绅阶层中悄悄散布开来。虽然缺乏直接指向吕文德的铁证(如亲笔信),但“黑鹞”队员的口供、吕文德异常的资金往来、以及其针对抗虏功臣的种种行为,相互印证,形成了一条清晰的逻辑链,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凌岳的指控。

  人心向背,正在发生微妙而深刻的转变。许多原本中立甚至偏向吕文德的官员士绅,开始保持距离,暗中与夔州方面接触。吕文德在四川的统治基础,正在加速瓦解。

  王坚在收到凌岳送去的详细情报和部分物证后,也终于做出了明确的表态。他再次派遣张珏为信使,秘密抵达夔州。

  “凌将军,”张珏这次的态度更加恭敬,“王都统制让我转告您,吕文德倒行逆施,通敌卖国,天理难容!合州军民,愿与将军共进退!若吕文德再敢来犯,我合州必不会坐视!此外,这是都统制让我交给您的,乃合州这些年积攒的部分粮饷和药材,略尽绵薄之力!”

  这是王坚最实质性的支持表态!不仅道义上站在凌岳一边,更提供了宝贵的物资援助!

  凌岳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有了王坚的明确支持,他在四川就不再是孤军奋战,应对吕文德的底气足了许多。

  “多谢王将军高义!岳感激不尽!”凌岳郑重接过礼单,“请张将军回复王将军,岳必不负所托,携手共保川蜀!待铲除国贼,岳必亲往合州,与王将军把酒言欢!”

  送走张珏,凌岳心情激荡。内部隐患清除,科技取得突破,外部获得强援,形势正在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然而,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吕文德绝不会坐以待毙,忽必烈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南图。更大的风暴,或许还在后面。

  他必须利用这段宝贵的和平时期,加速发展,将夔州真正打造成为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一个未来争霸天下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