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赤壁寒夜藏杀机 黄盖点火焚连环-《梦动三国》

  (旁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赤壁的夜浓如墨,长江的水寒似冰。曹操的火把在船楼摇曳,映着他期盼归降的笑;黄盖的战船在暗处潜行,藏着焚营灭敌的心。当东风骤起,火蛇缠上铁索,当刀光剑影撕裂夜幕,当残兵血染红江水,这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火,终于将曹操的一统梦,烧得只剩残烟。

  一、寒夜迎降:孟德登楼燃炬引 赤壁江寒藏诡谲

  赤壁北岸的曹军水寨,夜已深。江风裹着寒气,吹得船楼的旌旗“猎猎”作响,曹操却毫无倦意,身着锦袍,站在主舰的船楼之上,手中握着黄盖的降信,目光紧盯着南岸的方向。

  “丞相,已过丑时,黄盖怎么还没来?”许褚站在身后,低声问道。他裹紧了铠甲,江风还是吹得他脸颊生疼。

  曹操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指着江面:“黄盖献寨归降,需避开东吴巡逻水师,来迟些正常。传我令,所有战船点燃火把,列成‘引路阵’,让黄盖能看清方位!”

  军令传下,曹军的连环战船上顿时亮起数千支火把,火光映红了江面,像一条蜿蜒的火龙,从水寨一直延伸到江心。曹操扶着船楼的栏杆,看着跳动的火光,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他仿佛已看到黄盖率船归降,自己率大军过江,一举踏平江东的场景。

  江面上,寒气凝结成雾,模糊了远处的景象。只有火把的光穿透雾层,在水面投下晃动的光影。曹操身旁的程昱眉头微皱,总觉得这夜色太过安静,安静得有些诡异:“丞相,这雾太大,若黄盖真是诈降,我们难以及时应对……”

  “仲德又多虑了!”曹操打断他,“黄盖被周瑜杖责,心怀怨恨,归降是真心;何况庞统的连环计已显威,就算有诈,我们的战船稳如平地,还怕他不成?”

  程昱还想再劝,却见远处的雾中,隐隐出现了二十艘战船的影子,船头插着白色的旗帜——正是黄盖约定的“降旗”。“来了!黄盖来了!”曹操大喜,连忙下令,“打开水寨闸门,放他们进来!”

  二、火船骤至:黄盖点火焚连环 东风卷焰吞曹营

  雾中的战船越来越近,正是黄盖率领的“降船”。船头的白旗在火光下格外显眼,船上的士兵低着头,看似“归降”的顺从,实则都紧握着手中的火种。

  黄盖站在主舰的船头,看着曹军水寨的火把阵,眼中闪过一丝冷厉。他低声对副将道:“待靠近三十丈,立刻点火!记住,点火后跳上小船,快撤!”

  “遵令!”副将点头,悄悄将火种分给各船的士兵。

  战船缓缓驶入曹军的火把阵,曹操在船楼上高声喊道:“公覆!辛苦你了!归降之后,我定封你为征南将军!”

  黄盖假意拱手:“谢丞相!末将带了些粮草,献予丞相!”说话间,战船已靠近曹军的连环战船,距离不过二十丈。

  “点火!”黄盖突然大喝一声。早已准备好的士兵立刻点燃火种,抛向船舱——船舱内的干柴、火油遇火即燃,“轰”的一声,二十艘战船瞬间变成了火船!

  “不好!是诈降!”曹操在船楼上大惊失色,连忙下令,“快!撞开火船!弓箭手射击!”

  可一切都晚了——就在此时,东南风骤起,风力越来越大,火船借着风势,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曹军的连环战船。铁索将战船连在一起,根本无法分开,火船“砰”的一声撞在连环战船上,火焰立刻蔓延开来,顺着铁索烧向其他战船。

  “跳船!快跳船!”曹军士兵惊慌失措,纷纷跳入冰冷的江水中。可江面上的火油也着了火,水面变成了火海,跳船的士兵要么被烧死,要么被淹死。

  黄盖看着熊熊大火,冷笑一声,纵身跳入船尾的小船,副将立刻划桨,朝着南岸的东吴水师而去。火光照亮了他的脸,上面满是复仇的快意——周瑜的杖责没有白受,这场大火,终将烧毁曹操的霸业。

  三、孔明脱身:七星台后循密道 子龙射柳惊追兵

  就在黄盖点火的同时,南岸的七星台上,诸葛亮已结束“作法”。他趁着曹军大乱、东吴士兵注意力被火光吸引,悄悄从台后的密道离开,钻进了密林中的快船。赵云早已在船上等候,见诸葛亮上来,立刻下令:“开船!往夏口方向走!”

  快船顺着东南风,很快驶离了赤壁南岸。可刚走不远,身后就传来马蹄声——丁奉、徐盛率三百士兵追来了,他们看到七星台空无一人,立刻猜到诸葛亮已乘船逃走,便征用了一艘东吴的巡哨船,顺着江面追击。

  “孔明先生,快停下!都督有请!”丁奉站在巡哨船上,高声喊道。

  诸葛亮站在船头,冷冷道:“我与你家都督有约,借完东风便归夏口,为何阻拦?”

  徐盛冷笑:“都督有令,先生需留下议事!若再不停船,休怪我们不客气!”说着,就要下令放箭。

  “谁敢!”赵云突然上前,手中的龙胆亮银枪换成了弓箭。他拉弓搭箭,瞄准岸边一根随风摆动的柳枝——那柳枝在百米之外,细如发丝,在夜色中几乎看不清。

  “咻!”箭如流星,精准地射断了柳枝。断枝“噗通”一声落入江中,溅起水花。赵云收弓,冷声道:“我家丞相念在孙刘联盟,不愿伤尔等性命,这一箭是警示!若再追赶,下一支箭,可就没这么客气了!”

  丁奉、徐盛看着断落的柳枝,心中大惊——百米外射断细枝,这箭术堪称“神乎其技”!他们知道不是赵云的对手,又怕真伤了和气,坏了联盟,只能眼睁睁看着快船远去。“撤!回禀都督!”徐盛咬牙下令,巡哨船调转船头,返回南岸。

  四、鏖战赤壁:吴将挥刀斩曹将 夏侯死战护孟德

  赤壁的江面上,大火已蔓延至整个曹军水寨。连环战船一艘接一艘燃起,火光冲天,照亮了整个夜空。周瑜率东吴水师主力赶来,下令:“全军出击!斩杀曹操!”

  程普率左队水师,挥舞着大刀,冲上一艘燃烧的曹军战船。曹营偏将李虎(虚构人物,许褚麾下)挥刀迎战:“吴狗休狂!”两人刀刀相撞,火星四溅。程普的“破浪刀法”专克水战,三招过后,一刀劈中李虎的肩膀,李虎惨叫一声,落入火海。

  甘宁率右队水师,手持双戟,跳上另一艘战船。曹军校尉王忠(虚构人物)刚要逃跑,被甘宁一戟刺穿后背,当场殒命。“降者免死!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甘宁高声喊道,曹军士兵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吕莫言则率中路水师,用“落英廿二式”的枪法,缠住曹军的巡逻战船。他的梨花枪如梨花纷飞,枪尖所到之处,曹兵纷纷倒地。曹营将领夏侯烈(虚构人物,夏侯惇堂弟,善使大刀)见状,催船冲来:“匹夫!敢伤我军弟兄,吃我一刀!”

  吕莫言冷笑,梨花枪使出“花绽江心”,枪尖直刺夏侯烈的胸口。夏侯烈挥刀格挡,却被枪尖划破手臂。“好枪法!”夏侯烈怒喝,大刀使出“横扫千军”,逼得吕莫言后退半步。两人在燃烧的战船上激战十余回合,吕莫言抓住破绽,一枪刺穿夏侯烈的大腿。

  就在此时,曹操的主舰也燃起了大火。许褚护着曹操,跳上一艘小船,想要突围。夏侯烈见主舰着火,不顾伤势,催船挡在曹操的小船前:“丞相快走!末将断后!”他挥刀迎战追来的东吴士兵,砍倒数人,却被乱箭射中后背。

  “将军!”曹兵们大喊,夏侯烈却咳出一口鲜血,用尽最后力气喊道:“保护丞相!杀出去!”说完,倒在船上,气绝身亡。曹操看着夏侯烈的尸体,眼中满是悲痛,却只能咬牙下令:“快!往乌林方向撤!”

  五、吴损亦重:周泰浴血护公瑾 曹军顽抗挫吴锋

  东吴水师虽占尽优势,却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曹军的北方士兵虽不习水战,却个个悍不畏死,在燃烧的战船上与东吴士兵死战,不少东吴将领都在此战中受伤。

  周瑜的主舰上,曹营死士突然登船,手持短刀,朝着周瑜冲来。“都督小心!”周泰(东吴猛将)见状,立刻挡在周瑜身前,赤手空拳与死士搏斗。死士的短刀划中周泰的手臂,鲜血直流,周泰却不顾伤势,一拳打死死士,又转身挡住另一人的攻击。

  “公绩(周泰字)!”周瑜拔出断水剑,与周泰并肩作战,“这些曹兵顽抗到底,我们不可大意!”两人配合默契,斩杀数名死士,却也被死士的拼死反击逼得连连后退。

  另一边,程普的战船被曹军的火船撞上,船身开始倾斜。“快撤到其他船上去!”程普下令,士兵们纷纷跳向旁边的战船。程普最后一个跳离,却被掉落的燃烧木板砸中肩膀,烧伤了一片皮肉。

  甘宁的双戟也在激战中折断,只能捡起曹军的长枪继续作战。他看着身边倒下的东吴士兵,眉头紧皱:“曹操的士兵果然顽强,再打下去,我们的损失会更大!”

  周瑜看着江面的惨状——东吴水师已折损近千士兵,数名偏将战死,周泰、程普等人受伤,而曹军虽大败,却仍有数千残兵护着曹操往乌林撤退。他叹了口气,下令:“停止追击!收拾残部,返回南岸!”

  东吴士兵们听到命令,纷纷停下攻击。江面上,大火还在燃烧,漂浮着战船的残骸和士兵的尸体,江水被鲜血染红,散发着刺鼻的焦糊味。这场大火,不仅烧毁了曹操的连环战船,也让东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六、残部突围:孟德丧胆逃乌林 徐庶流言助脱身

  曹操在许褚的保护下,率数千残兵逃到乌林。他站在岸边,回头望着赤壁方向的火光,心中满是绝望——百万大军,竟败于一场大火;连环战船,成了焚身的锁链;黄盖的归降,竟是致命的骗局。

  “丞相,我们现在怎么办?”许褚单膝跪地,声音沙哑。他的铠甲已被烧得残破,脸上满是烟灰和血迹。

  曹操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悲痛:“传我令,残部休整片刻,往南郡方向撤退!徐庶已去西凉御马腾,我们需尽快返回荆州,重整旗鼓!”

  就在此时,斥候来报:“丞相,孙刘联军没有追击!东吴水师已返回南岸,刘备的军队也在夏口按兵不动!”

  曹操一愣,随即明白过来——东吴损失不小,无力追击;刘备兵力薄弱,也不敢贸然出击。他松了口气,却又感到一阵屈辱:“我曹操征战一生,从未败得如此狼狈!此仇,我必报!”

  他不知道,徐庶散布的“马腾袭许都”流言,也帮了他大忙——周瑜本想派吕莫言率水师继续追击,却听闻“西凉战事起,曹操可能回援许都”,担心曹操设伏,便放弃了追击。

  夜色渐淡,东方泛起鱼肚白。曹操率残部,拖着疲惫的步伐,往南郡而去。赤壁的火光渐渐熄灭,只留下浓浓的黑烟,笼罩在长江上空,像是为这场惨败,画上了一个沉重的句号。

  (旁白):赤壁的大火烧尽了曹操的霸业梦,却烧不灭乱世的纷争。周瑜的断水剑染着胜利的血,也沾着损失的痛;曹操的锦袍蒙着烟灰,却藏着复仇的心;诸葛亮的羽扇已远,刘备的雄心渐起。当残烟散去,江水复归平静,“三分天下”的格局,终于在这场大火的余烬中,清晰地浮现——而华容道的等待,南郡的争夺,荆州的划分,将是这场乱世棋局的下一轮落子。

  接下来,曹操在撤退途中会遭遇华容道的埋伏吗?刘备会趁机夺取荆州吗?周瑜因赤壁损失惨重,会如何调整江东的战略?吕莫言在战后,会继续寻找吕子戎的下落吗?这些疑问,都将在“华容道义释”“荆州之争”“公瑾托孤”“子戎踪迹”的故事里一一揭晓——而三国的传奇,才刚刚进入最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