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恩威并施-《病弱太子的全宫团宠日常》

  接下来的几日,紫禁城内风声鹤唳。

  太子殿下突然以雷霆之势整顿六部,让整个京城官场都为之一震。

  乾清宫·早朝

  晨光初现,朝堂上却暗流涌动。

  “殿下,臣听闻漠北军报频传,不知......”一位御史状似恭敬地开口,眼尾却瞥向同僚。

  胤礽端坐于御阶之上,闻言抬眸,唇角微扬:“李大人既知是军报,就该明白——不该问的,别问。”

  那御史顿时噎住,讪讪退下。

  又有人出列:“殿下近日严查六部,是否朝中......”

  “赵大人。”胤礽指尖轻点扶手,声音不疾不徐,“你上月奏请增拨河工银两的折子,孤看了。”

  他忽然一笑,“正好,今日户部呈了清账,不如当众说说——那多出的两万两银子,去哪了?”

  赵大人脸色唰地惨白,扑通跪地:“臣、臣......”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胤礽缓缓起身,玄色蟒袍掠过玉阶,声音清冷如霜:“皇阿玛御驾亲征,孤监国理政。诸位若想试探什么——”

  他眸光如刃,扫过众人:“不如先想想自己的脑袋,够不够硬。”

  这一日,太子殿下用最温柔的语气,说了最狠的话。

  胤礽冷眼扫过殿中诸人,见他们虽躬身行礼,眼角眉梢却藏着几分不驯。

  他忽而想起六部衙门里那几个倚老卖老的刺头——倒是该寻个由头好生敲打敲打了。

  户部——

  胤礽当众摔了织造的账册,指尖点着其中一页朱批:“十二万两银子不翼而飞,你们当孤是瞎子?”

  满堂寂静中,他忽而冷笑,“李大人,听说你新纳的姨娘,戴的是内务府流出的东珠头面?”

  那侍郎当即面如土色,跪地求饶。

  兵部——

  武库司主事被当场摘了顶戴,只因太子随手抽检的十把强弓,竟有七把拉不满弦。

  “北疆将士用这等劣弓御敌,你是要他们用性命替你贪墨的银子买单?”

  胤礽的声音不重,却让满院武官汗透重衣。

  刑部——

  一份死刑案卷被摔在堂上,胤礽指尖轻点其中矛盾之处:“三份口供对不上就敢判斩立决?”

  他冷眼扫过战战兢兢的刑部官员,“重审!若再敢草菅人命,孤就让你们也尝尝牢饭滋味。”

  工部——

  河工银两的账目被翻了个底朝天,几个经办的书吏当场被侍卫拖下去杖责。

  胤礽站在廊下,听着惨叫声面色不改:“记住这个教训。下次再敢在治河银子上动手脚,掉的就不只是屁股上的肉了。”

  都察院——

  最令人胆寒的是,胤礽连监察百官的都察院都没放过。

  几个素来以清流自居的御史,被太子当庭揭发与地方官员往来密切,收受字画古玩。“你们弹劾别人收银子,自己收古董就很清高了?”

  短短三日,六部九卿为之一肃。

  那些原本蠢蠢欲动的势力,顿时偃旗息鼓。

  明珠和索额图看明白了:太子殿下这是要把京城打造成铁桶一般,好安心离京。

  而最令人称奇的是,胤礽在收拾完这些蠹虫后,又特意从私库拨出五千两银子,犒赏那些勤勉办事的低级官吏。

  “孤向来赏罚分明,”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有功的,孤记得;有过的,孤更记得。”

  这一手大棒加甜枣,玩得炉火纯青。

  毓庆宫的灯依旧亮到三更,只是案前的人影越发清瘦。

  胤礽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望着堆积如山的奏折轻声道:“再坚持一下...就快布置完了...”

  *

  翌日清晨

  慈宁宫前,银杏叶已经开始泛黄。

  孝庄正在院中赏菊,见孙子匆匆而来,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保成来了?快来看看这株绿菊,今年开得格外好。”

  胤礽规规矩矩行了礼,凑近欣赏:“确实难得。乌库玛嬷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