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士一窒,眼神下意识瞟向萧长山。
“大人!我亲眼所见!”另一名军士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声音带着刻意的亢奋,“小人仰慕礼乐坊女子姿容,昨夜偷偷观瞧!就见那妙音,亲手拿了火油,泼在屋上点燃了!”
“哦?”李治眉峰一挑,语气转冷,“看得如此真切?那你告诉本官,你是在何处偷窥?”
“在……在后门!”军士脱口而出。
“后门?”李治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嘲讽,步步紧逼,“火起之处,位于寺中礼乐坊偏殿,距后门隔着二道高墙、二重院落!夜色深沉,你人在后门之外,如何能‘亲眼’看见偏殿前妙音的一举一动?莫非你能穿墙视物不成?”
“我……我……”那军士瞬间脸色煞白,汗如雨下,语无伦次,“小的记错了……是在门内!是在门内看的!”
“门内?”李治声音陡然拔高,“太常寺后门入夜即闭,非有要事不得擅开!你一介巡城兵卒,如何进得门去?”
“够了!”萧长山猛地拍案而起,怒视李治,“李大人!你这是审案还是刁难?!他既指认了妙音纵火,这便是铁证!何须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礼乐坊的几名女子现在何处?难道李大人只审我的人,不审嫌犯吗?”
陈渔唇角浮起一抹极淡的弧度,似笑非笑,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声音依旧舒缓:“礼乐坊的几位姑娘,此刻恰巧都在我府上作客。诸位大人若有疑问,随时可传唤问话。”
李治闻言,眉峰微蹙,眼中掠过一丝讶异。他定定地看向陈渔,仿佛要穿透她平静的表象,探寻其下的深意。
片刻后,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慎重:“既如此,有劳郡主请几位姑娘出来一见,下官确有几事不明,需当面求证。”
陈渔微微颔首,不再多言,只以眼神示意。
“吱呀——”
厢房门应声而开,七名女子依次而出,来到院中,向着几位大人盈盈下拜,姿态恭谨,只等着被问询。
李治并未立刻走向妙音,反而踱步到那名指认的军士面前,目光来回在几人身上扫视,半晌才指着一名军士沉声道:“你上前来,仔细辨认,指出这几人中,谁是妙音?”
那军士眼神在女子们脸上飞快扫过,最终毫不犹豫地指向妙音,声音带着几分刻意强调的笃定:“回大人,便是她!”
李治的目光顺着军士的手指,落在妙音身上,带着沉甸甸的审视。他走到妙音面前,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无形的压力:“你,便是妙音?”
妙音深吸一口气,强自镇定,抬起头迎向李治的目光,清晰地回答:“回大人话,奴婢姓苏,官名妙音。”
李治声音陡然拔高:“苏妙音!你可知罪?!”
院内的审讯对话,妙音在厢房中早已听得清清楚楚。此刻面对突如其来的指控,她脸色微白,却并无慌乱,屈膝跪地,腰背挺直,声音清晰而坚定:“大人明鉴!奴婢实在不知身犯何罪?请大人明示!”
李治向前一步,居高临下,声音缓和下来:“方才院内问话,你身在厢房,想必听得真切!有人指认你昨夜在太常寺纵火!可有此事?!”
苏妙音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愕与委屈交,声音因急切而微微发颤:“绝无此事!大人!奴婢自摘星楼宴席结束,便随郡主来了此处,至今未曾踏足太常寺半步!敢问大人,我连太常寺的门都未曾迈入,如何能在其中放火?”
“放肆!”
苏妙音话音未落,萧长山已霍然起身!他脸色瞬间铁青,额头青筋隐隐跳动,手指妙音:“一派胡言!巧舌如簧!来人!给本官将这拒不认罪的贱婢拿下!”
院门处待命的督察院官兵闻令,齐齐涌上前去,史正风反应最快,“锵啷”一声腰间长刀出鞘,寒光闪烁,直奔苏妙音!
高凌一步卡在史正风与苏妙音之间,沉声喝道:“史大人!是非曲直未明,岂可妄动刀兵?”
几名侍卫也与督察院官兵拔刀相峙。
赵万源起身高喝:“大胆!都将兵刃收了。”
双方兵刃归鞘。
史正风丝毫不退,冷声向高凌道:“太常寺失火,恰巧你也在场,天下哪来这么多凑巧的事,主犯未定之前,谁也脱不了干系。”
高凌道:“史大人不要乱说,凡事要讲证据!”
李治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的目光在场中扫视一圈,语气沉稳而有力:“今日之事,需得明辨是非,不可妄下定论。萧大人带来的证人证词前后矛盾,难以服众,而我等也应查清真相,还各方一个公道。”
萧长山冷哼一声,神情倨傲:“李大人莫不是要偏袒礼乐坊的女子?既然有人指认妙音纵火,此事便已证据确凿,何必再费周章?”
李治并未理会萧长山的挑衅,转向陈渔:“郡主,这几名女子既在您府上作客,想必您对她们昨夜行踪有所了解。不知郡主可否详细说明?”
陈渔微微一笑,神色从容不迫:“李大人客气了。昨夜摘星楼宴席结束后,妙音等人随我径直返回郡主府,并未有任何耽搁。我府中侍卫、婢女皆可作证,且宴席散去时,天色已晚,妙音等人并未有机会再去其他地方。李大人若不信,可传唤我府中侍从与婢女前来讯问,一切自会明了。”她语气平和,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笃定。
萧长山嘴角扯出一丝刻薄的冷笑,矛头直指陈渔:“哼!郡主府的人证?空口白话谁不会说?焉知不是你早已授意,上下串通,编好了一套滴水不漏的说辞!”
“哦?”陈渔迎着他咄咄逼人的目光,唇角那抹似有若无的笑意更深了,声音依旧平稳,:“萧大人此言,是认定本郡主作伪证了?那依大人之见,我该如何自证?”
萧长山像是早已料到她会如此问,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简单!除非——你能找出一个与本案没有关系的第三个人来,否则……”
萧长山话音未落。
“不知本宫可不可以?”
一个清脆的声音,如同破开乌云的晨光,清晰地从内院方向传来。
平阳公主刘朵,在两名宫女无声的随侍下,缓步而出。杏黄宫装,九翟珠冠,仪态万方,通身的尊贵气度瞬间让这剑拔弩张的庭院为之失色!
她步履从容,行至场中,目光平静地扫过满脸不可思议的萧长山,最终落在陈渔身上,唇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浅笑,声音清越:“我与义妹都爱好抚琴,妙音琴技精湛,聊的甚是投缘,便将之留了下来,彻夜长谈,却不知太常寺起火与她何干?”
什么情况?
萧长山懵了,嘴唇翕动,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整个院落,死一般寂静!
“大人!我亲眼所见!”另一名军士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声音带着刻意的亢奋,“小人仰慕礼乐坊女子姿容,昨夜偷偷观瞧!就见那妙音,亲手拿了火油,泼在屋上点燃了!”
“哦?”李治眉峰一挑,语气转冷,“看得如此真切?那你告诉本官,你是在何处偷窥?”
“在……在后门!”军士脱口而出。
“后门?”李治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嘲讽,步步紧逼,“火起之处,位于寺中礼乐坊偏殿,距后门隔着二道高墙、二重院落!夜色深沉,你人在后门之外,如何能‘亲眼’看见偏殿前妙音的一举一动?莫非你能穿墙视物不成?”
“我……我……”那军士瞬间脸色煞白,汗如雨下,语无伦次,“小的记错了……是在门内!是在门内看的!”
“门内?”李治声音陡然拔高,“太常寺后门入夜即闭,非有要事不得擅开!你一介巡城兵卒,如何进得门去?”
“够了!”萧长山猛地拍案而起,怒视李治,“李大人!你这是审案还是刁难?!他既指认了妙音纵火,这便是铁证!何须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礼乐坊的几名女子现在何处?难道李大人只审我的人,不审嫌犯吗?”
陈渔唇角浮起一抹极淡的弧度,似笑非笑,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声音依旧舒缓:“礼乐坊的几位姑娘,此刻恰巧都在我府上作客。诸位大人若有疑问,随时可传唤问话。”
李治闻言,眉峰微蹙,眼中掠过一丝讶异。他定定地看向陈渔,仿佛要穿透她平静的表象,探寻其下的深意。
片刻后,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慎重:“既如此,有劳郡主请几位姑娘出来一见,下官确有几事不明,需当面求证。”
陈渔微微颔首,不再多言,只以眼神示意。
“吱呀——”
厢房门应声而开,七名女子依次而出,来到院中,向着几位大人盈盈下拜,姿态恭谨,只等着被问询。
李治并未立刻走向妙音,反而踱步到那名指认的军士面前,目光来回在几人身上扫视,半晌才指着一名军士沉声道:“你上前来,仔细辨认,指出这几人中,谁是妙音?”
那军士眼神在女子们脸上飞快扫过,最终毫不犹豫地指向妙音,声音带着几分刻意强调的笃定:“回大人,便是她!”
李治的目光顺着军士的手指,落在妙音身上,带着沉甸甸的审视。他走到妙音面前,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无形的压力:“你,便是妙音?”
妙音深吸一口气,强自镇定,抬起头迎向李治的目光,清晰地回答:“回大人话,奴婢姓苏,官名妙音。”
李治声音陡然拔高:“苏妙音!你可知罪?!”
院内的审讯对话,妙音在厢房中早已听得清清楚楚。此刻面对突如其来的指控,她脸色微白,却并无慌乱,屈膝跪地,腰背挺直,声音清晰而坚定:“大人明鉴!奴婢实在不知身犯何罪?请大人明示!”
李治向前一步,居高临下,声音缓和下来:“方才院内问话,你身在厢房,想必听得真切!有人指认你昨夜在太常寺纵火!可有此事?!”
苏妙音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愕与委屈交,声音因急切而微微发颤:“绝无此事!大人!奴婢自摘星楼宴席结束,便随郡主来了此处,至今未曾踏足太常寺半步!敢问大人,我连太常寺的门都未曾迈入,如何能在其中放火?”
“放肆!”
苏妙音话音未落,萧长山已霍然起身!他脸色瞬间铁青,额头青筋隐隐跳动,手指妙音:“一派胡言!巧舌如簧!来人!给本官将这拒不认罪的贱婢拿下!”
院门处待命的督察院官兵闻令,齐齐涌上前去,史正风反应最快,“锵啷”一声腰间长刀出鞘,寒光闪烁,直奔苏妙音!
高凌一步卡在史正风与苏妙音之间,沉声喝道:“史大人!是非曲直未明,岂可妄动刀兵?”
几名侍卫也与督察院官兵拔刀相峙。
赵万源起身高喝:“大胆!都将兵刃收了。”
双方兵刃归鞘。
史正风丝毫不退,冷声向高凌道:“太常寺失火,恰巧你也在场,天下哪来这么多凑巧的事,主犯未定之前,谁也脱不了干系。”
高凌道:“史大人不要乱说,凡事要讲证据!”
李治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的目光在场中扫视一圈,语气沉稳而有力:“今日之事,需得明辨是非,不可妄下定论。萧大人带来的证人证词前后矛盾,难以服众,而我等也应查清真相,还各方一个公道。”
萧长山冷哼一声,神情倨傲:“李大人莫不是要偏袒礼乐坊的女子?既然有人指认妙音纵火,此事便已证据确凿,何必再费周章?”
李治并未理会萧长山的挑衅,转向陈渔:“郡主,这几名女子既在您府上作客,想必您对她们昨夜行踪有所了解。不知郡主可否详细说明?”
陈渔微微一笑,神色从容不迫:“李大人客气了。昨夜摘星楼宴席结束后,妙音等人随我径直返回郡主府,并未有任何耽搁。我府中侍卫、婢女皆可作证,且宴席散去时,天色已晚,妙音等人并未有机会再去其他地方。李大人若不信,可传唤我府中侍从与婢女前来讯问,一切自会明了。”她语气平和,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笃定。
萧长山嘴角扯出一丝刻薄的冷笑,矛头直指陈渔:“哼!郡主府的人证?空口白话谁不会说?焉知不是你早已授意,上下串通,编好了一套滴水不漏的说辞!”
“哦?”陈渔迎着他咄咄逼人的目光,唇角那抹似有若无的笑意更深了,声音依旧平稳,:“萧大人此言,是认定本郡主作伪证了?那依大人之见,我该如何自证?”
萧长山像是早已料到她会如此问,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简单!除非——你能找出一个与本案没有关系的第三个人来,否则……”
萧长山话音未落。
“不知本宫可不可以?”
一个清脆的声音,如同破开乌云的晨光,清晰地从内院方向传来。
平阳公主刘朵,在两名宫女无声的随侍下,缓步而出。杏黄宫装,九翟珠冠,仪态万方,通身的尊贵气度瞬间让这剑拔弩张的庭院为之失色!
她步履从容,行至场中,目光平静地扫过满脸不可思议的萧长山,最终落在陈渔身上,唇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浅笑,声音清越:“我与义妹都爱好抚琴,妙音琴技精湛,聊的甚是投缘,便将之留了下来,彻夜长谈,却不知太常寺起火与她何干?”
什么情况?
萧长山懵了,嘴唇翕动,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整个院落,死一般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