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离一行大队人马在离开安陵郡后的第四天到达望归渡。
黄河水流湍急,浑浊的河水在此处因河面骤然开阔而稍显平缓,却也因此形成了无数暗流漩涡,河风吹过,带着湿冷的水汽和隐隐的悲号。
望归渡被当地人称为“望鬼渡”,在前些年,此处没有纤夫,无数舟船在此被水下潜藏的漩涡暗流生生卷走吞噬,船毁人亡,魂灵难归,故而得名。
如今虽有了经验丰富的船工与纤夫指引固定航线,但渡河之时,仍须格外小心。
站在渡口高处远眺,黄河在此甩出一个巨大的弯弧,如同一条黄龙盘踞在苍茫大地上。河水在此分岔,滋生出数条支流,如同龙爪般深深嵌入宁州腹地。
宁州西面,以黄河主干道为界,对岸曾是北晋疆土。自北晋被元国铁骑踏破,如今滚滚黄河水隔开的,已是虎视眈眈的元国。这道天堑,成了西面最直接的防线。而宁州北面,则倚仗着连绵不绝的险峻群山,皑皑雪峰与深不见底的峡谷构成了一道飞鸟难逾的天然壁垒,将元国的威胁彻底隔绝在外。
范离勒马站在高坡,放眼望去,望归渡前人喊马嘶,喧嚣鼎沸,浑浊的黄河水声几乎被这鼎盛的人气所掩盖。但见渡口沿岸,各色军旗在河风中猎猎作响,大大小小的营盘依着地势连绵铺开,几乎望不到头。
范离与刘项、贺长州正立于坡上观察对岸态势,河风卷着泥沙扑面。忽见一队人马径直而来。
为首者正是离阳郡守龚超,约莫四十上下,面庞黝黑,下颌微扬,一道寸许长的刀疤从左侧眉骨斜划至颧骨,让他整张脸看起来格外凶悍。
他龙行虎步,玄甲铿锵,身后紧随着宁远郡宋怀山、汝水郡单成铭等一众将领,来到刘项面前躬身行礼:“参见殿下!”
刘项淡然抬手:“诸位将军辛苦。”
龚超直起身,那道刀疤在阳光下更显狰狞。他目光扫过范离与贺长州,直接向刘项禀报,声若洪钟:
“殿下,各部已至——我离阳郡六千、宋将军五千、单将军七千、上官将军四千,皆已列阵。另外天驿郡苏子一半数人马也已过河。”他语气一顿:“梁夺主帅与陆天赐、高大鹏等几郡兵马先行过河,在对岸集结。”
这时,宁远郡守宋怀山适时补充:“只是还差赤坪、安固、长陵三郡人马未到。”
龚超冷哼一声,声调拔高,带着明显的不耐与倨傲:“眼下数万人马猬集于此,人吃马嚼,每日耗费粮草无数,更兼各郡兵卒杂处,时日稍长,易生事端。”他目光倏地钉在范离脸上,语带挑衅,“监军大人,可有良策?”
范离斜眼瞧着龚超,轻笑一声,语气不疾不徐:
“龚将军所言极是,将军大人手下能吃能喝,粮草耗费确实惊人。不过,”他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难道贵部过了黄河,便能辟谷不成?”
龚超被这毫不客气的反问噎得一滞,黝黑的脸膛瞬间涨红,那道刀疤也因肌肉紧绷而更显狰狞。他梗着脖子,喉结滚动了几下,却一时找不出话来反驳,只得重重冷哼一声,抱拳向刘项道:“殿下!末将军务在身,还需督促部下调度渡河事宜,先行告退!”说完,也不等刘项回应,狠狠瞪了范离一眼,转身便带着亲兵大步离去,玄甲铿锵,背影中透着愤愤不平。
龚超既走,宋怀山、单成铭等将领也纷纷躬身告退。
河风依旧卷着泥沙扑面,范离默然立于坡上,俯瞰着下方喧嚣鼎沸的渡口。他的目光掠过那些猎猎军旗,扫过连绵营盘。
但见各郡兵马军阵后方,运送粮草辎重的大车与民夫密密麻麻,逶迤连绵,一眼望不到头。林林总总加起来,每一郡实际抵达渡口的人马,恐怕远不止明面上报的那个数字。
整个渡口,已被这数万大军及其庞大的随行人员、物资挤得水泄不通。而渡河的船只却有限,大小渡船、货船在河面上来回穿梭。范离略一估算,照眼下这个效率和拥挤程度,要将眼前这些兵马辎重全部渡过黄河,没有十几天的时间,绝难完成。
众将既散,范离、刘项与贺长州一行人走入连绵的营盘。各郡兵马虽同属一军,但营垒分明,衣甲旗号各异,空气中弥漫着躁动与戒备。途经离阳郡营区时,只见一群兵卒正围着一辆陷坑的辎重车吵嚷,见皇子仪仗,喧哗声顿时低了下去。
几名校尉上前,对刘项恭敬行礼。范离等人未作停留,径直走过。
几人刚走出不远,身后那刻意压低的议论声便顺着风清晰地飘了过来:
“瞧见没,这仗还没打,先来了个小白脸监军,瞧那细皮嫩肉的样!估计撞见自家夫人来红了,都得吓得半死!”
“真他娘的晦气,老子们的刀把子,还得听他们吊文袋子的!”
小正太脸色一沉,气鼓鼓的就要回头,却被范离轻轻按住手臂。
贺长州脚步未停,微微摇头,掸了掸衣袍:“黄河水浑,难免裹挟泥沙;军阵庞杂,总会混些不知轻重搬弄是非的人。”
刘项语气带着一丝不忿:“姐夫,你就任他们如此编排?”
范离侧过头,对着刘项微微一笑:“人说的对呀。”
他拉开大氅,露出文官衣袍:“你看,我本就是个文官,不通兵事。若不是被咱父皇硬抓来跑这趟差事,我这会应该是在陪你姐呢!”
刘项撇撇嘴,给了范离一个大白眼,纠正:“我父皇!”
正在这时,一名负责往来传递消息的军士急匆匆跑来,禀报:
“殿下,范大人!不好了!铁将军与离阳郡的龚将军的手下在辎重营前打起来了!”
黄河水流湍急,浑浊的河水在此处因河面骤然开阔而稍显平缓,却也因此形成了无数暗流漩涡,河风吹过,带着湿冷的水汽和隐隐的悲号。
望归渡被当地人称为“望鬼渡”,在前些年,此处没有纤夫,无数舟船在此被水下潜藏的漩涡暗流生生卷走吞噬,船毁人亡,魂灵难归,故而得名。
如今虽有了经验丰富的船工与纤夫指引固定航线,但渡河之时,仍须格外小心。
站在渡口高处远眺,黄河在此甩出一个巨大的弯弧,如同一条黄龙盘踞在苍茫大地上。河水在此分岔,滋生出数条支流,如同龙爪般深深嵌入宁州腹地。
宁州西面,以黄河主干道为界,对岸曾是北晋疆土。自北晋被元国铁骑踏破,如今滚滚黄河水隔开的,已是虎视眈眈的元国。这道天堑,成了西面最直接的防线。而宁州北面,则倚仗着连绵不绝的险峻群山,皑皑雪峰与深不见底的峡谷构成了一道飞鸟难逾的天然壁垒,将元国的威胁彻底隔绝在外。
范离勒马站在高坡,放眼望去,望归渡前人喊马嘶,喧嚣鼎沸,浑浊的黄河水声几乎被这鼎盛的人气所掩盖。但见渡口沿岸,各色军旗在河风中猎猎作响,大大小小的营盘依着地势连绵铺开,几乎望不到头。
范离与刘项、贺长州正立于坡上观察对岸态势,河风卷着泥沙扑面。忽见一队人马径直而来。
为首者正是离阳郡守龚超,约莫四十上下,面庞黝黑,下颌微扬,一道寸许长的刀疤从左侧眉骨斜划至颧骨,让他整张脸看起来格外凶悍。
他龙行虎步,玄甲铿锵,身后紧随着宁远郡宋怀山、汝水郡单成铭等一众将领,来到刘项面前躬身行礼:“参见殿下!”
刘项淡然抬手:“诸位将军辛苦。”
龚超直起身,那道刀疤在阳光下更显狰狞。他目光扫过范离与贺长州,直接向刘项禀报,声若洪钟:
“殿下,各部已至——我离阳郡六千、宋将军五千、单将军七千、上官将军四千,皆已列阵。另外天驿郡苏子一半数人马也已过河。”他语气一顿:“梁夺主帅与陆天赐、高大鹏等几郡兵马先行过河,在对岸集结。”
这时,宁远郡守宋怀山适时补充:“只是还差赤坪、安固、长陵三郡人马未到。”
龚超冷哼一声,声调拔高,带着明显的不耐与倨傲:“眼下数万人马猬集于此,人吃马嚼,每日耗费粮草无数,更兼各郡兵卒杂处,时日稍长,易生事端。”他目光倏地钉在范离脸上,语带挑衅,“监军大人,可有良策?”
范离斜眼瞧着龚超,轻笑一声,语气不疾不徐:
“龚将军所言极是,将军大人手下能吃能喝,粮草耗费确实惊人。不过,”他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难道贵部过了黄河,便能辟谷不成?”
龚超被这毫不客气的反问噎得一滞,黝黑的脸膛瞬间涨红,那道刀疤也因肌肉紧绷而更显狰狞。他梗着脖子,喉结滚动了几下,却一时找不出话来反驳,只得重重冷哼一声,抱拳向刘项道:“殿下!末将军务在身,还需督促部下调度渡河事宜,先行告退!”说完,也不等刘项回应,狠狠瞪了范离一眼,转身便带着亲兵大步离去,玄甲铿锵,背影中透着愤愤不平。
龚超既走,宋怀山、单成铭等将领也纷纷躬身告退。
河风依旧卷着泥沙扑面,范离默然立于坡上,俯瞰着下方喧嚣鼎沸的渡口。他的目光掠过那些猎猎军旗,扫过连绵营盘。
但见各郡兵马军阵后方,运送粮草辎重的大车与民夫密密麻麻,逶迤连绵,一眼望不到头。林林总总加起来,每一郡实际抵达渡口的人马,恐怕远不止明面上报的那个数字。
整个渡口,已被这数万大军及其庞大的随行人员、物资挤得水泄不通。而渡河的船只却有限,大小渡船、货船在河面上来回穿梭。范离略一估算,照眼下这个效率和拥挤程度,要将眼前这些兵马辎重全部渡过黄河,没有十几天的时间,绝难完成。
众将既散,范离、刘项与贺长州一行人走入连绵的营盘。各郡兵马虽同属一军,但营垒分明,衣甲旗号各异,空气中弥漫着躁动与戒备。途经离阳郡营区时,只见一群兵卒正围着一辆陷坑的辎重车吵嚷,见皇子仪仗,喧哗声顿时低了下去。
几名校尉上前,对刘项恭敬行礼。范离等人未作停留,径直走过。
几人刚走出不远,身后那刻意压低的议论声便顺着风清晰地飘了过来:
“瞧见没,这仗还没打,先来了个小白脸监军,瞧那细皮嫩肉的样!估计撞见自家夫人来红了,都得吓得半死!”
“真他娘的晦气,老子们的刀把子,还得听他们吊文袋子的!”
小正太脸色一沉,气鼓鼓的就要回头,却被范离轻轻按住手臂。
贺长州脚步未停,微微摇头,掸了掸衣袍:“黄河水浑,难免裹挟泥沙;军阵庞杂,总会混些不知轻重搬弄是非的人。”
刘项语气带着一丝不忿:“姐夫,你就任他们如此编排?”
范离侧过头,对着刘项微微一笑:“人说的对呀。”
他拉开大氅,露出文官衣袍:“你看,我本就是个文官,不通兵事。若不是被咱父皇硬抓来跑这趟差事,我这会应该是在陪你姐呢!”
刘项撇撇嘴,给了范离一个大白眼,纠正:“我父皇!”
正在这时,一名负责往来传递消息的军士急匆匆跑来,禀报:
“殿下,范大人!不好了!铁将军与离阳郡的龚将军的手下在辎重营前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