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曾深家的公子曾怀文被关进牢房三个多月,满朝文武似乎已经淡忘了此事。
就在范离走出碧桂园的时候,曾府后院的大门被人敲响,一名护院骂骂咧咧跑来开门。
立在门外的是一名锦衣中年,满头银发,一双眸子清亮有神。
护院武师骂了半截的话被那道目光硬生生的顶了回去,整个人仿佛一下矮了半头,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向来人问道:“请问阁下找谁?”
锦衣中年淡淡道:“带我去见曾深!”
他的话像是有种魔力,护院武师竟不由自主的带着他一路穿过后花园,来到曾府正堂的宅子里。
作为户部尚书,曾深这些年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曾府前后两处园子,后花园里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水榭楼台间点缀奇石怪树,移步换景,虽不如皇宫华丽大气,但是在细致精巧上不遑多让。
曾怀文是曾深长子,自从被抓进刑部大牢,曾深整个人一蹶不振,前些日子经不住夫人的又哭又闹,曾深去找了谢真为儿子求情,结果刚回府里就被曾阁老打了一拐杖,并被明令告之,曾家上下谁再去为曾怀文说情就会家法伺候,并让曾深准备好棺材给儿子收尸。
曾深虽爱子心切但却是极为孝顺,只好谨遵曾阁老之命。
这两个月来,曾家上上下下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仆人们平时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口,生怕触了霉头。
护院武师带着锦衣中年来到正堂时,曾深正被夫人闹腾得不厌其烦。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虽然曾深也想救自己的儿子,曾怀文被抓,他心里也难过,但是他不能像女人那样去哭,去闹!反过来,他还要去安慰和劝解。
偏偏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不合时宜的声音:“老爷,有人来拜访您……”
“让他回去,就说我今天没空儿……”曾深忙着安慰夫人,头也不回的吼道。
可是话音未落,门被推开了,一股冷气灌进厅堂里。
曾深大怒之下转过头,刚想骂两句脏话,嘴巴却好像不听他的使唤。然后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微臣不知陛下驾临,罪该万死!”
陛下?
能被自己夫君称作陛下的还能有谁。
刚刚还哭闹的夫人听到这个称呼,立时呆在原地,被曾深拽着衣角跪地,不敢抬头。
景帝径直走到椅子前坐了下来,看着跪在地上的曾氏夫妇,淡淡道:“曾爱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是在七年前当上的户部尚书。
那一年,你们家里还发生了一件事,在你当上户部尚书后的一个月,你的老父亲曾阁老向朝廷卸去身上所有职务,回家颐养天年。你可知这是为什么?”
曾深低着头,不敢看景帝的眼睛:“七年前家父身体每况愈下,他时常与我说起,在处理政务时力不从心,早有卸甲归田的打算。”
“看来你还是没能理解阁老的苦心。”景帝轻轻叹息一声:“当时你的父亲是监察院御史,官至二品,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你的户部尚书虽然也是二品,但是比起当时的阁老来,你还差的远。虽然当时你父亲没说,但是我却知道,他辞官就是为了向我表明态度,曾家会誓死效忠于我,让我安心的用你!”
看着曾深若有所思,景帝语重心长道:“试想,你们父子二人同殿为臣又都是官居二品,如果父子一心,同进同退的话,那么朝廷上谁还能够制约你们?即便是我也要对你们曾家父子忌惮三分,而当时我也确为此事头疼过,曾阁老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向我请辞。”
曾深不得不承认,景帝说的全是事实,因为当年曾阁老也同样与他说过类似的话。
景帝见曾深面色如常,接着道:“在你出任户部尚书第二年,你开始吃空饷!”
曾深面色大变,申辩道:“陛下莫要相信他人诽谤。”
景帝摆摆手,示意曾深不要插话:“各郡所报的人丁统筹被你抹去两百户,而这两百户在现实中又是真实存在的,他们会照常纳税,税钱都落进了你曾大人的口袋,我算了一下,大汉国四十八个郡,每个郡两百户,加起来就是九千六百户,按着大汉国律,每户一年收成的十之其一作为税赋,也就是每户须缴约纳四担粮食,大约折合六两银子,那么这样算来,每年落进你口袋的银子就是五万七千六百两,六年么……”
曾深面色苍白汗如雨下,全身不自觉的颤抖起来,他以为这件事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却不料景帝却是一清二楚,这一番话说出来当真让他心惊肉跳,竟找不出一个字来反驳。不停低头认罪道:“微臣该死,微臣该死……”
景帝又轻轻叹息了一声道:“我如果想杀你的话,早就杀了,也没有必要来和你说这一番话。”
曾深将头埋在地上早已涕泪横流。
景帝长吸了一口气,又道:“你知道我为什么没杀你么?”
曾深不敢插言,只是微微的抬头看着景帝。
景帝语调略带伤感:“大汉国不是我一个人的,也许对于这片土地来说,我只是一个过客。我一个人住着那么大的宫殿,受着万人顶礼膜拜,可是曾阁老也是经历过两朝的老臣,悉心的辅佐先皇和我,你们现在一家老老小小一百余口,也要吃饭,也要穿衣,光是朝廷上的那点俸禄是不够的。如果按着赵万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现在能活着站在朝堂上的又有几人?”
曾深再一次将头磕了下去,语不成声:“微臣深感陛下皇恩,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景帝点点头:“这些年你把户部治理的不错,而且这六年来,你除了吃那多出来的九千多人的空饷,再没有动作,奥!对了,你还偶尔收些贿赂,这些我都能理解,而且我还知道这些年你一共收了十多万两银子,其中有一大半都花在了刘直的身上。”
曾深再一次低下头。
“你抬起头看着我。”景帝话语中有着不可抗拒的威严。
曾深抬头,但见景帝很自然的坐在椅子上,仿佛堂中那把椅子就是为他度身定制,景帝的目光清澈深邃,在这双眼睛的注视下,曾深有种全身衣服被剥得精光,整个人无法遁形的感觉。
景帝一字一句的问:“你觉得……刘直可堪大用么?”
曾深整个人再一次如被闪电击中,脑中一片空白,冷汗瞬间布满额头,却是一个字也回答不出来。
过了半晌才听景帝道:“这是我今天来找你的原因,我知道在当时你选择站在大皇子身后,一是出于立长不立幼的规矩,二是迫于萧家的势力,这都是你的苦衷,所以你不得不去选择。如果……现在我让你重新选择一次,你愿意么?”
曾深还在犹豫,脑中有千万个念头转过,却不知如何作答,冷汗顺着脊背不停的往下淌。
忽然,中堂的大门被人推开,曾阁老拄着拐杖站在门口,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此刻腰杆挺得笔直,身后站着百十余名曾氏族人,随后曾阁老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高声道:“曾家一门一百八十六口尽在此处,唯皇命是从,愿为陛下以驰骋,赴汤蹈火死而后矣,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话音一落,曾氏族人尽数伏跪在地,三呼万岁!
景帝上前将曾阁老搀扶起来,示意众人平身。
曾深却仍跪在地上犹豫,就听曾阁老道:“你这逆子还不谢过陛下大恩。”
曾深三叩之后,一言不发起身。
景帝示意让曾家子弟和曾夫人退下,只留了一对父子在堂里,这才对着曾深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今年三十九岁,再为朝廷再干个二十年应该没有问题。我现在就要你这二十年,不是保我,是保未来的大汉国。”
曾深闻言,当下跪倒,伏地叩首:“臣在此立誓,必不负皇恩!如有违今日之言,天诛地灭!”
曾阁老沉思半晌后,对曾深语重心长道:“经历了官场这么多年,你还看不出朝堂上的形势么?枉费了陛下一片苦心,你若是再辜负了圣恩,即便陛下饶你,我也会用家法除了你。”
景帝会心一笑,看着曾深:“我给你一道手谕,一会儿你就去把曾怀文从牢里接出来,只是他以后不可再走仕途,相信你也知道,官场上凶险万分,不能有半点差池,这次的牢狱之灾就当是个教训吧!”
就在范离走出碧桂园的时候,曾府后院的大门被人敲响,一名护院骂骂咧咧跑来开门。
立在门外的是一名锦衣中年,满头银发,一双眸子清亮有神。
护院武师骂了半截的话被那道目光硬生生的顶了回去,整个人仿佛一下矮了半头,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向来人问道:“请问阁下找谁?”
锦衣中年淡淡道:“带我去见曾深!”
他的话像是有种魔力,护院武师竟不由自主的带着他一路穿过后花园,来到曾府正堂的宅子里。
作为户部尚书,曾深这些年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曾府前后两处园子,后花园里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水榭楼台间点缀奇石怪树,移步换景,虽不如皇宫华丽大气,但是在细致精巧上不遑多让。
曾怀文是曾深长子,自从被抓进刑部大牢,曾深整个人一蹶不振,前些日子经不住夫人的又哭又闹,曾深去找了谢真为儿子求情,结果刚回府里就被曾阁老打了一拐杖,并被明令告之,曾家上下谁再去为曾怀文说情就会家法伺候,并让曾深准备好棺材给儿子收尸。
曾深虽爱子心切但却是极为孝顺,只好谨遵曾阁老之命。
这两个月来,曾家上上下下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仆人们平时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口,生怕触了霉头。
护院武师带着锦衣中年来到正堂时,曾深正被夫人闹腾得不厌其烦。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虽然曾深也想救自己的儿子,曾怀文被抓,他心里也难过,但是他不能像女人那样去哭,去闹!反过来,他还要去安慰和劝解。
偏偏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不合时宜的声音:“老爷,有人来拜访您……”
“让他回去,就说我今天没空儿……”曾深忙着安慰夫人,头也不回的吼道。
可是话音未落,门被推开了,一股冷气灌进厅堂里。
曾深大怒之下转过头,刚想骂两句脏话,嘴巴却好像不听他的使唤。然后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微臣不知陛下驾临,罪该万死!”
陛下?
能被自己夫君称作陛下的还能有谁。
刚刚还哭闹的夫人听到这个称呼,立时呆在原地,被曾深拽着衣角跪地,不敢抬头。
景帝径直走到椅子前坐了下来,看着跪在地上的曾氏夫妇,淡淡道:“曾爱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是在七年前当上的户部尚书。
那一年,你们家里还发生了一件事,在你当上户部尚书后的一个月,你的老父亲曾阁老向朝廷卸去身上所有职务,回家颐养天年。你可知这是为什么?”
曾深低着头,不敢看景帝的眼睛:“七年前家父身体每况愈下,他时常与我说起,在处理政务时力不从心,早有卸甲归田的打算。”
“看来你还是没能理解阁老的苦心。”景帝轻轻叹息一声:“当时你的父亲是监察院御史,官至二品,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你的户部尚书虽然也是二品,但是比起当时的阁老来,你还差的远。虽然当时你父亲没说,但是我却知道,他辞官就是为了向我表明态度,曾家会誓死效忠于我,让我安心的用你!”
看着曾深若有所思,景帝语重心长道:“试想,你们父子二人同殿为臣又都是官居二品,如果父子一心,同进同退的话,那么朝廷上谁还能够制约你们?即便是我也要对你们曾家父子忌惮三分,而当时我也确为此事头疼过,曾阁老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向我请辞。”
曾深不得不承认,景帝说的全是事实,因为当年曾阁老也同样与他说过类似的话。
景帝见曾深面色如常,接着道:“在你出任户部尚书第二年,你开始吃空饷!”
曾深面色大变,申辩道:“陛下莫要相信他人诽谤。”
景帝摆摆手,示意曾深不要插话:“各郡所报的人丁统筹被你抹去两百户,而这两百户在现实中又是真实存在的,他们会照常纳税,税钱都落进了你曾大人的口袋,我算了一下,大汉国四十八个郡,每个郡两百户,加起来就是九千六百户,按着大汉国律,每户一年收成的十之其一作为税赋,也就是每户须缴约纳四担粮食,大约折合六两银子,那么这样算来,每年落进你口袋的银子就是五万七千六百两,六年么……”
曾深面色苍白汗如雨下,全身不自觉的颤抖起来,他以为这件事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却不料景帝却是一清二楚,这一番话说出来当真让他心惊肉跳,竟找不出一个字来反驳。不停低头认罪道:“微臣该死,微臣该死……”
景帝又轻轻叹息了一声道:“我如果想杀你的话,早就杀了,也没有必要来和你说这一番话。”
曾深将头埋在地上早已涕泪横流。
景帝长吸了一口气,又道:“你知道我为什么没杀你么?”
曾深不敢插言,只是微微的抬头看着景帝。
景帝语调略带伤感:“大汉国不是我一个人的,也许对于这片土地来说,我只是一个过客。我一个人住着那么大的宫殿,受着万人顶礼膜拜,可是曾阁老也是经历过两朝的老臣,悉心的辅佐先皇和我,你们现在一家老老小小一百余口,也要吃饭,也要穿衣,光是朝廷上的那点俸禄是不够的。如果按着赵万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现在能活着站在朝堂上的又有几人?”
曾深再一次将头磕了下去,语不成声:“微臣深感陛下皇恩,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景帝点点头:“这些年你把户部治理的不错,而且这六年来,你除了吃那多出来的九千多人的空饷,再没有动作,奥!对了,你还偶尔收些贿赂,这些我都能理解,而且我还知道这些年你一共收了十多万两银子,其中有一大半都花在了刘直的身上。”
曾深再一次低下头。
“你抬起头看着我。”景帝话语中有着不可抗拒的威严。
曾深抬头,但见景帝很自然的坐在椅子上,仿佛堂中那把椅子就是为他度身定制,景帝的目光清澈深邃,在这双眼睛的注视下,曾深有种全身衣服被剥得精光,整个人无法遁形的感觉。
景帝一字一句的问:“你觉得……刘直可堪大用么?”
曾深整个人再一次如被闪电击中,脑中一片空白,冷汗瞬间布满额头,却是一个字也回答不出来。
过了半晌才听景帝道:“这是我今天来找你的原因,我知道在当时你选择站在大皇子身后,一是出于立长不立幼的规矩,二是迫于萧家的势力,这都是你的苦衷,所以你不得不去选择。如果……现在我让你重新选择一次,你愿意么?”
曾深还在犹豫,脑中有千万个念头转过,却不知如何作答,冷汗顺着脊背不停的往下淌。
忽然,中堂的大门被人推开,曾阁老拄着拐杖站在门口,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此刻腰杆挺得笔直,身后站着百十余名曾氏族人,随后曾阁老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高声道:“曾家一门一百八十六口尽在此处,唯皇命是从,愿为陛下以驰骋,赴汤蹈火死而后矣,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话音一落,曾氏族人尽数伏跪在地,三呼万岁!
景帝上前将曾阁老搀扶起来,示意众人平身。
曾深却仍跪在地上犹豫,就听曾阁老道:“你这逆子还不谢过陛下大恩。”
曾深三叩之后,一言不发起身。
景帝示意让曾家子弟和曾夫人退下,只留了一对父子在堂里,这才对着曾深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今年三十九岁,再为朝廷再干个二十年应该没有问题。我现在就要你这二十年,不是保我,是保未来的大汉国。”
曾深闻言,当下跪倒,伏地叩首:“臣在此立誓,必不负皇恩!如有违今日之言,天诛地灭!”
曾阁老沉思半晌后,对曾深语重心长道:“经历了官场这么多年,你还看不出朝堂上的形势么?枉费了陛下一片苦心,你若是再辜负了圣恩,即便陛下饶你,我也会用家法除了你。”
景帝会心一笑,看着曾深:“我给你一道手谕,一会儿你就去把曾怀文从牢里接出来,只是他以后不可再走仕途,相信你也知道,官场上凶险万分,不能有半点差池,这次的牢狱之灾就当是个教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