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太和殿内。
等候早朝的诸公,人手一份报纸,三五成群,津津乐道。仿佛有股默契,极有分寸避开了关于《谁是天地会保护伞》的话题,大多在议论《少年汉国说》,与《人心值多少钱》。
让范离没想到的是,跟他没有半分交集的老将军邱子泰对他表现出近乎寻常的热络。刚一进殿,就向他招呼:“小子,过来!”
他这一声招呼声若洪钟,顿时吸引满朝文武的目光。
对于这位老将范离了解不多,他只知道,这位邱子泰镇守鹿鸣郡二十年,辅佐两代帝王,是目前朝堂上资格最老的人物。
范离不敢怠慢,赶忙急步走到邱子泰身前,向邱子泰抱拳:“见过邱老将军!”
他以为邱子泰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谁知老将军上上下下打量范离不住点头,眼中满是长辈看晚辈的关爱,由衷赞许:“小子,不错!”
范离心中疑惑,不知这位老将军意欲何为,口中应声道:“承蒙老将军抬爱!”
邱子泰一撇嘴,冷哼一声:“哼!就是你身上那身文官的皮太难看了!”
范离有点懵,正琢磨邱子泰是啥意思,太监高呼:“皇——上——驾——到!”
景帝走上御阶,在龙椅上坐定,目光扫过殿内群臣,神色平静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群臣礼毕。
文武百官刚分左右站定,大学士童洛手持玉笏,稳步出列:“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景帝声音平稳:“童爱卿奏来便是。”
童洛深吸一口气,朗声道:“臣,恳请陛下,为江山社稷计,为天下万民计,早定国本,册立太子!”
此言一出,太和殿内顿时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童洛和御座上的景帝身上。
范离心中一凛,萧家出手了!
景帝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地问道:“哦?童爱卿为何突然提及此事?”
童洛显然有备而来,不卑不亢地答道:“陛下,储君乃国之根本,根本固则天下安。如今两位殿下皆已成年,英敏聪慧,各有贤名。早日册立太子,既可安定民心,亦可随陛下学习治理天下之道。此乃稳固我汉国千秋基业之要务……”童洛伏跪在地,重重叩首:“恳请陛下早立太子,安定民心!”
童洛话音刚落,礼部高子贺跨出臣班,躬身道:“陛下,童大学士所言极是!早立太子,实乃上安宗庙社稷,下抚万民之举,恳请陛下早立太子,安定民心!”
随后兵部张实固,吏部马应年,同时伏跪在地,异口同声:“请陛下早立太子,安定民心!”
几人身后光禄寺、宗正寺、太仆寺、司农寺四位上卿,紧接着御史参赞,各部侍郎,呼啦啦跪倒一片:“早立太子,安定民心!”
范离心中一凛。景帝三子,刘项年幼,又是庶出,太子人选必定从刘直与刘哲二人中选出,这二人皆出自萧皇后,这萧家在朝中的势力,竟已盘根错节到如此地步,童洛一声倡议,竟有半数官员附议,看来萧家是咽不下这口气。
念及至此,目光看向孙正道,只见孙正道目光低垂,面无表情地站在原地,仿佛眼前这阵仗与他毫无关联。再看曾深也未出列。范离心中有了计较,这二人一个站队刘直,一个站队刘哲,却是未与萧家搅合在一起,心说,这局势是真够乱的。
殿内空气骤然凝固,官员们屏息,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景帝,空气绷紧如弦。
景帝目光扫过童洛等人,手指有意无意敲着龙椅的扶手,轻轻咳嗽一声,正欲开口。
赵万源率先出列,正色道:“立储固是大事,陛下正值春秋鼎盛,皇子们虽贤,毕竟年轻,仍需观察历练。仓促立储,若非最优之选,恐生后患。臣以为,此事可缓议。”
童洛跪在地上直起身子:“储位一日不定,则人心一日不安,皇子们身边的趋炎附势之徒便会蠢蠢欲动,朝中诸臣亦难免心存观望,甚至各怀心思,长此以往,党争之祸萌芽,朝纲何以肃清?此非臣危言耸听,乃是史书斑斑血迹所证。若依赵大人所言,有待日后,岂非仓促?届时若天下有疑,朝野动荡,谁可承担?!”
童洛的声音愈发激昂,带着一种为国为民的赤诚,仿佛字字句句都是从江山社稷的肺腑中掏出:“臣以为,立太子与皇子历练并非相悖之事。正位东宫,名分一定,太子更可名正言顺随陛下聆听政事,协陛下治理国家,此非是最好的历练吗?”
童洛话音才落,监察御史贺长州跨出一步:“陛下!臣有疑议!”
范离眼睛一亮,这老战士又出来了。
果然,贺长州背也不坨了,腰也不弯了,目光冷冷扫过跪伏在地的童洛等人,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毫不掩饰的质问:“储位一日不定,人心一日不安?哼!我看不安的是你童大学士吧!”
童洛猛地抬头,眼睛死死盯住贺长州,厉声喝道:“贺御史此言何意?莫非老夫为国请命,倒成了私心作祟?”贺长州毫不退让,
他转向御座,重重一揖:“立储乃国之重典,自有法度祖制!岂能你等聚众喧嚷,伏阙强逼?!陛下圣明烛照,童大学士,你口口声声为国为民,我却要问你——”
贺长州猛地扭头,死死盯住童洛:“尔等今日纠集众臣,默契如一,在这太和殿上以民意挟迫圣听!究竟是何居心?!”
“莫非你是迫不及待要替陛下做主了?还是……”他声音更冷:“另有所图,要把这从龙之功提前攥在手中,为自己谋一个未来的锦绣前程?!”
“如此行径,置陛下于何地?置朝廷法度于何地?臣恳请陛下,”贺长州伏地叩首,声音斩钉截铁,“彻查今日之事!看看某些人到底是为国忠心,还是包藏祸心?”
范离再度给贺长州点赞,这老家伙厉害呀!他这一搅合,不光化解了萧家的攻势,还反手给童洛扣了顶“挟迫圣听,结党营私”的大帽子。把主动权稳稳交到景帝手里。
童洛满脸通红,额头青筋突突直跳,指着贺长州:“你…………”却一时语塞。
景帝忽然起身,上前一步,将贺长州搀扶起来,缓声道:“都平身吧!”待众人起身,景帝道:“立太子之事,关乎国运,非同小可。朕自有考量,此事,今日不必再议!”
早朝之上,童洛似乎上演了一出逼宫大戏,范离知道,或许这只是萧家在朝堂上的一次强势试探。
真正的较量刚刚开始!
等候早朝的诸公,人手一份报纸,三五成群,津津乐道。仿佛有股默契,极有分寸避开了关于《谁是天地会保护伞》的话题,大多在议论《少年汉国说》,与《人心值多少钱》。
让范离没想到的是,跟他没有半分交集的老将军邱子泰对他表现出近乎寻常的热络。刚一进殿,就向他招呼:“小子,过来!”
他这一声招呼声若洪钟,顿时吸引满朝文武的目光。
对于这位老将范离了解不多,他只知道,这位邱子泰镇守鹿鸣郡二十年,辅佐两代帝王,是目前朝堂上资格最老的人物。
范离不敢怠慢,赶忙急步走到邱子泰身前,向邱子泰抱拳:“见过邱老将军!”
他以为邱子泰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谁知老将军上上下下打量范离不住点头,眼中满是长辈看晚辈的关爱,由衷赞许:“小子,不错!”
范离心中疑惑,不知这位老将军意欲何为,口中应声道:“承蒙老将军抬爱!”
邱子泰一撇嘴,冷哼一声:“哼!就是你身上那身文官的皮太难看了!”
范离有点懵,正琢磨邱子泰是啥意思,太监高呼:“皇——上——驾——到!”
景帝走上御阶,在龙椅上坐定,目光扫过殿内群臣,神色平静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群臣礼毕。
文武百官刚分左右站定,大学士童洛手持玉笏,稳步出列:“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景帝声音平稳:“童爱卿奏来便是。”
童洛深吸一口气,朗声道:“臣,恳请陛下,为江山社稷计,为天下万民计,早定国本,册立太子!”
此言一出,太和殿内顿时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童洛和御座上的景帝身上。
范离心中一凛,萧家出手了!
景帝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地问道:“哦?童爱卿为何突然提及此事?”
童洛显然有备而来,不卑不亢地答道:“陛下,储君乃国之根本,根本固则天下安。如今两位殿下皆已成年,英敏聪慧,各有贤名。早日册立太子,既可安定民心,亦可随陛下学习治理天下之道。此乃稳固我汉国千秋基业之要务……”童洛伏跪在地,重重叩首:“恳请陛下早立太子,安定民心!”
童洛话音刚落,礼部高子贺跨出臣班,躬身道:“陛下,童大学士所言极是!早立太子,实乃上安宗庙社稷,下抚万民之举,恳请陛下早立太子,安定民心!”
随后兵部张实固,吏部马应年,同时伏跪在地,异口同声:“请陛下早立太子,安定民心!”
几人身后光禄寺、宗正寺、太仆寺、司农寺四位上卿,紧接着御史参赞,各部侍郎,呼啦啦跪倒一片:“早立太子,安定民心!”
范离心中一凛。景帝三子,刘项年幼,又是庶出,太子人选必定从刘直与刘哲二人中选出,这二人皆出自萧皇后,这萧家在朝中的势力,竟已盘根错节到如此地步,童洛一声倡议,竟有半数官员附议,看来萧家是咽不下这口气。
念及至此,目光看向孙正道,只见孙正道目光低垂,面无表情地站在原地,仿佛眼前这阵仗与他毫无关联。再看曾深也未出列。范离心中有了计较,这二人一个站队刘直,一个站队刘哲,却是未与萧家搅合在一起,心说,这局势是真够乱的。
殿内空气骤然凝固,官员们屏息,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景帝,空气绷紧如弦。
景帝目光扫过童洛等人,手指有意无意敲着龙椅的扶手,轻轻咳嗽一声,正欲开口。
赵万源率先出列,正色道:“立储固是大事,陛下正值春秋鼎盛,皇子们虽贤,毕竟年轻,仍需观察历练。仓促立储,若非最优之选,恐生后患。臣以为,此事可缓议。”
童洛跪在地上直起身子:“储位一日不定,则人心一日不安,皇子们身边的趋炎附势之徒便会蠢蠢欲动,朝中诸臣亦难免心存观望,甚至各怀心思,长此以往,党争之祸萌芽,朝纲何以肃清?此非臣危言耸听,乃是史书斑斑血迹所证。若依赵大人所言,有待日后,岂非仓促?届时若天下有疑,朝野动荡,谁可承担?!”
童洛的声音愈发激昂,带着一种为国为民的赤诚,仿佛字字句句都是从江山社稷的肺腑中掏出:“臣以为,立太子与皇子历练并非相悖之事。正位东宫,名分一定,太子更可名正言顺随陛下聆听政事,协陛下治理国家,此非是最好的历练吗?”
童洛话音才落,监察御史贺长州跨出一步:“陛下!臣有疑议!”
范离眼睛一亮,这老战士又出来了。
果然,贺长州背也不坨了,腰也不弯了,目光冷冷扫过跪伏在地的童洛等人,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毫不掩饰的质问:“储位一日不定,人心一日不安?哼!我看不安的是你童大学士吧!”
童洛猛地抬头,眼睛死死盯住贺长州,厉声喝道:“贺御史此言何意?莫非老夫为国请命,倒成了私心作祟?”贺长州毫不退让,
他转向御座,重重一揖:“立储乃国之重典,自有法度祖制!岂能你等聚众喧嚷,伏阙强逼?!陛下圣明烛照,童大学士,你口口声声为国为民,我却要问你——”
贺长州猛地扭头,死死盯住童洛:“尔等今日纠集众臣,默契如一,在这太和殿上以民意挟迫圣听!究竟是何居心?!”
“莫非你是迫不及待要替陛下做主了?还是……”他声音更冷:“另有所图,要把这从龙之功提前攥在手中,为自己谋一个未来的锦绣前程?!”
“如此行径,置陛下于何地?置朝廷法度于何地?臣恳请陛下,”贺长州伏地叩首,声音斩钉截铁,“彻查今日之事!看看某些人到底是为国忠心,还是包藏祸心?”
范离再度给贺长州点赞,这老家伙厉害呀!他这一搅合,不光化解了萧家的攻势,还反手给童洛扣了顶“挟迫圣听,结党营私”的大帽子。把主动权稳稳交到景帝手里。
童洛满脸通红,额头青筋突突直跳,指着贺长州:“你…………”却一时语塞。
景帝忽然起身,上前一步,将贺长州搀扶起来,缓声道:“都平身吧!”待众人起身,景帝道:“立太子之事,关乎国运,非同小可。朕自有考量,此事,今日不必再议!”
早朝之上,童洛似乎上演了一出逼宫大戏,范离知道,或许这只是萧家在朝堂上的一次强势试探。
真正的较量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