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报纸被谁买走了-《诸位岳父别打了,公主已经怀孕了》

  揽琴阁内,范离看着冯莫安组织起来的乐队。

  加上礼乐坊的七名女子,乐队四十多人,阵容远比范离最初想象的更要齐全。

  吹的有箫笛唢呐,拉的各种胡琴弦子,拨的有琴瑟琵琶,打的有钟鼓锣磬,另外还有范离不认识的,当真是五花八门。

  乐师们的年龄看起来大多在三四十岁之间,正是技艺成熟、精力尚佳的年纪。

  众人给范离见了礼,一个个都很紧张,倒是礼乐坊七名女子放的最开,看到范离眼睛就开始冒小星星,最近范离回剑阁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有些姑娘已经开始犯起了相思。

  跟大家打过招呼后,范离大大咧咧往凳子上一坐,朝冯莫安扬了扬下巴。冯莫安会意,转身朝乐队略一颔首,整个揽琴阁便静了下来。

  乐队准备了两首曲子,第一首曲子《半壶纱》,礼乐坊七名女子主唱,众人伴奏。

  琴师端坐,指尖轻轻一勾,一缕清越的琴音便荡开空气,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紧接着,箫声幽咽,似远山传来的叹息,绵绵加入其中。一位操着胡琴的乐师微闭着眼,手臂舒缓地拉动,弓弦相触,流淌出低沉而富有磁性的长音,稳稳托住了旋律的基底。

  随后各种乐器加入,乐音渐渐丰盈起来,笛声越发清亮,与呜咽的箫声一唱一和;待到前奏将情绪铺垫得恰到好处,七位女子,朱唇轻启。

  “墨已入水 ,渡一池青花。

  揽五分红霞 ,采竹回家。

  …………

  风月花鸟 一笑尘缘了。”

  音乐渐散,范离被小小震撼了一把。这首歌从他让礼乐坊女子帮忙把曲子谱出来,给到冯莫安,到现在总计不到七天时间,

  能有如此呈现已是难得。他原以为仓促之间,乐队最多只能将旋律奏齐,却不想这编曲竟颇有章法,乐器间的配合也默契十足,尤其是妙音等七名女子的和声,清越中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温婉,将那词中“半壶纱”的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

  冯莫安见范离神色微动,心中稍定,又示意开始第二首。《男儿当自强》,但是主唱还是礼乐坊,这首歌女人唱起来味道总有点不一样,没有男子的阳刚之气。一问冯莫安,原来这大汉国很少有男子唱歌的,只有在宁州一带有些会唱山歌的男子。

  听完两首歌,范离心花怒放,对冯莫安大加赞赏,鼓励乐队继续排练,把礼乐坊几名女子叫到摘星楼,抱着吉他一口气弹唱十来首歌,礼乐坊众女子帮着打谱。

  范离的计划是太常寺音乐大厅落成之后,先来一场音乐会。不仅要展示这些新编的乐曲,更要让临安城百姓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整个一个下午,七名女子被范离震撼的无以复加,尤其是那一曲《笑傲江湖》。

  一曲歌罢,妙音等人僵立原地。她们仿佛不是听了一曲,而是被那歌曲强行拖入了一个全然陌生的江湖。

  这《笑傲江湖》的曲调,与她们熟知的所有乐章截然不同。没有婉转迂回,没有精雕细琢,旋律一起,便如烈马脱缰。

  而范离的歌声无拘无束,是那傲游江湖狂放与豪迈,是泼天泼地的洒脱不羁。

  几名女子呆呆的看着范离,心神摇曳,难以自持。有人仿佛置身于大漠风沙,策马狂奔,风声呼啸过耳;有人仿佛见证了高手对决,剑气纵横,心潮随之澎湃起伏;有人则单纯地被那歌声中的豪迈与洒脱深深震撼。

  那是一种她们从未敢设想,甚至未曾目睹过的生命状态,无拘无束,笑对苍生。

  ……………………

  让范离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的报纸销量居然比第一天还要多。要知道,第一天还被萧家一把火烧掉了五万份,实际销量只有八万份;可今天,竟然一口气卖出了十五万份。

  八加十五,总共二十三万啊!

  范离懵了!

  临安城识字的也不过二十余万人,就算人手一份,还多出三万份——这三万份,到底卖到哪儿去了?

  难道是萧家又在背后搞什么名堂?范离觉得不太可能,正暗自琢磨,马迅风风火火地回来了,一把抓起茶盏,仰头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水。

  最近的马迅,简直忙得脚不沾地。太常寺的改建、碧桂园体育场的工程、运动会的筹备、足球赛的组织,再加上报纸的发行——所有大事小情,几乎全压在他身上。不仅如此,范离还把整个太常寺的出纳任务也交给了他。

  马迅从早到晚团团转,连喘口气的功夫都难得。

  自打范离接手太常寺,整个衙门气象一新,蒸蒸日上。起初大家还都有些忐忑,可没想到,“好声音”还没正式开场,李观星就拉来了六万四千两银子的赞助,不过听说最后还得小范大人去敲定细节。

  报纸才发行两天,光在临安城就卖了一万七千五百两,刨去成本,净赚七千五百两,这还没算周边四十八郡的进账,马迅不敢细算。

  另外广告费还收了七千多两,范离说过,广告费将来会翻着倍地涨。当初马迅还将信将疑,现在,他信!

  现在的马迅,干劲十足,信心爆棚,这不仅仅关系到他月底的绩效俸禄,更因为范离对他的那份信任。整整四十多万两银票,范离眼都不眨就全交到他手里。为保险起见,马迅又把银票存回周记票号,用多少取多少,每一笔开支都记得清清楚楚。他绝不能辜负小范大人的信任。

  看着范离摸着下巴歪头琢磨事情,马迅提醒:“大人,时候差不多了,别让姑娘们等着着急。”

  范离满头黑线,自己被李观星卖到青楼的事,虽然他一再强调保密,可是没过一天,太常寺上上下下好像全知道了。很多人私下里跟李观星开玩笑,说李大人,求你也把我卖了吧,价钱好商量。

  范离用手敲着桌子问:“你说,临安城就二十万识字的,那些报纸去哪了?”

  马迅一愣,随即回答:“不识字的也能买呀?我爹就不识字,昨天也买了两份!”

  范离不解:“不是,他不识字买报纸干啥呀?”

  马迅一脸奇怪:“让我给他念呀!”他在心中腹诽,我爹不识字,可家里有识字的人呀!我不是识字么,小范大人这是犯糊涂了吗?

  范离眨巴着眼睛:“那为什么你爹要买两份?”

  马迅回答得理直气壮:“留着呀!那东西又坏不了!”

  我擦!这古人的脑回路是有点不一样。

  马迅断言:“大人,不信您瞧着,明天咱报纸的销量还得涨。”

  范离满脸不解:“明天……还有人买?”

  马迅一脸笃定:“明天临安周边稍远一些的百姓得到消息都会赶过来,不信咱俩就打个赌。”

  “你说赌啥?”范离还真就不信这个邪。

  马迅兴奋搓着手:“大人,我要是赢了,明天晚上,您去敲定细节,把我带上呗?”

  范离脸一黑:“我说,你这贱样儿是跟谁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