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罗突然想起前世在了解乾隆朝时期历史时,乾隆三十八年年间有场着名的败仗——是缅甸?不,那是更早时候...大小金川?这个时间点似乎对得上。
他翻身坐起,金川土司...西藏...准噶尔...一个个地名在眼前闪过,却怎么也拼凑不出完整的线索。"该死!"莫罗懊恼地捶了下床板。作为历史系学生,他本该记得这些关键节点,但穿越前的记忆就像被水浸过的墨迹,越是用力回想就越模糊。
窗外忽然刮过一阵夜风,吹得窗纸哗啦作响。莫罗恍惚间想起什么,急忙从行囊深处翻出个小本子——这是他穿越后偷偷记录的"历史大事记"。借着月光,他看到自己潦草地写着:"1773年,清军增兵大小金川..."
手指突然僵住了。今年正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而记忆中金川之战似乎就是在热河期间传来的败报。莫罗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想起史书上记载,这场战役应该是木果木之败,清军损失惨重,乾隆震怒派阿桂等人增兵。
如果历史走向不变,这次热河之行恐怕不会太平。他下意识摸了摸床边桌子上的侍卫佩刀,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稍稍镇定。
月光偏移,照亮了墙上一幅舆图。莫罗的目光落在西南角的金川地区,那里距离热河何止千里。但在这皇权至上的时代,一场千里之外的败仗,足以在朝堂掀起惊涛骇浪。
值房外传来三更的梆子声。莫罗收起本子,重新躺下。无论如何,他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御前侍卫,那些军国大事轮不到他操心,况且最近自己好像风头确实太过,还是收敛一点好。眼下最要紧的,是平安度过这次热河之行,避过锡兰国书这一阵风头,然后...
他想起刘颜含泪的眼睛,想起月来客栈那盏温暖的灯笼。睡意渐渐袭来,在意识模糊前的最后一刻,莫罗突然想到:或许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波,反而能成为他的机会?
寅时的梆子声刚过,莫罗就被梆子声惊醒了。窗外天色还是靛青色的,但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他猛地坐起身,硬板床发出"吱呀"一声响。
"糟了!这不是睡过头了,"莫罗手忙脚乱地套上御前侍卫的服饰,佩刀在慌乱中"咣当"一声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时,额头撞到了桌角,顿时疼得龇牙咧嘴。
神武门外已是一片肃穆的金戈铁马。晨光熹微中,八旗劲旅按旗色分列,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亲军盔明甲亮,在晨曦中泛着冷冽的寒光。銮仪卫执戟佩弓,掌扇擎盖的仪仗绵延半里,绣着龙纹的华盖在晨风中微微鼓荡。莫罗一眼就看到了銮仪卫队列中的和珅。
"这边!"额尔赫在不远处招手。莫罗快步走去,路过和珅时两人默契地点头致意。和珅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眼神却比平日深沉许多。"记住,"额尔赫压低声音,"御辇左侧第三位,你的位置。眼睛要时刻注意路边树林,特别是过隘口时。"
莫罗刚要答话,突然,神武门方向传来三声净鞭,清脆的鞭响划破黎明。文武百官立刻如潮水般向两侧分开,让出一条三丈宽的御道。莫罗站在御前侍卫队列中,听见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是二十四名太监抬着的明黄步辇,辇顶的金龙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跪!"
随着礼官一声长喝,数千人齐刷刷跪倒在地。莫罗低头时瞥见乾隆帝踏着猩红地毯缓步而来,明黄色龙袍上绣着的十二章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皇帝身后跟着军机大臣刘统勋,这位年过七旬的老臣捧着黄绫包裹的印信,步履沉稳。
最引人注目的是御辇旁侍立的和珅。今日他穿着簇新的大红绸画花驾衣,腰间悬着御赐的镂金荷包。当乾隆走近御辇时,和珅恰到好处地上前一步,右手虚托着皇帝的手肘。这个动作看似平常,却引得几位老臣交换了眼色——在这个距离能触碰龙体的,向来只有贴身太监。
"起驾——"
随着司礼监太监尖细的嗓音,整支队伍如苏醒的巨龙般缓缓蠕动。前锋营的马队率先开道,随后是五色旌旗组成的仪仗。莫罗走在御辇左侧,能清晰听见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音。
一连数日的行程枯燥乏味。白天在烈日下行进,夜里宿营时又要轮值守夜。莫罗穿着靴子的脚已经磨出了水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第五日晌午,队伍在一处山谷休整。烈日炙烤下,莫罗脚上的水泡已经磨破,每走一步都像踩在炭火上。他找了棵老槐树靠着坐下,刚解开靴带,一片阴影就笼罩下来。
"莫兄这是..."和珅不知何时站在了他面前,手里晃着个青瓷水囊,"脚上起泡了?"
莫罗慌忙要起身行礼,被和珅按住了肩膀。"歇着吧,这大热天的。"和珅在他身旁坐下,递过水囊,"尝尝?正宗的冰镇酸梅汤,刚从御膳房顺来的。"
冰凉的瓷壁触到掌心,莫罗不由一怔。这年头能在大夏天弄到冰的,可都不是寻常人物。
"谢和兄。"莫罗仰头灌了一大口,酸甜的滋味顿时冲淡了满嘴尘土味。
和珅掏出一把折扇轻摇,状似随意地问:"听说莫兄搬出瓜尔佳府了?"
"和兄消息灵通。"莫罗苦笑着系好靴带,"家里...不太方便。"
"明白,明白。"和珅意味深长地点头,"说起来,莫兄今年二十有三了吧?尚未婚配?"
莫罗手上一顿。这个问题来得突然,他眼前立刻浮现出刘颜那双含泪的眼睛又浮现出初雪那温柔体贴的模样。"尚未娶妻,不过..."
"有心上人了?"和珅眼睛一亮,"是那位...刘姑娘?"
山风突然停了,树上的知了叫得人心烦。莫罗盯着地上爬过的蚂蚁,轻声道:"她跟着我从江南到京城,吃了不少苦。"
"红颜知己啊。"和珅合起折扇,在掌心轻敲,"不过..."他压低声音,"以莫兄如今御前侍卫的身份,婚事恐怕..."
莫罗心头一紧。这正是他最担心的——若被人知道他与刘颜无媒苟合,别说前程,脑袋都可能不保。
"听说简亲王有个庶女,今年刚及笄..."和珅话说一半,突然被号角声打断。
远处御帐前,太监们正在集结。和珅立刻起身:"皇上要启程了。"他整了整衣冠,临走时回头道:"莫兄若有意,热河行宫里我可以帮着引见几位蒙古王公家的格格。总比..."
话未说完,额尔赫的吼声已经从队伍前方传来:"全体集合!准备出发!"
莫罗一瘸一拐地归队时,脑海里还回荡着和珅的话。联姻蒙古贵族?娶亲王庶女?这些原本遥不可及的事,如今竟然近在眼前。但刘颜那双满是期待的眼睛,还有远在浙江的初雪却像根刺扎在心头。
队伍继续向北行进。莫罗机械地迈着步子,靴子里的伤口火辣辣地疼,却比不上心里的煎熬。
他翻身坐起,金川土司...西藏...准噶尔...一个个地名在眼前闪过,却怎么也拼凑不出完整的线索。"该死!"莫罗懊恼地捶了下床板。作为历史系学生,他本该记得这些关键节点,但穿越前的记忆就像被水浸过的墨迹,越是用力回想就越模糊。
窗外忽然刮过一阵夜风,吹得窗纸哗啦作响。莫罗恍惚间想起什么,急忙从行囊深处翻出个小本子——这是他穿越后偷偷记录的"历史大事记"。借着月光,他看到自己潦草地写着:"1773年,清军增兵大小金川..."
手指突然僵住了。今年正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而记忆中金川之战似乎就是在热河期间传来的败报。莫罗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想起史书上记载,这场战役应该是木果木之败,清军损失惨重,乾隆震怒派阿桂等人增兵。
如果历史走向不变,这次热河之行恐怕不会太平。他下意识摸了摸床边桌子上的侍卫佩刀,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稍稍镇定。
月光偏移,照亮了墙上一幅舆图。莫罗的目光落在西南角的金川地区,那里距离热河何止千里。但在这皇权至上的时代,一场千里之外的败仗,足以在朝堂掀起惊涛骇浪。
值房外传来三更的梆子声。莫罗收起本子,重新躺下。无论如何,他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御前侍卫,那些军国大事轮不到他操心,况且最近自己好像风头确实太过,还是收敛一点好。眼下最要紧的,是平安度过这次热河之行,避过锡兰国书这一阵风头,然后...
他想起刘颜含泪的眼睛,想起月来客栈那盏温暖的灯笼。睡意渐渐袭来,在意识模糊前的最后一刻,莫罗突然想到:或许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波,反而能成为他的机会?
寅时的梆子声刚过,莫罗就被梆子声惊醒了。窗外天色还是靛青色的,但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他猛地坐起身,硬板床发出"吱呀"一声响。
"糟了!这不是睡过头了,"莫罗手忙脚乱地套上御前侍卫的服饰,佩刀在慌乱中"咣当"一声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时,额头撞到了桌角,顿时疼得龇牙咧嘴。
神武门外已是一片肃穆的金戈铁马。晨光熹微中,八旗劲旅按旗色分列,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亲军盔明甲亮,在晨曦中泛着冷冽的寒光。銮仪卫执戟佩弓,掌扇擎盖的仪仗绵延半里,绣着龙纹的华盖在晨风中微微鼓荡。莫罗一眼就看到了銮仪卫队列中的和珅。
"这边!"额尔赫在不远处招手。莫罗快步走去,路过和珅时两人默契地点头致意。和珅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眼神却比平日深沉许多。"记住,"额尔赫压低声音,"御辇左侧第三位,你的位置。眼睛要时刻注意路边树林,特别是过隘口时。"
莫罗刚要答话,突然,神武门方向传来三声净鞭,清脆的鞭响划破黎明。文武百官立刻如潮水般向两侧分开,让出一条三丈宽的御道。莫罗站在御前侍卫队列中,听见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是二十四名太监抬着的明黄步辇,辇顶的金龙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跪!"
随着礼官一声长喝,数千人齐刷刷跪倒在地。莫罗低头时瞥见乾隆帝踏着猩红地毯缓步而来,明黄色龙袍上绣着的十二章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皇帝身后跟着军机大臣刘统勋,这位年过七旬的老臣捧着黄绫包裹的印信,步履沉稳。
最引人注目的是御辇旁侍立的和珅。今日他穿着簇新的大红绸画花驾衣,腰间悬着御赐的镂金荷包。当乾隆走近御辇时,和珅恰到好处地上前一步,右手虚托着皇帝的手肘。这个动作看似平常,却引得几位老臣交换了眼色——在这个距离能触碰龙体的,向来只有贴身太监。
"起驾——"
随着司礼监太监尖细的嗓音,整支队伍如苏醒的巨龙般缓缓蠕动。前锋营的马队率先开道,随后是五色旌旗组成的仪仗。莫罗走在御辇左侧,能清晰听见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音。
一连数日的行程枯燥乏味。白天在烈日下行进,夜里宿营时又要轮值守夜。莫罗穿着靴子的脚已经磨出了水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第五日晌午,队伍在一处山谷休整。烈日炙烤下,莫罗脚上的水泡已经磨破,每走一步都像踩在炭火上。他找了棵老槐树靠着坐下,刚解开靴带,一片阴影就笼罩下来。
"莫兄这是..."和珅不知何时站在了他面前,手里晃着个青瓷水囊,"脚上起泡了?"
莫罗慌忙要起身行礼,被和珅按住了肩膀。"歇着吧,这大热天的。"和珅在他身旁坐下,递过水囊,"尝尝?正宗的冰镇酸梅汤,刚从御膳房顺来的。"
冰凉的瓷壁触到掌心,莫罗不由一怔。这年头能在大夏天弄到冰的,可都不是寻常人物。
"谢和兄。"莫罗仰头灌了一大口,酸甜的滋味顿时冲淡了满嘴尘土味。
和珅掏出一把折扇轻摇,状似随意地问:"听说莫兄搬出瓜尔佳府了?"
"和兄消息灵通。"莫罗苦笑着系好靴带,"家里...不太方便。"
"明白,明白。"和珅意味深长地点头,"说起来,莫兄今年二十有三了吧?尚未婚配?"
莫罗手上一顿。这个问题来得突然,他眼前立刻浮现出刘颜那双含泪的眼睛又浮现出初雪那温柔体贴的模样。"尚未娶妻,不过..."
"有心上人了?"和珅眼睛一亮,"是那位...刘姑娘?"
山风突然停了,树上的知了叫得人心烦。莫罗盯着地上爬过的蚂蚁,轻声道:"她跟着我从江南到京城,吃了不少苦。"
"红颜知己啊。"和珅合起折扇,在掌心轻敲,"不过..."他压低声音,"以莫兄如今御前侍卫的身份,婚事恐怕..."
莫罗心头一紧。这正是他最担心的——若被人知道他与刘颜无媒苟合,别说前程,脑袋都可能不保。
"听说简亲王有个庶女,今年刚及笄..."和珅话说一半,突然被号角声打断。
远处御帐前,太监们正在集结。和珅立刻起身:"皇上要启程了。"他整了整衣冠,临走时回头道:"莫兄若有意,热河行宫里我可以帮着引见几位蒙古王公家的格格。总比..."
话未说完,额尔赫的吼声已经从队伍前方传来:"全体集合!准备出发!"
莫罗一瘸一拐地归队时,脑海里还回荡着和珅的话。联姻蒙古贵族?娶亲王庶女?这些原本遥不可及的事,如今竟然近在眼前。但刘颜那双满是期待的眼睛,还有远在浙江的初雪却像根刺扎在心头。
队伍继续向北行进。莫罗机械地迈着步子,靴子里的伤口火辣辣地疼,却比不上心里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