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新气象-《宦海狂澜:祁同伟再胜天半子》

  与沙瑞金的初次正式会面,如同一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裴书文(祁同伟)心中漾开的涟漪久久未能平息。那看似随意的关于“警服线头”的提醒,以及他当时迅速而诚恳的反应,构成了一次无声的、却意义深远的互动。他明白,这仅仅是开始,沙瑞金那双锐利的眼睛绝不会停止审视。他必须用最快速度、最扎实的行动,将那个“反应迅速、态度端正”的初步印象,深化为一个“务实肯干、能力出众”的实干派形象。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裴书文,早已在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

  重返岗位后的第一次厅党委会上,他没有急于抛出什么宏大的计划,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梳理和夯实基础工作上。他听取了各分管领导关于近期治安防控、交通管理、刑事侦查、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汇报,问的问题都很具体,切中要害,显示出对公安业务的熟悉和专业。

  “近期几起侵财类案件的破案率有所波动,是技术手段跟不上,还是基层摸排不够细致?”

  “城区几个主要路口的早晚高峰拥堵指数,优化方案落实后效果如何?有没有最新的数据支撑?”

  “关于规范执法行为的专项教育整顿,各支队的学习记录和自查报告,厅政治部抽查了没有?发现了哪些共性问题?”

  这些问题,不再是以前那种笼统的“要重视”、“要加强”,而是指向具体的环节、数据和效果。党委委员们回答时,明显比以往更加谨慎和准备充分,因为他们发现,这位病愈归来的厅长,似乎对细节的掌控力更强了。

  会议临近结束时,裴书文合上笔记本,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同志们,沙瑞金书记已经到任。新书记在见面会上强调了‘风清气正’和‘从严治党’。这对我们公安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是刀把子,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自身不正,何以正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考虑,近期在全厅范围内,开展一次为期一个月的‘转作风、提效能、树形象’专项活动。重点聚焦几个方面:一是窗口服务单位的态度和效率,坚决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二是执法办案的规范和透明度,杜绝选择性执法、人情案、关系案;三是内部管理的精细化和纪律约束,从警容风纪、内务卫生这些小事抓起,重塑人民警察的精气神!”

  这个提议并不算特别新颖,但在此刻沙瑞金强调“风清气正”的背景下提出,时机抓得恰到好处。更重要的是,裴书文紧接着的话,让在座所有人精神一振:

  “这次活动,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我会亲自带队,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路线的方式,深入基层所队和窗口单位进行暗访督查。发现问题,当场指出,限期整改。对于整改不力、问题反复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该通报的通报,该处分的处分,绝不姑息!”

  亲自暗访!这意味着新厅长是动真格的,是要真正沉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会场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凝重,也隐隐透出一丝紧张。

  散会后,消息迅速在公安厅内部传开。有人不以为然,觉得又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真正在一线踏实工作的干警,却感到了一种久违的振奋。厅长要动真格的了!

  裴书文说到做到。接下来的几天,他轻车简从,只带着办公室主任和一名负责记录的秘书,开始了他的暗访之旅。他没有选择那些容易出成绩的“样板”单位,而是直奔问题可能最多、群众意见可能最大的地方——城乡结合部的派出所、老城区的交警执勤点、偏远地区的检查站。

  在某个户籍办理大厅,他冒充普通群众排队,亲眼目睹了工作人员态度生硬、效率低下的情况,他不动声色地用手机录了像。随后亮明身份,当场召集该单位负责人,播放录像,严厉批评,要求立即整改,并让政治部跟进处理。

  在一个交通事故处理点,他发现民警调解时方法简单,引发群众不满。他没有当场发作,而是在事后将相关民警和负责人叫到一边,耐心讲解调解技巧和群众工作方法,既指出了问题,也给予了指导,让当事民警心服口服。

  他甚至在一个周末的深夜,突击检查了某个看守所的值班备勤情况,对发现的内务管理松懈问题,给予了严厉的训诫。

  这些暗访行动,通过内部通报和口口相传,很快在全省公安系统引起了巨大震动。祁厅长的“新作风”不再是口号,而是化为了实实在在的压力和动力。基层单位的懒散风气为之一肃,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肉眼可见地提升。虽然过程中难免得罪了一些人,但也赢得了更多渴望改变、踏实干事干警的认可。

  更重要的是,这些举措和成效,通过正常的政务信息渠道,以及高育良等人的有意无意提及,必然会传到沙瑞金的耳朵里。一个不尚空谈、深入基层、敢于碰硬、致力于提升队伍形象的公安厅长形象,正在被一点点塑造出来。

  这天下午,裴书文刚从下面一个市局检查完回来,正在办公室翻阅暗访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报告,桌上的外线电话响了。是省委办公厅打来的,通知他明天上午九点,沙瑞金书记要听取公安厅关于近期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情况的专题汇报,要求主要负责人参加,准备书面材料,汇报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

  放下电话,裴书文深吸了一口气。真正的考验,来了。这不是礼堂里的集体见面,而是小范围的、面对面的工作汇报。沙瑞金会问什么?会如何评价他的工作?这第一次正式的工作交锋,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他未来在沙瑞金心中的定位。

  他没有急于准备材料,而是先闭上眼睛,将自己代入沙瑞金的视角思考:一个新任省委书记,最关心公安系统的什么?绝不是某个具体案件的侦破,而是宏观的掌控力、队伍的稳定性、以及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他拿起笔,在纸上列出了汇报要点:

  当前全省社会面整体稳定评估(数据说话,突出可控)。

  近期重点领域风险排查与化解情况(突出主动作为)。

  公安队伍自身建设与纪律作风整顿举措(结合正在开展的专项活动,回应“风清气正”)。

  下一步工作思路与重点(紧扣沙瑞金的施政方向,体现服从与配合)。

  他决定,汇报要简洁、扎实、有数据、有案例,避免空话套话,更要避免邀功请赏。态度上,要表现出对省委的绝对服从和对工作的极度负责。

  当晚,他谢绝了所有应酬,把自己关在书房,亲自撰写和修改汇报提纲,反复推敲每一句话,每一个数据。他知道,明天的二十分钟,将是他扭转局面的关键一战。

  窗外,京州的夜色深沉。裴书文书房的灯光,一直亮到很晚。他就像一名即将踏上重要赛道的运动员,正在进行最后的、精细的准备工作。他要用这次汇报,向沙瑞金,也向整个汉东官场,证明这个“新”祁同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