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前往黑山镇-《绑定情报系统后我逆袭了》

  他是位置靠侧后方,在野猪冲过他身边的刹那。

  体内那启明脉门闪过光芒,一股远超常人的力量瞬间灌注全身!

  他猛的一蹬地,身体快速窜出,手中那根削尖的硬木长矛,狠狠捅进了野猪受伤的左后腿伤口里面!

  “噗嗤!”

  “嗷——!!!”

  野猪发出一声惨痛的嚎叫,巨大的冲势被这一下硬生生打断,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向一侧!

  剧烈的疼痛让它彻底疯狂,挣扎着想要爬起来。

  “好机会!上!”

  李守信大吼,又是一箭射出,这次狠狠射中了野猪致命的脖颈!

  李大山和李青山、李青林也趁机扑上去,锄头、柴刀不要命的往野猪身上招呼!

  李青锋则手忙脚乱的试图把麻绳套上野猪的后腿。

  场面异常混乱而血腥。

  最终,在众人的合力围攻下,这头野猪倒在了血泊里,毫无生机。

  所有人都累的瘫坐在地,大口喘着粗气,身上沾满了泥污和血点。

  李青河也装作没有力气的样子,靠在一棵树上。

  “好小子!”

  李守信拄着猎叉,走到李青河身边,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眼神里满是赞许和惊奇。

  “刚才那一下,快!准!狠!比我当年还要强!天生的猎手料子!”

  李大山也喘着粗气看过来:

  “青河……你……好样的!”

  大哥李青山抹了把脸上的血污,冲李青河点点头,眼神里是充满了认可。

  二哥李青林直接扑过来搂住他脖子:

  “四弟!牛啊!那一矛太解气了!”

  三哥李青锋也凑过来,一脸崇拜。

  收获是巨大的,野猪被众人合力拖回村,宰杀分肉。

  李守信拿了最好的猪腿和獠牙,李大山家分到了大块的肋排、猪头和下水,还有那张完整的野猪皮。

  当晚,李家小院里飘起了久违的炖肉香气,油灯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脸上都带着油光,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几天后,李青河跟着师傅李守信进山,练习追踪技巧。

  在一处背阴潮湿的山坳里,李青河习惯性的运转起【水鉴术】扫视四周,锻炼灵觉。

  当那淡蓝色的水镜光纹掠过一片不起眼,长着几株奇异小花的腐土时。

  镜面深处突然反馈出一团极其浓郁,温和的乳白色灵光!

  他心头一跳!强压激动,装作无意的拨开厚厚的落叶和腐土。

  一株形态古朴、芦头紧密、根须粗长的植物出现在眼前!

  “师傅!您快来看!这……这像不像您说过的那种……老山参?”

  李守信拄着棍子快步过来,只看了一眼,眼睛就瞪圆了!

  他蹲下身,手指颤抖着,小心翼翼的拂去人参周围的泥土,仔细数着那芦碗(茎痕)和环纹。

  “一个……两个……老天爷!这……这怕是有百年的参龄了!看这芦头!看这环纹!错不了!青河!我的好徒弟!你这眼睛是装了寻宝罗盘吗?!”

  李守信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看着李青河的眼神,简直像在看一个行走的聚宝盆!

  百年老山参!这消息在李家村不亚于一声惊雷!

  李大山捧着那个用红布仔细包裹散发着泥土和药香的木盒子,手都在抖。

  这宝贝,绝不是村里能消化的。

  几天后,通往山外的崎岖小路上。

  李大山背着那张野猪皮,和几块上好的熏肉,李守信拄着棍子,背着他那张硬木弓,和一个装着几样山货的小包袱。

  而李青河,则紧紧抱着那个装着百年老山参的木盒子,走在他爹身边。

  “爹,守信爷爷,咱这是去哪?”

  李青河明知故问。

  “去黑山镇!”

  李守信声音洪亮。

  “翻过前面两道山梁就到了,那镇子靠着黑水河,是方圆百里最大的码头,南来北往的货商都在那儿落脚!”

  “老赵家的皮货铺子还算公道,还有‘济世堂’药铺,听说掌柜的眼力好,给的价实在!”

  “咱们这参,还有这皮子,只有到了那儿,才能卖出个好价钱!”

  黑山镇。

  这个名字,李青河听行脚货郎提起过,听李守信讲山外见闻时也提过,那是山民眼中繁华又遥远的大地方。

  他抱着木盒,感受着怀里那株老参散发出,只有他自己能清晰感知到的温和灵气,又想起昨夜,趁着三个哥哥都睡着了,他悄悄动用了【水鉴术】。

  大哥二哥查看完都没有灵根,淡蓝的水镜光纹扫过三哥李青锋的时候。

  镜中清晰的映照出一条比他自己细短不少,光芒也黯淡许多的“根须”虚影。

  六寸!玄级上品!虽远不如自己,但也绝对拥有踏入修行之路的资格!

  李青河抬头,望向山梁外隐约可见的广阔天空。

  启明脉门在眉心深处缓缓流转,清凉的灵力无声滋养着身体。

  山路崎岖,像一条被随意丢弃的麻绳,缠绕在连绵的灰褐色山峦间。

  李大山三人,翻过最后一道陡峭的山梁,眼前豁然开朗。

  一条宽阔浑浊的大河如同土黄色的巨蟒,在群山环抱的谷地间奔腾咆哮,发出沉闷的轰隆声。

  河滩岸边,依着山势,密密麻麻的挤满了高低错落的房屋,青瓦灰墙的居多,也有不少低矮的土坯房。

  几条歪歪扭扭的街道顺着河岸延伸,能看到蚂蚁般大小的人影在移动。

  渔船码头边,停靠着几艘乌篷船和稍大些的木帆船,船夫吆喝声、货物装卸的撞击声隐隐传来,混杂在河水的轰鸣里,构成一片嘈杂而充满生气的景象。

  这就是黑山镇。

  比李家村大了十倍不止,带着一股粗糙、喧闹、混杂着水腥气和汗味的烟火气。

  “到了!那就是黑水河,这镇子就靠着它活命呢!”

  李守信指着下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码头那边最热闹,皮货铺子、药铺子都在那几条街上。”

  李青河好奇地打量着。

  镇子谈不上繁华,房屋大多陈旧,街道狭窄泥泞,但人确实多。

  挑担的货郎、赶车的脚夫、挎着篮子的妇人、穿着短褂吆喝的伙计……形形色色,比起李家村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寂静,这里就是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