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楼顶层,一间素雅的静室内。云尘与司徒信相对而坐,中间隔着一张古拙的木案,案上摆放着两杯清茶,热气袅袅。了尘与李慕白并未在场,这是云尘的意思,有些话,人少反而更好说。
司徒信带来的两名银甲护卫,如同雕塑般守在静室门外,气息与整个书院的宁静格格不入。
“云院长这书院,倒是别具一格。”司徒信端起茶杯,轻轻嗅了嗅茶香,并未立即饮用,目光却扫过窗外的溪流、竹舍,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正在劳作或诵读的弟子,“不重仙家气派,反倒有几分人间烟火气,难得。”
云尘神色平静,为自己也斟了一杯茶:“司徒大人过誉。书院初创,不过是为一些向道之人提供个清静修心的所在罢了。粗茶淡饭,比不得仙家琼浆,还望大人勿怪。”
“清静修心?”司徒信放下茶杯,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语气依旧平和,却带上了几分审视的意味,“云院长可知,如今你这‘清静’之地,可一点也不清静了。流云山论道,问心阵扬名,如今又引动天地异象,布下如此玄妙大阵……如今这大夏西南,乃至更远的地方,无数双眼睛可都盯着你这小小的幽谷呢。”
云尘微微一笑,不置可否:“树欲静而风不止。云某只想教书育人,传播一些浅见,奈何世事总不尽如人意。”
“教书育人,传播浅见……”司徒信重复了一遍,眼中精光一闪,“云院长的‘浅见’,可是动了不少人的根基啊。‘有教无类’,‘明心见性’……听起来固然美好,但若人人皆可凭心问道,那还要宗门何用?还要仙朝律法何用?这天下,岂不是要乱了秩序?”
图穷匕见!司徒信此来,绝非简单的拜访,而是代表着大夏王朝官方,前来质问红尘书院的存在,是否合乎“规矩”!
云尘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他并未直接反驳,而是反问道:“敢问司徒大人,仙朝立国之本,在于何?”
司徒信眉头微挑:“自然在于律法森严,秩序井然,护佑黎民,统御四方。”
“大人所言极是。”云尘点头,“然律法为人所定,秩序因人而成。若人心不正,纵有万千律法,可能约束其恶念于微末?若掌权者心性不明,纵有庞大仙朝,可能确保其决策皆为民所想?”
他顿了顿,目光清澈地看向司徒信:“我书院所倡,并非要颠覆秩序,恰恰相反,是希望从‘心’之根本入手,补秩序之不足。让人人能明辨是非,让为官者能常怀敬畏。心正,则行正;心明,则政通。此乃‘教化’之功,与仙朝律法,应是相辅相成,而非水火不容。”
司徒信目光微凝,他没想到云尘会从这个角度切入,将书院理念拔高到“辅助仙朝教化”的层面。这番言论,可谓巧妙至极,既肯定了仙朝权威,又阐明了自身价值。
“巧言令色。”司徒信冷哼一声,语气却不再如之前那般咄咄逼人,“纵然你初衷尚可,但你这书院,地处边境,汇聚三教九流,又身怀异术,难免引人猜忌。巡天司的职责,便是防患于未然。云院长,你需给朝廷一个明确的交代,或者说……一个保证。”
“交代?保证?”云尘沉吟片刻,道,“不知大人想要何种交代?”
司徒信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语气变得意味深长:“很简单。第一,书院需在巡天司登记造册,接受监管,其弟子名录、传授内容,需定期报备。第二,书院不得介入仙朝与玄商之间的纷争,需明确表态,忠于大夏。第三……”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盯着云尘:“云院长身怀异术,尤其是那‘问心阵’与今日所布大阵,玄妙非常。朝廷求贤若渴,若云院长愿将此类阵法之术献于朝廷,或入朝为官,为陛下效力,则书院不仅可安然存在,更能获得朝廷扶持,光大门楣,指日可待。”
招揽!这才是司徒信此行的真正目的之一!要么控制,要么收编!大夏王朝,绝不会允许一个不受掌控的强大势力,尤其是一个拥有独特理念和技术的势力,在自己的边境线上野蛮生长。
静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茶香袅袅,气氛却陡然变得凝重。
云尘缓缓端起茶杯,轻呷了一口,似乎在品味茶香,又似乎在权衡利弊。他知道,这是危机,也是机遇。断然拒绝,势必与巡天司乃至大夏王朝交恶,书院将举步维艰。但若轻易答应,则书院将失去独立性,成为朝廷附庸,他云尘也将卷入朝堂纷争,这与他的初衷背道而驰。
片刻后,他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迎上司徒信审视的眼神。
“司徒大人,朝廷美意,云某心领。”云尘缓缓开口,“登记造册,接受监管,此乃应有之义,云某并无异议。忠于大夏,亦是本分,书院弟子,皆是大夏子民。”
听到这里,司徒信脸色稍缓。
但云尘话锋一转:“然,献术入朝之事,请恕云某难以从命。”
司徒信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云尘不慌不忙地解释道:“非是云某藏私,而是此法阵之术,与云某自身修行息息相关,核心在于‘心念’二字,乃心神衍化之道,非固定符文可传。即便献出,他人若无相应心境,亦无法施展,强行为之,反受其害。此非推诿,实乃实情。”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入朝为官……云某散漫惯了,性情疏阔,实非庙堂之材。且书院初立,百废待兴,云某亦离不开身。不过……”
他看向司徒信,话锋再次一转:“云某虽不能入朝,却愿以另一种方式,为仙朝效力。”
“哦?何种方式?”司徒信眯起眼睛。
“合作。”云尘清晰地说道,“书院愿与巡天司,乃至朝廷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例如,可为朝廷培养一些擅长探查、审讯、稳固心志的特殊人才;亦可在一定范围内,协助巡天司处理一些涉及修士心性、难以用常规手段解决的案件。书院所传理念,亦可作为仙朝教化体系的一种补充,于民有益。”
“合作?”司徒信咀嚼着这个词,脸色变幻不定。云尘的方案,既保留了书院的独立性,又给出了实际的好处,可谓是在强硬与控制之间,找到了一条中间道路。这需要他司徒信来权衡,也需要向上峰禀报。
“此事,关系重大,非本使一人可决。”司徒信沉吟良久,最终缓缓道,“需禀明司主,乃至陛下圣裁。在此之间,红尘书院需谨守本分,莫要再生事端。”
“这是自然。”云尘拱手道。
司徒信站起身,深深看了云尘一眼:“云院长是聪明人,希望你好自为之。今日之言,本使会如实上奏。告辞。”
送走司徒信一行,云尘站在明心楼上,望着他们化作流光消失在天际,目光深邃。
了尘与李慕白悄然出现在他身后。
“院长,此事……”李慕白面带忧色。
“无妨。”云尘摆了摆手,“这只是开始。朝廷的态度,取决于我们接下来能展现出多大的价值,以及……能否在这盘棋局中,找到更多的‘棋子’和‘盟友’。”
他抬头望向北方,那是大夏皇都的方向,也是更庞大、更复杂的权力中心。
“通知柳师姐,可以开始下一步计划了。是时候,让‘红尘书院’的名字,以另一种方式,传入某些人的耳中了。”
一场与王朝官方的漫长博弈,就此拉开序幕。而云尘的棋盘上,远不止大夏这一方势力。
        司徒信带来的两名银甲护卫,如同雕塑般守在静室门外,气息与整个书院的宁静格格不入。
“云院长这书院,倒是别具一格。”司徒信端起茶杯,轻轻嗅了嗅茶香,并未立即饮用,目光却扫过窗外的溪流、竹舍,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正在劳作或诵读的弟子,“不重仙家气派,反倒有几分人间烟火气,难得。”
云尘神色平静,为自己也斟了一杯茶:“司徒大人过誉。书院初创,不过是为一些向道之人提供个清静修心的所在罢了。粗茶淡饭,比不得仙家琼浆,还望大人勿怪。”
“清静修心?”司徒信放下茶杯,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语气依旧平和,却带上了几分审视的意味,“云院长可知,如今你这‘清静’之地,可一点也不清静了。流云山论道,问心阵扬名,如今又引动天地异象,布下如此玄妙大阵……如今这大夏西南,乃至更远的地方,无数双眼睛可都盯着你这小小的幽谷呢。”
云尘微微一笑,不置可否:“树欲静而风不止。云某只想教书育人,传播一些浅见,奈何世事总不尽如人意。”
“教书育人,传播浅见……”司徒信重复了一遍,眼中精光一闪,“云院长的‘浅见’,可是动了不少人的根基啊。‘有教无类’,‘明心见性’……听起来固然美好,但若人人皆可凭心问道,那还要宗门何用?还要仙朝律法何用?这天下,岂不是要乱了秩序?”
图穷匕见!司徒信此来,绝非简单的拜访,而是代表着大夏王朝官方,前来质问红尘书院的存在,是否合乎“规矩”!
云尘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他并未直接反驳,而是反问道:“敢问司徒大人,仙朝立国之本,在于何?”
司徒信眉头微挑:“自然在于律法森严,秩序井然,护佑黎民,统御四方。”
“大人所言极是。”云尘点头,“然律法为人所定,秩序因人而成。若人心不正,纵有万千律法,可能约束其恶念于微末?若掌权者心性不明,纵有庞大仙朝,可能确保其决策皆为民所想?”
他顿了顿,目光清澈地看向司徒信:“我书院所倡,并非要颠覆秩序,恰恰相反,是希望从‘心’之根本入手,补秩序之不足。让人人能明辨是非,让为官者能常怀敬畏。心正,则行正;心明,则政通。此乃‘教化’之功,与仙朝律法,应是相辅相成,而非水火不容。”
司徒信目光微凝,他没想到云尘会从这个角度切入,将书院理念拔高到“辅助仙朝教化”的层面。这番言论,可谓巧妙至极,既肯定了仙朝权威,又阐明了自身价值。
“巧言令色。”司徒信冷哼一声,语气却不再如之前那般咄咄逼人,“纵然你初衷尚可,但你这书院,地处边境,汇聚三教九流,又身怀异术,难免引人猜忌。巡天司的职责,便是防患于未然。云院长,你需给朝廷一个明确的交代,或者说……一个保证。”
“交代?保证?”云尘沉吟片刻,道,“不知大人想要何种交代?”
司徒信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语气变得意味深长:“很简单。第一,书院需在巡天司登记造册,接受监管,其弟子名录、传授内容,需定期报备。第二,书院不得介入仙朝与玄商之间的纷争,需明确表态,忠于大夏。第三……”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盯着云尘:“云院长身怀异术,尤其是那‘问心阵’与今日所布大阵,玄妙非常。朝廷求贤若渴,若云院长愿将此类阵法之术献于朝廷,或入朝为官,为陛下效力,则书院不仅可安然存在,更能获得朝廷扶持,光大门楣,指日可待。”
招揽!这才是司徒信此行的真正目的之一!要么控制,要么收编!大夏王朝,绝不会允许一个不受掌控的强大势力,尤其是一个拥有独特理念和技术的势力,在自己的边境线上野蛮生长。
静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茶香袅袅,气氛却陡然变得凝重。
云尘缓缓端起茶杯,轻呷了一口,似乎在品味茶香,又似乎在权衡利弊。他知道,这是危机,也是机遇。断然拒绝,势必与巡天司乃至大夏王朝交恶,书院将举步维艰。但若轻易答应,则书院将失去独立性,成为朝廷附庸,他云尘也将卷入朝堂纷争,这与他的初衷背道而驰。
片刻后,他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迎上司徒信审视的眼神。
“司徒大人,朝廷美意,云某心领。”云尘缓缓开口,“登记造册,接受监管,此乃应有之义,云某并无异议。忠于大夏,亦是本分,书院弟子,皆是大夏子民。”
听到这里,司徒信脸色稍缓。
但云尘话锋一转:“然,献术入朝之事,请恕云某难以从命。”
司徒信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云尘不慌不忙地解释道:“非是云某藏私,而是此法阵之术,与云某自身修行息息相关,核心在于‘心念’二字,乃心神衍化之道,非固定符文可传。即便献出,他人若无相应心境,亦无法施展,强行为之,反受其害。此非推诿,实乃实情。”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入朝为官……云某散漫惯了,性情疏阔,实非庙堂之材。且书院初立,百废待兴,云某亦离不开身。不过……”
他看向司徒信,话锋再次一转:“云某虽不能入朝,却愿以另一种方式,为仙朝效力。”
“哦?何种方式?”司徒信眯起眼睛。
“合作。”云尘清晰地说道,“书院愿与巡天司,乃至朝廷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例如,可为朝廷培养一些擅长探查、审讯、稳固心志的特殊人才;亦可在一定范围内,协助巡天司处理一些涉及修士心性、难以用常规手段解决的案件。书院所传理念,亦可作为仙朝教化体系的一种补充,于民有益。”
“合作?”司徒信咀嚼着这个词,脸色变幻不定。云尘的方案,既保留了书院的独立性,又给出了实际的好处,可谓是在强硬与控制之间,找到了一条中间道路。这需要他司徒信来权衡,也需要向上峰禀报。
“此事,关系重大,非本使一人可决。”司徒信沉吟良久,最终缓缓道,“需禀明司主,乃至陛下圣裁。在此之间,红尘书院需谨守本分,莫要再生事端。”
“这是自然。”云尘拱手道。
司徒信站起身,深深看了云尘一眼:“云院长是聪明人,希望你好自为之。今日之言,本使会如实上奏。告辞。”
送走司徒信一行,云尘站在明心楼上,望着他们化作流光消失在天际,目光深邃。
了尘与李慕白悄然出现在他身后。
“院长,此事……”李慕白面带忧色。
“无妨。”云尘摆了摆手,“这只是开始。朝廷的态度,取决于我们接下来能展现出多大的价值,以及……能否在这盘棋局中,找到更多的‘棋子’和‘盟友’。”
他抬头望向北方,那是大夏皇都的方向,也是更庞大、更复杂的权力中心。
“通知柳师姐,可以开始下一步计划了。是时候,让‘红尘书院’的名字,以另一种方式,传入某些人的耳中了。”
一场与王朝官方的漫长博弈,就此拉开序幕。而云尘的棋盘上,远不止大夏这一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