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渭水西城决战4-《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

  杨四枪挑闯军大将的呐喊刚落,西安城楼上的崇祯便扶着垛口俯身俯瞰 —— 城下联军六万敢死队(汉八旗三万、甘陕兵三万)正像困兽般蠕动,前排兵士脚步迟疑,后排却被督战队逼着往前挤,阵形虽乱,却仍有几分蛮力。他抬手接过内侍递来的铜喇叭,声音透过金属管壁传遍战场,没有多余指令,只一句沉缓却坚定的话:“岳帅,剩下的就看你了!”

  岳承嗣在马上听得真切,当即勒转马头,对着城楼方向拱手躬身,玄甲碰撞间传出清脆声响,语气恭敬却不失果决:“臣,得令!定不辱陛下所托!” 起身时,他右手已握紧祖传的沥泉枪 —— 枪杆百年紫木泛着温润包浆,枪尖寒芒却如霜刃般刺骨,转头看向身侧四大统领,目光扫过岳山、岳河、岳平、岳安,声音沉得像砸在铁甲上:“岳山、岳河!各领一千游奕骑,左路轰甘陕兵、右路扰汉八旗,撕开他们的衔接缝!岳平、岳安!各领一千骑,后路阻增援、前路牵主力,别让他们合阵!”

  四大统领刚要应声,岳承嗣忽然抬手,目光直指联军阵中那两个身着银甲的汉八旗将领 —— 正是阿济格麾下的副都统满达海与参领鄂硕,两人正勒马督阵,腰间长刀时不时劈向怯战的兵士,逼得联军往前挪。“待你们冲破阵型,断了汉八旗与甘陕兵的联系,我便入阵斩此二人!” 岳承嗣的声音带着斩钉截铁的底气,“他们一死,联军必乱!”

  “得令!” 四大统领齐声应和,四千游奕骑瞬间分作四队,马蹄声密集如鼓,卷起漫天泥水。岳山左路率先发难,前队三十名火铳手架枪齐射,“砰砰” 声中,甘陕兵前排兵士应声倒下,原本紧凑的阵列顿时露出一道指宽的缝隙;岳河右路则更刁钻,绕着汉八旗侧翼游走,短弩手趴在马背上连射,箭雨专挑战马关节,几轮下来,汉八旗骑兵竟不敢再往前冲,与甘陕兵的间距渐渐拉到半里宽。

  岳平后路刚绕到联军后方,就撞见想往阵中送信的斥候,火铳一响,斥候应声落马,后路彻底被封;岳安前路则故意放慢节奏,一千骑列成松散横队,隔百步射一轮火铳,引得满达海以为明军要正面强攻,慌忙调兵往中路集结 —— 这正中岳承嗣下怀,汉八旗与甘陕兵的衔接缝,被撕得越来越大,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

  “就是现在!” 岳承嗣眼中精光一闪,双腿一夹马腹,沥泉枪直指联军阵中那道缝隙。身后三百亲兵紧随其后,马蹄踏得泥水飞溅,瞬间扎进那道由汉八旗与甘陕兵错开的空隙里,如一把尖刀捅进敌军心腹。

  满达海与鄂硕见明军冲来,顿时怒喝。鄂硕率先挥着长柄斧迎上,斧刃带着风声劈向岳承嗣面门;满达海则提镶铁大刀绕到侧后,想断岳承嗣退路,两人一攻一防,配合得颇有章法。岳承嗣却不慌不忙,见鄂硕斧来,他侧身避过,沥泉枪顺势往前一递,枪尖直刺鄂硕心口 —— 鄂硕慌忙收斧格挡,“当” 的一声脆响,斧杆被枪尖震得发麻,竟被逼得往后退了两步。

  满达海见同伴落了下风,立马挥刀砍向岳承嗣后腰,想打个措手不及。岳承嗣听得身后刀风,却故意不躲,反而催马往前冲,似要与鄂硕硬拼。满达海心中一喜,刀势更猛,可就在刀刃即将碰到玄甲时,岳承嗣忽然猛勒马缰,战马人立而起,他趁势回身,沥泉枪如灵蛇出洞,使出一招杨家枪的 “回马枪”,枪尖精准刺穿满达海的咽喉 —— 满达海眼睛圆睁,手中大刀 “哐当” 落地,从马上摔落,再没了声息。

  鄂硕见满达海被杀,红着眼怒吼:“明将休走!我要为满达海报仇!” 他挥斧疯狂劈砍,斧影重重,招招都往岳承嗣要害招呼。岳承嗣抖擞精神,沥泉枪舞得密不透风,枪尖挑、扎、扫、劈,与鄂硕在乱阵中缠斗起来:鄂硕一斧劈向马头,岳承嗣提枪格挡,枪杆缠住斧柄;鄂硕想抽斧再劈,岳承嗣却手腕一转,枪尖反挑鄂硕手腕,逼得他松手;鄂硕慌忙去拔腰间长刀,岳承嗣已催马上前,枪尖抵住他的胸口 —— 两人你来我往,足足斗了二十回合,渭水岸边的兵士都看得忘了厮杀。

  最后一回合,鄂硕挥刀砍向岳承嗣左肩,岳承嗣故意卖个破绽,待刀风近前,忽然俯身贴在马背上,同时将沥泉枪往地上一撑,借力腾空而起,枪尖从下往上刺穿鄂硕的铠甲,直透心口。鄂硕惨叫一声,从马上摔落,彻底没了声息。

  “汉八旗大将已死!降者免死!” 岳承嗣提着滴血的沥泉枪,声音传遍战场。明军将士见状齐声呐喊,声浪震得渭水浪头都似矮了三分;联军那边却彻底慌了 —— 满达海、鄂硕本是汉八旗的主心骨,两人一死,兵士们没了指挥,纷纷往后退缩,甘陕兵更是乱作一团,有人直接丢了兵器跪地求饶,嘴里喊着 “别杀我!我投降!”

  岳山、岳河见势,立马率游奕骑展开包抄,火铳、短弩轮番上阵,将汉八旗与甘陕兵切割成零散的小块,像被打碎的瓷片,再也拼不回原样。岳平、岳安则守在外侧,防止残兵突围,四千游奕骑在外围形成一道移动的 “墙”,将联军困在渭水岸边的开阔地上,连逃跑都成了奢望。

  城楼上的崇祯看着这一幕,缓缓松开扶着垛口的手,目光落在岳承嗣那杆浴血的沥泉枪上 —— 那杆枪,不仅挑杀了敌军大将,更挑动了明军的士气,挑开了渭水决战胜利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