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东林党穷图匕见-《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

  崇祯十年腊月廿三,暮色裹着碎雪扑在皇城朱墙上,朱由检的銮驾刚过金水桥,就见乾清门廊下立着三道身影 —— 周皇后裹着半旧的素色貂裘,一手牵着太子朱慈烺,一手拉着三皇子朱慈炯,两个孩子穿着虎头棉靴,小脸冻得通红,见銮驾停下,立刻迈着小碎步跑过来。

  “父皇!” 朱慈烺率先攥住朱由检的袖口,声音里满是雀跃,“儿臣跟弟弟在这儿等了半个时辰,母妃说您在京营练兵辛苦,特意让小厨房温了栗子。” 朱慈炯也跟着点头,把揣在棉兜里的烤栗子往朱由检掌心塞,软糯的小手带着暖意:“父皇,栗子甜,您快吃。”

  周皇后走上前,自然地接过朱由检肩头的披风,指尖触到他冰凉的手腕,眉梢微蹙却没多问操练的事,只柔声道:“陛下一路劳顿,暖阁里炖了当归羊肉汤。对了,我父亲也来了,说有要事想跟您说,这会儿正在偏殿等着呢。”

  朱由检牵着两个孩子往暖阁走,刚进门就闻到浓郁的羊肉香。周奎坐在角落的椅子上,比上次见时清瘦了些,鬓角又添了些白发,身上穿的还是去年的暗纹常服,袖口磨得有些发亮,见朱由检进来,立刻起身行礼,语气带着几分局促:“老臣…… 老臣今日来,是想把家中余下的五千两银子捐给内库。还有之前被流放的支系,也已查明与贪腐无关,老臣恳请陛下让他们回京,编入军伍效力,也算为大明尽份力。”

  朱由检闻言,看了眼身旁的周皇后。周皇后垂眸抿了抿唇,上前一步,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软意:“陛下,父亲这些日子闭门思过,不仅清算了家中所有产业,还悄悄去了西安流民营赈灾,回来时手冻得全是裂口,连热茶都握不住。臣妾看在眼里,实在是疼在心里,他是真的想改过,想为大明做点实事。”

  朱慈烺拉了拉朱由检的手,仰着小脸道:“父皇,外祖公昨日还教儿臣写‘忠’字,说要像父皇一样,守住大明的江山。” 朱由检心中微动,示意周奎坐下,亲手给他盛了碗羊肉汤,热气氤氲中,语气缓和了不少:“之前处置周家支系,是为肃贪;如今你愿捐银助饷、送族人从军,朕记在心里。过去的误会,便到此为止吧 —— 大明正是用人之际,朕信你往后能以家国为重。”

  周奎接过汤碗,眼眶微红,双手捧着碗,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老臣谢陛下宽宥!往后定当肝脑涂地,绝不负陛下与皇后的信任!”

  当晚的家宴,周皇后亲自下厨做了四菜一汤 —— 糖醋鲤鱼是朱由检爱吃的,清炒时蔬是太子的心头好,连朱慈炯最爱的豆沙包都摆了满满一盘。暖阁里烛火通明,朱由检给孩子们夹菜,周皇后给周奎添汤,两个孩子叽叽喳喳说着白日里读的《论语》,少了朝堂的紧绷,多了几分寻常人家的温馨。

  吃到一半,周皇后放下筷子,指尖轻轻蹭过碗沿,语气渐沉:“陛下,有件事儿臣得跟您说 —— 内库总管今日来报,补靖忠营的甲胄、给陕西的粮饷发下去后,现银已不足五万两,明年开春的河工款和京营军饷,都还没着落呢。”

  朱由检夹菜的手顿了顿,指尖摩挲着瓷碗边缘,目光沉了下来:“朕知道。李邦华、钱谦益这些东林党人把持漕运、克扣盐税多年,他们私藏的银子,比内库十年存银还多。如今要练兵抗敌,这朝堂蛀虫,必须除。”

  家宴过后,孩子们被宫人带回寝殿,朱由检传旨召洪承畴入宫。乾清宫暖阁里,烛火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地图上,洪承畴指着江南的位置,低声道:“陛下,东林党经营多年,恐有防备。臣已让锦衣卫盯着李邦华、钱谦益等人,近日发现他们府中车马频繁,夜里总有箱子往后门运,看路线,是要往江南去投靠福王,像是在转移家眷和财物。”

  朱由检冷笑一声,指节叩了叩桌面,声音里带着寒意:“他们倒是会为自己留后路。朕还从东厂得报,他们暗中联络北方瑞王,打算借‘清君侧’之名起兵,甚至想在祭祖前,在朕的早膳里下毒 —— 可惜,王承恩的暗桩早盯着他们,传信全被截了。”

  与此同时,李邦华的府邸里,烛火彻夜未熄。李邦华站在庭院里,看着下人将最后一箱金银珠宝搬上马车,对身后的钱谦益道:“家眷明日天不亮就走,走密道去江南,福王那边已备好接应。陛下近日动作越来越紧,定是察觉了什么,不如先下手为强 —— 毒药已让厨房的人备好,明日早膳就送进去,再传信瑞王,让他正月初一就起兵,打着‘清君侧、除奸佞’的旗号进京!”

  钱谦益攥紧了手中的密信,指腹将信纸揉出褶皱,眼中闪过狠厉:“好!只要陛下一死,瑞王登基,咱们东林党仍是朝堂支柱!到时候再调兵除了秦良玉、岳承嗣,这大明的权柄,还是咱们的!”

  夜色渐深,皇城暖阁的烛火与李府的灯火遥遥相对,一边是帝心定计的沉稳,一边是党逆谋逆的疯狂,一场关乎大明存亡的风暴,正随着岁末的风雪,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