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大婚下-《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

  十月十五的西安城,晨光漫过城头时,朱雀大街的红绸已飘得热闹 —— 商户们把门板擦得锃亮,渭水渔民挑着满筐鲜鱼守在路口,连西安决战时激战过的校场边,都围满了拎着新麦的百姓,嘴里念叨着 “岳爷大婚,得去沾沾这太平喜气”。

  不多时,马蹄声踏碎晨雾。岳承嗣一身正红喜服,腰束镶金虎头玉带,骑在通体乌黑的乌骓马上 —— 这马打小跟他,东征西讨多年,马鬃上系的红绸,在风里飘得像面小小的得胜旗。他卸了铠甲,肩背仍挺得笔直,眉宇间藏着 “死战过” 的沉毅,只是看向驿站方向时,眼神软得像渭水的晨波。

  驿站门口,温玉薇被族妹搀扶着出来。大红绣裙上,金线绣的麦穗缠着鸳鸯,头顶红盖头,耳坠是铁质的小枪头样式 —— 枪头是她在西安决战后捡的断枪尖,磨去毛刺,找银匠打了细银钩当挂坠,轻轻晃着,透着股战场粗粝与女儿家的温婉。她没赶上决战,却记着进城时的模样:满街百姓捧着新麦,哭着给将士们磕头,嘴里喊着 “岳爷千岁!”“多谢将士们保咱活命!”,那场景,她记了好久。

  岳承嗣翻身下马,大步上前,粗粝的手掌稳稳扶住她的胳膊,声音沉得稳妥:“走吧,回营。” 温玉薇指尖触到他掌心的老茧,那是常年握剑握枪磨出来的,她轻轻 “嗯” 了一声,被他扶着踏上喜轿。

  喜轿队伍往军营去,沿途百姓自发让开道路,有人往轿上抛洒新麦,有人高声喊着 “岳爷千岁!”。渭水渔民抬着鲜鱼跟在队尾,陕南农户举着麦穗,朱雀大街商户捧着糖画,几个曾是陕西兵的汉子举着酒坛喊:“岳爷!今儿个您大婚,咱陪您喝个痛快!” 岳承嗣在马上抬手笑应:“今日不聊战事,只喝喜酒!”

  到了中军大帐外,岳家军的亲兵早已列阵相迎,马万年、牛大、王二、张三、杨四,还有岳山、岳河、岳平、岳安、吴奎等人站在最前,见他过来,齐齐拱手,声音洪亮:“恭喜岳大哥!” 岳承嗣笑着点头,拍了拍马万年的肩:“都进去吧,今日不醉不归!”

  帐内摆着十几张方桌,新蒸的馒头、腌鱼、米酒摆得满满当当,将士代表和百姓围坐,热闹得像家宴。马万年拉着牛大凑到桌边,低声聊着开春后的边防巡查,岳山几人则和百姓说着地里的耕种技巧,暖意融融。

  没一会儿,内侍唱喏:“陛下驾到 ——”

  崇祯一身常服走进来,身后王承恩捧着两个锦盒,踏雪马在帐外嘶鸣应和。他笑着看向二人:“今日来贺婚,也送份贺礼。” 打开第一个锦盒,里面是一件绣金蟒袍,纹样精致,流光溢彩,“岳承嗣,西安决战你立此血战之功,朕已封你为陕西节度使,这蟒袍赐你,既是嘉奖你护西北之功,也是期许你守好陕西民生,日后进京,再行爵位封赏。”

  岳承嗣双手接过蟒袍,单膝跪地:“臣谢陛下恩典!定以节度使之职守好陕西,护好西北百姓!”

  崇祯又打开第二个锦盒,是套缠枝莲纹霞帔,绣工细密,温婉大气:“温氏,你父为次辅,你今又为岳节度使之妻,决战后助夫安抚民心、恢复田亩,功不可没。这二品诰命夫人的霞帔赐你,望你持家辅夫,共守陕西太平。” 温玉薇屈膝行臣礼,声音温婉却坚定:“臣妇谢陛下恩典!定尽心辅佐夫君,守好这刚安稳的陕西。”

  待崇祯走后,帐内觥筹交错,马万年端着酒碗走到岳承嗣面前:“岳大哥,当年您教我枪法,今日您大婚,徒弟敬您一碗!” 岳承嗣仰头饮尽,牛大跟着起哄:“岳大哥,温姑娘贤惠,您可得多喝几碗!” 杨四、张三等人也围过来敬酒,帐内笑声阵阵,暖意顺着酒气漫满帐内。

  入夜,岳承嗣走进后帐洞房。红烛高燃,烛火跳得温柔,帐幔上的 “并蒂莲” 在光里晕着软乎乎的影,桌上摆着花生、桂圆、红枣,还有一碗温着的莲子羹 —— 是温玉薇攒了好几夜的心思,知道他夜里总渴,又怕他喝凉酒伤胃,特意让厨娘炖的,还撒了把他爱吃的干桂花,香气轻轻飘着。

  温玉薇坐在床边,红盖头没掀,听见脚步声,指尖悄悄攥着裙摆,耳尖红得像帐角垂着的红穗子。岳承嗣走到她面前,脚步放得极轻,比在阵前探敌营时还谨慎,他拿起桌上的喜秤,指尖碰着秤杆,竟有点发颤,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轻轻挑开盖头的一角。

  烛光顺着缝隙溜进来,落在她脸上 —— 眉梢是软的,眼尾是弯的,眼里盛着烛火,像把渭水的月光都揉了进去。岳承嗣喉结动了动,把盖头彻底挑落,盯着她看了半晌,只憋出两个字:“好看。” 话一出口,耳根 “唰” 地红透,抬手挠了挠脸颊,倒比在联军阵前冲锋时还紧张。

  温玉薇被他这模样逗笑,眼底的羞怯淡了些,她端起桌上的交杯酒,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声音软得像浸了水的棉絮:“岳大哥,喝了这杯酒,咱们就是夫妻了。”

  岳承嗣接过酒杯,手指碰到她的指尖,温温的,像春日里的渭水,他连忙低头,跟着她的动作交缠手臂,仰头喝下。酒是温的,桂花香气在舌尖散开,比庆功时的烈酒还让人心里发烫,连带着眼眶都有点热乎。

  他放下酒杯,刚想再说点什么,就见温玉薇从袖袋里摸出一把小巧的银剪,还有块绣着 “同心” 二字的锦带。锦带是她夜里就着烛火绣的,针脚细细密密,“同心” 两个字绣得格外重,线都选了最牢实的红绒线。“民间说,结发为夫妻,” 她轻轻撩起自己的一缕头发,睫毛颤了颤,像停了只小蝴蝶,“岳大哥,咱们也剪段头发系在一起,往后你当你的节度使,我守着你,不管是守陕西,还是过日子,都不分开,好不好?”

  岳承嗣点头,抬手撩起自己的头发,任由她的剪刀轻轻落下。她的指尖蹭过他的发梢,有点凉,却让他心里暖得发慌。温玉薇把两人的头发放在掌心,用锦带一圈圈缠好,系成个小小的同心结,递给他时,声音轻得像叹息:“你收着,就当我陪着你,不管你去巡查边境,还是在营里处理公务,我都在你身边。”

  岳承嗣接过结,小心翼翼揣进怀里,贴在心口的位置 —— 那里是他跳得沉稳的心跳,是护着陕西百姓的底气,如今多了个小小的结,竟比握着定北剑时还踏实。他伸手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老茧蹭过她的手背,声音沉得像渭水的浪:“我这双手,握过剑、杀过敌,如今握着你的手,就想护着你,护着这陕西的百姓,护着咱们这刚安稳的日子。之前让你在渭水畔盼着我,往后再不会了,我在哪,你就在哪。”

  温玉薇靠在他肩上,能听见他的心跳,像西安城墙上的鼓,稳当得让人安心。她轻轻蹭了蹭他的肩头,轻声说:“我不要你总记挂着带我走,我就想陪着你。开春了,咱们去看万年、牛大、杨四他们种的麦子,新麦磨的面蒸馒头,肯定香;去渭水畔看渔民打渔,我给你做清蒸鱼,就放你爱吃的姜片;等城里的学堂修好了,咱们去看看孩子们念书,再给百姓们多分点种子……”

  岳承嗣侧头,看着她眼底的憧憬,嘴角慢慢扬起笑意。他抬手,指尖轻轻拂过她发间沾着的绒花碎屑,动作轻得怕碰碎了什么:“好,都听你的。开春看麦子,夏天看渔火,秋天收新粮,冬天围着火炉吃馒头。我当我的陕西节度使,你做我的诰命夫人,咱们守着这陕西,守着万年、牛大这帮弟兄,守着彼此,把日子过成最暖的模样。”

  温玉薇抬头看他,烛火映在他眼里,亮得很。她没说话,只是往他怀里靠得更紧了些,手指轻轻扣住他的手。红烛摇曳,映着两人相握的手,映着帐幔上的并蒂莲,烛油顺着烛身慢慢淌下来,像淌着过不完的太平日子。

  他是守着陕西的节度使,她是伴他左右的二品诰命夫人,往后岁月,以同心结为誓,守着这片热血换来的土地,守着弟兄,守着彼此,等麦浪翻涌,等炊烟升起,把安稳的日子,一天一天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