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漆宫门外,两尊石狮呲牙咧嘴,红漆剥落的门板上,鎏金 “晋王宫” 三字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 —— 这是朱求桂称帝后改建的行宫,规制竟比紫禁城的西六宫还阔气:朱红廊柱雕着五爪龙纹,殿顶覆着孔雀蓝琉璃瓦,庭院里抄手游廊绕着一池碧水,假山上立着 “御笔” 题字石碑,处处透着僭越的奢华。
朱由检大步踏入被改作 “伪太极殿” 的正殿,脚刚踩上金砖地面,目光便锁在殿中那把铺着明黄绒垫的龙椅上。椅背雕 “日月同辉” 纹,扶手镶着东珠,比紫禁城的龙椅还多几分张扬。他指尖猛地攥紧,随即后退一步跨出殿门,沉声道:“守卫何在!”
门外锦衣卫与白杆兵齐声应:“属下在!”
“这晋王宫的伪殿、龙椅,还有所有僭越陈设,尽数拆了!” 朱由检声音压着怒火,“琉璃瓦、金砖折价换银,鎏金器物熔铸入库,‘晋王宫’匾额劈了当柴烧!拆得的银钱,全入太原府库,留作赈灾、治水之用!”
“遵旨!”
话音落,王承恩捧着纸条快步上前,身后跟着东厂小太监:“陛下,太原府库与涉案官员抄没清单已核妥。” 他垂首念道,“太原官仓存粮 20 万担;晋王宫库银约 600 万两,抄没涉案官员家产合计 200 余万两。”
“官员处置如何?” 朱由检接过清单,目光扫过 “引金入长城” 几字,指节捏得咯吱响。
“回陛下,” 王承恩声音沉了几分,“涉案官员中,与晋商勾结者占三成,与后金私通、引金兵屠城者共 117 人,已押至汾河边斩首示众,随后剥皮充草,家眷按律灭三族。另有 31 名小吏,系被裹挟造反,平生无贪墨,已遣散回乡;还查得 3 名地方能吏,素来清明善理民生,老奴请旨留任山西,专管民生恢复。”
“留任可以。” 朱由检抬眼,语气冷冽,“传谕三人:若敢阳奉阴违、苛待百姓,朕必诛其九族,剥皮充草,绝不姑息!”
“老奴记下了。” 王承恩后退三步躬身一拜,转身退下。
朱由检望着伪殿的飞檐,低声自语:“一个山西行宫,竟比皇宫还张扬;一群地方官吏,敢勾连外敌屠民 —— 这天下的蛀虫,到底还有多少?” 他转头问侍卫:“太原百姓境况如何?”
“回陛下,” 侍卫躬身道,“晋王虽僭越,但对太原百姓尚算克制,加之此前开仓放粮,百姓领了粮银已陆续返乡,街上铺面也有几家开门了。”
朱由检点头,又问:“官商与晋王名下的土地,丈量得怎样了?”
“回陛下,还在丈量中。” 太原府吏连忙回话。
“丈量完,尽数分给无地百姓耕种。” 朱由检语气坚定,“再传谕:今年山西全免赋税,让百姓安心耕作,来年莫再受刀兵之苦。拆宫换的银钱,除了赈灾,还要备着防汾河水患、黄河汛情 —— 每一分都要花在百姓身上。”
“臣遵旨!”
远处校场传来阵阵喊杀声,朱由检侧耳听了听:“那是何事?”
“回陛下,是岳山、岳河将军在操练流民军。” 侍卫回道,“此前 4 万流民军,2.8 万领粮银返乡,1.2 万愿留营参军,两位将军正带着练枪术呢。”
朱由检眼中闪过暖意,随即高声道:“传马万年、杨四、李清来晋王宫议事!”
不多时三人赶来,齐齐下拜:“参见陛下!”
“起来吧。” 朱由检走到宫门前石阶上,望着校场方向,“李清,你可知朕唤你们来为何?”
李清拱手:“陛下,莫非是为娘子关 8 万匪患?”
朱由检点头又摇头,缓缓开口:“如今太原刚定,军中可战之兵仅 1.9 万 —— 岳山、岳河操练那 1.2 万流民军,短期内难成战力。娘子关匪患虽多,却也是山西的隐患,这事儿,得好好谋划……”
朱由检大步踏入被改作 “伪太极殿” 的正殿,脚刚踩上金砖地面,目光便锁在殿中那把铺着明黄绒垫的龙椅上。椅背雕 “日月同辉” 纹,扶手镶着东珠,比紫禁城的龙椅还多几分张扬。他指尖猛地攥紧,随即后退一步跨出殿门,沉声道:“守卫何在!”
门外锦衣卫与白杆兵齐声应:“属下在!”
“这晋王宫的伪殿、龙椅,还有所有僭越陈设,尽数拆了!” 朱由检声音压着怒火,“琉璃瓦、金砖折价换银,鎏金器物熔铸入库,‘晋王宫’匾额劈了当柴烧!拆得的银钱,全入太原府库,留作赈灾、治水之用!”
“遵旨!”
话音落,王承恩捧着纸条快步上前,身后跟着东厂小太监:“陛下,太原府库与涉案官员抄没清单已核妥。” 他垂首念道,“太原官仓存粮 20 万担;晋王宫库银约 600 万两,抄没涉案官员家产合计 200 余万两。”
“官员处置如何?” 朱由检接过清单,目光扫过 “引金入长城” 几字,指节捏得咯吱响。
“回陛下,” 王承恩声音沉了几分,“涉案官员中,与晋商勾结者占三成,与后金私通、引金兵屠城者共 117 人,已押至汾河边斩首示众,随后剥皮充草,家眷按律灭三族。另有 31 名小吏,系被裹挟造反,平生无贪墨,已遣散回乡;还查得 3 名地方能吏,素来清明善理民生,老奴请旨留任山西,专管民生恢复。”
“留任可以。” 朱由检抬眼,语气冷冽,“传谕三人:若敢阳奉阴违、苛待百姓,朕必诛其九族,剥皮充草,绝不姑息!”
“老奴记下了。” 王承恩后退三步躬身一拜,转身退下。
朱由检望着伪殿的飞檐,低声自语:“一个山西行宫,竟比皇宫还张扬;一群地方官吏,敢勾连外敌屠民 —— 这天下的蛀虫,到底还有多少?” 他转头问侍卫:“太原百姓境况如何?”
“回陛下,” 侍卫躬身道,“晋王虽僭越,但对太原百姓尚算克制,加之此前开仓放粮,百姓领了粮银已陆续返乡,街上铺面也有几家开门了。”
朱由检点头,又问:“官商与晋王名下的土地,丈量得怎样了?”
“回陛下,还在丈量中。” 太原府吏连忙回话。
“丈量完,尽数分给无地百姓耕种。” 朱由检语气坚定,“再传谕:今年山西全免赋税,让百姓安心耕作,来年莫再受刀兵之苦。拆宫换的银钱,除了赈灾,还要备着防汾河水患、黄河汛情 —— 每一分都要花在百姓身上。”
“臣遵旨!”
远处校场传来阵阵喊杀声,朱由检侧耳听了听:“那是何事?”
“回陛下,是岳山、岳河将军在操练流民军。” 侍卫回道,“此前 4 万流民军,2.8 万领粮银返乡,1.2 万愿留营参军,两位将军正带着练枪术呢。”
朱由检眼中闪过暖意,随即高声道:“传马万年、杨四、李清来晋王宫议事!”
不多时三人赶来,齐齐下拜:“参见陛下!”
“起来吧。” 朱由检走到宫门前石阶上,望着校场方向,“李清,你可知朕唤你们来为何?”
李清拱手:“陛下,莫非是为娘子关 8 万匪患?”
朱由检点头又摇头,缓缓开口:“如今太原刚定,军中可战之兵仅 1.9 万 —— 岳山、岳河操练那 1.2 万流民军,短期内难成战力。娘子关匪患虽多,却也是山西的隐患,这事儿,得好好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