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营地,气氛有些微妙。
王吉一次次带着珍贵的盐巴、铁器、甚至偶尔的肉干,去“倒贴”八义集的齐得柱,换回来的只是一些看似零碎的消息。这让一些队员,尤其是那些经历过血战、性格耿直的汉子,心里开始犯嘀咕,甚至有些不满。
“鸣哥儿!咱们自己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为啥总把好东西白白送给那姓齐的?”
“就是!有那盐巴,不如给咱们自己人多吃两口!”
“我看那齐得柱就是个无底洞!光听他抱怨有啥用?不如发展他当咱们的内应!里应外合,直接拿下八义集!”
不满的情绪在蔓延,甚至有人觉得陆鸣的做法太过“软弱”和“低效”。
陆鸣看在眼里,知道必须统一思想,否则人心就要散了。
他再次召集了所有队员,篝火映照着他年轻却日益坚毅的脸庞。
“同志们!”他开口,声音沉稳,“我知道,大家心疼咱们的物资,觉得送给外人,亏了。”
他拿出王吉带回来的、用炭笔简单记录在树皮上的情报:“大家看看,这是什么?”
众人目光投去,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张老财加租,因买兵器。”
“李三家交不起租,女儿被拉走顶债。”
“联庄会夜巡增加,疑有上官视察。”
“村西赵老汉被团练打断腿,因顶撞。”
一条条,都是八义集村民的血泪和压迫。
“这些消息,是用盐巴和肉干换来的吗?”陆鸣目光扫过众人,“不!这些消息,是用我们的诚意,用我们愿意听他们诉苦、愿意帮他们一把的心,换来的!”
他声音提高:“我们送出去一点盐,一点肉,看起来是亏了。但我们换回来的,是敌人的动向!是敌人的弱点!是八义集里面,成百上千和我们一样受苦的人的心!”
“同志们!你们想想!”陆鸣语气沉重,“我们是去打八义集吗?不是!我们是去打张老财,打联庄会,打那些欺压百姓的土豪劣绅!八义集村里住的,大多都是和我们一样的穷苦人!是我们的阶级兄弟!”
“如果我们只想着发展一个两个线人,里应外合,打进去!是,可能快!但然后呢?村里的百姓会怎么看我们?他们会觉得我们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土匪’!是来抢他们、杀他们的!他们会帮着张老财打我们!”
“我们要的不是一个八义集空村子!我们要的是八义集的人心!”陆鸣斩钉截铁,“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和他们是一样的人!我们是来帮他们打倒地主老财,过上好日子的!只有这样,我们打进去,他们才会帮我们!甚至和我们一起干!”
“和群众打好关系,做基础工作,看起来慢,但这是根!根扎稳了,树才能长大!才能经得起风雨!只发展线人,那是无根的浮萍,一阵风就吹跑了!历史上多少农民起义军,就是脱离了百姓,最后败亡的?我们不能走那条老路!”
他一番话,掷地有声,说得那些原本不满的队员低下了头,面露思索。
【主播真的成长了!看问题透彻!】
【群众路线是根本啊!】
【说得对!没有群众基础,就算打下来也守不住!】
几个研究党史和历史的弹幕大佬也纷纷发言:
【陆鸣同志的认识是正确的。】【革命的伟力源于人民群众。】【只靠少数人的密谋和冒险,即使成功也是暂时的,无法持久,无法真正推翻旧秩序。】【必须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去,唤醒他们的阶级觉悟,使他们从被动的受害者变为主动的革命者。】【这才是彻底革命的道路。】
金色弹幕最后总结:
【坚持正确的策略,耐心做好群众工作。】【暂时的‘吃亏’,是为了长远的大计。】【稳住队伍思想,继续前进。】
陆鸣看着队员们逐渐明朗的眼神,知道他们听进去了。
他放缓语气:“我知道大家急,我也急。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们现在给齐得柱一点帮助,听他诉苦,就是在八义集埋下一颗种子。只要我们坚持浇水,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发芽,会长大!会带动更多的人!”
“到时候,就不是我们几个人去打八义集,而是八义集的劳苦大众,和我们里应外合,一起推翻压在他们头上的大山!”
队员们纷纷点头,眼中的疑虑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更坚定的光芒。
“鸣哥儿,我们懂了!”
“对!听你的!慢慢来!”
“咱们就跟他们耗!看谁耗得过谁!”
人心,再次被凝聚起来。革命的火种,在耐心的孕育和扎实的群众工作中,继续向着那封建堡垒的深处,顽强地渗透。
八义集外,山林边缘。
王吉背着褡裢,看着远处村口依旧森严的联庄会岗哨,眉头紧锁。直接接触成年村民风险太大,进度也慢。他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
他想起自己褡裢底层藏着的一小罐用野果和好不容易淘换来的麦芽熬制的、粘稠发黑的“糖稀”。这是山里孩子们眼中的无上美味。
“对啊!孩子!”王吉眼睛一亮,“联庄会看得再严,总不能不让小孩出来玩吧?”
第二天,他不再刻意等待齐得柱,而是选择在午后,孩子们可能溜出来玩耍的时间段,在村子外围更隐蔽的树林里活动。他故意用树枝挂着几串用草绳穿起来的、染了颜色的野果,自己则在一旁“笨拙”地熬着那罐诱人的糖稀。
甜腻的香气随风飘散,很快吸引了几个胆大的、面黄肌瘦的村里孩子。他们躲在树后,眼巴巴地看着,吞咽着口水。
王吉露出和善的笑容,招招手,用木棍蘸了一点糖稀,递过去:“尝尝?不要钱。”
孩子们犹豫了一下,终究抵不过糖的诱惑,小心翼翼地舔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
“甜!好甜!”
王吉笑着,又给他们分了一点,然后像变戏法一样拿出几个粗糙的草编蚱蜢、小风车:“拿回去玩吧。”
一来二去,王吉成了这群孩子最喜欢的“货郎叔叔”。他从不试图打听什么,只是给他们一点甜头,陪他们玩一会儿。孩子们放松了警惕,甚至开始主动找他。
通过孩子,王吉“偶然”遇到了几个出来寻找孩子的妇人。起初,她们非常警惕,拉着孩子就要走。
王吉立刻表明身份,并拿出针线、顶针等实用的小物件,用极低的价格甚至以物易物(用她们的旧布头换)的方式交易,态度谦和,甚至主动帮她们修补破损的筐篮。
与村里其他趾高气扬、盘剥克扣的货郎相比,王吉的“实惠”和“和气”很快赢得了这些妇人的好感。她们开始愿意和他多说几句话,抱怨一下生活的艰难,物价的飞涨,尤其是联庄会成立后,进出不便,连盐都快吃不起了。
王吉耐心听着,适时地表达同情,并“偷偷”地以更低的价格卖给她们一些急需的盐巴或针线。
信任,就这样一点点建立起来。
通过这些妇人,王吉的“好名声”在八义集底层妇女中悄悄传开。他开始能接触到更多村民,虽然依旧谨慎,但获取信息的渠道拓宽了。
他仔细甄别、汇总着听到的每一句抱怨、每一个信息。渐渐地,几个名字被反复提及,他们都是村里受张老财和联庄会压迫最深、几乎活不下去的人家:
—— 李老四,女儿被拉去顶债,老婆哭瞎了眼,自己也被打断了一条腿。
—— 赵寡妇,男人修渠时被砸死,张老财反说她男人耽误工期,要赔钱,逼得她差点上吊。
—— 孙老蔫,老实巴交的佃户,去年收成差,欠了租子,今年张老财直接抽走了他最好的水浇地,全家眼看要饿死。
王吉意识到,突破口就在这里!
他通过迂回的方式,先是让齐得柱“无意中”向李老四透露山外有个货郎心肠好,能换到便宜盐。然后又让信任他的妇人,去告诉赵寡妇和孙老蔫类似的消息。
终于,在一个傍晚,王吉在村外约定的偏僻角落,同时见到了这三个被生活折磨得近乎麻木的人。
他们警惕地看着王吉,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一丝微弱的、不敢表露的期待。
王吉没有废话,直接将一小袋粮食和一小包盐塞给他们:“先拿着,给孩子老人吃点。”
三人愣住了,不敢接。
王吉压低声音,开门见山:“我知道你们苦。跟黑林沟以前的我们一样苦。”
听到“黑林沟”三个字,三人浑身一颤,惊恐地四下张望。
“别怕!”王吉声音沉稳,“黑林沟的刘地主,比张老财还凶吧?我们当初也怕!但我们最后还是反了!为什么?因为不反,就是死!反了,还有一条活路!”
他简单讲述了黑林沟如何打倒刘地主,分田地粮食的过程(略去了后来的挫折)。
“你们看看八义集现在!”王吉指着村子,“张老财借着联庄会的名头,更加变本加厉地盘剥你们!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再不反抗,你们还有活路吗?”
李老四瘸着腿,嘴唇哆嗦:“可...可联庄会...人多势众...”
赵寡妇哭着:“我们...我们拿什么反啊...”
孙老蔫蹲在地上,抱着头:“反了...就是死啊...”
【急死我了!怎么这么怂啊!】
【站起来啊!跟他们干啊!】
【封建压迫太深了...】
网友们看得干着急。
几个大佬弹幕再次发言安抚:
【不要急躁。】【恐惧是正常的,需要过程。】【主播当初也是挨了打才醒悟的。】【要给他们时间和榜样。】
王吉看着他们的样子,没有逼迫,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我没让你们现在就拿起锄头去拼命。那是送死。”
他声音更低:“我们可以先悄悄联合起来。就像我们黑林沟最开始一样,成立一个互助小组。谁家缺粮了,大家偷偷凑一点;谁被欺负了,大家想办法帮一下;有什么消息,互相通个气...至少,不能让张老财轻易地把我们一家一家地逼死!”
“我们先抱成团,活下去!等力量大了,机会来了,再说不迟!”
这个提议,相对温和,也更符合他们当前的心理承受能力。
李老四三人互相看了一眼,眼中挣扎了很久。最终,对生存的渴望压倒了对未知风险的恐惧,他们艰难地点了点头。
一个极其隐秘的、只有四个人的“互助小组”在八义集的地下悄然诞生了。王吉成了他们与外界(小孤山)联系的唯一桥梁。
【成功了!第一步!】
【太不容易了!】
【星星之火!】
王吉将这个消息带回小孤山,陆鸣和队员们备受鼓舞。
然而,陆鸣非常清醒。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八义集的群众工作刚刚打开一个微小的缺口,距离真正的“革命输出”,还有漫长而艰难的道路。
他叮嘱王吉:“一定要稳住!不要冒进!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活下去,互相帮助,收集信息。告诉他们,我们在山里有吃的,就不会看着他们饿死!我们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革命的毛细血管,终于成功延伸到了八义集的肌体深处,虽然极其细微,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
        王吉一次次带着珍贵的盐巴、铁器、甚至偶尔的肉干,去“倒贴”八义集的齐得柱,换回来的只是一些看似零碎的消息。这让一些队员,尤其是那些经历过血战、性格耿直的汉子,心里开始犯嘀咕,甚至有些不满。
“鸣哥儿!咱们自己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为啥总把好东西白白送给那姓齐的?”
“就是!有那盐巴,不如给咱们自己人多吃两口!”
“我看那齐得柱就是个无底洞!光听他抱怨有啥用?不如发展他当咱们的内应!里应外合,直接拿下八义集!”
不满的情绪在蔓延,甚至有人觉得陆鸣的做法太过“软弱”和“低效”。
陆鸣看在眼里,知道必须统一思想,否则人心就要散了。
他再次召集了所有队员,篝火映照着他年轻却日益坚毅的脸庞。
“同志们!”他开口,声音沉稳,“我知道,大家心疼咱们的物资,觉得送给外人,亏了。”
他拿出王吉带回来的、用炭笔简单记录在树皮上的情报:“大家看看,这是什么?”
众人目光投去,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张老财加租,因买兵器。”
“李三家交不起租,女儿被拉走顶债。”
“联庄会夜巡增加,疑有上官视察。”
“村西赵老汉被团练打断腿,因顶撞。”
一条条,都是八义集村民的血泪和压迫。
“这些消息,是用盐巴和肉干换来的吗?”陆鸣目光扫过众人,“不!这些消息,是用我们的诚意,用我们愿意听他们诉苦、愿意帮他们一把的心,换来的!”
他声音提高:“我们送出去一点盐,一点肉,看起来是亏了。但我们换回来的,是敌人的动向!是敌人的弱点!是八义集里面,成百上千和我们一样受苦的人的心!”
“同志们!你们想想!”陆鸣语气沉重,“我们是去打八义集吗?不是!我们是去打张老财,打联庄会,打那些欺压百姓的土豪劣绅!八义集村里住的,大多都是和我们一样的穷苦人!是我们的阶级兄弟!”
“如果我们只想着发展一个两个线人,里应外合,打进去!是,可能快!但然后呢?村里的百姓会怎么看我们?他们会觉得我们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土匪’!是来抢他们、杀他们的!他们会帮着张老财打我们!”
“我们要的不是一个八义集空村子!我们要的是八义集的人心!”陆鸣斩钉截铁,“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和他们是一样的人!我们是来帮他们打倒地主老财,过上好日子的!只有这样,我们打进去,他们才会帮我们!甚至和我们一起干!”
“和群众打好关系,做基础工作,看起来慢,但这是根!根扎稳了,树才能长大!才能经得起风雨!只发展线人,那是无根的浮萍,一阵风就吹跑了!历史上多少农民起义军,就是脱离了百姓,最后败亡的?我们不能走那条老路!”
他一番话,掷地有声,说得那些原本不满的队员低下了头,面露思索。
【主播真的成长了!看问题透彻!】
【群众路线是根本啊!】
【说得对!没有群众基础,就算打下来也守不住!】
几个研究党史和历史的弹幕大佬也纷纷发言:
【陆鸣同志的认识是正确的。】【革命的伟力源于人民群众。】【只靠少数人的密谋和冒险,即使成功也是暂时的,无法持久,无法真正推翻旧秩序。】【必须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去,唤醒他们的阶级觉悟,使他们从被动的受害者变为主动的革命者。】【这才是彻底革命的道路。】
金色弹幕最后总结:
【坚持正确的策略,耐心做好群众工作。】【暂时的‘吃亏’,是为了长远的大计。】【稳住队伍思想,继续前进。】
陆鸣看着队员们逐渐明朗的眼神,知道他们听进去了。
他放缓语气:“我知道大家急,我也急。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们现在给齐得柱一点帮助,听他诉苦,就是在八义集埋下一颗种子。只要我们坚持浇水,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发芽,会长大!会带动更多的人!”
“到时候,就不是我们几个人去打八义集,而是八义集的劳苦大众,和我们里应外合,一起推翻压在他们头上的大山!”
队员们纷纷点头,眼中的疑虑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更坚定的光芒。
“鸣哥儿,我们懂了!”
“对!听你的!慢慢来!”
“咱们就跟他们耗!看谁耗得过谁!”
人心,再次被凝聚起来。革命的火种,在耐心的孕育和扎实的群众工作中,继续向着那封建堡垒的深处,顽强地渗透。
八义集外,山林边缘。
王吉背着褡裢,看着远处村口依旧森严的联庄会岗哨,眉头紧锁。直接接触成年村民风险太大,进度也慢。他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
他想起自己褡裢底层藏着的一小罐用野果和好不容易淘换来的麦芽熬制的、粘稠发黑的“糖稀”。这是山里孩子们眼中的无上美味。
“对啊!孩子!”王吉眼睛一亮,“联庄会看得再严,总不能不让小孩出来玩吧?”
第二天,他不再刻意等待齐得柱,而是选择在午后,孩子们可能溜出来玩耍的时间段,在村子外围更隐蔽的树林里活动。他故意用树枝挂着几串用草绳穿起来的、染了颜色的野果,自己则在一旁“笨拙”地熬着那罐诱人的糖稀。
甜腻的香气随风飘散,很快吸引了几个胆大的、面黄肌瘦的村里孩子。他们躲在树后,眼巴巴地看着,吞咽着口水。
王吉露出和善的笑容,招招手,用木棍蘸了一点糖稀,递过去:“尝尝?不要钱。”
孩子们犹豫了一下,终究抵不过糖的诱惑,小心翼翼地舔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
“甜!好甜!”
王吉笑着,又给他们分了一点,然后像变戏法一样拿出几个粗糙的草编蚱蜢、小风车:“拿回去玩吧。”
一来二去,王吉成了这群孩子最喜欢的“货郎叔叔”。他从不试图打听什么,只是给他们一点甜头,陪他们玩一会儿。孩子们放松了警惕,甚至开始主动找他。
通过孩子,王吉“偶然”遇到了几个出来寻找孩子的妇人。起初,她们非常警惕,拉着孩子就要走。
王吉立刻表明身份,并拿出针线、顶针等实用的小物件,用极低的价格甚至以物易物(用她们的旧布头换)的方式交易,态度谦和,甚至主动帮她们修补破损的筐篮。
与村里其他趾高气扬、盘剥克扣的货郎相比,王吉的“实惠”和“和气”很快赢得了这些妇人的好感。她们开始愿意和他多说几句话,抱怨一下生活的艰难,物价的飞涨,尤其是联庄会成立后,进出不便,连盐都快吃不起了。
王吉耐心听着,适时地表达同情,并“偷偷”地以更低的价格卖给她们一些急需的盐巴或针线。
信任,就这样一点点建立起来。
通过这些妇人,王吉的“好名声”在八义集底层妇女中悄悄传开。他开始能接触到更多村民,虽然依旧谨慎,但获取信息的渠道拓宽了。
他仔细甄别、汇总着听到的每一句抱怨、每一个信息。渐渐地,几个名字被反复提及,他们都是村里受张老财和联庄会压迫最深、几乎活不下去的人家:
—— 李老四,女儿被拉去顶债,老婆哭瞎了眼,自己也被打断了一条腿。
—— 赵寡妇,男人修渠时被砸死,张老财反说她男人耽误工期,要赔钱,逼得她差点上吊。
—— 孙老蔫,老实巴交的佃户,去年收成差,欠了租子,今年张老财直接抽走了他最好的水浇地,全家眼看要饿死。
王吉意识到,突破口就在这里!
他通过迂回的方式,先是让齐得柱“无意中”向李老四透露山外有个货郎心肠好,能换到便宜盐。然后又让信任他的妇人,去告诉赵寡妇和孙老蔫类似的消息。
终于,在一个傍晚,王吉在村外约定的偏僻角落,同时见到了这三个被生活折磨得近乎麻木的人。
他们警惕地看着王吉,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一丝微弱的、不敢表露的期待。
王吉没有废话,直接将一小袋粮食和一小包盐塞给他们:“先拿着,给孩子老人吃点。”
三人愣住了,不敢接。
王吉压低声音,开门见山:“我知道你们苦。跟黑林沟以前的我们一样苦。”
听到“黑林沟”三个字,三人浑身一颤,惊恐地四下张望。
“别怕!”王吉声音沉稳,“黑林沟的刘地主,比张老财还凶吧?我们当初也怕!但我们最后还是反了!为什么?因为不反,就是死!反了,还有一条活路!”
他简单讲述了黑林沟如何打倒刘地主,分田地粮食的过程(略去了后来的挫折)。
“你们看看八义集现在!”王吉指着村子,“张老财借着联庄会的名头,更加变本加厉地盘剥你们!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再不反抗,你们还有活路吗?”
李老四瘸着腿,嘴唇哆嗦:“可...可联庄会...人多势众...”
赵寡妇哭着:“我们...我们拿什么反啊...”
孙老蔫蹲在地上,抱着头:“反了...就是死啊...”
【急死我了!怎么这么怂啊!】
【站起来啊!跟他们干啊!】
【封建压迫太深了...】
网友们看得干着急。
几个大佬弹幕再次发言安抚:
【不要急躁。】【恐惧是正常的,需要过程。】【主播当初也是挨了打才醒悟的。】【要给他们时间和榜样。】
王吉看着他们的样子,没有逼迫,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我没让你们现在就拿起锄头去拼命。那是送死。”
他声音更低:“我们可以先悄悄联合起来。就像我们黑林沟最开始一样,成立一个互助小组。谁家缺粮了,大家偷偷凑一点;谁被欺负了,大家想办法帮一下;有什么消息,互相通个气...至少,不能让张老财轻易地把我们一家一家地逼死!”
“我们先抱成团,活下去!等力量大了,机会来了,再说不迟!”
这个提议,相对温和,也更符合他们当前的心理承受能力。
李老四三人互相看了一眼,眼中挣扎了很久。最终,对生存的渴望压倒了对未知风险的恐惧,他们艰难地点了点头。
一个极其隐秘的、只有四个人的“互助小组”在八义集的地下悄然诞生了。王吉成了他们与外界(小孤山)联系的唯一桥梁。
【成功了!第一步!】
【太不容易了!】
【星星之火!】
王吉将这个消息带回小孤山,陆鸣和队员们备受鼓舞。
然而,陆鸣非常清醒。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八义集的群众工作刚刚打开一个微小的缺口,距离真正的“革命输出”,还有漫长而艰难的道路。
他叮嘱王吉:“一定要稳住!不要冒进!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活下去,互相帮助,收集信息。告诉他们,我们在山里有吃的,就不会看着他们饿死!我们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革命的毛细血管,终于成功延伸到了八义集的肌体深处,虽然极其细微,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