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会议结束后,陆鸣心中装着沉重的作战计划,准备去农会查看一下根据地的粮食储备情况,这是持久战的基础。他心事重重地走在村中的土路上,思绪还沉浸在“天炉战法”的推演之中。
路过村口打谷场时,一阵孩子们的喧闹声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抬头望去,只见一群半大的孩子正围在一起,兴奋地呼喊着,似乎在举行什么比赛。陆鸣走近一看,原来是孩子们在玩掰手腕。
一个身材颇为壮实的孩子,显然是常胜将军,正得意洋洋地坐在石磨上,充当“擂主”。其他孩子轮流上前挑战,却一个个被他轻松击败。那壮实的孩子脸上满是获胜的骄傲和对自己力量的自信。
陆鸣原本只是随意看看,想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但当他看到又一个挑战者拼尽全力却依然被那壮实孩子稳稳压垮手腕时,脑海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
他猛地停住脚步,瞳孔骤然收缩!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冰水浇头,让他瞬间惊醒!
“不对!天炉战法有巨大的弊端!”
他死死地盯着那个轻松获胜的壮实孩子,又看了看那些垂头丧气的挑战者,一个清晰的比喻在他脑中形成:
“我们的‘天炉战法’,节节抵抗、拖延消耗的思路是对的!这就像那些挑战的孩子,不断上前,消耗‘擂主’的体力。”
“但是,最后预设的‘决战’! 指望在敌人疲惫时,集中主力与敌决战,一举击溃他们…这想法太危险了!这就像最后一个挑战的孩子,哪怕‘擂主’有些累了,但他依然是那个最强壮的孩子! 我们人民军,就像这些普通的孩子,而即将到来的边军精锐,就是那个‘壮实的擂主’!我们凭什么认为,在消耗之后,我们就有能力在正面决战中击败他们?! 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速胜论’!是军事冒险!”
“敌人不是傻子!他们巴不得我们集中主力进行决战!那样他们正好可以利用装备和训练的优势,一举歼灭我们!真到了决战时刻,我们很可能不是‘熔炉’炼化敌人,而是被敌人反手砸碎我们的‘炉底’!”
【主播怎么了?突然站住了?】
【脸色好难看啊,想到什么了?】
【不是刚开完会吗?又出啥事了?】
弹幕也注意到了陆鸣的异常。
陆鸣惊出一身冷汗!他意识到自己差点犯下一个致命的战略错误!他立刻转身,对身边的警卫员低声急促命令道:“快!马上把刚才开会的同志们追回来! 所有人!立刻回指挥部!有紧急情况!快!”
警卫员虽然不明所以,但看到大队长前所未有的严肃表情,不敢怠慢,立刻飞奔而去。
【???】
【啥情况?会刚散啊!】
【主播发什么神经?】
【是不是计划有变?】
幸运的是,与会人员大多还没走远,很快就被追了回来。大家重新聚集在指挥部,脸上都带着疑惑和不解,不明白大队长为何去而复返,而且神色如此凝重。
陆鸣没有半句寒暄,直接走到地图前,用沉痛而诚恳的语气开口:
“同志们!对不起!请大家回来,是因为我犯了一个大错误!一个可能将我们人民军带入万劫不复境地的战略错误!”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陆鸣继续道:“我刚才提出的‘天炉战法’,前半部分,诱敌深入,节节抵抗,消耗敌人,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最后那个‘与敌决战’的设想,是错的!是大错特错!”
他深吸一口气,用上了刚才看到的掰手腕比喻:“同志们,我刚才看到村里的孩子们掰手腕。一个壮实的孩子当擂主,其他孩子轮流上,都掰不过他。最后,就算那壮实的孩子有点累了,最后一个上去挑战的普通孩子,就能掰赢他吗?很难!几乎不可能!”
他目光扫过众人:“我们人民军,就是那些普通的孩子!而即将到来的边军精锐,就是那个最壮实的孩子! 我们通过游击战、袭扰战,可以消耗他,让他疲惫,让他难受。但是,如果我们以为消耗之后,就能在正面决战中击败他,那就是拿我们的鸡蛋,去碰敌人的石头!是自取灭亡!敌人最希望的,就是我们集中主力和他们决战!”
【卧槽!原来是这样!】
【主播比喻得好形象!】
【对啊!我们凭什么和边军精锐打决战?装备、训练差太多了!】
【天炉战法的决战思想,是建立在双方实力差距不大的基础上,或者我方有局部优势的前提下。现在人民军明显是绝对劣势啊!】
【研究党史的大佬呢?快分析分析!】
金色弹幕适时出现,带着检讨的意味:
【主播所言极是!是吾考虑不周,忽略了人民军初创、实力悬殊的客观现实,错误地套用了成熟时期我军的战法。】【‘决战’思想确实不合时宜,是军事冒险。】【但节节抵抗、拖延消耗的游击战方针,是绝对正确的! 必须坚持!】
看到金色弹幕的检讨,陆鸣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他用力一挥手,斩钉截铁地说:“所以,我们的战略必须立刻调整!”
他看向与会的骨干们,下达了新的、更为务实和残酷的命令:
“第一,改变集结决战的思想!各中队骨干,立即化整为零! 周铁柱、孙强、赵二狗!你们挑选最得力的班长、排长,撒到晋西北各地的民兵队伍中去! 你们的任务不是决战,而是指导民兵,用一切手段袭扰敌军! 打他们的粮队,摸他们的哨兵,攻击他们落单的小股部队!积小胜为大胜,但绝不打无把握的硬仗!”
“第二,寻找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孤立之敌! 如果发现有小股敌人冒进、孤立,我们可以集中三到五倍的兵力,迅速吃掉它! 打完立刻分散转移!绝不给敌人主力合围的机会!”
“第三,开辟第二战场!王刚同志!”陆鸣看向一位沉稳的政治干部,“你立刻挑选一批有经验的政工干部和军事干部,秘密南下,潜入晋南地区! 你们的任务是,领导和发展晋南的革命斗争! 在那里发动群众,建立武装,策应晋西北主力的反围剿作战!要让石峻德首尾难顾!”
“第四,确保后勤!王吉同志!”陆鸣看向后勤负责人,“把我们这两个月辛苦积攒的家底(金银、土特产),想办法尽快兑换成粮食、食盐、药品! 这次反围剿,将是长期的消耗战,粮食比子弹更重要! 必须保证部队和群众有饭吃!”
“第五,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李锐同志!”陆鸣郑重地看向李锐,“晋西北所有民兵队伍的统一指挥权,交给你! 你熟悉地方,善于做群众工作。你的任务是,深入敌后,领导民兵开展广泛的游击战! 要把整个晋西北,变成敌人寸步难行的泥潭!你肩上的担子最重!”
李锐站起身,目光坚定:“大队长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让边军精锐在晋西北的群山之中,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新的战略,摒弃了不切实际的决战幻想,更加突出了游击战、持久战和人民战争的特点。虽然前景依然严峻,但至少,人民军找到了一条更符合自身实际、生存希望更大的斗争道路。一场以空间换时间、以韧性消耗强敌的残酷考验,即将开始。
陆鸣调整后的新战略迅速传达下去,八义集根据地这台战争机器,以更高的效率和更明确的目标,再次高速运转起来。各路人马,带着各自的任务,奔赴不同的战场。
后勤线:清河镇,粮油商会
负责后勤重任的王吉,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组织人手,将根据地这两个月来积攒下的所有家底——榨好的植物油、以及从剿匪和清算中得来的部分金银细软——全部装上大车,亲自带队,火速赶往相对繁华、商贸往来频繁的清河镇。
他直接找到了清河镇粮油商会的邱掌柜和刘掌柜。这二位是王吉的老熟人了,之前根据地用土特产换粮食,多是通过他们进行。
在一间僻静的茶馆雅间里,王吉开门见山,压低声音说道:“邱掌柜,刘掌柜,老熟人,我就不绕弯子了。我这次来,要做一笔大生意!我要粮食!大量的粮食!有多少要多少! 哪怕是陈年的旧粮,只要没霉烂,我都要!价格好商量!”
邱、刘二位掌柜一听,心中顿时一惊,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他们都是人精,结合最近听到的风声——北方边境兵马频繁调动,以及王吉如此急切地要囤积大量粮食,哪怕是陈粮也要——立刻判断出:要出大事了!肯定是要打大仗了!
邱掌柜眼珠一转,脸上堆起商人特有的精明笑容,试探着说道:“哎呦!王掌柜,您这可是大手笔啊!不过…您也知道,如今这世道不太平,粮价一天一个样,运输也困难…您要的这量又这么大,还这么急…这价钱嘛…”
他想坐地起价,趁机大捞一笔。
王吉早就料到他们会来这一套,脸色一沉,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邱掌柜!刘掌柜!咱们打交道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还跟我玩这套虚的? 我明告诉你们,这批粮食,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身家性命!耽误了大事,你们担待得起吗?”
他指了指门外停着的大车:“我这次带来的,是硬通货!上好的植物油,还有黄的白(金银)的! 货真价实!东西我都带来了,就放在这儿! 你们要是诚心做这笔买卖,就立刻、马上,发动你们所有的渠道,给我筹集粮食!要是还想抬价、拖延…哼! 那我立刻就走人!这生意,有的是人想做!以后咱们的合作,也到此为止!”
说罢,王吉作势就要起身。
邱掌柜和刘掌柜一看王吉动了真怒,而且带来的确实是真金白银的硬货,不像是空手套白狼。他们更怕失去王吉这个稳定的大客户(尤其是植物油,在市场上很抢手)。邱掌柜赶紧起身拦住,赔着笑脸道:“哎哟!王掌柜息怒!息怒!您看您,怎么还急眼了?咱们是老交情了!好说!好说!”
他看了一眼刘掌柜,两人迅速用眼神达成一致。邱掌柜拍板道:“王掌柜放心!我们这就发动所有关系,尽全力给您筹集粮食! 陈粮就陈粮,只要能吃,我们一定尽快给您凑齐!价格…就按市价,绝不让您吃亏!只求…只求这生意做得长久!”
“好!痛快!”王吉脸色稍霁,“那就这么说定了!速度要快!我等着你们的消息!”
一条隐秘而重要的粮食补给线,在王吉的软硬兼施下,迅速打通。这为即将到来的长期反围剿作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物质保障。
第二战场:南下晋南
与此同时,被委以开辟“第二战场”重任的王刚,也在紧锣密鼓地挑选人手。他从根据地的政工干部和军事骨干中,精选了一批有文化、懂军事、善于做群众工作、并且对敌斗争经验丰富的同志,组成了一个精干的南下工作队。
临行前,陆鸣亲自为他们送行,紧紧握着王刚的手:“王刚同志!晋南地区,农会已有基础,民兵也已组建,但缺乏统一的、坚强的领导!你们此去,任务艰巨! 要在敌人的心脏地带,点燃革命的烈火!要发动群众,扩大武装,积极开展破袭战,死死拖住敌人的后腿,让他们无法全力进攻晋西北! 晋西北主力的安危,很大程度上就看你们在晋南闹出的动静了!”
“大队长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把晋南变成敌人的泥潭!”王刚目光坚定,带着工作队,趁着夜色,悄然南下,奔向广阔的晋南农村。
敌后战场:骨干下乡
而在晋西北根据地内部,李锐也开始执行最关键的“骨干下乡”计划。他从周铁柱的一中队、孙强的三中队、赵二狗的二中队等主力部队中,抽调了超过三分之一的优秀班长、排长以及战斗英雄,准备将他们分散到晋西北各县、各村的民兵队伍中去,担任军事教官和指挥员。
当李锐拿着名单来找周铁柱、孙强等人要人时,这几位中队长看着名单上那些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最能打的老兵骨干,脸上都露出了极度不舍和心疼的表情。
“老李!你这…你这是要抽走我的脊梁骨啊!”周铁柱捶着胸口,声音都有些发颤。孙强和赵二狗也是眉头紧锁,沉默不语。这些骨干,是各中队战斗力的核心,一下子抽走这么多,中队的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
李锐理解他们的心情,但他更清楚大局的需要。他沉声道:“老周!老孙!二狗!我理解你们舍不得!但现在不是计较一支部队得失的时候! 我们要面对的是强大的边军!只有把我们的种子撒出去,让整个晋西北的民兵都变成能打游击的尖兵,我们才能有胜利的希望! 这是大队长的战略决策!是为了保住我们整个根据地!”
周铁柱等人沉默了片刻,最终,周铁柱重重叹了口气,一拳砸在桌子上:“妈的!老子认了! 带走吧!告诉兄弟们,到了地方,给老子狠狠地打!别给一中队丢脸!”
孙强和赵二狗也红着眼圈,默默地点了点头。他们知道,这是残酷斗争下的必要牺牲。
就这样,一批批经过战火考验的人民军骨干,怀着不舍与决心,告别了主力部队,像一颗颗火种,融入了晋西北的千村万户。他们将与当地的民兵和群众结合在一起,成为未来游击战争的骨干力量。
整个八义集根据地,在陆鸣的指挥下,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战略转型:从准备“天炉决战”,转向了更艰苦、也更持久的 “主力游击化、群众武装化、战场全域化” 的人民战争模式。一张无形而坚韧的大网,正在晋省的山河之间,悄然铺开。而即将到来的边军精锐,将要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匪巢”,而是一片沸腾的、充满仇恨和陷阱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路过村口打谷场时,一阵孩子们的喧闹声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抬头望去,只见一群半大的孩子正围在一起,兴奋地呼喊着,似乎在举行什么比赛。陆鸣走近一看,原来是孩子们在玩掰手腕。
一个身材颇为壮实的孩子,显然是常胜将军,正得意洋洋地坐在石磨上,充当“擂主”。其他孩子轮流上前挑战,却一个个被他轻松击败。那壮实的孩子脸上满是获胜的骄傲和对自己力量的自信。
陆鸣原本只是随意看看,想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但当他看到又一个挑战者拼尽全力却依然被那壮实孩子稳稳压垮手腕时,脑海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
他猛地停住脚步,瞳孔骤然收缩!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冰水浇头,让他瞬间惊醒!
“不对!天炉战法有巨大的弊端!”
他死死地盯着那个轻松获胜的壮实孩子,又看了看那些垂头丧气的挑战者,一个清晰的比喻在他脑中形成:
“我们的‘天炉战法’,节节抵抗、拖延消耗的思路是对的!这就像那些挑战的孩子,不断上前,消耗‘擂主’的体力。”
“但是,最后预设的‘决战’! 指望在敌人疲惫时,集中主力与敌决战,一举击溃他们…这想法太危险了!这就像最后一个挑战的孩子,哪怕‘擂主’有些累了,但他依然是那个最强壮的孩子! 我们人民军,就像这些普通的孩子,而即将到来的边军精锐,就是那个‘壮实的擂主’!我们凭什么认为,在消耗之后,我们就有能力在正面决战中击败他们?! 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速胜论’!是军事冒险!”
“敌人不是傻子!他们巴不得我们集中主力进行决战!那样他们正好可以利用装备和训练的优势,一举歼灭我们!真到了决战时刻,我们很可能不是‘熔炉’炼化敌人,而是被敌人反手砸碎我们的‘炉底’!”
【主播怎么了?突然站住了?】
【脸色好难看啊,想到什么了?】
【不是刚开完会吗?又出啥事了?】
弹幕也注意到了陆鸣的异常。
陆鸣惊出一身冷汗!他意识到自己差点犯下一个致命的战略错误!他立刻转身,对身边的警卫员低声急促命令道:“快!马上把刚才开会的同志们追回来! 所有人!立刻回指挥部!有紧急情况!快!”
警卫员虽然不明所以,但看到大队长前所未有的严肃表情,不敢怠慢,立刻飞奔而去。
【???】
【啥情况?会刚散啊!】
【主播发什么神经?】
【是不是计划有变?】
幸运的是,与会人员大多还没走远,很快就被追了回来。大家重新聚集在指挥部,脸上都带着疑惑和不解,不明白大队长为何去而复返,而且神色如此凝重。
陆鸣没有半句寒暄,直接走到地图前,用沉痛而诚恳的语气开口:
“同志们!对不起!请大家回来,是因为我犯了一个大错误!一个可能将我们人民军带入万劫不复境地的战略错误!”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陆鸣继续道:“我刚才提出的‘天炉战法’,前半部分,诱敌深入,节节抵抗,消耗敌人,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最后那个‘与敌决战’的设想,是错的!是大错特错!”
他深吸一口气,用上了刚才看到的掰手腕比喻:“同志们,我刚才看到村里的孩子们掰手腕。一个壮实的孩子当擂主,其他孩子轮流上,都掰不过他。最后,就算那壮实的孩子有点累了,最后一个上去挑战的普通孩子,就能掰赢他吗?很难!几乎不可能!”
他目光扫过众人:“我们人民军,就是那些普通的孩子!而即将到来的边军精锐,就是那个最壮实的孩子! 我们通过游击战、袭扰战,可以消耗他,让他疲惫,让他难受。但是,如果我们以为消耗之后,就能在正面决战中击败他,那就是拿我们的鸡蛋,去碰敌人的石头!是自取灭亡!敌人最希望的,就是我们集中主力和他们决战!”
【卧槽!原来是这样!】
【主播比喻得好形象!】
【对啊!我们凭什么和边军精锐打决战?装备、训练差太多了!】
【天炉战法的决战思想,是建立在双方实力差距不大的基础上,或者我方有局部优势的前提下。现在人民军明显是绝对劣势啊!】
【研究党史的大佬呢?快分析分析!】
金色弹幕适时出现,带着检讨的意味:
【主播所言极是!是吾考虑不周,忽略了人民军初创、实力悬殊的客观现实,错误地套用了成熟时期我军的战法。】【‘决战’思想确实不合时宜,是军事冒险。】【但节节抵抗、拖延消耗的游击战方针,是绝对正确的! 必须坚持!】
看到金色弹幕的检讨,陆鸣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他用力一挥手,斩钉截铁地说:“所以,我们的战略必须立刻调整!”
他看向与会的骨干们,下达了新的、更为务实和残酷的命令:
“第一,改变集结决战的思想!各中队骨干,立即化整为零! 周铁柱、孙强、赵二狗!你们挑选最得力的班长、排长,撒到晋西北各地的民兵队伍中去! 你们的任务不是决战,而是指导民兵,用一切手段袭扰敌军! 打他们的粮队,摸他们的哨兵,攻击他们落单的小股部队!积小胜为大胜,但绝不打无把握的硬仗!”
“第二,寻找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孤立之敌! 如果发现有小股敌人冒进、孤立,我们可以集中三到五倍的兵力,迅速吃掉它! 打完立刻分散转移!绝不给敌人主力合围的机会!”
“第三,开辟第二战场!王刚同志!”陆鸣看向一位沉稳的政治干部,“你立刻挑选一批有经验的政工干部和军事干部,秘密南下,潜入晋南地区! 你们的任务是,领导和发展晋南的革命斗争! 在那里发动群众,建立武装,策应晋西北主力的反围剿作战!要让石峻德首尾难顾!”
“第四,确保后勤!王吉同志!”陆鸣看向后勤负责人,“把我们这两个月辛苦积攒的家底(金银、土特产),想办法尽快兑换成粮食、食盐、药品! 这次反围剿,将是长期的消耗战,粮食比子弹更重要! 必须保证部队和群众有饭吃!”
“第五,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李锐同志!”陆鸣郑重地看向李锐,“晋西北所有民兵队伍的统一指挥权,交给你! 你熟悉地方,善于做群众工作。你的任务是,深入敌后,领导民兵开展广泛的游击战! 要把整个晋西北,变成敌人寸步难行的泥潭!你肩上的担子最重!”
李锐站起身,目光坚定:“大队长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让边军精锐在晋西北的群山之中,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新的战略,摒弃了不切实际的决战幻想,更加突出了游击战、持久战和人民战争的特点。虽然前景依然严峻,但至少,人民军找到了一条更符合自身实际、生存希望更大的斗争道路。一场以空间换时间、以韧性消耗强敌的残酷考验,即将开始。
陆鸣调整后的新战略迅速传达下去,八义集根据地这台战争机器,以更高的效率和更明确的目标,再次高速运转起来。各路人马,带着各自的任务,奔赴不同的战场。
后勤线:清河镇,粮油商会
负责后勤重任的王吉,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组织人手,将根据地这两个月来积攒下的所有家底——榨好的植物油、以及从剿匪和清算中得来的部分金银细软——全部装上大车,亲自带队,火速赶往相对繁华、商贸往来频繁的清河镇。
他直接找到了清河镇粮油商会的邱掌柜和刘掌柜。这二位是王吉的老熟人了,之前根据地用土特产换粮食,多是通过他们进行。
在一间僻静的茶馆雅间里,王吉开门见山,压低声音说道:“邱掌柜,刘掌柜,老熟人,我就不绕弯子了。我这次来,要做一笔大生意!我要粮食!大量的粮食!有多少要多少! 哪怕是陈年的旧粮,只要没霉烂,我都要!价格好商量!”
邱、刘二位掌柜一听,心中顿时一惊,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他们都是人精,结合最近听到的风声——北方边境兵马频繁调动,以及王吉如此急切地要囤积大量粮食,哪怕是陈粮也要——立刻判断出:要出大事了!肯定是要打大仗了!
邱掌柜眼珠一转,脸上堆起商人特有的精明笑容,试探着说道:“哎呦!王掌柜,您这可是大手笔啊!不过…您也知道,如今这世道不太平,粮价一天一个样,运输也困难…您要的这量又这么大,还这么急…这价钱嘛…”
他想坐地起价,趁机大捞一笔。
王吉早就料到他们会来这一套,脸色一沉,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邱掌柜!刘掌柜!咱们打交道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还跟我玩这套虚的? 我明告诉你们,这批粮食,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身家性命!耽误了大事,你们担待得起吗?”
他指了指门外停着的大车:“我这次带来的,是硬通货!上好的植物油,还有黄的白(金银)的! 货真价实!东西我都带来了,就放在这儿! 你们要是诚心做这笔买卖,就立刻、马上,发动你们所有的渠道,给我筹集粮食!要是还想抬价、拖延…哼! 那我立刻就走人!这生意,有的是人想做!以后咱们的合作,也到此为止!”
说罢,王吉作势就要起身。
邱掌柜和刘掌柜一看王吉动了真怒,而且带来的确实是真金白银的硬货,不像是空手套白狼。他们更怕失去王吉这个稳定的大客户(尤其是植物油,在市场上很抢手)。邱掌柜赶紧起身拦住,赔着笑脸道:“哎哟!王掌柜息怒!息怒!您看您,怎么还急眼了?咱们是老交情了!好说!好说!”
他看了一眼刘掌柜,两人迅速用眼神达成一致。邱掌柜拍板道:“王掌柜放心!我们这就发动所有关系,尽全力给您筹集粮食! 陈粮就陈粮,只要能吃,我们一定尽快给您凑齐!价格…就按市价,绝不让您吃亏!只求…只求这生意做得长久!”
“好!痛快!”王吉脸色稍霁,“那就这么说定了!速度要快!我等着你们的消息!”
一条隐秘而重要的粮食补给线,在王吉的软硬兼施下,迅速打通。这为即将到来的长期反围剿作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物质保障。
第二战场:南下晋南
与此同时,被委以开辟“第二战场”重任的王刚,也在紧锣密鼓地挑选人手。他从根据地的政工干部和军事骨干中,精选了一批有文化、懂军事、善于做群众工作、并且对敌斗争经验丰富的同志,组成了一个精干的南下工作队。
临行前,陆鸣亲自为他们送行,紧紧握着王刚的手:“王刚同志!晋南地区,农会已有基础,民兵也已组建,但缺乏统一的、坚强的领导!你们此去,任务艰巨! 要在敌人的心脏地带,点燃革命的烈火!要发动群众,扩大武装,积极开展破袭战,死死拖住敌人的后腿,让他们无法全力进攻晋西北! 晋西北主力的安危,很大程度上就看你们在晋南闹出的动静了!”
“大队长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把晋南变成敌人的泥潭!”王刚目光坚定,带着工作队,趁着夜色,悄然南下,奔向广阔的晋南农村。
敌后战场:骨干下乡
而在晋西北根据地内部,李锐也开始执行最关键的“骨干下乡”计划。他从周铁柱的一中队、孙强的三中队、赵二狗的二中队等主力部队中,抽调了超过三分之一的优秀班长、排长以及战斗英雄,准备将他们分散到晋西北各县、各村的民兵队伍中去,担任军事教官和指挥员。
当李锐拿着名单来找周铁柱、孙强等人要人时,这几位中队长看着名单上那些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最能打的老兵骨干,脸上都露出了极度不舍和心疼的表情。
“老李!你这…你这是要抽走我的脊梁骨啊!”周铁柱捶着胸口,声音都有些发颤。孙强和赵二狗也是眉头紧锁,沉默不语。这些骨干,是各中队战斗力的核心,一下子抽走这么多,中队的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
李锐理解他们的心情,但他更清楚大局的需要。他沉声道:“老周!老孙!二狗!我理解你们舍不得!但现在不是计较一支部队得失的时候! 我们要面对的是强大的边军!只有把我们的种子撒出去,让整个晋西北的民兵都变成能打游击的尖兵,我们才能有胜利的希望! 这是大队长的战略决策!是为了保住我们整个根据地!”
周铁柱等人沉默了片刻,最终,周铁柱重重叹了口气,一拳砸在桌子上:“妈的!老子认了! 带走吧!告诉兄弟们,到了地方,给老子狠狠地打!别给一中队丢脸!”
孙强和赵二狗也红着眼圈,默默地点了点头。他们知道,这是残酷斗争下的必要牺牲。
就这样,一批批经过战火考验的人民军骨干,怀着不舍与决心,告别了主力部队,像一颗颗火种,融入了晋西北的千村万户。他们将与当地的民兵和群众结合在一起,成为未来游击战争的骨干力量。
整个八义集根据地,在陆鸣的指挥下,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战略转型:从准备“天炉决战”,转向了更艰苦、也更持久的 “主力游击化、群众武装化、战场全域化” 的人民战争模式。一张无形而坚韧的大网,正在晋省的山河之间,悄然铺开。而即将到来的边军精锐,将要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匪巢”,而是一片沸腾的、充满仇恨和陷阱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