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

  故作未闻孙策进门的动静。

  \"在下孙伯符。\"

  孙策抱拳回应,嗓音浑厚有力。

  \"竟是江东小霸王!\"

  刘苍双目生辉,同样抱拳:\"久闻威名!\"

  \"不敢当。\"

  孙策连连摆手:\"倒是刘将军的功绩,孙某仰慕已久。\"

  \"分内之事罢了。\"

  刘苍含笑摇头:\"当今天下诸侯割据,纵有内斗终归是同室操戈。可若外族来犯——\"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身为汉室宗亲,某岂能坐视?\"

  此言将双方划入同一阵营。

  时值建安年间,汉祚未绝,各路诸侯尚未公然称制。刘苍所指外敌,显然是北方胡骑。

  孙策闻言略显诧异。

  他正暗蓄自立之志,未料对方直言家国大义。

  周瑜眼底掠过思虑。

  他敏锐察觉刘苍谈锋转得突兀——前刻尚在研讨音律,现下忽论天下大势。但转念又想,既是孙策先提军旅之事,刘苍顺势接话倒也自然。

  正沉吟间,忽闻刘苍笑道:

  \"今日初至江东,原为体察民情。有幸与公瑾、子敬共赏音律,何必徒议国事?\"

  主动截住话头之举,令周瑜眉梢微动。

  先前疑虑顿消——毕竟确是孙策先提军旅话题。

  孙策暗松口气。

  方才正为难如何应答,此刻顺势笑道:\"正当如此!贵客远来,自当 ** 言欢。\"

  说话间余光扫向周瑜。

  他意在询问:此人来意为何?观其言行全无锋芒,且形单影只前来......

  周瑜几不可察地摇头。

  表示尚未看透对方真意。

  五二零

  当视线在半空交汇时,刘苍目光落在那位红衣少女身上,抱拳朗声道:\"这位必是伯符将军的胞妹尚香姑娘吧?\"

  在江东地界,唤人表字方显尊重。

  \"见过刘将军。\"

  少女还礼时衣袖翻飞如蝶,偏生眼底压不住盈盈笑意——她方才正巧瞥见案几上那幅墨宝,落款处歪歪扭扭的\"刘苍\"二字,倒像是稚童初执笔的模样。

  这般字迹,竟出自威震荆襄的将军之手?

  \"阿香!\"

  孙策剑眉微蹙。原本带妹妹赴宴已属逾矩,此刻见她这般情态更觉不妥。汉家礼法森严,岂容女流如此恣意?

  \"伯符兄多虑了。\"

  刘苍却笑着捻起酒樽,\"子敬引我来此,公瑾待我如宾,如今又得见江东小霸王——\"琥珀色酒液在杯中晃出涟漪,\"既是通家之好,何须拘礼?\"

  这话倒让孙策一时语塞。

  倒是一旁的红衣少女眼眸骤亮。在这满堂朱紫之间,她头回听见有人将\"孙家女郎\"与\"通家之好\"说得这般自然。

  那时节女儿家处境最是微妙。即便贵为吴侯亲妹,终究逃不过\"女子不得干政\"的框束。此刻盏中酒光摇曳,映得少女颊边梨涡愈深——原来传闻中百战百胜的将军,竟还有这般玲珑心思。

  \"刘将军快人快语。\"

  孙策终是笑着举杯。既对

  刘苍朗声笑道:\"伯符既已开口,我们便是知己好友,畅快相处才是要紧。\"

  \"妙极妙极!\"孙尚香连连抚掌。

  孙策暗自摇头。这刘苍意图未明,自家小妹却已眼含星辉。周瑜与鲁肃交换眼神,皆露无奈之色。眼下只能见机行事,但愿此人确系真心相交。

  \"刘将军——\"孙尚香忽而前倾身子,梨涡浅现:\"既以朋友相称,可否容我直言?\"

  \"但说无妨。\"刘苍拂袖应道。他早料到这姑娘要说什么。

  果见孙尚香以袖掩唇:\"您的墨宝实在不敢恭维。\"少女眸中清透明亮,宛如竹筒倒豆般坦率。这般赤子心性,恰似清晨带露的棠梨,最是天然动人。

  四下骤然寂静。孙策额角青筋隐现——早知如此就不该带这丫头来!虽说刘苍字迹确如蟹爬,但岂能当面说破?

  \"尚香!\"孙策厉声喝止,\"方才才叮嘱过你......\"

  周瑜与鲁肃垂首苦笑。当着主公面,他们不便多言,心下却觉孙 ** 忒也率直。

  \"伯符何须动怒?\"刘苍忽然扬声打断,\"挚友本该言无不尽。况且尚香所言非虚,刘某这笔字——\"他自嘲地摊开手掌,\"确实难登大雅之堂。\"

  众人皆怔。周瑜与鲁肃交换讶然眼色,微微颔首。在这男为尊的时代,以刘苍身份竟能如此坦荡认短,顿时令人高看三分。孙尚香被兄长训得......

  刘苍话音未落,她便扬眉望向孙策,眼角眉梢都透着掩饰不住的得意。

  孙策只能无奈地摇头苦笑。

  他暗自思忖,这丫头怕是被自己惯坏了。

  否则怎会如此不知分寸?

  往日里在自己面前任性也就罢了,如今在外人面前竟也这般口无遮拦。

  孙策在心底轻叹一声,随即拱手道:\"刘将军,舍妹失礼了。\"

  \"使不得使不得。\"刘苍连连摆手,\"在下早已说过并未在意,何须如此?\"

  周瑜适时上前解围:\"刘将军正在品鉴在下的珍藏,主公来得正好,不如一同观赏?\"

  \"正是此理。\"鲁肃也笑着附和,\"主公不妨一起鉴赏。\"

  \"也好。\"孙策颔首微笑,\"那便叨扰了。\"

  几人话锋一转,将方才的尴尬轻轻带过。

  若继续客套下去,只怕要说到日暮西山。

  刘苍看在眼里,心知肚明。

  孙策、周瑜、鲁肃三人,分明对自己心存戒备。

  不过他并不着急。

  初来乍到就想获得众人信任,未免异想天开。

  即便有舌绽莲花之能,也需循序渐进。

  总有一日要让你们心悦诚服!刘苍暗自思忖,面上却不动声色:\"公瑾,这是你要的乐谱。\"

  说着便将新谱的曲调递了过去。

  周瑜如获至宝,捧着竹简细细品读。

  越是研读,心中越是惊叹。

  这谱子看似简单明了,却远胜他先前所作。

  \"先生真乃神人也!\"

  周瑜郑重作揖:\"从未想过音律竟能如此化繁为简。\"

  刘苍淡然一笑:\"音律之道,看似复杂,实则至简。只要心无杂念,自然灵感不绝。\"

  此言一出,周瑜顿时怔住。

  他陷入沉思,良久方道:\"先生一席话,令在下茅塞顿开!\"

  确实如此。

  音律本就该至纯至简。

  [最初,音律本是至纯至简,不加雕琢的存在。

  后来,随着各种乐器的兴起,才渐渐变得繁复起来。

  “先生已达返璞归真之境。”

  周瑜轻叹道:“我与先生之间,实在相差甚远。”

  说罢,微微摇头。

  此时,刚至的孙策与孙尚香神色微动。

  心中,不免感到惊讶。

  周瑜在音律上的造诣,他们再清楚不过。

  可此刻,他却坦然承认不及刘苍,实在令人意外。

  此外,孙策还注意到,周瑜竟称刘苍为“先生”。

  这一称呼,向来只用于文人雅士。

  仅一瞬之间,孙策便思绪翻涌,明白了周瑜的用意。

  他看向刘苍,略带讶异道:“刘苍将军竟也精通音律?”

  刘苍淡淡一笑:“若说略懂一二,只怕子敬与公瑾要笑话我。确实有所涉猎。”

  孙策轻轻颔首。

  果然如此。

  若非如此,周瑜也不会尊称他为先生。

  “既如此——”

  孙策沉吟片刻,缓缓道:“今日既是好友相聚,再称将军未免生疏,不如也称你一声先生吧。”

  刘苍含笑道:“甚好。”

  “咯咯——”

  一旁的孙尚香掩唇轻笑:“没想到刘苍先生精通音律,字却写得那般潦草。”

  因刘苍先前替她解围,她面对刘苍时格外放松,言语也更加随意。

  刘苍无奈摇头:“论书法,我确实相差甚远。”

  说着,他望向孙尚香,目光微深。

  “不过,我区区一介武夫,字迹好坏,倒也无妨。”

  此刻,他心中已有了计较——

  孙尚香对他防备最浅,或许可从她身上入手。

  虽 ** 尊女卑之世,女子难成大事,但若能借此逐步获取孙策信任,再加以言辞之功,终有一日可收服孙策。

  刘苍毫无架子的态度,令众人戒备稍减。

  周瑜笑道:“先生,我这儿有一幅画,还请品鉴。”

  言罢,他从架上取下一幅山水画卷。

  画作栩栩如生,堪称佳作。

  然而,拥有神级画技的刘苍只一眼,便看出了其中不足——

  画虽绝妙,却因过于完美,反失了几分天然意趣。

  # 完美的缺憾

  过于追求完美反而会失去艺术的韵味。就像现代摄影技术能精确还原景物,却常常缺少那份打动心灵的意境。

  这幅画作也是如此。

  当然,并非说它已如照片般精细。只是每个细节都刻意追求还原,反倒显得画作不够自然。

  \"这是我收藏的,虽不知作者何人,但确实被这幅画的完美所打动。\"周瑜解释道,\"可惜不知画家是谁,若他尚在人世,我定要结识这位功力深厚的大师。\"

  孙策、孙尚香和鲁肃观赏后都连连称赞。山水树木的描绘确实堪称完美。

  \"这画作确实前所未见。\"

  \"美不胜收。\"

  \"想不到公瑾竟有如此藏品。\"

  三人都惊叹不已。即使不懂绘画,也能感受到这幅作品的价值。

  周瑜脸上露出淡淡笑意。得到众人赞美,他愈发欣赏这幅画作。

  他转向刘苍问道:\"先生觉得此画如何?\"

  刘苍佯装仔细观赏,沉吟片刻道:\"我还是那句话,公瑾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周瑜嘴角微抽。这熟悉的问话让他预感刘苍又将指出缺陷,但只能回答:\"自然要听真话。\"

  鲁肃无奈地闭上眼。孙策好奇询问缘由,鲁肃解释:\"上次讨论乐谱时,先生也是先这么问,然后就说乐谱有问题。\"

  孙策听罢大笑:\"原来如此!\"转头对周瑜笑言:\"公瑾啊,这次你可遇到对手了。\"

  周瑜轻笑打趣:\"看来刘苍先生不仅精通音律,如今还要品评你的画作了。\"

  周瑜面露无奈笑意。

  孙尚香突然出声:\"且慢。\"

  众人循声望去,面露不解之色。

  这位江东郡主直言道:\"刘苍先生书法 ** ,书画同源,按理说他的画艺也该 ** 才是。\"

  这番话可谓直戳要害。

  确实,书画同源,不该有天渊之别。

  但刘苍偏偏就是这般特殊。

  常人习画,必经数年苦练,书法亦不可偏废。

  而刘苍却是凭空获得画艺,少了这番磨砺,故而造就如此现象。

  刘苍苦笑着摇头,也不多作解释。

  周瑜沉思片刻,郑重道:\"还请先生指点。\"

  他虽心存疑虑,但城府颇深,并未言明,只待刘苍评点。

  心中反倒安定几分。

  孙尚香言之有理,他倒不怕刘苍能挑剔出什么。

  在座众人皆望向刘苍。

  都想听听这位奇人会有何高论。

  当然,眼神中或多或少带着对刘苍画艺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