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

  二人领命而去。刘苍转身迈入宫门:\"子龙随我面圣。\"

  刘虞率百官相迎,笑问:\"贤侄何故来京?\"

  \"听闻诸公讨贼,特来相助。不料宫门外遭遇吕布......\"刘苍半真半假答道。

  刘虞叹息:\"那董卓...实为吕布所杀。\"

  \"果然三姓家奴。\"刘苍冷笑,\"既已伏诛,不必多言,速速面圣要紧。\"

  殿内,幼帝端坐龙椅。百官跪拜高呼 ** ,庆贺董贼伏诛。皇帝欣然抬手:\"众卿平身。\"

  礼毕,刘虞进言:\"骠骑将军千里勤王,请陛下 ** 行赏。\"

  \"按辈分,骠骑将军乃沛献王之后,正朔宗亲。有此忠臣护驾,可保社稷安宁!\"

  \"臣等推举骠骑将军任大将军!\"

  \"准奏。\"皇帝爽快应允。

  刘苍含笑谢恩,心中雪亮:这些人是见他兵强马壮,欲借势自保。乱世之中,谁不想找个靠山?

  与其让各路诸侯继续操控年幼的皇帝,不如将汉室宗亲刘苍留在长安。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刘苍绝不会滞留于此。

  此刻,刘苍迈步出列:\"微臣叩谢陛下隆恩!但臣无法久居长安侍奉陛下。北方匈奴虽灭,乌桓已收,然鲜卑、**等异族仍虎视中原。边疆不可无人镇守,恳请陛下准臣北上御敌,以卫社稷!\"

  \"大将军万万不可!若您离京,何人护卫陛下?何人戍守皇城?\"

  \"请大将军三思!\"

  \"事关重大,还请慎重!\"

  刘苍暗自冷笑:\"陛下放心,臣虽离京,将留十万精兵交由太傅统帅,足可保诸位安危。军务紧迫,容臣告退!\"言毕拂袖而去。

  所谓十万大军?

  不过是李傕、郭汜麾下的西凉残部。

  董卓既亡,此二人必如史载般乞降。西凉已被马腾、韩遂占据,他们退无可退——要么归顺,要么强取长安!

  刘苍令刘虞受降,命其节制西凉军。至于能否掌控李傕郭汜?那便与己无关了。

  更遑论还有贾诩这等谋士蛰伏,长安城……怕是要 ** 不断!

  这烫手山芋,刘苍岂会自揽?

  刚出宫门,刘苍急令赵云、华雄整军备战,即日北上并州。

  未几,散朝大臣中奔出刘虞:\"旷宇!为何不愿留辅幼主?\"

  刘苍不答反问:\"伯父入京多日,莫非还看不出大厦将倾?若困守长安,何以施展抱负?如今天下群雄割据,除我之外,谁能力挽狂澜?恕侄直言——幼主易受摆布,欲定乾坤,需上下同心!那些朝堂诸公,岂会与我同心戮力?至少我体内流着高祖血脉,纵使到最后……\"他按住剑柄铮然作响:\"也绝不让江山易姓!\"

  \"你……\"刘虞震愕难言,今日方见这位侄儿的峥嵘傲骨。

  刘虞长叹一声,摇头道:\"国事凋敝至此,老夫在长安亲眼所见冯云之状。也罢...你且去吧!愿他日能在北疆见你重整山河。让刘和随行吧,他在我身边反而不安全。\"说着,老人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笑意。

  \"定不负伯父所托,必护堂兄周全。\"

  \"如此甚好!\"

  \"伯父,董卓既亡,李傕郭汜十万西凉军已成无主孤魂,他们定会请降。到时还望伯父收编其部众。\"

  刘虞抚须颔首:\"老夫记下了。\"

  \"旷宇就此别过,请伯父珍重。\"

  夕阳下,刘苍率领大军向北进发。长安城中新一轮的权谋角逐已然展开,但此刻他心中唯有平定乱世、开创盛世的宏愿。随行队伍中有位文士正低声吟诵:\"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行军途中,刘苍唤出系统查看将领属性:

  【张辽】

  【武艺:92】

  【谋略:78】

  【治政:60】

  【统兵:92】

  【忠心:85】

  【高顺】

  【武艺:88】

  【谋略:70】

  【治政:60】

  【统兵:94】

  【忠心:百死不悔】

  【臧霸】

  【武艺:80】

  【谋略:56】

  【治政:53】

  【统兵:78】

  【忠心:85】

  虽然多数将领资质 ** ,但能得张辽、高顺这等良将相随,刘苍已觉欣慰。

  因携百姓同行,五日后方至并州。田豫亲率官吏相迎,安置流民事宜井井有条——经年前处置黑山军民的经验,使他游刃有余。为防幽州战事,刘苍重新调整防务:令擅骑战的华雄接替黄忠镇守并州,并嘱其密切注意长安动向,遇事可与田豫共商对策。

  诸事安排妥当,刘苍继续北上。刚启程,幽州急报已至...

  51.活字印刷术问世!

  \"文若,你说那物件已经研制成功了?\"刘苍返回幽州稍作休整后,立即赶往刺史府。

  荀彧快步起身:\"正是。主公先前嘱咐过,此事告成即刻禀报。前日工部已按您所述之法,成功制成活字印刷器具。\"

  \"妙极!快随我去请蔡中郎,同往工部一观!\"刘苍难掩兴奋,拉着荀彧便往蔡邕居所而去。

  蔡府仆役见来人是刘苍,赶忙恭敬引路。

  庭院新迁的蔡邕刚将家当归置妥当,此刻正于凉亭教授 ** 蔡琰新曲。

  \"蔡中郎,这宅院可还称心?\"洪亮声音惊动亭中父女。

  蔡邕见来者连忙施礼:\"参见大将军,荀大人。此间依山傍水,清雅宜人,实在感激将军厚赐。\"

  蔡琰亦款款行礼:\"昭姬见过二位大人。\"

  刘苍摆手笑道:\"不必拘礼。\"目光触及案上焦尾琴,略带歉意道:\"可是扰了昭姬学琴?\"

  少女闻言耳尖微红,急道:\"父亲刚说要教,尚未开始...\"

  蔡邕抚须帮腔:\"确实不曾中断,将军勿要介怀。\"

  \"如此甚好。\"刘苍笑意更深,\"现需借蔡中郎一观新物。若昭姬不弃,晚些我可教你一支新曲权作补偿,如何?\"

  \"军务要紧,大将军不必...\"

  \"那便说定了。\"

  父女二人相谈间,蔡邕与荀彧交换了个会心眼神。

  自幽州途中起,刘苍便有意亲近蔡琰。老成持重的蔡邕佯作不知,任由年轻人日渐熟稔。期间刘苍吟诵的诸多诗词,更在这才女心中烙下文韬武略的英姿。

  这般年少有为的将军,恰是待字闺中的蔡琰梦寐所求的良配。

  私下里,刘苍总爱唤蔡琰作\"昭姬妹妹\"。起初蔡琰还羞得满脸通红,久而久之倒也习以为常了。可今日这般当着父亲和荀彧的面喊她妹妹,着实让少女心头一颤。见蔡邕并未见怪,那张俏脸愈发红得厉害,蔡琰垂首盯着绣鞋上的缠枝纹,再不敢抬头。

  \"大将军要带老夫看什么新鲜物事?\"蔡邕捻须问道。

  刘苍眼底闪过狡黠:\"且容晚辈卖个关子。\"

  荀彧执灯走在前面,三人穿过月色笼罩的廊庑,朝工部衙门行去。如今的工部堪称幽州命脉,不仅锻造削铁如泥的兵刃,更研制出许多便利农事的机巧器具。

  田畴早已候在朱漆大门外,见他们来了便躬身行礼。

  \"子泰不必拘礼。\"刘苍虚扶一把,\"快带我们去瞧瞧活字模版。\"

  穿过几重院落,眼前豁然开朗。灯火通明的庭院里,工匠们正握着刻刀在方寸木块上运刃如飞。不远处的厅堂内,数十个木匣整齐排列,每个格子里都盛着刻好反字的木活字。

  蔡邕望着满室木块怔忡:\"这是......\"

  \"中郎大人不妨吟句诗?\"刘苍忽然提议,\"且看晚辈为您变个戏法。\"

  老学士略作沉吟,忽然意味深长地笑道:\"那便'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罢。\"说这话时,目光分明在年轻人脸上转了一圈。

  刘苍笑着冲田畴颔首。两名文士立刻在字架间穿梭,很快捧着八枚活字回来。他们熟练地将字粒排进梨木托盘,蘸墨刷匀。刘苍接过雪白的宣纸覆于其上,用棕刷轻轻拓印。

  当二张一模一样的诗笺被揭起时,蔡邕猛然抓住案几边缘。老人颤抖的手指抚过尚且湿润的墨迹,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月光透过窗棂,将那些整齐的字影投在青砖地上,宛如一串惊醒的梦。

  他久久凝视,终于忍不住惊叹:\"此物非凡间应有!若推广此法,千年典籍可永世流传,莘莘学子再不必为无书可读而犯愁!\"

  \"将军!此等技艺堪称造化神工!\"蔡邕激动得语无伦次,这位博学鸿儒竟找不出合适的词句来形容眼前活字印刷之术的奥妙。

  刘苍温言道:\"蔡公且平复心绪。我计划先制十种规格的字模,但难免会有文字遗漏。想请蔡公主持编纂一部'字汇',汇集古今文字。届时工匠便可据其刻模,天下典籍皆可付梓...\"

  \"善!大善!老夫定当竭尽全力,早日完成'字汇'编纂!好让藏书得以刊印流传,使求知者皆有书可读!\"蔡邕热血沸腾,恨不能立即将全部藏书搬来刊印。

  众人见他沉醉工坊不愿离去,便将蔡邕留下先行告退。刘苍还需去教导蔡琰琴艺,自无暇在此多作停留。

  (后续情节移至刘苍自工部归来便径直前往蔡府。等候期间,蔡琰或在亭中抚琴,或起身远眺。当她再次张望时,恰见刘苍出现在院门处。

  四目相对间,蔡琰笑靥如花,却又慌忙坐回琴前,暗自懊恼失了闺秀矜持。刘苍见状故意逗弄:\"昭姬妹妹莫非不愿见我?那我这便告辞...\"

  听闻脚步声渐远,蔡琰急转身唤道:\"苍哥且慢!昭姬并非此意...\"

  蔡琰话还未说完,忽见刘苍转头朝她微笑,这才发觉自己中计,撅起嘴嗔道:“好啊!旷宇哥哥,你又捉弄我!这回真不和你说话了!”

  “莫恼,逗你玩的,我怎忍心欺负昭姬妹妹?这不赶回来教你抚琴了?”刘苍温声哄道。

  蔡琰本就没真动气,听他这么一说眉眼立刻舒展,新奇道:“旷宇哥哥竟真通琴艺?我还以为你只擅诗词呢!”

  “你旷宇哥哥的本事多着呢!”刘苍扬眉笑道,“今日便让你开开眼界。”

  “那可好!我正想多跟旷宇哥哥学些本事!”蔡琰说着便从琴案前起身,将位置让了出来。

  刘苍从容落座,指尖轻触琴弦,“今日教你的这首曲子,是我自创的,名为——一生所爱。”

  “呀!”曲名入耳,蔡琰霎时红了耳尖。此时此地,二人独处时教这般曲名的音律,其中深意已不言自明。

  看着少女手足无措的模样,刘苍眼底浮起笑意。他垂眸试了试焦尾琴弦的韧性,修长指节倏然拨动——分明是惯能沙场喋血的手,此刻抚琴却似文人雅士般灵巧。

  悠扬琴韵流淌而出。这曲调原该是后世某部传奇影片的配乐,此刻经古琴演绎,更添几分缠绵哀婉。高昂处如利箭穿心,闻者不觉泪落。

  曲终收拨,身侧的蔡琰早已泪湿罗帕。

  “旷宇哥哥,故事里的人……终究没能相守吗?”懂琴之人,自能听出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