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汇报的艺术-《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

  从平州回来的路上,孙厅长一直闭目养神,直到车子驶入省城地界,他才忽然开口:“小林,这次调研的情况,回去后你先整理个初稿,重点是开发区土地闲置和大河村失地农民安置存在的问题。”

  “好的,孙厅长。”我连忙应下,心里既感到责任重大,又有些没底。这份报告该如何落笔,才能既反映真实问题,又不至于过于尖锐?

  “记住,”孙厅长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依旧闭着眼,语气平淡却带着分量,“汇报,不是告状,是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要把问题说清楚,更要把解决问题的思路理清楚。”

  我细细品味着这句话,感觉又学到了关键的一课。

  回到政策研究室,我立刻投入了紧张的资料整理和报告起草工作。我把在平州的所见所闻,特别是开发区那片触目惊心的闲置土地,以及大河村村民关于补偿款和就业的抱怨,都尽可能客观、详实地记录下来。同时,我也查阅了国家和省里关于开发区建设、土地管理、失地农民安置的相关政策文件。

  起草初稿时,我反复琢磨孙厅长的提醒和之前王老师关于“文件语气”的教导。我没有使用情绪化的批判字眼,而是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列举了平州开发区规划面积、已建成面积、实际入驻企业数量、土地闲置率等具体数字;描述了大河村被征地面积、官方补偿标准与村民实际到手款的差距、承诺就业与实际情况的落差。

  在问题分析部分,我指出了盲目追求“政策效应”、土地利用粗放、监管不到位、对失地农民长远生计考虑不足等问题。最后,在建议部分,我没有空喊口号,而是提出了几条相对具体的思路:建议对全省开发区进行土地利用效率评估和清理整顿;强化土地出让后的监管和违约责任追究;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社保、技能培训、多元化安置等长效机制。

  写完初稿,我长长舒了口气,自觉已经尽力在“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之间做了平衡。

  我先把稿子拿给王老师看。他戴上老花镜,看得非常仔细,不时用笔在上面做着标记。

  看完后,他放下稿子,沉吟片刻,说道:“情况摸得比较扎实,问题抓得也准,建议也有针对性。不过……”

  他顿了顿,指着其中几处关于补偿款差距和村民抱怨的直接引述:“这些内容,事实或许如此,但写在给领导的正式报告里,语气显得过于‘原生态’,容易引发对立情绪。可以考虑换一种表述方式,比如‘据部分村民反映,补偿款发放环节可能存在一些需要规范之处’,或者‘征地时承诺的就业岗位,与实际吸纳能力之间存在一定落差’。这样,既点出了问题,又留有余地,便于上级领导协调处理。”

  我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王老师这是在教我,如何将尖锐的事实,用更符合机关话语体系的方式“包装”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汇报效果。

  “还有这里,”王老师又指着我关于“盲目追求政策效应”的批评,“这个判断本身没问题,但直接写出来,打击面太广。可以改成‘部分地区在开发区建设上,可能存在重审批轻监管、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这样,更客观,也更有建设性。”

  我按照王老师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了精心修改,将那些可能刺眼的棱角一一磨平,让整篇报告看起来更加理性、客观、富于建设性。

  修改后的稿子送给孙厅长审阅。他看完后,没多说什么,只提笔在几个细节上做了核实和微调,便签上了“请转呈周副秘书长阅”的字样。

  看着那份凝聚了多方心血的报告被送走,我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最终会起到什么效果。

  几天后,张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脸上带着难得的笑意:“小林,这次跟孙厅长出差,表现不错。你们那份报告,周副秘书长很重视,已经批示要求省国土厅、发改委牵头,对全省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排查,对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

  我心里一块石头落地,同时涌起一股微小的成就感。这份报告,没有石沉大海,而是真的推动了改变,哪怕只是开始。

  “不过,”张主任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微妙,“平州那边,可能有点小意见。他们王市长昨天给我打电话,委婉地表示,省里调研他们欢迎,但希望以后反映问题能更‘全面’一些。”

  我心里微微一紧。果然,如实反映问题,总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

  张主任看着我有些紧张的样子,笑了笑:“不用太在意。干我们这行,既要能发现问题,也要能承受压力。只要出于公心,事实准确,就不要怕。周副秘书长这次支持我们,就是最好的底气。”

  从张主任办公室出来,我心情复杂。一方面为报告产生实效而欣慰,另一方面也初次体会到了来自基层的“反弹”。汇报的艺术,不仅仅在于如何把问题说好,似乎还在于如何应对问题被揭示后带来的连锁反应。

  下午,我在办公楼走廊里遇到了周汝信副秘书长。他正要外出,看到我,停下脚步。

  “小林,平州的报告我看了。”他语气平和,“情况摸得不错,问题抓得也准。尤其是关于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那块,提的建议有点见地。”

  “谢谢秘书长肯定,我还需要多学习。”我赶紧说。

  “嗯,”他点点头,“记住,在机关工作,写材料、搞汇报,是基本功。但最重要的,是心里要装着老百姓,要敢于说真话,善于说真话。这个‘善于’,就是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方法。你这次,算是开了个好头。”

  周副秘书长的话,像一阵暖流,驱散了我心中那点因平州“小意见”而产生的阴霾。我明白了,汇报的真正艺术,不在于粉饰太平,而在于用最恰当的方式,将真实的声音传递上去,推动问题的解决。这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回到科室,王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递给我一杯刚泡好的茶,淡淡地说:“感觉到了吧?这就是工作。以后类似的情况还会很多。记住八个字:‘实事求是,与人为善’。前提是实事求是,方法上可以讲究与人为善。”

  我接过茶杯,温热透过杯壁传到掌心。看着窗外省府大院郁郁葱葱的树木,我知道,在学习和掌握“汇报的艺术”这条路上,我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