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对话-《文娱教父:从直播打赏开始》

  车队到达老社区时,苏轩的智能终端响了。

  他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是李德明。

  “轩辕先生,听说设备出了些问题?”李德明的声音透着关切,“要不要我们派技术人员过去支援?”

  苏轩看了看满脸尴尬的张伟。

  “不用,我们会处理。”

  “可是如果影响拍摄质量……”

  “李委员。”苏轩打断了他,“你觉得一个灰暗的镜头,会比一个虚假的完美画面更可怕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我明白了。那就按您的想法来。”

  挂断电话后,拍摄团队开始在社区里布置设备。

  老社区的居民们好奇地围观着,窃窃私语。

  “又是拍电视的?”

  “上次来那批人拍了一天,最后也没播出来。”

  “这次估计也是走个过场。”

  苏轩听到了这些议论,走向人群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

  “大爷,我是苏轩,想请教您几个问题。”

  老人抬头打量着他,眯起的双眼里闪过一丝警惕。

  “你们这些记者我见多了,来的时候说得好听,回去就把我们的话改得面目全非。”

  林晓雨连忙上前解释:“老人家,我们这次是真心想了解您的生活。”

  “真心?”老人冷笑,“上次那批人也说真心,结果我抱怨几句菜价涨得太快,他们就说我思想落后,不理解时代发展。”

  苏轩示意林晓雨退后。

  “大爷,如果您愿意,我保证原原本本地保留您的话,不做任何修改。”

  “你能做主?”

  “我能。”苏轩的声音很平静,“而且我希望您说真话,不管是好话还是坏话。”

  老人愣了一下,仔细审视着苏轩的脸。

  “你和他们不一样。”

  老人最终同意了采访。

  镜头开始记录。

  “我叫王德福,在这个社区住了五十三年。”老人坐在自家门口的小马扎上,“你们想知道什么?”

  “您觉得这些年来,生活有什么变化?”苏轩问道。

  王德福想了想。

  “变化很大。房子越盖越高,路越修越宽,各种电子设备也多了。”

  林晓雨在镜头后面点头,这种回答很安全。

  “但是。”王德福话锋一转,“人情味淡了。”

  林晓雨脸色微变。

  “以前邻居之间串门聊天,孩子们在胡同里玩耍,过年过节大家一起包饺子。现在呢?隔壁住的是谁都不知道。”

  王德福指着远处的高楼。

  “那些住在高层的人,坐电梯上去,大门一关,和世界断了联系。安全是安全了,但人也变成了笼子里的鸟。”

  张伟在设备后面坐立不安,不断用眼神示意林晓雨停止拍摄。

  但苏轩示意继续。

  “您说的人情味,具体指什么?”

  “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王德福搓了搓手,“以前谁家有困难,整条街的人都会帮忙。现在大家都忙着赚钱,忙着升职,忙着买更大的房子,谁还管别人死活?”

  他停顿了一下。

  “我不是说以前多好,那时候也有问题。但至少那时候的人,脸上有表情,心里有温度。不像现在,人人都戴着面具,说着标准答案。”

  林晓雨终于忍不住了。

  “王大爷,您不觉得现在的生活更便利吗?医疗、教育、交通都比以前好很多。”

  王德福看了她一眼。

  “便利是便利,但幸福不等于便利。”

  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

  “这里空了,再多的便利也填不满。”

  这句话让现场所有人都沉默了。

  张伟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不断向林晓雨使眼色,但林晓雨似乎也被老人的话震撼了,忘记了自己的任务。

  苏轩继续问:“您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变化?”

  “太急了。”王德福摇头,“什么都要快,快速发展,快速致富,快速现代化。人心来不及适应,就被时代甩在了后面。”

  他抬头看着镜头。

  “你们拍这个电视,是想说什么?”

  苏轩想了想。

  “想问一些问题。比如,我们这样的发展方向对不对?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王德福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你们记者还会思考这种问题?”

  “我们应该思考。”

  王德福点点头。

  “那我再说几句。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个都像机器人,做什么都要看手机,听什么都要听上面的安排。自己的脑子不用了,心也不跳了。”

  他指向远处一个低头玩手机的年轻人。

  “你看他,走路看手机,吃饭看手机,连上厕所都抱着手机。这还是人吗?这是被手机养的宠物。”

  苏轩一边点着头,一边也在思考,蓝星的科技水平显然是可以生产出更先进的终端设备,却不知为何选择保留了手机。

  这时,那个年轻人正好走过来,听到了王德福的话。

  “老头,你说什么?”年轻人不高兴了,“我们用手机怎么了?这叫跟上时代。”

  “跟上时代?”王德福站起身,“时代要把你带到哪里去,你知道吗?”

  “当然知道,更美好的未来。”年轻人理所当然地回答。

  “什么叫更美好?”王德福追问。

  年轻人愣住了,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

  苏轩走上前。

  “我想听听您的看法。”他对年轻人说。

  年轻人看到苏轩明显一愣,正要说什么,却又看到了镜头,明显变得紧张起来。

  “就是……更高的收入,更好的房子,更先进的科技。”

  “然后呢?”苏轩问。

  “然后……”年轻人卡住了,“然后就……更好的生活?”

  “什么是好的生活?”王德福插话。

  年轻人彻底说不出话了。

  他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所有的答案都来自于别人的灌输,来自于媒体的宣传,来自于社会的标准答案。

  但当被直接问到时,他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不知道。

  这个场景被完整地记录下来。

  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代表着两个时代的对话。

  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完美结局,只有真实的困惑和思考。

  拍摄结束后,林晓雨神情复杂地看着苏轩。

  “这样的素材,真的要放进纪录片里?”

  “当然。”苏轩收拾着设备,“这才是真正的蓝星之问。”

  张伟终于忍不住了。

  “轩辕先生,这些内容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苏轩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身看着他。

  “张先生,你觉得什么是必要的争议?”

  张伟被问得哑口无言。

  顾稀在一旁默默观察着所有人的反应。

  她能感觉到,这部纪录片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项目了。

  它必然会变成一个引爆点。